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O_2/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电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军 黄行康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应用乙炔黑直接还原高锰酸钾制备MnO2/C复合材料.样品结构及性能由XRD和SEM表征.研究了MnO2/C电极(正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法拉第"准电容行为",及其循环伏安、交流阻抗与恒电流充放电等性能.实验表明,MnO2/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 应用乙炔黑直接还原高锰酸钾制备MnO2/C复合材料.样品结构及性能由XRD和SEM表征.研究了MnO2/C电极(正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法拉第"准电容行为",及其循环伏安、交流阻抗与恒电流充放电等性能.实验表明,MnO2/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特性.在1 mol/L的KOH电解液中和电流密度为5 mA/cm2下,MnO2/C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可达258 F/g,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 mno2/c复合材料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威 何敏 +1 位作者 陈璐宁 韩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262.54 F/g,且经10 000次循环后仍保持82.1%的初始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Ti3c2Tx 异质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CB/环氧树脂双层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段玉平 杨洋 +2 位作者 冀志江 崔晓冬 刘顺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为改善吸波材料对入射电磁波的阻抗匹配性能,采用不同吸收剂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匹配层中引入二氧化锰或炭黑为填料,吸收层采用炭黑为填料,通过改变吸收剂含量和类型首次设计了9种双层匹配方案.实验结果... 为改善吸波材料对入射电磁波的阻抗匹配性能,采用不同吸收剂设计并制备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匹配层中引入二氧化锰或炭黑为填料,吸收层采用炭黑为填料,通过改变吸收剂含量和类型首次设计了9种双层匹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当匹配层吸收剂为10%的二氧化锰,吸收层吸收剂为30%的炭黑时,双层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为最佳,特别是当匹配层的厚度为2mm时,其吸收性能在8-18GHz测试频段内的16.8GHz达到-27.48dB,优于-10dB的频带达8.6GHz,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mno2 脂双层 环氧树 cB 吸波材料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CNTs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钟欣 吴季怀 +2 位作者 范乐庆 许开卿 黄妙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6-1379,共4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的表面沉积MnO2纳米颗粒,制得了MnO2-CNTs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对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O2-... 采用液相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的表面沉积MnO2纳米颗粒,制得了MnO2-CNTs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对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O2-CNTs复合材料结合了MnO2较高的质量比电容和CNTs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的优点,质量比电容为220F/g。并将MnO2-CNTs复合材料与活性炭(AC)组装形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发现MnO2-CNTs与AC质量比为0.75:1时,质量比电容达到最高,为306F/g。非对称电容器性能较对称电容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cNTs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还原高锰酸钾制备CNT/MnO_2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双双 郑明森 董全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直接还原高锰酸钾(KMnO4)制备了碳纳米管(CNT)/MnO2复合材料。用XRD、SEM和TE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发现MnO2均匀地包覆在CNT表面。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较高,循环性能良好,以1 A/g、20 A/g放电的... 直接还原高锰酸钾(KMnO4)制备了碳纳米管(CNT)/MnO2复合材料。用XRD、SEM和TE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发现MnO2均匀地包覆在CNT表面。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较高,循环性能良好,以1 A/g、20 A/g放电的比电容分别为200.3 F/g和120.8 F/g,第2 000次循环(20 A/g)时的电容保持率为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mno2) 碳纳米管(cNT) 超级电容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PPy/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娣 戴富才 +1 位作者 韩晓晓 傅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5-1569,共5页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CNT/PPy/MnO_2三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CNT/PPy/MnO_2三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PPy/MnO_2三元复合材料在质量比为m(CNT)∶m(PPy)∶m(MnO_2)=45∶10∶45时,内阻小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在1 mol/L的Na_2SO_4溶液中,以0.28 A/g电流密度放电时,比电容可达178 F/g。扫描500圈后,电容保持率仍在92%以上,表明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PPy/mno2 三元复合材料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改性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Ⅱ)和Cd(Ⅱ)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隽晔 周培疆 管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提高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吸附特性,在通过混合热解法制备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得到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改性前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nO... 为提高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吸附特性,在通过混合热解法制备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得到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改性前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以及微孔和介孔的数量远高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改性复合材料中的MnO2是无定形的且材料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远高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其吸附过程受pH值的影响较大;该改性复合材料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分别符合Elovich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方程,其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改性复合材料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且混乱度增加。可见,MnO2改性的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重金属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 二氧化锰(mno2)改性 吸附特性 Pb(Ⅱ) cd(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OH/M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8
作者 宋楠楠 胡晨曦 +1 位作者 黄猛 胡卫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99,共4页
以热剥离石墨烯为基底,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CoOOH/M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GA等技术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研究并比较了各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CoOOH/MnO_2/石墨烯复合材... 以热剥离石墨烯为基底,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CoOOH/M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GA等技术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研究并比较了各单一材料与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CoOOH/M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含量为65%时,比电容量最大高达509.00F/g。研究还发现复合材料具有相当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循环1000次之后电容保持率高达84.45%,高于CoOOH/MnO_2纳米材料(6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coOOH/mno2/石墨烯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Zn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9
作者 罗志刚 李琦 +3 位作者 陈大勇 黄守双 胡张军 陈志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通过配位键连接在一起的有机配体组成的晶体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立体空间结构的功能材料,凭借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孔隙率及品种的多样性,引起了各领域研究者的...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化合物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通过配位键连接在一起的有机配体组成的晶体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立体空间结构的功能材料,凭借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孔隙率及品种的多样性,引起了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b-MnO2纳米棒为模板制备出MnO2@ZIF-8杂化纳米结构,在惰性气氛中分步煅烧处理,得到MnO2@ZnO/C复合材料.ZIF-8中的有机配体由于高温煅烧发生裂解而产生孔道,进而为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提供更多离子传输路径.同时,由于高温裂解伴随着碳的产生,因此当使用这种复合结构物质作为电极材料时,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率.MnO2@ZnO/C纳米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73 mA·h·g^−1,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的条件下完成100次充放电后比容量维持在658 mA·h·g^−1,展现出了优良的电化学储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mno2 ZnO/c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MoSi_2-Mo_5Si_3/SiC涂层的制备及组织结构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鑫 邹艳红 +3 位作者 黄启忠 苏哲安 王秀飞 张明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3,共5页
采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和料浆刷涂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oSi_2-Mo_5Si_3/SiC复合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形成、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考察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涂... 采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和料浆刷涂反应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oSi_2-Mo_5Si_3/SiC复合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形成、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考察了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涂层厚度为400μm左右,主要由β-SiC、MoSi_2及少量的Mo_5Si_3组成.1350℃等温氧化10h后,复合涂层试样的氧化失重率只有1.21%,明显低于C/C复合材料SiC单涂层试样,其高温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与C/C复合材料SiC单涂层相比,经封填改性制得的复合涂层结构更致密,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MOSI2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启卫 彭小红 +3 位作者 黄行康 肖旺钏 王仁章 杨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0-604,共5页
以δ-MnO2为前驱体,通过酸处理后引入苯胺并聚合,得到了MnO2/聚苯胺复合材料。经XRD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经酸处理后的δ-MnO2晶型由δ型转变为α型,而在随后的苯胺引入及其聚合步骤中MnO2晶型均不再改变。以200mA·g-1的电流... 以δ-MnO2为前驱体,通过酸处理后引入苯胺并聚合,得到了MnO2/聚苯胺复合材料。经XRD分析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经酸处理后的δ-MnO2晶型由δ型转变为α型,而在随后的苯胺引入及其聚合步骤中MnO2晶型均不再改变。以200mA·g-1的电流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nO2/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充放电容量达到160.2mA·g-1,与酸处理后得到的α-MnO2接近(160.9mA·g-1),但比前驱体δ-MnO2高(125.8mA·g-1);更为重要的是,MnO2/聚苯胺复合材料与前驱体及酸处理得到的样品相比,其循环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 聚苯胺 复合材料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料浸渍法制备C/C-SiC-ZrB_2超高温复合材料及其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樊乾国 崔红 +3 位作者 闫联生 张强 孟祥利 杨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4-1018,共5页
采用浆料浸渍法引入ZrB2微粉作为耐超高温相,以炭纤维为增强体,以热解炭和SiC为基体,制备了ZrB2含量不同的耐超高温C/C-SiC-ZrB2复合材料;通过电弧风洞考核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通过XRD、SEM和EDS分析材料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在Ma 6电弧... 采用浆料浸渍法引入ZrB2微粉作为耐超高温相,以炭纤维为增强体,以热解炭和SiC为基体,制备了ZrB2含量不同的耐超高温C/C-SiC-ZrB2复合材料;通过电弧风洞考核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通过XRD、SEM和EDS分析材料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在Ma 6电弧风洞条件下,C/C-SiC-ZrB2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优于C/C-SiC,且随着ZrB2含量的增加,抗烧蚀性能随之提高;在高温阶段形成的ZrO2-SiO2玻璃态熔融层起到了抗氧化烧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复合材料 c c—Sic-ZrB2 烧蚀性能 烧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复合材料MnO_2/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献明 张校刚 +1 位作者 王永刚 包淑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0-552,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α MnO2·nH2O和活性炭的复合电极材料,对其结构和形貌分别用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交流阻抗以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极材料比α MnO2·nH2O或活性炭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α MnO2·nH2O和活性炭的复合电极材料,对其结构和形貌分别用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交流阻抗以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极材料比α MnO2·nH2O或活性炭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理想的电化学电容行为。随活性物质量增加,复合电极的比电容量增长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复合材料 mno2/活性炭 化学共沉淀 XRD SEM 电化学电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 C/SiC复合材料在1300℃水氧环境下的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持栋 成来飞 +2 位作者 梅辉 栾新刚 周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9-733,共5页
采用应力比为0.1,频率为3Hz的正弦波分别在室温和1300℃水氧环境对2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一拉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若取循环基数为10^5,室温和高温水氧环境下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44.8MPa和93.3MPa,高温下的水氧腐蚀是材料失效的... 采用应力比为0.1,频率为3Hz的正弦波分别在室温和1300℃水氧环境对2D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一拉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若取循环基数为10^5,室温和高温水氧环境下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44.8MPa和93.3MPa,高温下的水氧腐蚀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疲劳断口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高温水氧环境下,足够大的外载荷将会显著削弱SiO2层的封填裂纹效果,导致氧化性气氛通过外力拉开的微裂纹扩散进入材料内部.外载荷越大,气体在材料内部的扩散越快,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c/SIc复合材料 疲劳 高温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宝 姚龙辉 +2 位作者 岳红彦 高鑫 林轩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13,共4页
碳材料具有低成本、结构多样性以及相对稳定的电化学性能等优点,是构建三维自支撑电极材料的首选基底材料。二氧化锰(MnO_2)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低成本、自然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介绍了... 碳材料具有低成本、结构多样性以及相对稳定的电化学性能等优点,是构建三维自支撑电极材料的首选基底材料。二氧化锰(MnO_2)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低成本、自然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介绍了MnO_2-活性炭(AC)、碳纳米管(CNT)、碳纤维(CF)和石墨烯(GR)复合电极的研究进展,并对MnO_2-碳复合电极材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mno2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Mo_2C改性C/C-Cu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文艳 彭可 +2 位作者 冉丽萍 葛毅成 易茂中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3-509,共7页
通过对炭/炭坯体Mo_2C涂层改性并熔渗Cu制备了Mo_2C改性C/C-Cu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电流强度对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由0增大至15A时,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5A时达最小值;复合材料体积... 通过对炭/炭坯体Mo_2C涂层改性并熔渗Cu制备了Mo_2C改性C/C-Cu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电流强度对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由0增大至15A时,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5A时达最小值;复合材料体积磨损率逐渐增大;对偶磨损量在0~7.5A范围内较低,然后随电流增大而逐渐增大.电流较低时,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电流增大氧化磨损及黏着磨损程度提高,电流高至15A时,表现出了较明显的电弧侵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U复合材料 Mo_2c涂层 熔渗 电流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浸渍裂解法制备C/C-ZrC-SiC-ZrB2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解静 李克智 +2 位作者 付前刚 李贺军 姚西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5-610,共6页
以有机ZrC、ZrB2前驱体和聚碳硅烷的混合溶液为浸渍前驱体,利用聚合物浸渍裂解法(PIP)制备了C/C-ZrC-SiC-ZrB2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弯曲和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制备出陶瓷相填充充分且分布均匀的C/C-... 以有机ZrC、ZrB2前驱体和聚碳硅烷的混合溶液为浸渍前驱体,利用聚合物浸渍裂解法(PIP)制备了C/C-ZrC-SiC-ZrB2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弯曲和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制备出陶瓷相填充充分且分布均匀的C/C-ZrC-SiC-ZrB2复合材料。材料的弯曲强度为126.31 MPa,断面有大量的纤维束拔出,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断裂模式。经过120 s氧–乙炔烧蚀,材料无明显烧蚀,其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2.50×10-4mm/s和–1.33×10-4g/s。在材料表面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保护层,不仅能够降低氧气和热流向材料内部扩散,还具有弥补缺陷的作用,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抗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浸渍裂解法 c c-Zrc-Sic-ZrB2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ZrB_2-SiC基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及氧化机理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馨爽 陈招科 +3 位作者 熊翔 张天助 孙威 王雅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0-1678,共11页
为提高C/C复合材料在高温富氧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两步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含Si_3N_4、MoSi_2、TaC等添加剂的ZrB_2-SiC基多层复合陶瓷涂层。利用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分析... 为提高C/C复合材料在高温富氧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两步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含Si_3N_4、MoSi_2、TaC等添加剂的ZrB_2-SiC基多层复合陶瓷涂层。利用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分析讨论涂层在900和1500℃的等温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利用两步刷涂+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rB_2-SiC基复合陶瓷涂层整体厚度约为200μm。Si3N4、MoSi_2可很好地促进ZrB_2-SiC基氧阻挡层的高温烧结,使涂层致密化,并提高涂层在900℃的抗氧化性能;与之相比,TaC则不能很好地发挥致密化作用,对涂层在900℃时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有限。在900℃时,ZrB_2-SiC基陶瓷涂层的氧化过程主要受氧在涂层孔隙等缺陷中的扩散所控制,添加剂主要通过改变涂层的致密化程度来影响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在1500℃氧化过程中,涂层抗氧化性能恶化,但致密的化学气相沉积SiC封填层的引入可显著改善涂层在1500℃时的抗氧化性能,涂层表面生成了完整的含有ZrO_2和ZrSiO_4等高熔点颗粒的SiO_2玻璃态氧化膜,为基体提供有效的氧化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ZR B2-Si c基涂层 添加剂 抗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2C改性涂层制备温度对C/C-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文艳 易茂中 +2 位作者 冉丽萍 彭可 葛毅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0-996,共7页
以仲钼酸铵为反应物,采用熔盐法在低密度C/C复合材料孔隙表面制备Mo2C涂层,改善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然后通过无压熔渗Cu制备C/C-Cu复合材料,研究了Mo2C改性层制备温度对Mo2C涂层和C/C-Cu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2C... 以仲钼酸铵为反应物,采用熔盐法在低密度C/C复合材料孔隙表面制备Mo2C涂层,改善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然后通过无压熔渗Cu制备C/C-Cu复合材料,研究了Mo2C改性层制备温度对Mo2C涂层和C/C-Cu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2C涂层在坯体内部孔隙表面分布均匀,且与炭基体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在950~1150℃范围内,随涂层反应温度的提高,Mo2C层厚度由2.0μm逐渐增大到6.5μm,C/C-Cu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大,电阻率逐渐降低;抗弯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涂层反应温度为1000℃时呈现最大值251.83 MPa。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均随磨损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Mo2C涂层制备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增大,体积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加,在Mo2C涂层反应温度为100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2c涂层 c/c-cU复合材料 熔渗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改性C/C-HfC-HfB_2-Si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孟祥利 崔红 +3 位作者 闫联生 张强 宋麦丽 朱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655-658,675,共5页
以碳化铪有机前驱体、硼化铪有机前驱体和聚碳硅烷混合溶液为浸渍剂,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和液相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得了准3D C/C-HfC-HfB2-SiC碳陶复合材料。采用电弧风洞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复合材料的... 以碳化铪有机前驱体、硼化铪有机前驱体和聚碳硅烷混合溶液为浸渍剂,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和液相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得了准3D C/C-HfC-HfB2-SiC碳陶复合材料。采用电弧风洞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氧化失效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高密度的基体改性C/C-HfC-HfB2-Si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烧蚀性能,复合材料在2 300 K/600 s电弧风洞(含水5%)试验条件下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仅为1.22×10-6g/(cm2·s)和1.33×10-5mm/s。密度和温度对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影响较大,密度从2.63 g/cm3增加到3.75 g/cm3时,复合材料在2 300 K条件下的线烧蚀率降低了3个数量级,当温度从2 300 K升高的2 400 K时,高密度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增加了约1 000倍,烧蚀过程中较高密度的复合材料表面容易形成更为致密的氧化膜是其具有良好的抗氧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Hfc-HfB2复合材料 电弧风洞 抗烧蚀 前驱体浸渍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