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近岸台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莎日娜 尹宝树 +2 位作者 杨德周 徐振华 程明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7,共5页
基于对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的改进,采用Flather-Heaps干湿网格法和两重网格嵌套的数值计算格式,针对天津近岸海域的地形和易受风暴潮漫滩灾害侵袭的特点,建立了天津近岸海域三维动边界风暴潮漫滩模型,对天津近岸区域台风影... 基于对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的改进,采用Flather-Heaps干湿网格法和两重网格嵌套的数值计算格式,针对天津近岸海域的地形和易受风暴潮漫滩灾害侵袭的特点,建立了天津近岸海域三维动边界风暴潮漫滩模型,对天津近岸区域台风影响下的风暴潮漫滩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选取7203,8509,9216,9711号典型台风过程,计算了风暴潮漫滩水位变化,通过与塘沽站点实测数据的比较,计算的增水曲线过程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基本能够真实反映天津近岸的风暴潮水位变化情况及漫滩范围。研究结果验证了改进POM模式为动边界数值模型并应用于浅海区域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漫滩 干湿网格 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 网格嵌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戏剧行动素模式看《游吟诗人》女性角色的异质性塑造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4,共9页
文章以法国戏剧符号学家安娜·于贝斯菲尔德创造的戏剧理论——戏剧行动素模式为理论依据,从歌剧的脚本结构、音乐形象建构等,论威尔第成熟期代表歌剧《游吟诗人》中的女性角色莱奥罗拉与阿切苏娜所具有的戏剧异质性特点,以及如何... 文章以法国戏剧符号学家安娜·于贝斯菲尔德创造的戏剧理论——戏剧行动素模式为理论依据,从歌剧的脚本结构、音乐形象建构等,论威尔第成熟期代表歌剧《游吟诗人》中的女性角色莱奥罗拉与阿切苏娜所具有的戏剧异质性特点,以及如何对剧中的男主人公不断行使着戏剧动作,并以此形成戏剧音乐发展脉络等问题,为进一步解读该歌剧、评述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行动素模式(The Actantial model) 歌剧 游吟诗人 女性角色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M3.0海洋模式中太平洋北赤道逆流的模拟偏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志阔 刘海龙 +2 位作者 林鹏飞 于子棚 李逸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1-600,共10页
本文用CORE-IAF(Coordinated Ocean-ice Reference Experiments–Interannual Forcing)外强迫场分别强迫LICOM3(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Version 3)和POP2(Parallel Ocean Program version 2)两个海洋模式,并分析了这两个... 本文用CORE-IAF(Coordinated Ocean-ice Reference Experiments–Interannual Forcing)外强迫场分别强迫LICOM3(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Version 3)和POP2(Parallel Ocean Program version 2)两个海洋模式,并分析了这两个模式中太平洋北赤道逆流(NECC)的模拟结果。我们发现LICOM3和POP2模拟的NECC强度均弱于实测,这和Sun et al.(2019)的研究结果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海洋模式中NECC偏弱是CORE-IAF外强迫场造成的,海表风应力及对应的风应力旋度是海洋模式准确模拟NECC的最主要因子。同时,我们也分析了NECC的模拟在动力机制上的差别,这里的动力强迫项包括风应力项、平流项和余项。我们发现模式的外强迫场虽然相同,但是两个模式中各动力强迫项(风应力项、平流项和余项)对NECC模拟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北赤道逆流 LICOM3(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Version 3)海洋模式 POP2(Parallel Ocean Program version 2)海洋模式 CORE-IAF强迫场(Coordinated Ocean-ice ReferenceExperiments–Interannual Forc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气象场驱动下太湖悬浮物浓度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辉 赵巧华 朱伟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8-1426,共9页
本文利用高频变化的实际气象数据,在考虑波浪作用的前提下利用FVCOM 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模拟了太湖底泥再悬浮的情况。模拟结果表明,FVCOM模式在考虑波浪作用下对太湖悬浮物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卫星反演结果吻合较好。... 本文利用高频变化的实际气象数据,在考虑波浪作用的前提下利用FVCOM 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模拟了太湖底泥再悬浮的情况。模拟结果表明,FVCOM模式在考虑波浪作用下对太湖悬浮物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卫星反演结果吻合较好。在模拟时刻,湖心区和西南湖区是悬浮物浓度的大值区,其原因在于:湖心区虽然底泥较少,但其流场的分布总是有利于周围悬浮物向湖心区输送;而西南湖区本身有底泥的分布,在上升运动和流场的配合下,一方面有悬浮物向该区域输送,另一方面该区域有沉积物悬浮。模拟时刻切应力和悬浮物浓度的空间配置是不一致的,说明了底部切应力并不是影响悬浮物浓度的唯一因子,还与湖流的输移和底泥的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 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 波浪 悬浮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对西南低涡暴雨天气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卢萍 李旭 +2 位作者 李英 李跃清 郑伟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0-742,共13页
本文基于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 Model)模式,结合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西南低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得到的探空观测第一手资料,通过对2012年7月3~4日四川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20120703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 Model)模式,结合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西南低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得到的探空观测第一手资料,通过对2012年7月3~4日四川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20120703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雨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西南低涡移动路径,不同初值会使得低涡路径在磨合协调期产生强摆动,稳定后则在此基础上,随着环境流场继续移动发展。(2)引入4个加密探空站点资料会对整个大气物理量场造成一定影响,最大差值分布在这些站点附近,热力和动力物理量场最大偏差中心并不重合。时间演变直观地说明了初值对局地大气状态的影响时段有限,主要集中在前期,与模式自身调整期相重叠。(3)初始的大气状态必然会随着模式的磨合过程进行调整,不同初值在调整期能对中小尺度低涡系统的位置及强度产生影响,形成各自稳定的低涡系统初态。(4)低涡中心所对应的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关系非常密切,但三者强度和发展高度的演变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低涡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 model)模式加密探空初值移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