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温度对Mo–14Re合金管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建嵘 林小辉 +5 位作者 李延超 梁静 高选乔 张新 张文 李来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研究了真空退火状态下不同热处理温度对Mo–14Re合金管材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轧制加工后的Mo–14Re合金管材晶粒组织沿轧制方向被拉长,呈明显的纤维组织,1100℃热处理后晶粒组织局部有宽化现象;随着热处理温度升... 研究了真空退火状态下不同热处理温度对Mo–14Re合金管材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轧制加工后的Mo–14Re合金管材晶粒组织沿轧制方向被拉长,呈明显的纤维组织,1100℃热处理后晶粒组织局部有宽化现象;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1300℃热处理合金管材晶粒组织完成再结晶。热处理条件为1100℃、1 h的Mo–14Re合金管材表现出优异的强度与塑性组合,抗拉强度为710 MPa,延伸率为36.5%。断口分析发现,当退火温度在1100℃以下,Mo–14Re合金管材出现木纹状撕裂型断裂,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当热处理温度提高到1300℃时,由于发生了再结晶,断口呈准解理断裂,塑性明显下降,变形主要以晶界滑移为主。综合分析表明,Mo–14Re合金轧制管材最佳热处理温度应该控制在1100~13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14re合金管 微观组织 真空退火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Mo–14Re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建嵘 林小辉 +5 位作者 李延超 梁静 张新 高选乔 杨毅超 张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通过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Mo–14Re合金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了变形温度(1100~1400℃)和应变速率(0.100~0.001 s-1)对流变应力及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采用双曲正弦型Arrhenius模型建立了Mo–14Re合金的本... 通过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Mo–14Re合金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了变形温度(1100~1400℃)和应变速率(0.100~0.001 s-1)对流变应力及组织演变的影响,并采用双曲正弦型Arrhenius模型建立了Mo–14Re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者应变速率降低,粉末冶金Mo–14Re合金在热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也随之减小,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现象。动态软化行为主要归结于粉末冶金Mo–14Re合金热压缩变形处于低应变速率(0.010 s-1和0.001 s-1)或较高变形温度(>1200℃)时发生的动态再结晶,形核方式为晶界凸出形核,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或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程度不断增加,晶粒不断长大,当温度为1400℃,应变速率为0.001 s-1时,完全再结晶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14re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15Cr14Co12Mo5Ni2齿轮钢本构模型建立及热加工图研究
3
作者 朱鹏 冯玮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186,共10页
为了建立15Cr14Co12Mo5Ni2钢本构模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60~1160℃,应变速率为0.01~5 s^(-1)下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得到了15Cr14Co12Mo5Ni2钢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实验数据,通... 为了建立15Cr14Co12Mo5Ni2钢本构模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60~1160℃,应变速率为0.01~5 s^(-1)下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得到了15Cr14Co12Mo5Ni2钢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实验数据,通过试凑法确定了层数为3×10×3×1(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本构关系预测模型,建立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三维功率耗散图、三维失稳图及热加工图。计算了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模型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的应力-应变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确定了齿轮钢最佳变形工艺条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和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预测的流动应力均方误差分别为20.9415和109.2035,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216和0.0501,确定的齿轮钢最佳成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分别为1110~1160℃和0.01~0.33 s^(-1)。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本构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15Cr14Co12Mo5Ni2钢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Cr14Co12mo5Ni2钢 热压缩实验 BP神经网络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数值模拟的15Cr14Co12Mo5Ni钢齿轮锻造方案优化
4
作者 施文鹏 黎恒逸 +2 位作者 张元东 舒勇 王同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6,共9页
目的解决15Cr14Co12Mo5Ni钢齿轮锻件易出现粗晶和晶粒度不均匀的问题。方法采用DEFORM数值模拟软件分析15Cr14Co12Mo5Ni钢齿轮成形过程,基于分析结果优化锻件设计方案和锻造工艺方案。结果优化了锻件小端头厚度、中心凹坑尺寸及锻造工... 目的解决15Cr14Co12Mo5Ni钢齿轮锻件易出现粗晶和晶粒度不均匀的问题。方法采用DEFORM数值模拟软件分析15Cr14Co12Mo5Ni钢齿轮成形过程,基于分析结果优化锻件设计方案和锻造工艺方案。结果优化了锻件小端头厚度、中心凹坑尺寸及锻造工艺方案中制坯镦粗高度,使模锻成形过程中齿轮锻件各部位的变形量更加均匀,保证了齿轮小端头难变形区域的变形量≥40%,达到了细化晶粒的目的。结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进行零件试制,结果与DEFORM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Cr14Co12mo5Ni钢 DEFORM数值模拟 锻造方案 变形量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四近邻作用能对Ni_(75)Al_(14)Mo_(11)合金沉淀行为影响的微观相场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宇宏 侯华 任娟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64-2972,共9页
基于微观扩散方程,采用微观离散格点相场法研究Ni-Mo原子间四近邻相互作用能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微观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图、表征浓度和有序度的成分序参数和长程序参数分析沉淀相的有序化、簇聚、镍原子反向析... 基于微观扩散方程,采用微观离散格点相场法研究Ni-Mo原子间四近邻相互作用能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微观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图、表征浓度和有序度的成分序参数和长程序参数分析沉淀相的有序化、簇聚、镍原子反向析出及粗化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最近邻、第三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可促进沉淀相的簇聚及有序化,但抑制后期镍基原子团簇的反向析出及粗化;次近邻、第四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的影响则与之相反;在相同条件下,外层作用能对沉淀相的有序化和簇聚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相场法 四近邻作用能 Ni75Al14mo11合金 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4Al-14Nb-3V-0.5Mo合金的压缩超塑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宋丹 丁桦 王殿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0-663,共4页
对Ti 2 4Al 14Nb 3V 0 5Mo合金的超塑压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合金的最佳超塑温度为 980℃ ,最佳应变速率范围为 (2× 10 -4 ~ 2× 10 -3 )s-1· 在超塑变形过程中 ,条状O相和α2 相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对Ti 2 4Al 14Nb 3V 0 5Mo合金的超塑压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合金的最佳超塑温度为 980℃ ,最佳应变速率范围为 (2× 10 -4 ~ 2× 10 -3 )s-1· 在超塑变形过程中 ,条状O相和α2 相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和等轴化过程 ;B2相中发生了动态回复·新形成的硬相等轴晶粒可在软的基体中滑动和转动 ,造成的应力集中由B2相中的位错运动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基合金 压缩变形 超塑性 组织演变 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 三钛铝基合金 Ti-24Al-14Nb-3V-0.5mo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间作用势对Ni_(75)Al_(14)Mo_(11)合金原子有序化影响的微观相场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庆爽 靳玉春 +3 位作者 赵宇宏 侯华 王欣然 王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0-1457,共8页
采用三元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研究第一到第四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中原子有序行为及γ′相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第一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增大时,Al和Mo有序化和簇聚的程度和速度增大;当第二层Ni-Al原子间... 采用三元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研究第一到第四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中原子有序行为及γ′相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第一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增大时,Al和Mo有序化和簇聚的程度和速度增大;当第二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增大时,Al和Mo有序化和簇聚的程度和速度降低;当第三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增大时,Al和Mo的有序化和簇聚的程度和速度增大,相比之下沉淀后期较大的原子间作用势对Mo的影响程度较小;第四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对Ni和Al有序化和簇聚的影响与第二层原子间作用势的影响相同。第一、三层Ni-Al原子间作用势增大,将促进γ′相的生成,且γ′相体积分数增大,而第二、四层原子间作用势对γ′相影响与第一、三层的影响效果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相场 Ni75Al14mo11合金 γ′相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锈轴承钢6Cr14Mo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雷建中 叶健熠 +2 位作者 杨巧玲 梅亚莉 魏果能 《轴承》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对新型不锈轴承钢 6Cr14Mo和不锈钢 9Cr18的退火、淬回火组织和硬度以及接触疲劳寿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新型不锈轴承钢中共晶碳化物含量明显减少 ,热处理后的硬度高 ,耐磨性好 ,接触疲劳寿命和可靠性明显好于 9Cr18钢。附图 ... 对新型不锈轴承钢 6Cr14Mo和不锈钢 9Cr18的退火、淬回火组织和硬度以及接触疲劳寿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新型不锈轴承钢中共晶碳化物含量明显减少 ,热处理后的硬度高 ,耐磨性好 ,接触疲劳寿命和可靠性明显好于 9Cr18钢。附图 5幅 ,表 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Cr14mo 组织 性能 不锈钢 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Cr16Mn14Mo2N奥氏体不锈钢的热疲劳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桂芳 严羽 +2 位作者 徐文慧 程晓农 李冬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对新型高氮低镍03Cr16Mn14Mo2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上限温度下的热疲劳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研究了其热疲劳行为。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的孕育期随上限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扩展速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呈... 对新型高氮低镍03Cr16Mn14Mo2N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上限温度下的热疲劳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研究了其热疲劳行为。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的孕育期随上限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扩展速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上限温度的升高,试验钢V型缺口处的裂纹扩展至0.5mm时所需的热疲劳循环次数显著降低;热疲劳裂纹在V型缺口处优先萌生,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晶界和孪晶界也成为裂纹源,裂纹主要沿晶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Cr16Mn14mo2N钢 热疲劳裂纹 萌生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Cr17Ni14Mo2不锈钢高温氮离子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彬 张鹏程 +1 位作者 邹觉生 陈元儒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研究了在150℃~460℃范围内氮离子注入0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表面组织结构依赖于注入温度。注入温度高于250℃,氮发生了明显的扩散,氮离子的表... 研究了在150℃~460℃范围内氮离子注入0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注入层的氮分布和表面组织结构依赖于注入温度。注入温度高于250℃,氮发生了明显的扩散,氮离子的表观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好地满足Arrhenius方程;与低温离子注入相比,表面含氮层深度呈数量级的增加,且氮离子的保持剂量率随注入温度升高而增加。注入温度高于35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00CR17NI14mo2 氮分布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断裂力学参量的有限元计算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祥国 王清远 +1 位作者 郑恒伟 高芝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3,共5页
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由于具有优越的综合机械性能而被用于制造重要零部件。为了使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零部件能安全工作,用MTS高级材料实验机在应变控制条件下获得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的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常规... 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由于具有优越的综合机械性能而被用于制造重要零部件。为了使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零部件能安全工作,用MTS高级材料实验机在应变控制条件下获得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14Mo2的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常规的机械性能参数;用三点弯曲试件测定了00Cr17Ni14Mo2的J积分。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法和Rice的J积分法,利用ANSYS有限元商业软件对三点弯曲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获得了相应载荷下的能量释放率G和J积分。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该方法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构件断裂力学参量的数值分析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17NI14mo2 J积分 能量释放率 虚拟裂纹闭合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Cr17Ni14Mo2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新堂 张金一 DU Yingang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7-772,共6页
利用高温炉对00Cr17Ni14Mo2不锈钢开展了一系列高温下的稳态拉伸试验、瞬态拉伸试验和蠕变试验,测得了不锈钢在不同高温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极限应变、伸长率和蠕变应变.利用MATLAB软件对00Cr17Ni14Mo2不锈钢各力学... 利用高温炉对00Cr17Ni14Mo2不锈钢开展了一系列高温下的稳态拉伸试验、瞬态拉伸试验和蠕变试验,测得了不锈钢在不同高温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极限应变、伸长率和蠕变应变.利用MATLAB软件对00Cr17Ni14Mo2不锈钢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极限应变、伸长率)与温度关系曲线和蠕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应力水平为0.2fu(fu为不锈钢常温极限强度)时,00Cr17Ni14Mo2不锈钢在较高温度(600℃)下的短期蠕变应变相当明显,在钢结构抗火计算时应考虑短期蠕变应变对钢结构响应的影响.所建立的00Cr17Ni14Mo2不锈钢各力学性能与温度关系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17Ni14mo2不锈钢 高温力学性能 试验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14Ni14W2Mo耐热钢的热力学分析与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悠 宛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为研究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对4Cr14N i14W 2Mo耐热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Thermo-Calc软件分析该钢在不同温度下各平衡相数量、组成与钢中W、Mo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此钢中的碳化物在1135℃几乎完全固溶,在750℃时效... 为研究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对4Cr14N i14W 2Mo耐热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Thermo-Calc软件分析该钢在不同温度下各平衡相数量、组成与钢中W、Mo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此钢中的碳化物在1135℃几乎完全固溶,在750℃时效析出量达最大;适当提高W、Mo含量,即当Mo(%)+0.7W(%)≥5.0时,可使钢在时效处理后其晶界上形成颗粒状M6C碳化物,减少沿晶界析出的M23C6碳化物,从而就能减少渗氮层剥落倾向。上述分析结果与文献所得的经验数据基本吻合,对该钢的改性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14Ni14W2mo热力学分析 Thermo-Calc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B_(14)-30%TiB_2复合材料与Mo的同步扩散连接
14
作者 王家珂 胡利方 庄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78,共3页
采用FAPAS法实现AlMgB_(14)-30%TiB_2复合材料的合成,并将其与金属Mo进行扩散连接。用剪切试验和热震试验测试和表征连接件的强度,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剪切断口和热震前后截面的形貌。结果表明:FAPAS法能够同步实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 采用FAPAS法实现AlMgB_(14)-30%TiB_2复合材料的合成,并将其与金属Mo进行扩散连接。用剪切试验和热震试验测试和表征连接件的强度,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剪切断口和热震前后截面的形貌。结果表明:FAPAS法能够同步实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与金属Mo的扩散连接,形成的复合构件扩散层宽度为150μm;连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为21 MPa,断裂区域为复合材料与扩散层的连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AS AlMgB14-TiB2 mo 扩散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Cr17Ni14 Mo2不锈钢高温抗氢脆性能研究
15
作者 白彬 张鹏程 邹觉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3-56,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俄歇电子谱 /二次离子质谱表面分析仪等结合拉伸实验 ,研究了0 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电子束焊缝在 6 5 0℃充氘后组织、微区成分变化与性能的关系 ,以及拉伸应力与氘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温气...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俄歇电子谱 /二次离子质谱表面分析仪等结合拉伸实验 ,研究了0 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电子束焊缝在 6 5 0℃充氘后组织、微区成分变化与性能的关系 ,以及拉伸应力与氘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温气相充氘后 ,0 0Cr17Ni14Mo2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电子束焊缝抗氢脆性能较明显下降。晶界、孪晶界析出大量的碳化物 ,但拉伸断口形貌并未呈沿晶断裂 ;晶界上未发现S、P等痕量元素的偏聚 ,却产生了富Cr、Mo而贫Ni层 ,这表明晶界成分的变化减弱了晶界析出物对氢脆的影响。电子束焊缝塑性下降 ,拉伸时从该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Cr17Ni14mo2不锈钢 氢脆 电子束焊缝 高温 AES 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效蒸发装置主体设备材料00Cr17Ni14Mo2性能研究
16
作者 席俊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5,共2页
研究00Cr17Ni14Mo2的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和基于NaSCN介质的耐腐蚀性能表明,选择00Cr17Ni14Mo2作为五效蒸发装置主体设备材料是合适的。
关键词 五效蒸发装置 00Cr17Ni14mo2不锈钢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剪材料9Cr14Mo电渣锭尾夹杂物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 李晶 +1 位作者 王亮亮 李积回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1年第B03期100-102,105,共4页
研究了刀剪材料9Cr14Mo电渣锭尾夹杂物类型、尺寸及含量.结果表明:电渣前及电渣后锭尾的夹杂物主要是含钛的复合夹杂物,电渣后锭尾有内生夹杂物的形成,导致复合夹杂物中Si、Mn、Cr含量升高,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升高,且夹杂物尺寸变大.... 研究了刀剪材料9Cr14Mo电渣锭尾夹杂物类型、尺寸及含量.结果表明:电渣前及电渣后锭尾的夹杂物主要是含钛的复合夹杂物,电渣后锭尾有内生夹杂物的形成,导致复合夹杂物中Si、Mn、Cr含量升高,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升高,且夹杂物尺寸变大.电渣前钢中夹杂物含量为0.633 mg/kg,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为4.38 mg/kg.显微夹杂物的数量,电渣前为11.82个/mm2,电渣后锭尾为15.08个/mm2;提出了控制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14mo 电渣重熔 夹杂物 洁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14Ni14W2Mo气门锻造裂纹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全春 胡丰泽 +2 位作者 李志广 张健 吴永兴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150系列大功率高速柴油机气门电热镦模锻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了4Cr14Ni14W2Mo合金钢气门电热镦锻造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减少其锻造裂纹缺陷的方法。
关键词 4CR14NI14W2mo 气门 锻造 裂纹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nions 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behaviors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23Co14Ni12Cr3Mo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建华 文陈 +2 位作者 于美 李松梅 王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117-2124,共8页
The effects of chloride,sulfate and carbonate anions on stress corrosion behaviors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23Co14Ni12Cr3Mo were studied by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test method using double cantilever beam(DC... The effects of chloride,sulfate and carbonate anions on stress corrosion behaviors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23Co14Ni12Cr3Mo were studied by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test method using double cantilever beam(DCB)specimens.The SCC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the composition of corrosion products was analyzed by using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ack propagates to bifurcation in NaCl and Na2SO4 solution,while the crack in Na2CO3 solution propagates along the load direction.The SCC rate in NaCl solution is the highest,while lower in Na2SO4 solution and little in Na2CO3 solution.From the SEM morphologies,quasi-cleavage fracture was observed in NaCl and Na2SO4 solutions,but intergranular features in Na2CO3 solution.The mechanism of anion effect on SCC of steel 23Co14Ni12Cr3Mo was studied by using full immersion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Co14Ni12Cr3mo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CHLORIDE SULFATE CARBONAT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14Ni14W2Mo钢氮化层剥落机理探讨
20
作者 程泽兵 曹翰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5-19,共5页
研括了4Cr14Ni14W2Mo钢锻造变形量对晶粒度的影响,用TEM、SEM、X射线衍射仪和俄歇能谱仪对氮化层显微组织、剥落面形貌等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锻造加热温度高于1180℃。变形量小容易造成晶粒粗化。氮化层中析出CrN 产生51%体积膨胀... 研括了4Cr14Ni14W2Mo钢锻造变形量对晶粒度的影响,用TEM、SEM、X射线衍射仪和俄歇能谱仪对氮化层显微组织、剥落面形貌等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锻造加热温度高于1180℃。变形量小容易造成晶粒粗化。氮化层中析出CrN 产生51%体积膨胀,是导致氮化层剥落的主要应力来源。晶界和孪晶界碳化物成网膜状、晶粒粗大、氮化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氮化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14Ni 14W2mo 氮化层剥落 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