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3+)/Eu^(3+)掺杂对KAlSi_(2)O_(6)基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之阳 王焕平 +5 位作者 华有杰 邓德刚 莫志伟 高照 蒋宗恒 徐时清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u^(3+)单掺杂和Eu^(3+)+La^(3+)双掺杂后红色荧光粉的物相均为白榴石相,未出现新相;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白榴石相由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转变。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KAlSi_(2)O_(6)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掺杂Eu^(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7时强度最大;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K_(0.93)AlSi_(2)O_(6)∶0.07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La^(3+)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0.09时强度最大,比未掺杂La^(3+)时提升2倍以上。同时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和0.09 La^(3+)时红色荧光粉的荧光寿命比单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时更长,色坐标由单掺杂Eu^(3+)时的橙色向红色移动,红色成分更明显,表现出优异的红光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明 Eu^(3+)掺杂 La^(3+)掺杂 红色荧光粉 KAlSi_(2)o_(6) 荧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离子掺杂对红色发光材料Y_2(W,Mo)O_6: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海杰 田莲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1-45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荧光粉Y_(2-a)(W,Mo)O_6:Eu^(3+),xLi^+,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了样品的光谱特性。首先在Y_2WO_6中掺入少量的Mo^(6+)离子,掺入Mo^(6+)后增加了原Y_2W...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荧光粉Y_(2-a)(W,Mo)O_6:Eu^(3+),xLi^+,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了样品的光谱特性。首先在Y_2WO_6中掺入少量的Mo^(6+)离子,掺入Mo^(6+)后增加了原Y_2WO_6:Eu^(3+)的激发光谱在近紫外光区的吸收,扩展了激发光谱的谱宽,但却使Y_2WO_6:Eu^(3+)发光强度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在Y_2W_(0.96)Mo_(0.04)O_6:Eu^(3+)掺入Li^+离子,Li起到助熔剂和润滑剂的作用,有效提高了Y_2W_(0.96)Mo_(0.04)O_6:Eu^(3+)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固溶体 Y_2-x(W mo)o_6:Eu^3+ x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Ca_3Al_2O_6: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肖宗梁 黄昕 +3 位作者 游维雄 赖凤琴 叶信宇 段龙飞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_3Al_2O_6: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RD、SEM、荧光光谱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讨论煅烧温度、Eu^(3+)掺杂浓度以及电荷补偿剂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样品的结构与Ca_3Al_2O_...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_3Al_2O_6:Eu^(3+)红色荧光粉,通过XRD、SEM、荧光光谱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讨论煅烧温度、Eu^(3+)掺杂浓度以及电荷补偿剂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得样品的结构与Ca_3Al_2O_6相同,Eu^(3+)掺杂并没有改变其晶体结构.合成的荧光粉在394 nm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出615 nm明亮的红光.样品的红光强度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弱,最佳烧结温度为1 200℃.同样红光强度也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弱,最佳Eu^(3+)掺杂浓度为4%(摩尔分数).加入电荷补偿剂后样品的发光强度均增强,其中加入K^+后发光增强的效果最显著.该铝酸盐红色荧光粉性质稳定,在白光LED近紫外芯片激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Ca_3Al_2o_6:Eu^3+ 红色荧光粉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b_2O_6∶Bi^(3+),Eu^(3+)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东菊 汤利 +3 位作者 林利添 邓超 曹丽伟 孟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79-228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及1 200℃后续煅烧4 h,成功制备了CaSb_2O_6∶Bi^(3+),Eu^(3+)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所制备荧光粉颗粒为六边形类圆饼状,平均尺寸在100~600 nm之间。对CaSb_2O_6∶Bi^(3+),Eu^(3+)发光的机理分析表明,Bi^... 采用共沉淀法及1 200℃后续煅烧4 h,成功制备了CaSb_2O_6∶Bi^(3+),Eu^(3+)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所制备荧光粉颗粒为六边形类圆饼状,平均尺寸在100~600 nm之间。对CaSb_2O_6∶Bi^(3+),Eu^(3+)发光的机理分析表明,Bi^(3+)对Eu^(3+)的发光存在高效的敏化与能量传递。当Bi^(3+)和Eu^(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0.5%和8%,Eu^(3+)位于580 nm(5D0→7F0)处的荧光发射显著增强,Bi^(3+),Eu^(3+)共掺样品的荧光强度是Ca Sb2O6∶Eu^(3+)的10倍左右。调节Bi^(3+)/Eu^(3+)离子掺杂比,色坐标呈现了从蓝、白光到红光的变化,表明该荧光粉可分别作为蓝或红色荧光粉使用,甚至可实现从蓝、白光到红光的自由调控,这为白光LED荧光粉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b_2o_6∶Bi^(3+) Eu^(3+) 荧光粉 能量转移 发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