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NaOCl不对称环氧化苯乙烯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何乐芹 赵继全 张雅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0,共3页
合成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以NaOC l为氧源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溶剂以及轴向配体对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较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5 mmol,催化剂0.1 mmol,缓... 合成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以NaOC l为氧源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溶剂以及轴向配体对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较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5 mmol,催化剂0.1 mmol,缓冲液pH值为11.30,以CH2C l2为溶剂并加入1 mmol 4-苯基吡啶氧化物作轴向配体,0℃反应,苯乙烯转化率达100%,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环氧化 salen mn(Ⅲ)配合 苯乙烯 NAO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胶束中Salen-Mn(Ⅲ)配合物对末端烯烃的催化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培培 史保川 张永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44,共4页
在表面活性剂(-)—(1R,2S)—N—甲基—N—十六烷基麻黄素溴化物的手性胶束体系中,在Salen-Mn(Ⅲ)配合物的催化下,末端烯烃可被氧化为旋光性的环氧化合物.
关键词 烯烃 salen 配合 手性胶束 环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葡萄糖基手性Salen配体及其Mn^(3+)、Fe^(3+)、Co^(2+)、Cu^(2+)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姗姗 赵继全 赵东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3-1136,共4页
A novel chiral Salen ligand with a glucose moiety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condensation of 1,2:5,6-di-O-isopropylidene-3-O-methylene-5-(3-tert-butyl-2-hydroxy benzaldehyde) -α-D-glucofuranose with (1R,2R)-1,2-diamino... A novel chiral Salen ligand with a glucose moiety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condensation of 1,2:5,6-di-O-isopropylidene-3-O-methylene-5-(3-tert-butyl-2-hydroxy benzaldehyde) -α-D-glucofuranose with (1R,2R)-1,2-diaminocyclohexane. Several chiral complexes of Mn3+, Fe3+, Co2+ and Cu2+ were prepared from this ligand. Both the ligand and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NMR, IR, MS, and UV-V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衍生 手性金属配合 salen配体 SCHIFF碱 环己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Salen配体的Ni(Ⅱ)/Cu(Ⅱ)/Mn(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奇龙 王家忠 +1 位作者 杨小生 朱必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将(1R,2R)-环己二胺与2-羟基-1-萘甲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反应,得到非对称Salen配体H2L,然后将配体H2L与Ni(OAc)2·4H2O、Cu(OAc)2·H2O、Mn(OAc)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单核配合物[Ni(L)]·CH2Cl2(1),[Cu(L)](2... 将(1R,2R)-环己二胺与2-羟基-1-萘甲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反应,得到非对称Salen配体H2L,然后将配体H2L与Ni(OAc)2·4H2O、Cu(OAc)2·H2O、Mn(OAc)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单核配合物[Ni(L)]·CH2Cl2(1),[Cu(L)](2),[Mn(L)(Cl)]·CH2Cl2(3),分别采用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配体和3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体H2L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而配合物2和配合物1的结构相似。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salen配体 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的性能
5
作者 何乐芹 赵继全 +2 位作者 张雅然 焦永杰 刘艳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5-217,共3页
利用(R,R)-环己二胺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R,R)-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环己烷-1,2-二胺.利用此配体制备了Salen Mn(Ⅲ)配合物并以NaOCl和m-CPBA为氧源考察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 利用(R,R)-环己二胺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R,R)-双(5-苄氧基-3-叔丁基水杨醛)-环己烷-1,2-二胺.利用此配体制备了Salen Mn(Ⅲ)配合物并以NaOCl和m-CPBA为氧源考察Salen Mn(Ⅲ)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环氧化 salen mn(Ⅲ)配合 苯乙烯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相转移能力的PEG固载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及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6
作者 周建波 熊东路 +3 位作者 伏再辉 邹帅 崔小莹 徐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化学接枝或轴向配位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固载到具有溶剂控制相转移能力的PEG-400和PEG-800上.用UV-Vis,FT-IR,GPC和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PTC-1,PTCC-2,PTCC-3)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3种... 通过化学接枝或轴向配位将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固载到具有溶剂控制相转移能力的PEG-400和PEG-800上.用UV-Vis,FT-IR,GPC和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催化剂(PTC-1,PTCC-2,PTCC-3)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苯乙烯为反应底物,考察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能提供与传统均相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相当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且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略高;PTC-1和PTCC-2能重复使用3次,但PTCC-3重复使用性能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 mn(Ⅲ)配合 溶剂相转移催化剂 环氧化反应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阻手性吡咯烷(salen)Mn(Ⅲ)配合物在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姚美任 王康军 +1 位作者 张雅静 王东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9-895,共7页
设计合成了具有大位阻的手性吡咯烷(salen)Mn(Ⅲ)配合物Mn3,并研究了其在NaClO水/有机两相氧化体系中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性能。具有叔胺基团的配合物Mn3具有比Jacobsen催化剂更高的反应活性、以及近似的产率和略高的对映选择性... 设计合成了具有大位阻的手性吡咯烷(salen)Mn(Ⅲ)配合物Mn3,并研究了其在NaClO水/有机两相氧化体系中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性能。具有叔胺基团的配合物Mn3具有比Jacobsen催化剂更高的反应活性、以及近似的产率和略高的对映选择性。尤其是过量CH_3I的加入可以极大地缩短环氧化反应的时间,而高产率和高对映选择性依然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mn(Ⅲ)配合 烯烃 不对称环氧化 催化活性 对映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萘甲酸/1,10-菲啰啉共同构筑Mn(II)配合物的合成及固态发光
8
作者 任娜娜 江旭滢 +3 位作者 宋合兴 史福林 王雅茹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76-1783,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2-萘甲酸(HL)与1,10-菲啰啉(phen)为配体、碳酸锰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双核锰配合物[Mn_(2)(L)_(4)(phen)_(2)(H_(2)O)_(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2-萘甲酸(HL)与1,10-菲啰啉(phen)为配体、碳酸锰为金属源合成了一例双核锰配合物[Mn_(2)(L)_(4)(phen)_(2)(H_(2)O)_(2)](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1进行结构表征。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6989(5)nm,b=1.17586(5)nm,c=1.66830(9)nm,α=107.074(5)°,β=96.167(5)°,γ=106.901(5)°。不对称单元由一个锰离子、两个2-萘甲酸根、一个1,10-菲啰啉和一个水分子组成,Mn(II)呈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两个不对称单元之间通过羧基氧原子桥接形成双核分子,双核结构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2D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416 nm(λ_(ex)=302 nm)。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能够稳定到117℃,之后开始失水(失水量为3.18%),脱水之后的结构能稳定到223℃,之后有机骨架开始坍塌。Hirshfeld表面分析研究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mn(II)配合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2-萘甲酸 荧光性质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接枝苄基磺酸在MCM-41上固载手性Mn(salen)配合物
9
作者 李猛 胡晨晖 +4 位作者 江春涛 杨惠 陈才 侯文华 陈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39-2346,共8页
首先通过两步后合成处理,在MCM-41上接枝苄基磺酸;然后,以苄基磺酸为过渡产物,用手性Mn(salen)配合物修饰处理,得到了苄基磺酸轴向负载手性Mn(salen)配合物的MCM-41;实现了在廉价且温和条件下均相手性Mn(salen)催化剂的非均相化。采用X... 首先通过两步后合成处理,在MCM-41上接枝苄基磺酸;然后,以苄基磺酸为过渡产物,用手性Mn(salen)配合物修饰处理,得到了苄基磺酸轴向负载手性Mn(salen)配合物的MCM-41;实现了在廉价且温和条件下均相手性Mn(salen)催化剂的非均相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酸度滴定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手性Mn(salen)配合物成功固载在MCM-41上,且MCM-41的介孔结构和Mn(salen)配合物的手性特征仍然保留。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考察了所得固载型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0℃反应2 h,催化剂用量为0.02 mmol,无需加入轴向配体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的条件下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e.e.)值可达99%以上,转化率为77%。归因于苄基磺酸基起到了很好的轴向配体作用。经适当处理,固载型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e.e.值依然有71%,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手性mnsalen配合 固载型催化剂 不对称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Salen锌配合物对含氮小分子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2 位作者 高峰 曹小辉 朱志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7,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及吡嗪 (Pyrazine)等 4种含氮客体间的轴向配位反应的配位数及缔合常数 .结果表明 ,双核主体与咪唑、吡啶和吡嗪的配位数均为 2 ,与 DABCO的配位数为 1 ;各主客体体系的缔合常数按K0 (Im) >K0 (DABCO) >K0 (Pyrazine) >K0 (Py)顺序递减 .各主客体缔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r H0m,Δr S0m和Δr G0m 结果表明 ,此类识别过程均为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采用 1 H NMR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构象搜索方法对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双齿客体 DABCO间的分子识别行为及产物构型作了合理解释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解释了主客体识别过程中光谱性质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salen ZN配合 客体 分子识别 构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性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瑞娟 阮文娟 +2 位作者 朱必学 南晶 朱志昂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Six novel chiral dinuclear Salen complexes[Cu 2 L 1 ·H 2 O(3a),Cu 2 L 2 (3b),Ni 2 L 1 ·2H 2 O(4a),Ni 2 L 2 (4b),Mn 2 Cl 2 L 1 ·H 2 O(5a),Mn 2 Cl 2 L 2 (5b)]have been synthesized(L 1 and L 2 are chiral d... Six novel chiral dinuclear Salen complexes[Cu 2 L 1 ·H 2 O(3a),Cu 2 L 2 (3b),Ni 2 L 1 ·2H 2 O(4a),Ni 2 L 2 (4b),Mn 2 Cl 2 L 1 ·H 2 O(5a),Mn 2 Cl 2 L 2 (5b)]have been synthesized(L 1 and L 2 are chiral dimeric Salen ligands with different chain length which were synthesized from(R,R) - diaminocyclohexane,salicylaldehyde,4,4 ’- (1,10 - decaneoxy)sali - cylaldehyde,4,4 ’- (1,6 - hexyloxy)salicylaldehyde).Thes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ed by elemental analysis,1 H NMR,FT - IR,UV - Vis and CD spectra.The FT - IR,UV - Vis and CD spectra we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onomeric ligand and complex in detail.It was found that the spectra properties of compounds of differ - ent chain length were almost alike,and the properties of dimeric and monomeric compound were similar too.Furthermore Cotton effect and Cotton split of CD spectra of these chiral compounds were explained by the exciton interaction theory.It seemed that the direction of Cotton split depend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diaminohexane.(R,R) - diaminohexane determine the chirality of Salen compounds as negative,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mpo - nent of Cotton split lie at higher and lower energy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双核salen配合 合成 谱学性质 分子识别 不对称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国航 阮文娟 +2 位作者 张玉玲 韩华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犤(Cu)2L·H2O(2),(Ni)2L(3),(Zn)2L·H2O(4),(MnCl)2L·2H2O(5)犦,(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3,5-叔丁基水杨醛、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犤(Cu)2L·H2O(2),(Ni)2L(3),(Zn)2L·H2O(4),(MnCl)2L·2H2O(5)犦,(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3,5-叔丁基水杨醛、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元素分析、NMR、FT-IR、UV-Vis、CD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与单核的Salen配体和配合物比较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性质.发现双核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与单核的配体和配合物基本一致,而吸收峰的强度有近似两倍的关系.另外,用激子偶合理论解释了此类手性化合物圆二色谱的Cotton效应和Cotton分裂.Cot-ton分裂的方向依赖于环己二胺的构象.(R,R)环己二胺决定了Salen化合物的手征性为负,Cotton分裂的正负两部分分别处于高能区和低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双核salen配合 谱学性质 催化性能 不对称催化剂 手性金属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alen型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及轴向配位热力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莉芹 史秀丽 +2 位作者 阮文娟 张晓红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5-1201,共7页
采用金属模板法合成了四个新型Salen型单、双核金属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NMR)、电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使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滴定法和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主体金属镍配合物... 采用金属模板法合成了四个新型Salen型单、双核金属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NMR)、电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使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滴定法和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主体金属镍配合物与咪唑类含氮小分子的轴向配位反应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主体与咪唑(Im)和N-甲基咪唑(N-MeIm)的配位数是2,而与2-Et-4-MeIm和2-MeIm的配位数是1;轴配体系的热力学数据显示主体与咪唑类配体的平衡常数按K苓(Im)>K苓(N-MeIm)>K苓(2-Et-4-MeIm)>K苓(2-MeIm)顺序依次减小;测得的△rHm苓和△rSm苓数据表明该轴向配位反应为放热、熵增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模板法 新型salen配合 合成表征 轴向配位热力学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en型双肟铜(Ⅱ)和钴(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质(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文魁 吕忠武 +3 位作者 孙银霞 许力 王莉 董秀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27-1634,共8页
一种新的Salen型双肟配体H2L(H2L=4,4′-二溴-6,6′-二氯-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分别与一水合乙酸铜或四水合乙酸钴反应,合成了2种配合物即[Cu(L)](1)和[Co(L)(H2O)2]n(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由1... 一种新的Salen型双肟配体H2L(H2L=4,4′-二溴-6,6′-二氯-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分别与一水合乙酸铜或四水合乙酸钴反应,合成了2种配合物即[Cu(L)](1)和[Co(L)(H2O)2]n(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由1个Cu2+离子和1个四齿配位的L2-单元组成。中心CuⅡ原子的配位数为4,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为扭曲的四面体。配合物2含有1个Co2+离子、1个配体L2-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配位的水分子,其中心CoⅡ原子具有六配位的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线性延伸的金属-水链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salen型双肟配体 合成 晶体结构 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合成Salen金属配合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梅 张萍 吕效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1-445,共5页
将超声应用于Salen配体与金属配合的过程中,在超声辐照条件下分别合成了手性及非手性的Salen金属配合物: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钴、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锰和(S,S)-N,N'-双(水杨醛)-1,2二苯基乙二胺钴,通过元素分析、红外... 将超声应用于Salen配体与金属配合的过程中,在超声辐照条件下分别合成了手性及非手性的Salen金属配合物: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钴、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锰和(S,S)-N,N'-双(水杨醛)-1,2二苯基乙二胺钴,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超声波声强对产率的影响,并与常规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过程中采用变幅杆式超声波发生器,以乙醇做溶剂,Schiff base与醋酸盐在60℃下超声波声强为1.35W.cm-2左右时反应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其配位时间大大减少,其中配体和醋酸锰的配位时间由原来的12h缩短到2.5h,反应温度的也由80℃降低到60℃,并且获得95%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en金属配合 SCHIFF BASE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双核M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珺 吴爱芝 +2 位作者 任颜卫 张逢星 史启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Five manganese complexes of Schiff b ase were synthesized:[Mn Ⅳ,Ⅳ (μ-O)(Salen)] 2 ·DMF ·H 2 O(1),[Mn Ⅳ,Ⅳ (μ-O)(5-BrSalen)] 2 ·DMF ·0.5H 2 O(2),[Mn Ⅳ,Ⅳ (μ-O)]al(1,2-pn)[nr 2 ·H 2 O(3),... Five manganese complexes of Schiff b ase were synthesized:[Mn Ⅳ,Ⅳ (μ-O)(Salen)] 2 ·DMF ·H 2 O(1),[Mn Ⅳ,Ⅳ (μ-O)(5-BrSalen)] 2 ·DMF ·0.5H 2 O(2),[Mn Ⅳ,Ⅳ (μ-O)]al(1,2-pn)[nr 2 ·H 2 O(3),]Mn Ⅳ,Ⅳ (μ-O)[5-Br-Sal(1,2-pn)]r 2 ·H 2 O(4),[Mn Ⅳ,Ⅳ (μ-O)]5-CH 3 -Sal(1,2-pn)5-CH 3 -Sal(1,2-pn)[ 2 ·2H 2 O(5),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IR and UV-Vis spec tra.The results of cyclic voltammogram show that Schiff base ligands can drop the potential of manganese and s teady high oxide state of manganese.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1and3have also been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 hat there is a weak ferromagneticall y coupling of Mn Ⅳ2 pair at room and low temperature,and the interactions o f complex3are weaker than complex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mn配合 双核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核Mn(Ⅳ)配合物[L_4Mn_4O_6](ClO_4)_4·2H_2O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庆伦 李春晖 +3 位作者 程鹏 阎世平 廖代正 姜宗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32-1633,共2页
A tetranuclear Mn(Ⅳ) complex \{\[L\-4Mn\-4O\-6\]\}(ClO\-4)\-4\52H\-2O (L=tacn)was synthesized from Mn(CH\-3COO)\-2\54H\-2O, tacn and NaClO\-4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 A tetranuclear Mn(Ⅳ) complex \{\[L\-4Mn\-4O\-6\]\}(ClO\-4)\-4\52H\-2O (L=tacn)was synthesized from Mn(CH\-3COO)\-2\54H\-2O, tacn and NaClO\-4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 with a =2.133 5(6) nm, b =1.138 7(3) nm, \{ c =\}\{2.178 8(6) nm\}, β =67.40(3)°, V =4.928(2) nm 3 , Z =4, R =0.062 0. Magnetic investigations reveal a weak ferromagnetic property with J =8.8 cm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核mn(Ⅳ)配合 大环配体 晶体结构 铁磁偶合 磁性 合成 四核锰(Ⅳ)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Mn_2(2,2′-bipy)_4(3,3′-tda)]·2ClO_4}_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艳华 李冰 +1 位作者 顾文 刘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89-1892,共4页
由于柔性羧酸配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配位方式和灵活多变的分子结构.可以用来设计合成多种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质的配位聚合物.因而正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丙二酸硫醚(3,3'-tdaH2),其结构式如图1a所示,它不仅拥有2个羧基,且其S原子... 由于柔性羧酸配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配位方式和灵活多变的分子结构.可以用来设计合成多种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质的配位聚合物.因而正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丙二酸硫醚(3,3'-tdaH2),其结构式如图1a所示,它不仅拥有2个羧基,且其S原子也可参与配位.是典型的柔性羧酸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Ⅱ)配合 丙二酸硫醚 2 2′-联吡啶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华 袁伟锋 +3 位作者 阮文娟 赵小菁 胡国航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H3L)及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主体).通过研究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及氨基酸酯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测定了这些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K(2-MeIm)>K(2-Et-4... 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H3L)及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主体).通过研究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及氨基酸酯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测定了这些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K(2-MeIm)>K(2-Et-4-MeIm).主体对氨基酸酯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LeuOCH3)>K(ValOCH3)>K(AlaOCH3)>K(SerOCH3),配位数均为2.主体与D、L型氨基酸酯分子识别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缔合常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对映选择性下降.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CD光谱的研究结果也反映了主体对不同客体识别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 分子识别技术 缔合常数 温度 圆二色光谱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晶 巩园园 +2 位作者 武汉清 李雷 牛淑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87-1594,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3个新的Mn(Ⅱ)配合物[Mn(SO_4)(H_2O_3]_n(1),[Mn_(2.5)(HPO_4)(PO_4)(H_2O)_2]_n(2),[Mn(phen)_2(H_2O)_2]·(C_4H_4O_4)·4H_2O(3)(phen=1,10-邻二氮杂菲).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红外光谱(IR... 采用水热法合成3个新的Mn(Ⅱ)配合物[Mn(SO_4)(H_2O_3]_n(1),[Mn_(2.5)(HPO_4)(PO_4)(H_2O)_2]_n(2),[Mn(phen)_2(H_2O)_2]·(C_4H_4O_4)·4H_2O(3)(phen=1,10-邻二氮杂菲).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子顺磁共振谱(EPR)对配合物进行发征.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是具有2D结构的配合物,氢键将其连接成3D超分子;配合物2是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合物;配合物3是单核配合物,再由多种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SPS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在300-800nm范围内都呈现明显的光伏响应,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光-电转换性能.讨论了配合物结构,空间维度和中心金属离子配位环境的不同对配合物表面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及SPS与UV-Vis的关联:配合物的结构维度越高、规则性越好,SPS响应强度越大;中心金属离子的直接配位原子种类的不同、所处外晶场的强弱不同,SPS响应带的数目和位置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Ⅱ)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氢键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