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与氟18-氟脱氧葡萄糖在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显像中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莹 柳江燕 +5 位作者 田小雪 崔振存 张凯 沈亦敏 付静瑜 彭岱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1期154-159,共6页
目的比较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18)F-FAPI-04)与氟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在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的生物分布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 目的比较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18)F-FAPI-04)与氟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在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的生物分布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的10例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10 d内采用^(18)F-FDG和^(18)F-FAPI-04 PET/CT扫描,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摄取两种显像剂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和肿瘤与背景比(TBR),评估其生物分布和诊断价值。结果^(18)F-FAPI-04 PET/CT显像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率较^(18)F-FDG PET/CT增加41%。给药60 min后,脑、甲状腺、心肌、血池、骨骼肌、肝、胰腺、脾、肾、结肠、前列腺、转移病灶和所有恶性病灶摄取^(18)F-FAPI-04和^(18)F-FDG的SUV_(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和肝转移灶摄取^(18)F-FAPI-04和^(18)F-FDG的SUV_(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API-04与^(18)F-FDG显像肿瘤原发灶以瘤周正常组织、纵隔血池为背景的T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API-04与^(18)F-FDG显像以纵隔血池为背景的转移性淋巴结、以肝实质为背景的肝转移灶、以脂肪组织为背景的腹膜转移灶、以骨组织为背景的骨转移灶、以肺实质为背景的肺转移灶的T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API-04对胃中低分化腺癌显示出比^(18)F-FDG更优越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18-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04 氟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胃中低分化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朋伟 何池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中-低分化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标准是否适用于该型胃癌。方法:收集268例中-低分化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 目的:探讨中-低分化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标准是否适用于该型胃癌。方法:收集268例中-低分化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低分化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4.6%;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P=0.002)、组织学类型(P=0.013)、浸润深度(P=0.000)及脉管浸润(P=0.000)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3 cm(OR=5.193,95%CI:1.446~18.649)、低分化为主(OR=3.000,95%CI:1.317~6.836)和脉管浸润(OR=6.394,95%CI:2.444~16.728)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中分化为主、肿瘤≤3 cm,无溃疡和脉管浸润的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低。结论:中分化为主、肿瘤≤3 cm、无溃疡和脉管浸润的中-低分化型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小,可考虑行ES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中-低分化腺癌 淋巴结转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