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odococcus sp-1的Mn^2+生物去除能力及诱导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段晓东 宋立新 +3 位作者 杨宏 熊晓丽 李威 张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49,共5页
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从地下水生物除锰滤池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经LBB(leucoberbelin blue)法定性检测其具有Mn2+氧化能力,利用Sherlock细菌鉴定系统初步确定其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对红球菌Rhodococcus sp-1菌株的生物... 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从地下水生物除锰滤池中分离、纯化出1株细菌,经LBB(leucoberbelin blue)法定性检测其具有Mn2+氧化能力,利用Sherlock细菌鉴定系统初步确定其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对红球菌Rhodococcus sp-1菌株的生物除锰能力和诱导特性研究结果表明,Rhodococcus sp-1菌株在达到第1个生长稳定期,细菌浓度2.3×108个/mL时,其Mn2+的去除量可达到35 mg/L,具有很强的Mn2+生物去除能力;同时Fe的存在对Rhodococcus sp-1 Mn2+氧化活性的表达具有诱导作用,在相同培养条件下,Fe3+的诱导性强于Fe2+,其诱导速度是Fe2+的3~4倍;有机Fe3+的诱导性强于无机Fe3+,其诱导速度是无机Fe3+的1.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 Mn^2+生物去除 诱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剂去除饮用水中溶解性Mn^2+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玉朝 徐满天 +5 位作者 杨妍? 施微 黄显怀 胡伟 李卫华 钱益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06-2110,共5页
用KMnO_4、ClO_2、NaClO、Na_2S_2O_8、KHSO_5及O_3等水处理中常见的氧化剂去除水中的Mn^(2+),考察了投加量、联合投加、紫外光照、pH和共存离子等对Mn^(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_4和O_3对溶解的Mn^(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KMnO_... 用KMnO_4、ClO_2、NaClO、Na_2S_2O_8、KHSO_5及O_3等水处理中常见的氧化剂去除水中的Mn^(2+),考察了投加量、联合投加、紫外光照、pH和共存离子等对Mn^(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_4和O_3对溶解的Mn^(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KMnO_4与Mn^(2+)投加比为2∶3时,反应30 min后,Mn^(2+)下降至0.006 mg/L;O_3流量0.6 L/min,5 min后Mn^(2+)下降至0.056 mg/L。KMnO_4和O_3在弱碱性条件下去除效果更佳。ClO_2有一定去除效果。采用UV辐射,在UV254/ClO_2、UV254/KHSO_5、UV254/Na_2S_2O_8系统中,当氧化剂与Mn^(2+)摩尔比分别为8∶5,4∶1和4∶1时,对起始Mn^(2+)浓度在0.8~0.9 mg/L的模拟水样,Mn^(2+)可分别下降至0.006,0.006,0.001 mg/L,均优于国家标准。单用NaClO处理,在较短反应时间条件下,效率较低,若UV254/NaClO联用,则亦有较好去除效果。KHSO_5/KMnO_4与Mn^(2+)比例为5∶2时,Mn^(2+)下降至0.06 mg/L,较单个投加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Mn^2+去除 KMNO4 臭氧 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氧化除Fe^(2+)理论与生物除Fe^(2+)除Mn^(2+)工艺技术研究(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 杨宏 +2 位作者 陈立学 赵英丽 张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水质工程界认为MnO_2或Mn_3O_4是Mn^(2+)接触氧化的催化剂,但国内外除Fe^(2+)除Mn^(2+)水厂的出厂水中Mn^(2+)含量却一直达不到水质标准。通过滤柱模型试验和水厂的生产试验证实了曝气-过滤的除Mn^(2+)过程是生物的催化氧化作用的结果... 水质工程界认为MnO_2或Mn_3O_4是Mn^(2+)接触氧化的催化剂,但国内外除Fe^(2+)除Mn^(2+)水厂的出厂水中Mn^(2+)含量却一直达不到水质标准。通过滤柱模型试验和水厂的生产试验证实了曝气-过滤的除Mn^(2+)过程是生物的催化氧化作用的结果。随着除Mn^(2+)滤层中以除Mn^(2+)菌为核心的生物群系的增殖,Mn^(2+)的去除效率不断增强。在成熟滤层中每毫升湿砂上存在着不少于n×10~5~n×10~6个具有除Mn^(2+)能力的细菌。成熟砂和未成熟砂经高压灭菌后,仍然具有除Mn^(2+)能力,但经含Mn^(2+)溶液浸泡60h后,就丧失了除Mn^(2+)能力,灭菌后短暂的除Mn^(2+)能力是滤砂表面吸附容量再生了的结果。以此确立了生物固Mn^(2+)除Mn^(2+)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物固Mn^2+除Mn^2+ Fe^2+Mn^2+同时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氧化除Fe^(2+)机理与生物除Fe^(2+)除Mn^(2+)工艺技术研究(Ⅱ)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冬 杨宏 +1 位作者 陈立学 张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1-446,共6页
在生物固Mn2+除Mn2+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滤柱装置试验,探求生物滤层中Fe2+、Mn2+的氧化动态.得出Mn2+的氧化虽然迟后于Fe2+的氧化,但Fe2+、Mn2+的氧化带并无明显界限.Fe2+虽然在无菌滤层中就可以完全氧化,但在生物滤层中Fe2+参与了除Mn2+... 在生物固Mn2+除Mn2+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滤柱装置试验,探求生物滤层中Fe2+、Mn2+的氧化动态.得出Mn2+的氧化虽然迟后于Fe2+的氧化,但Fe2+、Mn2+的氧化带并无明显界限.Fe2+虽然在无菌滤层中就可以完全氧化,但在生物滤层中Fe2+参与了除Mn2+菌的代谢,在维系生物滤层的稳定上是不可缺少的. Fe2+、Mn2+可以在同一滤层中得以去除.由此开发了一级过滤除Fe2+除Mn2+的简缩工艺流程和一系列配套的工艺技术,并应用于大型除Fe2+除Mn2+水厂的设计与运行.投产2a来,出水ρ(Mn2+)小于0.05mg/L,总铁为痕量,均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物固Mn^2+除Mn^2+ Fe^2+、Mn^2+同时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