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莹 李红 +4 位作者 姚彧敏 杨敏 陶银萍 任慕苏 孙晋良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5-243,共9页
Ta_(0.8)Hf_(0.2)C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适合在高温烧蚀环境中使用,MoSi_(2)是一种优异的烧结助剂且常用于抗烧蚀涂层中。为了研究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料浆刷涂法在含有SiC... Ta_(0.8)Hf_(0.2)C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适合在高温烧蚀环境中使用,MoSi_(2)是一种优异的烧结助剂且常用于抗烧蚀涂层中。为了研究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料浆刷涂法在含有SiC过渡涂层的C/C复合材料上制备了不同MoSi_(2)含量的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并研究了不同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当MoSi_(2)质量分数为10%时,涂层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24 mg·s^(-1)、0.02μm·s^(-1),表现出较好的抗烧蚀性能。这是因为涂层中MoSi_(2)的存在抑制了SiC的主动氧化,减少了SiC的消耗,在烧蚀过程中形成的液相层黏度较高,抵抗高温火焰的冲蚀的能力较强,有效地阻止了氧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 料浆刷涂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对CoCrNiW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方舟 崔功军 +2 位作者 程书帅 王晓博 寇子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2,共11页
目的系统研究MoSi_(2)含量对Co基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开发摩擦学性能优异的CoCrNiW基复合材料。方法利用热压烧结技术,设计制备CoCrNiW-MoSi_(2)(质量分数分别为0%、3%、7%、11%)抗磨复合材料。采用往复式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 目的系统研究MoSi_(2)含量对Co基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开发摩擦学性能优异的CoCrNiW基复合材料。方法利用热压烧结技术,设计制备CoCrNiW-MoSi_(2)(质量分数分别为0%、3%、7%、11%)抗磨复合材料。采用往复式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对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MoSi_(2)的含量。采用XRD、SEM、EDS等技术分析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磨损形貌。结果MoSi_(2)的添加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及致密度,MoSi_(2)质量分数为7%的试样,硬度为386HV。复合材料的物相包括γ–fcc、ε-hcp、MoSi_(2)、CrSi_(2)、Mo_(1.24)Ni_(0.76)、MoSi_(2.43)W_(0.211)相。摩擦系数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硅化物硬质颗粒起到了弥散强化作用,提高了磨损表面的承载能力。其中,添加7%和11%MoSi_(2)的试样,磨损率较低且接近,高载和高速下,磨损率较未添加试样分别下降约31.3%和25.5%。适当含量的MoSi_(2)具有一定的减摩性,添加7%MoSi_(2)的试样,摩擦系数始终最低,变化范围为0.24~0.53。结论CoCrNiW-7wt.%MoSi_(2)表现出了最佳的摩擦学性能,其磨损机理在高载条件下主要为磨粒磨损,在高速条件下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轻微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复合材料 mosi_(2) 干摩擦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MoSi_(2)复合材料微结构和力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李开元 洪智亮 郭洪宝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0-34,共5页
以三维针刺碳毡作为预制体,先采用树脂单向加压浸渍-热解工艺制备出C/C多孔体,然后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法将Si-Mo合金浸渗到C/C多孔体中制备C/SiC-MoSi_(2)复合材料。对C/SiC-MoSi_(2)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以三维针刺碳毡作为预制体,先采用树脂单向加压浸渍-热解工艺制备出C/C多孔体,然后采用反应熔体浸渗法将Si-Mo合金浸渗到C/C多孔体中制备C/SiC-MoSi_(2)复合材料。对C/SiC-MoSi_(2)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由C、SiC、MoSi_(2)和Si组成;生成的SiC和MoSi_(2)分布在纤维束间和胎网层,Si-Mo合金并未渗入纤维束内部,束内碳纤维未受损伤;残余Si含量仅为4.2%,且被分散成小块。C/SiC-MoSi_(2)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材料的断口形貌中可以观察到纤维的脱粘拔出、基体的台阶状断裂以及裂纹偏转和分叉,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现出塑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mosi_(2)复合材料 微结构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n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in Automotive Catalysts
4
作者 ZHENG Tingting HE Junjun +2 位作者 WANG Song LU Jun ZHAO Yunkun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82-188,共7页
TWC-equipped exhausts are widely used in gasoline-fueled vehicles to meet stringent emission regulations. The main components in TWCs are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palladium (Pd), platinum (Pt), and rhodium (Rh) as the ... TWC-equipped exhausts are widely used in gasoline-fueled vehicles to meet stringent emission regulations. The main components in TWCs are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palladium (Pd), platinum (Pt), and rhodium (Rh) as the active component, and inorganic oxides such as γ-alumina (Al 2 O 3 ), ceria (CeO 2 ), zirconia (ZrO 2 ) and ceria-zirconia (CeO 2-ZrO 2 ) are used as the support. Interaction of precious metals and suppo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WCs. The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precious metals and suppress the sintering of precious metals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same, precious metals can also enhance the redox performance and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of suppor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action phenomenon and mechanism of precious metals (Pt, Pd, Rh) and supports such as Al 2 O 3 , CeO 2-based composite ox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Cs strong metal support interaction PM/γ-Al2O3 PM/CeO2-based composite oxi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