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erties of CNTs/MoSi2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1
作者 张勇 张厚安 +2 位作者 吴和尖 古思勇 陈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060-3064,共5页
Molybdenum disilicide(MoSi_2) based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carbon nanotubes(CNTs) were fabric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 in vacuum under a pressure of 25 MPa.The composites obtained under a sinter... Molybdenum disilicide(MoSi_2) based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carbon nanotubes(CNTs) were fabric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 in vacuum under a pressure of 25 MPa.The composites obtained under a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1500 °C and time of 10 min exhibited optimum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erms of fracture toughness and transverse rupture strength.MoSi_2 based composite with 6.0% CNTs(volume fraction) had the highest fracture toughness,transverse rupture strength and hardness,which were improved by about 25.7%,51.5% and 24.4% respectively,as compared with pure MoSi_2.A Mo_(4.8)Si_3C_(0.6) phase was detected in CNTs/MoSi_2 composites by both X-ray diffraction(XRD) method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ine grains and well dispersed small Mo_(4.8)Si_3C_(0.6) particles had led to a higher hardness and strength of CNTs/MoSi_2 composites because of their particle pullout,crack deflection and micro-bridging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mosi2 composit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mechanical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strengthening and toughening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lasma erosion resistance of BN_p/Al_2O_3-SiO_2 composite ceramics 被引量:3
2
作者 段小明 贾德昌 +5 位作者 周玉 杨治华 王玉金 任凤琴 于达仁 丁永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462-1468,共7页
BNp/Al2O3-SiO2 system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10%-60%) of hexagonal BN particulates (BNp) were prepared by hot-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Phase components, microstructure, mechan... BNp/Al2O3-SiO2 system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10%-60%) of hexagonal BN particulates (BNp) were prepared by hot-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Phase components,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lasma erosion resistanc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h-BNp content, relative density and Vickers' hardness of the composite ceramics decrease, while the flexural strength, elastic modulu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The plasma erosion resistance linearly deterior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Np content which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density, crystal structure and atomic number of the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Al2O3-SiO2 composite ceramics microstructur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plasma e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纳米ZrB_(2)颗粒与稀土Sc协同增强7N01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
3
作者 怯喜周 陈锐崐 +1 位作者 彭艳杰 赵玉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2,共5页
在7N01铝合金中同时引入原位纳米ZrB_(2)颗粒和稀土元素Sc,通过原位纳米颗粒和稀土元素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材料的强塑性。研究表明,向铝合金中单独引入原位纳米ZrB_(2)颗粒的含量超过3wt%后,其团聚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 在7N01铝合金中同时引入原位纳米ZrB_(2)颗粒和稀土元素Sc,通过原位纳米颗粒和稀土元素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材料的强塑性。研究表明,向铝合金中单独引入原位纳米ZrB_(2)颗粒的含量超过3wt%后,其团聚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引入稀土Sc后,原位ZrB_(2)纳米颗粒的团聚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同时,Sc的加入还可有效改善粗大的含铁析出相,细化基体晶粒;原位纳米ZrB_(2)颗粒和稀土Sc的协同引入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较7N01基体的性能大幅提高,当ZrB_(2)和Sc的引入量分别为3wt%和0.2wt%时,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匹配最优,分别为447 MPa、481 MPa和9.6%,相比7N01铝合金基体的性能分别提高16.1%、11.3%和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N01基复合材料 原位纳米ZrB_(2)颗粒 稀土Sc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续时效对xTiB_(2)/Al-5Cu-0.85Mn-0.35Mg-0.5Ag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宇航 王培卿 +3 位作者 李新雷 薛彦庆 张晗 吕亚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4,共9页
采用混合熔盐法制备xTiB_(2)/Al-5Cu-0.85Mn-0.35Mg-0.5Ag(x=0%,1%,3%,5%,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并进行单级时效和断续时效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 采用混合熔盐法制备xTiB_(2)/Al-5Cu-0.85Mn-0.35Mg-0.5Ag(x=0%,1%,3%,5%,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并进行单级时效和断续时效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均呈持续增加趋势,但伸长率逐渐下降。当TiB_(2)含量为3%时,单级时效处理(175℃/3 h)后,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分别为465.1,496.8 MPa,78.9 GPa和4.8%,采用175℃/1.5 h+150℃/13.5 h断续时效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至479.3,507.2 MPa和79.1 GPa,比单级时效处理分别提高了5.9%,2.1%和0.25%,伸长率下降至4.1%。二次时效温度显著影响时效沉淀相的析出序列,是材料性能得以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当二次时效温度为100℃时,θ'-Al_(2)Cu相为主要时效强化相,二次时效温度为150℃时,Ω-Al_(2)Cu相成为主要的时效强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 铝基复合材料 断续时效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5
作者 姜昊 刘聪斌 马壮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目的 研究不同TiB_(2)颗粒含量对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7075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混合盐反应法制备了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OM)、配有能谱分析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 目的 研究不同TiB_(2)颗粒含量对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7075铝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混合盐反应法制备了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OM)、配有能谱分析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研究了不同TiB_(2)颗粒含量的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物相组成演变,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维氏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探究TiB_(2)颗粒含量对7075合金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 原位自生TiB_(2)颗粒对7075合金基体晶粒组织细化效果显著,粗大的树枝晶状结构转变为较细小的柱状晶或近球形非枝晶组织,TiB_(2)颗粒均匀分布在晶界附近。当TiB_(2)颗粒质量分数为2%时,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及维氏硬度分别为501 MPa、412 MPa、7.8%和180.8HV。随着TiB_(2)颗粒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及摩擦因数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2%(质量分数)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及摩擦因数分别为9.33×10-3mm3/m和0.224,与7075合金基体相比,分别降低了44.3%和22.2%,由此可知,TiB_(2)颗粒的存在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结论 通过原位自生反应生成的TiB_(2)颗粒可以显著细化7075合金微观组织形貌,提高合金的性能,当TiB_(2)颗粒质量分数为2%时,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细化最为明显,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自生 TiB_(2)/7075铝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TiB_(2)/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钟斌 王元龙 +2 位作者 于正洋 李飞 丁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1,共9页
目的针对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强度低、界面结合弱等问题,采用TiB_(2)陶瓷颗粒作为增强体以改善基体缺陷并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以8%(质量分数)镀铜石墨粉、纯度99.99%电解铜粉和TiB_(2)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法(SPS)... 目的针对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强度低、界面结合弱等问题,采用TiB_(2)陶瓷颗粒作为增强体以改善基体缺陷并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以8%(质量分数)镀铜石墨粉、纯度99.99%电解铜粉和TiB_(2)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法(SPS)制备了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TiB_(2)含量对TiB_(2)/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TiB_(2)在铜-石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布相对均匀,与铜基体形成致密结合。随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持续增加,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当TiB_(2)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密度达到最大值8.02 g/cm^(3),电阻值达到最小值0.024μΩ·m。当TiB_(2)添加量为4.5%~6%(质量分数)时,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显著提高,磨损率达到最低值1×10^(−6)mm^(3)/(N·m),与铜-石墨复合材料相比,降低了57%。结论TiB_(2)陶瓷颗粒可有效改善基体缺陷、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可知,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并伴随轻微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颗粒 火花等离子烧结(SPS) 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含量对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文强 赵晓琴 +4 位作者 安宇龙 卜珍宇 孙初锋 周惠娣 陈建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216,共9页
目的探究掺杂不同质量分数Y_(2)O_(3)对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Al_(2)O_(3)涂层,以及Y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 目的探究掺杂不同质量分数Y_(2)O_(3)对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Al_(2)O_(3)涂层,以及Y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利用SEM、EDS对粉末以及不同涂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使用XRD表征粉末和涂层的物相。使用显微硬度仪、纳米压痕测试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Al_(2)O_(3)喷涂粉末的物相由α-Al_(2)O_(3)组成,而喷涂得到的Al_(2)O_(3)涂层则由α-Al_(2)O_(3)、γ-Al_(2)O_(3)组成。加入Y_(2)O_(3)后,对复合涂层中γ-Al_(2)O_(3)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喷涂粉末中Y_(2)O_(3)含量的增多,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表面未充分熔融的颗粒逐渐增加,复合涂层的孔隙率也越来越大,掺杂了10%Y_(2)O_(3)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的孔隙率最低,涂层最致密。Al_(2)O_(3)涂层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值(1209HV0.3)和弹性模量(227 GPa)。随着Y_(2)O_(3)含量的增加,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与弹性模量逐渐降低。Al_(2)O_(3)-10%Y_(2)O_(3)复合涂层的弹性恢复率高达48.3%,并且其断裂韧性及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也最好。结论掺杂了10%Y_(2)O_(3)的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具有最致密的微观组织结构,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Al_(2)O_(3)-Y_(2)O_(3)复合涂层 孔隙率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基于PLC控制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冬梅 李恒 邢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制备了不同TiB_(2)质量分数(0.6%,1.2%,1.8%)的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研究了TiB_(2)含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α-Fe、γ-Fe、T... 采用机械球磨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制备了不同TiB_(2)质量分数(0.6%,1.2%,1.8%)的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研究了TiB_(2)含量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α-Fe、γ-Fe、TiB_(2)等相组成;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降低;当TiB_(2)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材料的组织最为细小均匀,随着TiB_(2)含量的继续增加,晶粒尺寸增大,且组织中出现裂纹、微孔等缺陷;随着TiB_(2)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降低,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增大,点蚀和自腐蚀电位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腐蚀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4Cr13钢复合材料 激光选区熔化 TiB_(2)含量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TiB_(2)/Al-Si-Mg大尺寸复杂构件 被引量:1
9
作者 廉清 肖亚开 +6 位作者 孙华 赵鑫光 尹健 吴一 王洪泽 郑凯特 黄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4-1163,共10页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 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大尺寸复杂构件厚度多样、成形高度较高、方向复杂,需要研究构件微观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稳定性。本文以SLM成形TiB_(2)/Al-Si-Mg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材料多级微观组织,对比不同成形厚度、高度、方向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熔池特征结构,细小等轴晶粒组织均匀分布且随机取向,纳米TiB_(2)颗粒在材料内部弥散分布。随成形厚度增加,复合材料伸长率保持稳定,抗拉强度受本征热处理影响略微增大;在不同成形高度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保持稳定;在不同成形方向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保持稳定,伸长率受熔池结构影响在水平方向略高。基于以上结果,成功制备大飞机舱门铰链臂(588 mm×318 mm×470 mm)复杂结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TiB_(2)/Al-Si-Mg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复杂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TiH_(2)粉末制备Ti/(TiB+TiC)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10
作者 林东键 柳中强 +2 位作者 唐浩 张建涛 肖志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使用低成本的TiH_(2)粉末代替纯钛粉,通过添加B4C原位生成TiB和TiC两种增强相,经过真空无压烧结及热挤压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Ti/(TiB+TiC)钛基复合材料,分析了制备工艺和增强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H_(2)... 使用低成本的TiH_(2)粉末代替纯钛粉,通过添加B4C原位生成TiB和TiC两种增强相,经过真空无压烧结及热挤压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Ti/(TiB+TiC)钛基复合材料,分析了制备工艺和增强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H_(2)粉末具有较好的烧结活性,脱氢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可达97.7%;经热挤压工艺,相对密度进一步提升到99.9%,接近于全致密。增强相TiB为短纤维状,TiC为颗粒状,均匀分布在等轴α-Ti基体中,能抑制等轴晶的长大,细化晶粒。热挤压工艺能进一步细化晶粒,使组织更加均匀致密,挤压态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强塑性匹配。TiH_(2)+4%B4C(体积分数)挤压态复合材料维氏硬度Hv0.3310,屈服强度683 MPa,抗拉强度851 MPa,断后伸长率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H2粉末 钛基复合材料 热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热挤压制备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1
作者 申高亮 相志磊 +3 位作者 马小昭 李继豪 黄景存 陈子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避免传统铸锭的组织粗大与微观偏析影响材料强度的提升,采用快速凝固单辊熔体旋转法制备5%TiB_(2)增强Al-Zn-Mg-Cu-Zr-Er复合材料薄带,其中TiB_(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在380~440℃温度下进行热力挤压获得复合材料棒材,通过X射线衍... 为了避免传统铸锭的组织粗大与微观偏析影响材料强度的提升,采用快速凝固单辊熔体旋转法制备5%TiB_(2)增强Al-Zn-Mg-Cu-Zr-Er复合材料薄带,其中TiB_(2)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在380~440℃温度下进行热力挤压获得复合材料棒材,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伸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快速凝固能明显细化复合材料晶粒,组织均匀,制备的TiB_(2)增强复合材料带材晶粒尺寸为4~6μm;细晶复合材料带材经热挤压得到棒材,TiB_(2)颗粒均匀分布;随挤压温度升高,复合材料棒材抗拉强度从381 MPa提升到445 MPa,晶粒有所长大。综合考虑,挤压温度420℃、保温30 min为最佳快速凝固+热挤压制备复合材料工艺参数。快速凝固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晶粒细化方面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热挤压 TiB_(2)颗粒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Y-CaF_(2)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
12
作者 苏霄鹏 金伟文 +2 位作者 杨贵荣 陆龙 王静波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不同CaF_(2)添加量的Ni-Mo-Y-CaF_(2)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CaF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Y-CaF_(2)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致密,复合材料的密度...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不同CaF_(2)添加量的Ni-Mo-Y-CaF_(2)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CaF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Y-CaF_(2)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致密,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及屈服强度随CaF_(2)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室温至800℃,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增加先降低,在400~600℃略微增加,随后再次降低;平均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又降低,400℃时平均磨损率最大.在室温时,Ni-Mo-Y-10CaF_(2)复合材料的平均磨损率最低,约为Ni-Mo-Y合金的1/5;在80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均低于Ni-Mo-Y合金,磨损表面形成致密光滑的润滑膜,润滑膜主要由钼酸钙、钼酸镍及镍和钼的氧化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Y-CaF_(2)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高温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量原位自生TiB_(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13
作者 李帅奇 高增 +3 位作者 刘闪光 金西伟 张震 牛济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4,共7页
以ZL114A合金为基体,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3%,6%,9%)原位自生TiB_(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拉伸性能,并分析TiB_(2)在基体中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要物相均为铝相、硅相和TiB_(2)... 以ZL114A合金为基体,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3%,6%,9%)原位自生TiB_(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拉伸性能,并分析TiB_(2)在基体中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要物相均为铝相、硅相和TiB_(2)相,说明成功制备了原位自生TiB_(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基体晶粒细化且出现球化,共晶硅明显细化且其形貌由粗大长条状变为短棒状;原位生成的TiB_(2)颗粒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提高,断裂形式由ZL114合金的脆性断裂转变为韧脆混合断裂;随着TiB_(2)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当TiB_(2)质量分数为6%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37.4 MPa,6.7%;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基体中先析出TiB_(2)近球形核心,随着球形核心的长大,其表面形成小平面,最终形成六棱台组合体的典型TiB_(2)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自生TiB_(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3)Si_(2)C_(2)掺量对Si_(3)N_(4)陶瓷微观结构与力/热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龙国钦 聂光临 +5 位作者 陈炫志 黎业华 彭小晋 黄瑶 邓欣 伍尚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与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制备高强度、高导热的Si_(3)N_(4)陶瓷,采用Y_(3)Si_(2)C_(2)-MgO二元复合烧结助剂,系统研究了Y_(3)Si_(2)C_(2)掺量与保温时间对Si_(... 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与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制备高强度、高导热的Si_(3)N_(4)陶瓷,采用Y_(3)Si_(2)C_(2)-MgO二元复合烧结助剂,系统研究了Y_(3)Si_(2)C_(2)掺量与保温时间对Si_(3)N_(4)陶瓷致密度、力学性能及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分析阐释了Si_(3)N_(4)陶瓷力/热学性能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Y_(3)Si_(2)C_(2)掺量的增加,Si_(3)N_(4)陶瓷试样(保温时间分别为4 h和12 h)的热导率和弯曲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保温4 h所制Si_(3)N_(4)陶瓷的弯曲强度主要受致密度的影响,保温12 h所制Si_(3)N_(4)陶瓷的弯曲强度主要受微观结构的均匀度及晶粒尺寸的影响;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气体排出和晶粒生长,从而促进Si_(3)N_(4)陶瓷的致密化及热导率的提升。利用气压烧结(1900℃保温12 h),掺加1.5 mol%的Y_(3)Si_(2)C_(2)可制得致密度为99.0%、热导率为(106.80±2.64)W·m^(−1)·K^(−1)、弯曲强度为(590.21±25.69)MPa的Si_(3)N_(4)陶瓷,其具有优良的力/热学综合性能,有利于提升Si_(3)N_(4)陶瓷封装电子元器件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陶瓷 二元复合烧结助剂 Y_(3)Si_(2)C_(2) 热导率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含量对C_f/SiO_2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德昌 周玉 +1 位作者 雷廷权 吴圣敏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5,共6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碳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 2 0 %、4 0 %和 6 0 %的高致密Cf/SiO2 复合材料 ,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对其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热膨胀特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SiO2基体及 2 0 %Cf/SiO2 复合材料中 ,SiO2...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碳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 2 0 %、4 0 %和 6 0 %的高致密Cf/SiO2 复合材料 ,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对其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热膨胀特性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SiO2基体及 2 0 %Cf/SiO2 复合材料中 ,SiO2 仍保持非晶态 ,碳纤维含量为 4 0 %和 6 0 %时 ,SiO2 发生部分析晶 ;Cf/SiO2 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断裂应变 ,随碳纤维含量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又增加的趋势 ,而弹性模量则先增后降 ;6 0 %Cf/SiO2 表现出明显伪塑性 ;碳纤维含量增大 ,使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成倍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碳纤维 组织 性能 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碳纤维 含量 Cf/SiO2复合材料 析晶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变形对亚微米Al_2O_(3p)/Al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栾佰峰 姜龙涛 +1 位作者 孔海宽 武高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376,共4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手段考察了粒度为0.3μm的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26%)增强6061Al复合材料在热挤压前后的显微组织及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以10∶1的挤压比热挤压后复合材料组织的均匀性得到了明...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手段考察了粒度为0.3μm的Al2O3颗粒(体积分数为26%)增强6061Al复合材料在热挤压前后的显微组织及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以10∶1的挤压比热挤压后复合材料组织的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显微组织变化上呈现位错由压铸态的近无位错转变为位错有明显增殖特征,并促进了时效析出;复合材料挤压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较压铸材普遍提高;热挤压没有改变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由于挤压后颗粒分布均匀等原因,使复合材料的塑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挤压变形 金属基复合材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Al-Si-Mg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延峰 刘相法 边秀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Mg复合材料 ,且随着TiB2 粒子数量的增加 ,强化效果也随之提高 ,而且延伸率也略有升高 ,如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可达 2 96MPa ,延伸率为 5 .5 %;热处理 (T6)可将共晶Si由原先的连续棒状变为孤立的颗粒状 ,大幅度提高材料抗拉强度 ,使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达386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Al-Si-Mg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曲伟 韩杰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17,共4页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 Ti B2 相和 Cu相 ,没有生成其他中间相 ;微观组织观察表明 ,合成产物组织致密 ,增强体 Ti B2陶瓷颗粒尺寸细小 ,形貌主要呈近等轴状和块状 ,Cu作为金属粘结剂将 Ti B2 陶瓷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 ,Cu的存在促进了燃烧合成过程中材料的致密化行为。 Cu的加入使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较 Ti B2纯陶瓷均有大幅度提高 ,材料的韧化机制为裂纹尖端塑性钝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基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热力学 微观组织 性能 硼化钛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MoSi_2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雪梅 刘军 陈志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20,共4页
采用热压法制备ZrO2-MoSi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受第二相粒子ZrO2含量的影响;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较基体MoSi2约可提高1~2倍,分别达到550... 采用热压法制备ZrO2-MoSi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受第二相粒子ZrO2含量的影响;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较基体MoSi2约可提高1~2倍,分别达到550MPa,9.1MPa·m1/2。研究认为,材料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ZrO2相变增韧及复合材料中存在的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二硅化钼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原位自生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送义 王邓彪 +1 位作者 陈绍煊 陈康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利用混合盐高温反应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铸锭.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等显微组织表征方法以及弹性模量、室温拉伸和室温摆锤冲击实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TiB_(2)含量对原位自生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组... 利用混合盐高温反应法制备了原位自生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铸锭.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等显微组织表征方法以及弹性模量、室温拉伸和室温摆锤冲击实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TiB_(2)含量对原位自生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iB_(2)质量分数由0提高到5%时,TiB_(2)颗粒尺寸和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铸锭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固溶时效态的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显著上升,但延伸率和冲击韧性下降.当质量分数为5%时,TiB_(2)/2219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88.7 GPa、(474.2±2)MPa、(400.6±1)MPa和(4.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TiB_(2)含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