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型学视角下传统诗画意境的现代转译——以杭州国家版本馆为例
1
作者 易嘉妍 阳海辉 王铂恺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54-157,共4页
文章基于建筑类型学视角,解析中国传统诗画及中国古典园林,探讨其营造思想及手法,并将转化为现代建筑语汇。以王澍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为案例,进行相关解读和评述,从王澍的山水画思想出发,通过分析杭州国家版本馆中不同传统诗画与建筑的现... 文章基于建筑类型学视角,解析中国传统诗画及中国古典园林,探讨其营造思想及手法,并将转化为现代建筑语汇。以王澍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为案例,进行相关解读和评述,从王澍的山水画思想出发,通过分析杭州国家版本馆中不同传统诗画与建筑的现代转译,解读王澍山水画造园中的诗画意境与其创新应用。以此为方向进行研究,探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诗画意境及其相关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型学 现代建筑语汇 传统诗画 杭州国家版本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的“再国族化”探索——南亚国家独立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当代危机与应对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曦 朱逸云 朱安琪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式”转变,现代主义建筑逐渐“祛魅”,不再是国族身份认同的象征,又未能融入遗产保护的话语体系之中,不得不在年久失修后为发展让路,面临危机。对此,南亚建筑师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叙事,将这些建筑诠释为现代主义适应南亚各国独立初期特定语境的结果,是追求变革与进步的理想和社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现实之间的联结,从而将其“再国族化”,为这些建筑的保护提供合理性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认同 现代主义建筑 去殖民化 南亚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近代民族商业建筑转型动因与途径研究
3
作者 韩猛 刘思铎 邵诚媛 《华中建筑》 2024年第6期27-31,共5页
商业建筑是社会转型与变革中对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民生最直接的体现。近代沈阳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民族商业建筑的转型呈现多元化特点,其转型动因与途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将历史背景、史料档案与建筑实物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沈阳近... 商业建筑是社会转型与变革中对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民生最直接的体现。近代沈阳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民族商业建筑的转型呈现多元化特点,其转型动因与途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将历史背景、史料档案与建筑实物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沈阳近代政权更替、经济发展、商业模式转型和生活方式变迁中文化传播的多层厚描,分析沈阳近代民族商业建筑在空间功能、造型装饰、技术设备方面的本土建筑更新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机制,梳理沈阳近代民族商业建筑呈现的多种转型路径,提炼转型特征,挖掘近代民族商业建筑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从而科学认知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商业 近代沈阳 转型途径 建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大学校园营建的本土群像与实践——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合约章程与工程记录研究
4
作者 平辉 王镇林 《新建筑》 2024年第6期100-106,共7页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是民国时期全由中国本土建筑师及营造厂设计建造的大规模建筑工程,是研究中国近代本土建筑实践的生动样本。文章试图回溯其工程实施现场的群像,以合约章程与工程记录为主要资料源,分析了校园营建过程中大学、建筑...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是民国时期全由中国本土建筑师及营造厂设计建造的大规模建筑工程,是研究中国近代本土建筑实践的生动样本。文章试图回溯其工程实施现场的群像,以合约章程与工程记录为主要资料源,分析了校园营建过程中大学、建筑师、承建方等参与主体的角色与互动关系,明晰了对遗产物质空间形态起关键支撑作用的建筑生产组织网络,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建材生产、工艺技术、办学理念等因素。研究以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为例,为群落式近代建筑遗产在整体工程尺度上的价值挖掘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旧址 近代建筑遗产 合约章程 建筑生产网络 材料 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林伟 刘晓宏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5-79,共5页
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使设计形成了全球语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对世界的影响也很深远.从建筑入手,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论述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风格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方... 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使设计形成了全球语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对世界的影响也很深远.从建筑入手,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论述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风格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建立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采用多种方式,挖掘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元素,繁荣现代设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建筑设计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国家公园”思想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向频 王妍 《风景园林》 2018年第5期81-86,共6页
近年,随着国土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的成熟,有关"国家公园"概念内涵、建设标准、运营体制等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中国的"国家公园"思想可追溯至近代。本文考证了近代报刊、报告和书籍等史料,厘清了近代"国... 近年,随着国土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的成熟,有关"国家公园"概念内涵、建设标准、运营体制等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中国的"国家公园"思想可追溯至近代。本文考证了近代报刊、报告和书籍等史料,厘清了近代"国家公园"思想"传播—引介—转译"的演进历程及分期特征。结合境外(美国、英国、日本等)的实证案例和境内(太湖、庐山等)的早期构想,分析了近代"国家公园"中国化的认知与实践。以期追溯"国家公园"的发展源头,梳理其发展脉络,给现今的讨论提供历史参考和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中国 国家公园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单琳琳 刘松茯 《新建筑》 2013年第2期49-53,共5页
日本当代建筑在世界建筑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符号,这是日本几代建筑师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其形成过程受到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民族精神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精致、轻盈、纯粹、朴素、单纯的民族趣味对建筑构成... 日本当代建筑在世界建筑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符号,这是日本几代建筑师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其形成过程受到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民族精神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精致、轻盈、纯粹、朴素、单纯的民族趣味对建筑构成形式的影响;"自然"即"空间的、行为的"传统建筑空间理念对当代建筑行为的影响;有灵与枯寂的民族理想对都市建筑环境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是当代日本建筑创作的深层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建筑 当代建筑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民族时空认知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意蕴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单琳琳 刘松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2-848,共7页
现代日本建筑界中始终贯穿着日本趣味的创作意识,其形成因素是日本几代建筑师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更是受日本民族认知与民族精神的直接影响.从日本民族的时空认知出发,分析现代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妹岛和世等提出的短暂建筑理论、"... 现代日本建筑界中始终贯穿着日本趣味的创作意识,其形成因素是日本几代建筑师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更是受日本民族认知与民族精神的直接影响.从日本民族的时空认知出发,分析现代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妹岛和世等提出的短暂建筑理论、"生成"式建筑空间和"间"空间、"奥"空间的创作思维,并与日本民族时空认知的暂时性、模糊性和阴翳性结合进行推理分析,提出现代日本建筑的日本趣味是由于其岛国民族特有的时空认知意识形成的必然结果,这种意识是民族根性使然.它是一个多变的非线性系统,由造型模仿过渡到意识形态的制约,现代建筑虽具有多元性,但日本民族的认知意识始终影响其建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建筑 民族 时空认知 建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日本当代建筑设计领先的原因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农 舒莹 申玉洁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0期34-37,共4页
目前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获得了被建筑界誉为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建筑奖,仅次于美国。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同样得到了世界建筑设计界的认可。该文首先从现代建筑史学的角度,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其次... 目前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获得了被建筑界誉为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建筑奖,仅次于美国。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同样得到了世界建筑设计界的认可。该文首先从现代建筑史学的角度,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其次从建筑文化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现代美学艺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其融合与创新促使日本建筑设计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当代建筑设计的引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策建筑奖 日本现代建筑 建筑历史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注于此时此地──关于北欧当代建筑中的地方主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卫 《新建筑》 1997年第3期35-39,共5页
北欧地方主义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将对历史的尊重融于对现实环境的深刻理解之中;在借鉴国外建筑思想时从本国本地和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新的建筑成为一种真正的地方产品。
关键词 北欧建筑 地方主义 现代建筑 建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秉德 《新建筑》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关键词 中国近代建筑 民族形式建筑 民间建筑 西方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tin Luther King纪念园方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欣 王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4,共5页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纪念园是美国国家林荫绿地内的在建纪念物。介绍了该纪念物的设计竞赛过程和获选作品ROWA设计组方案的构思及特点,结合美国国家林荫绿地纪念景观风格和纪念景观设计风尚之流变等设计背景,从延续文...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纪念园是美国国家林荫绿地内的在建纪念物。介绍了该纪念物的设计竞赛过程和获选作品ROWA设计组方案的构思及特点,结合美国国家林荫绿地纪念景观风格和纪念景观设计风尚之流变等设计背景,从延续文脉、时间和空间的融合、材料人文含义的运用和塑造场所精神4个方面分析方案设计手法,并进一步归纳美国现代纪念园的设计特点,讨论对我国纪念园设计的启发意义,探索我国现代园林设计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路德·金纪念园 场所精神 美国现代园林 园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地域建筑文化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东军 于莉 《中外建筑》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概念和特点的阐述,分析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地域建筑的再生以及全球化下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说明中国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建筑师应采取的态度,方法和任务。
关键词 全球化 地域建筑 建筑文化 民族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现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意蕴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单琳琳 刘松茯 《华中建筑》 2012年第7期36-39,共4页
进入21世纪初,日本建筑界对装饰的、或历史样式的建筑已无兴趣,很少触及纯粹的仿造风格,但对民族趣味的偏爱却广泛存在,这是受日本民族性的直接影响。民族根生性是使建筑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总能回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能的、非意识行为... 进入21世纪初,日本建筑界对装饰的、或历史样式的建筑已无兴趣,很少触及纯粹的仿造风格,但对民族趣味的偏爱却广泛存在,这是受日本民族性的直接影响。民族根生性是使建筑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总能回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能的、非意识行为。日本的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内涵,而形成日本现代建筑内涵的核心因素是日本民族的根生性。他们表现在建筑形态的物哀式表达、建筑环境的共生式表达、建筑审美的神格式表达和建筑技术的精准式表达。通过建筑实例与民族理论的结合分析,得出现代日本建筑创作思维是具有深厚的传统文脉和坚固的民族根生性、多变的非线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日本式建筑 民族根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现代建筑本土风格演进及其动力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恬 郑鑫 《华中建筑》 2015年第9期34-38,共5页
该文通过对日本近现代建筑本土性风格演进历程的研究,分析日本近现代建筑本土性表现特征,探寻其内在的本土性发展动力机制。提出日本近代建筑本土风格演进的动力机制是与日本岛国生存环境相关、长期形成的时空认知观的必然结果,它是一... 该文通过对日本近现代建筑本土性风格演进历程的研究,分析日本近现代建筑本土性表现特征,探寻其内在的本土性发展动力机制。提出日本近代建筑本土风格演进的动力机制是与日本岛国生存环境相关、长期形成的时空认知观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多变且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演进核心是由日本民族岛国忧患意识及国民信仰约束下的日本本土性民族性格。日本建筑本土性演进效率较高,本土性内涵意识较强,这为中国当代建筑本土性研究提供一定参照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演进 动力机制 日本建筑 本土性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与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似性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可尧 张宇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本文从梅棹忠夫提出的“文明的生态史观”出发,通过对日本和西方相应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进行比较,剖析了日本与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似性,回顾了日本建筑从“追随西方”到“与西方同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文化的生态史观 日本的 西方的 现代建筑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现代历史文化思潮及其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评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运远 《风景园林》 2017年第8期118-125,共8页
从"明治"时期起,日本结束了闭关自守的"幕府"统治,逐渐引入西方现代工业技术与思想文化,在冲击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次意义重大的文化与艺术思潮,对日本的造园艺术及园林建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以近现代以来日本... 从"明治"时期起,日本结束了闭关自守的"幕府"统治,逐渐引入西方现代工业技术与思想文化,在冲击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次意义重大的文化与艺术思潮,对日本的造园艺术及园林建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以近现代以来日本的主要历史事件、文化思潮和社会活动为脉络,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思潮及设计手法的比较分析,试图理清日本是如何接受、消化、吸收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大地艺术、极简主义等西方思想,并逐渐使其在日本的历史与现实中"生根",以创造充满民族自豪感与特色鲜明的"日式风格";在此基础上将日本现代园林分成了模仿、积累、融合、革新、拓展5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现代园林 日式风格 历史文化思潮 园林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创作背景下传统“阙”建筑元素的现代传承与演绎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超 陈文东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8期240-241,共2页
为响应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建筑设计领域形成了注重文化自信的创作背景与氛围。我国的建筑风潮也从前些年过度追求标志性而出现许多怪异的建筑,转变到现在寻求地域美、文化美、民族美、中华美的理性回归。"阙"这... 为响应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建筑设计领域形成了注重文化自信的创作背景与氛围。我国的建筑风潮也从前些年过度追求标志性而出现许多怪异的建筑,转变到现在寻求地域美、文化美、民族美、中华美的理性回归。"阙"这一建筑元素,是汉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缩影。文章将阙提取的设计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的不同实例进行研究,阐述了"阙"元素在现代建筑中传承与运用的三种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汉文化 现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亦师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若仔细剖析,仍能看出背后有一条民族主义思想的主线,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利用建筑为手段表达了近代民族性与国家观念。该文考察民族主义的反抗与建设的两个面相,及受之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发生发展。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近代建筑史应当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民族主义思潮 民族形式建筑思想史 内在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陈代谢:立足当下畅想未来——UIA第2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未来都市展观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蔚 欧雄全 魏春雨 《新建筑》 2012年第3期144-147,共4页
作为在东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开幕式的重头戏,"新陈代谢"未来都市展在东京六本木之丘的森美术馆举办。展览介绍了日本新陈代谢学派在战后日本重建及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相关活动,展示其对未来都市... 作为在东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开幕式的重头戏,"新陈代谢"未来都市展在东京六本木之丘的森美术馆举办。展览介绍了日本新陈代谢学派在战后日本重建及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相关活动,展示其对未来都市的美好畅想,体现了日本新陈代谢学派大师对未来城市与空间设计构想的超前性和预见性。这些对未来城市规划和发展实践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陈代谢学派 未来都市展 国际建协第2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 日本现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