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结构Ag-Cu-MoS_2电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雷 周科朝 +2 位作者 刘文胜 周荣兴 李世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66-1769,共4页
在气氛保护下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梯度结构的Ag-Cu-MoS2电刷材料,对该材料的制备工艺、显微结构、电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压过程中,由于氩气的保护作用,虽然工艺温度达到850℃,MoS2并未发生氧化反应,保障... 在气氛保护下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梯度结构的Ag-Cu-MoS2电刷材料,对该材料的制备工艺、显微结构、电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压过程中,由于氩气的保护作用,虽然工艺温度达到850℃,MoS2并未发生氧化反应,保障了材料的自润滑性能;所用工艺较好地实现了梯度结构的构造及材料的制备,MoS2均匀而弥散地分布于Ag-Cu基体中,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焊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MoS2电刷材料 梯度结构 制备方法 电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焊接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O_2梯度包覆LiNi_(0.96)Co_(0.04)O_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顾大明 史鹏飞 +1 位作者 宋振业 张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5-728,共4页
LiCoO2 gradient coated LiNi0.96Co0.04O2 material and iso-structure LiNi0.8Co0.2O2 material (the same molar ratio 8/2 of Ni/Co in the two materials) as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a co-preci... LiCoO2 gradient coated LiNi0.96Co0.04O2 material and iso-structure LiNi0.8Co0.2O2 material (the same molar ratio 8/2 of Ni/Co in the two materials) as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synthesized with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Microstructure of iso-structure LiNi0.8Co0.2O2 were about the same as that of LiNiO2,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ated material was much more similar to that of LiCoO2 based on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The cycling voltammetry and galvanostatic cycle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ated material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first specific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y for the coated material was 249.20 mAh·g-1 and 207.90 mAh·g-1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y for the 100th cycle was still 186.02 mAh·g-1 with an irreversible loss of only 21.1 mAh·g-1. This showed that the new material had a good lithium intercalation-deintrercalation performance. Meanwhile, the mechanism of the sintering reaction was proposed. During the sintering reaction of the precursor with LiOH, the Li+-ion permeated into the body of precursors because the shape of the precursor particles was not changed basically based on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o, the layer microstructure of the precursor is important for the layer microstructure of lithium nickel cobalt oxides electrod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O2 LINI0.8CO0.2O2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performa 包覆 梯度 with LINIO2 cobalt the and ratio was first shape more show LiOH The met n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元P-型梯度结构热电材料FeSi_2/Bi_2Te_3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崔教林 赵新兵 +1 位作者 朱铁军 胡淑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89-1093,共5页
采用热浸焊法用纯Sn作为过渡层制备了P 型FeSi2 /Bi2 Te3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当热端温度在 5 10℃以下时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平均Seebeck系数保持恒定 ,达 2 2 0 μV/K至 2 5 0μV/K左右 ,显著高于单一均... 采用热浸焊法用纯Sn作为过渡层制备了P 型FeSi2 /Bi2 Te3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当热端温度在 5 10℃以下时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平均Seebeck系数保持恒定 ,达 2 2 0 μV/K至 2 5 0μV/K左右 ,显著高于单一均质材料 (Bi2 Te3 和 β FeSi2 )在相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Seebeck系数。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输出功率较单种材料高 1.5至 2倍以上 ,且当材料经 190℃ ,10 0h与 2 0 0h的真空退火后 ,输出功率几乎不变。金相观察表明 ,在Sn层与两半导体界面处 ,没有明显的Sn扩散迹象 ,说明在所试验的条件下 ,用Sn作为过渡层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性能 梯度结构材料 输出功率 过渡层 FeSi2/Bi2Te3 热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材料LiNi_(0.8)Co_(0.2)O_2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欣艳 夏定国 赵煜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1-325,共5页
The gradient composite LiNi0.8Co0.2O2 was synthesized using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 coated by a sol-gel containing cobalt and lithium. The precursor was examined by DSC-TG. The gradient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 The gradient composite LiNi0.8Co0.2O2 was synthesized using spherical Ni(OH)2 particle coated by a sol-gel containing cobalt and lithium. The precursor was examined by DSC-TG. The gradient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EDS, XPS, XRD and ICP-AES. The XPS, EDS and ICP-AES results show that content of cobalt in the surface is higher than in the center of the spherical particle of the gradient composite. The first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the gradient composite sintered at 700 ℃ is 187.3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LINI0.8CO0.2O2 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反应合成Ti/Al_2O_3梯度功能材料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益民 郑子樵 +1 位作者 吕维洁 王德满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551-555,共5页
采用无压SHS和爆炸固结+SHS2种工艺分别制备了Ti/Al2O3梯度功能材料,得到的材料组织成分和性能均呈明显梯度变化。
关键词 高温反应合成 TI/AL2O3 梯度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磁场下制备Al-Mg_2Si-Al_2O_3梯度复合材料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红才 曹志强 +1 位作者 张红亮 刘吉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通过向Al-20%Mg2Si合金中加入5%SiO2颗粒,利用高频磁场的电磁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Al-20%Mg2Si和Al-20%Mg2Si-5%Al2O3两种梯度复合材料。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讨论了加入SiO2颗粒对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合金沿径向... 通过向Al-20%Mg2Si合金中加入5%SiO2颗粒,利用高频磁场的电磁相分离法成功制备了Al-20%Mg2Si和Al-20%Mg2Si-5%Al2O3两种梯度复合材料。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讨论了加入SiO2颗粒对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合金沿径向进行了硬度测量,结果表明,硬度在径向呈梯度分布,满足梯度复合材料外硬内韧的性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磁场 电磁分离 Al-Mg2Si过共晶合金 梯度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数对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Al_2O_3/TiC/CaF_2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崇海 肖光春 张永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14-2120,共7页
针对陶瓷减摩性能与耐磨性能不能在自润滑刀具中合理兼顾的难题,本研究将梯度功能材料设计思想引入Al2O3/TiC/CaF2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设计和制造中,并建立了该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物理模型、组成分布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采用有... 针对陶瓷减摩性能与耐磨性能不能在自润滑刀具中合理兼顾的难题,本研究将梯度功能材料设计思想引入Al2O3/TiC/CaF2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设计和制造中,并建立了该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物理模型、组成分布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层数对对称型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残余应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层数为7层。以本设计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结果为基础,制备了分布指数为1.8的7层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Al2O3/TiC/CaF2。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梯度自润滑 陶瓷刀具材料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掺杂及梯度复合技术对生物材料进行TiO_2(Ta^(5+))/TiN薄膜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俊英 冷永祥 +4 位作者 杨萍 孙鸿 王进 万国江 黄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同热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TiO2(Ta5+)/TiN复合薄膜,并对薄膜的硬度、摩擦磨损等力学特性以及血小板粘附等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使血液相容性提高,梯度复合使力学特性改善,因而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耐...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同热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TiO2(Ta5+)/TiN复合薄膜,并对薄膜的硬度、摩擦磨损等力学特性以及血小板粘附等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使血液相容性提高,梯度复合使力学特性改善,因而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耐久性和血液相容性.此外,薄膜与血液的界面张力也被测试.结果表明,低的薄膜/血液界面张力改善了TiO2(Ta5+)/TiN复合薄膜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复合 磁控溅射 生物材料 TiO2(Ta^5+)/TiN复合薄膜 表面改性 血液相容性 力学特性 掺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_2O_3系梯度功能材料研究动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 李明玲 +1 位作者 沈强 张联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53,共4页
介绍了目前用于Ti/Al2 O3 系梯度功能材料制备的几种主要工艺 ,提出了利用共沉降法制备Ti/Al2 O3 系梯度功能材料的设想 ,简述了Ti/Al2 O3 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
关键词 Ti/Al2O3系 梯度功能材料 研究动态 制备 共沉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Al_2O_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晓梅 李铁虎 +1 位作者 刘红林 马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7,共4页
采用炭纤维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方法相结合,对所制的C/C Al2O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增强相炭纤维与陶瓷相Al2O3的界面结合强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热学、烧蚀、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rO2对... 采用炭纤维表面涂层与基体改性方法相结合,对所制的C/C Al2O3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增强相炭纤维与陶瓷相Al2O3的界面结合强度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热学、烧蚀、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rO2对基体进行改性,使材料的强度提高了39.1%,热导率降低至0.902W/(m·K)(800℃);采用炭纤维表面SiC涂层处理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使材料强度提高了3倍,达到约7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改性 Al2O3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 炭纤维 SIC涂层 界面性能 ZrO2 C/C 增强相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环氧(E_(44))热膨胀性渐变的梯度功能材料(FGM)设计中的数学模型极其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学清 王源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6-428,共3页
 以基体树脂环氧(E44)为连续相,SiO2颗粒为分散相,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膨胀性渐变的梯度功能材料(FGM),通过实验测定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了FGM材料组成与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及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应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和热弹性力学理...  以基体树脂环氧(E44)为连续相,SiO2颗粒为分散相,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膨胀性渐变的梯度功能材料(FGM),通过实验测定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了FGM材料组成与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及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应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和热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SiO2/环氧E44叠合层在稳态温度场内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稳态温度场内,FGM板的热应力分布依赖于体系的组成分布,当组成分布指数k=1时,最大热应力具有最小值。在该组成分布下,FGM板的热膨胀系数等各项性质都呈线性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环氧 热膨胀性 梯度功能材料 设计 数学模型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防弹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亚林 张龙 +1 位作者 赵忠民 潘传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5-1961,共7页
为了不断提升装甲车辆的防护效能,采用超高重力场反应加工技术,实现Ti B2基陶瓷与Ti-6Al-4V的熔化连接,制备出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残余穿深(DOP)实验及数值理论分... 为了不断提升装甲车辆的防护效能,采用超高重力场反应加工技术,实现Ti B2基陶瓷与Ti-6Al-4V的熔化连接,制备出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残余穿深(DOP)实验及数值理论分析,研究其界面结构对防弹性能的影响。XRD和FESEM结果表明,在Ti B2/Ti-6Al-4V的连接界面上,Ti B2、Ti B陶瓷相自陶瓷侧逐渐过渡至钛合金侧,呈现梯度复合特征。经对Ti B2基陶瓷与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进行DOP试验,二者防护系数分别为3.05和7.30.相比于Ti B2基陶瓷,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大幅提高。陶瓷与钛合金连接区的梯度复合结构缓解了Ti B2/Ti-6Al-4V之间声阻抗失配状况,提高其剪切强度,在表观上使防弹性能得以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 熔化连接 界面结构 防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Y_2O_3复合材料和梯度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13
作者 王诗阳 傅宇东 +1 位作者 陈磊 王玉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602,共7页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Y_2O_3体积含量梯度变化的W-Y_2O_3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组织,并通过对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断口形貌的观察,探讨了W-Y_2O_3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采用有限元模拟W-Y_2O_3梯度材料制备过程中的...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Y_2O_3体积含量梯度变化的W-Y_2O_3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组织,并通过对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断口形貌的观察,探讨了W-Y_2O_3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采用有限元模拟W-Y_2O_3梯度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场,分析了W-Y_2O_3梯度材料各梯度层成分含量和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并成功制备了W-Y_2O_3梯度材料。结果表明:W-Y_2O_3复合材料中,随着Y_2O_3含量的逐渐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该现象是组成相的固有强度、气孔率和晶粒尺寸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成分分布和梯度结构的设计可制备界面结合良好且内部无热裂纹缺陷的W-Y_2O_3梯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Y2O3梯度材料 W-Y2O3复合材料 热应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成型法制备无宏观界面的Al_2O_3/Ni功能梯度材料
14
作者 赵志江 李晓东 +3 位作者 修稚萌 潘新 霍地 孙旭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90-1693,共4页
采用一种新颖的离心成型法制备了无宏观界面的Al2O3/Ni功能梯度材料,并研究了浆料调制工艺、离心成型制备机理和梯度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制料浆时,粘结剂(聚乙二醇)含量为2%(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3%(体积分数)、球磨时间为36h... 采用一种新颖的离心成型法制备了无宏观界面的Al2O3/Ni功能梯度材料,并研究了浆料调制工艺、离心成型制备机理和梯度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制料浆时,粘结剂(聚乙二醇)含量为2%(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3%(体积分数)、球磨时间为36h,可得到的流动性良好的料浆。经离心成型(3000r/min,40min)得到了无宏观界面的坯体,该坯体在1400℃经2h真空烧结,可以得到致密、组元宏观连续过渡的Al2O3/Ni梯度材料。通过调整固相含量和粘结剂含量,可调控Al2O3/Ni复合材料的成分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Al2O3/Ni 离心成型法 浆料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降法制备Y_2O_3-W连续梯度材料
15
作者 王诗阳 陈磊 +2 位作者 马佩嘉 王玉金 傅宇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71,共6页
根据改进的共沉降数学模型,以W颗粒的粒度分布为已知条件,对原始Y2O3粉末进行沉降分级和级配。采用共沉降法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成分分布指数P分别为1.0,0.7,0.3和0.1的4种Y2O3-W连续梯度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分级后Y2O3粉末的级配可制... 根据改进的共沉降数学模型,以W颗粒的粒度分布为已知条件,对原始Y2O3粉末进行沉降分级和级配。采用共沉降法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成分分布指数P分别为1.0,0.7,0.3和0.1的4种Y2O3-W连续梯度材料。结果表明:通过对分级后Y2O3粉末的级配可制备出粒度满足设计要求的Y2O3粉体。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材料梯度层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W 连续梯度材料 共沉降模型 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瑾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7-50,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Al2O3/Cu梯度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进行磨损实验研究了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磨损机理和相对耐磨性.结果表明:梯度材料基体连续,层间没有界面,组织呈梯度分布;梯度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优于铜基体...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Al2O3/Cu梯度复合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进行磨损实验研究了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磨损机理和相对耐磨性.结果表明:梯度材料基体连续,层间没有界面,组织呈梯度分布;梯度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优于铜基体材料;梯度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是微切削磨损、表层剥落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Al2O3/Cu 梯度复合材料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分磁性差异制备ZrO_2/Ni功能梯度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师伟堂 彭晓领 +2 位作者 马天宇 罗伟 严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3-1186,共4页
根据不同组分的磁性差异,提出一种在梯度磁场中,采用粉浆浇注法制备铁磁性/非磁性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制备出成分连续变化的ZrO_2/Ni功能梯度材料.采用能谱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ZrO_2/Ni功能梯度材料的成分分布... 根据不同组分的磁性差异,提出一种在梯度磁场中,采用粉浆浇注法制备铁磁性/非磁性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制备出成分连续变化的ZrO_2/Ni功能梯度材料.采用能谱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ZrO_2/Ni功能梯度材料的成分分布、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5T/m的磁场梯度作用下,浆料中Ni和ZrO_2颗粒由于所受磁场作用不同而发生重新排列,形成沿样品厚度方向成分的梯度分布.此外,建立了功能梯度材料成分与颗粒粒度、饱和磁化强度以及磁场梯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磁场 粉浆浇注法 功能梯度材料 ZrO2/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β-Sialon为过渡层的Si_3N_4-Al_2O_3梯度材料的微波烧结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文龙 马国斯 +1 位作者 谢襄漓 王林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1487,共7页
在粉末叠层基础上于1550℃,保温30 min的微波烧结条件下,合成了以β-Sialon为过渡层,Si3N4和Al2O3为端元组分的梯度材料。SEM分析显示烧结试样表面气孔少,晶粒之间排列紧密,结构均匀;XRD分析表明由于组分之间的固溶反应,梯度材料中β-Si... 在粉末叠层基础上于1550℃,保温30 min的微波烧结条件下,合成了以β-Sialon为过渡层,Si3N4和Al2O3为端元组分的梯度材料。SEM分析显示烧结试样表面气孔少,晶粒之间排列紧密,结构均匀;XRD分析表明由于组分之间的固溶反应,梯度材料中β-Sialon相的z值在1~3范围内呈现规律性变化。各烧结试样的体积密度在2.9~3.5 g/cm3之间,相对密度在90%~96%之间,热膨胀系数随着成份的变化而呈现出从Al2O3端到Si3N4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梯度材料 Β-SIALON SI3N4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凝胶注模技术制备梯度ZrO_2/HA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慧文 李强 +1 位作者 于景媛 孙旭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3-2118,共6页
采用离心-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梯度ZrO2/HA复合材料,研究浆料固相含量、ZrO2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观察ZrO2/HA浆料的凝胶固化过程,分析离心成型工艺参数对ZrO2/HA生坯密度梯度的影响。观察烧结产物的显微组织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采用离心-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梯度ZrO2/HA复合材料,研究浆料固相含量、ZrO2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观察ZrO2/HA浆料的凝胶固化过程,分析离心成型工艺参数对ZrO2/HA生坯密度梯度的影响。观察烧结产物的显微组织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浆料固相含量为40%(质量分数),ZrO2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ZrO2/HA浆料粘度为223.5mPa·s,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当催化剂含量为1.5%(质量分数)和引发剂含量均为0.6%(质量分数)时,起始凝胶和终止固化时间与离心成型工艺相匹配。当在1 500r/min的转数下离心10min后,离心-凝胶注模成型所得生坯具有良好的密度梯度,经1 200℃烧结2h后试样顶部、中部和底部中ZrO2形成良好的梯度。当ZrO2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84.2 MPa和1.76MPa·m1/2,比基体提高了159.8%和1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凝胶注模成型 梯度ZrO2/HA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浆料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nO/SiO2梯度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活性测试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欣 黄紫洋 赵梦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41-2047,共7页
采用区带电泳法电泳羟基磷灰石(HA)、壳聚糖(CS)、ZnO和SiO2悬浊液,接着施予反向电场进行电泳沉积从而在钛基材表面获得HA/CS/ZnO/SiO2复合涂层材料,而后经710℃焙烧2 h后得到HA/ZnO/SiO2涂层材料(Z1)。同时也仅用电泳沉积法直接制得HA/... 采用区带电泳法电泳羟基磷灰石(HA)、壳聚糖(CS)、ZnO和SiO2悬浊液,接着施予反向电场进行电泳沉积从而在钛基材表面获得HA/CS/ZnO/SiO2复合涂层材料,而后经710℃焙烧2 h后得到HA/ZnO/SiO2涂层材料(Z1)。同时也仅用电泳沉积法直接制得HA/ZnO/SiO2涂层材料(E1)作为对比。X射线能谱分析发现Si和Zn两种元素在Z1的径向上均呈现梯度分布,初步说明Z1具有一定的梯度。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2种材料进行表征,发现Z1的各种性能较E1更为优异,主要表现在Z1与钛基材表面的结合强度达31.2 MPa,且在HEPES模拟体液中培养14 d后Z1表面碳磷灰石化程度更加完全。另外,抑菌实验发现Z1粉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1.7%和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ZnO/SiO2梯度涂层材料 结合强度 抑菌性 体外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