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海陆混源型海相烃源岩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长贵 尤丽 +2 位作者 郭潇潇 余汉文 兰蕾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8,共12页
渐新统海陆混源型海相烃源岩是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深水区新发现和新证实的重要烃源岩类型,剖析其特征及形成条件对于琼东南盆地乃至其他相似构造—沉积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为此,在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研究的... 渐新统海陆混源型海相烃源岩是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深水区新发现和新证实的重要烃源岩类型,剖析其特征及形成条件对于琼东南盆地乃至其他相似构造—沉积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为此,在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烃源岩热解参数、显微组构、成烃生物鉴定与烃源岩/原油或凝析油生标化合物特征对比等分析结果,深入剖析了渐新统崖城组、陵水组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的差异特征、形成条件及分布情况;最后指出了油气勘探的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古近系崖城组发育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好,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Ⅲ型,生烃潜力大;②相对封闭的水体环境是崖城组海陆双源有机质(三角洲携带进入凹陷的陆源有机质、凹陷自身的海相低等生物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必要条件;③古近系陵水组海相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海源有机质、较低的陆源有机质,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并以Ⅱ_(2)型有机质类型为主,少量Ⅱ_(1)型,生烃潜力大;④相对干冷的古气候、高古生产力与弱还原环境共同控制陵水组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保存。结论认为,盆地中央坳陷带深水区海陆混源海相烃源岩的勘探发现,证实陵水组与崖城组一起构成了中央坳陷带的主力烃源岩,突破了以往单一陆源有机质、单套烃源岩(仅崖城组)的传统观点,深化了对该区主要烃源岩类型及烃源供给关系的认识,提升了盆地总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的评价,亦拓展了油气勘探领域及方向,对琼东南盆地及其他相似构造—沉积充填盆地未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陆源/海源 海陆混源 海相烃源岩 相对封闭水体 油气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联合微生物加固改善混合砂蓄水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志 杨阳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7,共9页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海岸砂土保水成为岛礁生态恢复的重要技术环节。为研究黄原胶(XG)联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对石英粉-钙质砂混合砂保水性中能的影响,通过黄原胶与MICP联合处理混合砂,探讨不同黄原胶和MICP浓度下固化混合...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海岸砂土保水成为岛礁生态恢复的重要技术环节。为研究黄原胶(XG)联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对石英粉-钙质砂混合砂保水性中能的影响,通过黄原胶与MICP联合处理混合砂,探讨不同黄原胶和MICP浓度下固化混合砂的保水特性、体积变化特性、剪切波速变化特性和微观孔隙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含量和MICP浓度的增加,固化土的蓄水特性提升显著。与未处理砂土7 d产生72.59%的质量损失率相比,5%2.0XG-MICP固化土的质量损失率仅13.1%,约降低81.95%。7 d试验时间内,XG-MICP固化土的体积变化率小于XG固化土,XG-MICP固化土具有更高的体积稳定性。随着黄原胶浓度的增加,XG固化土的剪切波传递时间延长,剪切波速降低。相较于XG固化土,受水分含量影响,XG-MICP固化土呈现更久的剪切波传递时间和更小的剪切波速,XG-MICP样品孔隙中呈现菱形的方解石沉淀。试验验证了用黄原胶联合MICP技术改善混合砂土蓄水性的可行性,可为海岸地区的砂土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黄原胶 混合砂 蓄水特性 剪切波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性能及注浆止水效果试验研究
3
作者 郑昊 李兆平 +1 位作者 王子元 赵秀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北京地铁14号线高家园站的站厅层和站台层采用暗挖通道连接,地层为富水粉细砂层。为解决暗挖通道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止水效果差且地表隆起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止水的方案。首先对浆液流动性、凝结... 北京地铁14号线高家园站的站厅层和站台层采用暗挖通道连接,地层为富水粉细砂层。为解决暗挖通道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止水效果差且地表隆起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止水的方案。首先对浆液流动性、凝结时间和固结体强度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了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配合比:A液为超细水泥净浆,水灰比为1.0;B液为水玻璃溶液,波美度为20°Bé;缓凝剂为磷酸氢二钠,掺量为2.5%。A液约占总注浆量的80%,B液与缓凝剂各占约10%。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细水泥浆液中颗粒在地层中的运移距离与注浆压力的关系。结合浆液性能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注浆压力0.5 MPa,注浆孔直径5 cm,间距50 cm,梅花形布置的注浆方案。经在暗挖通道现场注浆试验,采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止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通道 注浆止水 试验研究 颗粒流方法 富水粉细砂层 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砂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汪龙 方祥位 +3 位作者 孙发鑫 李春海 陈正汉 秦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64-2270,共7页
高放废物(HLW)深地质处置中,在膨润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石英砂能优化缓冲/回填材料的性能。利用水汽平衡法,对高庙子压实膨润土-砂混合物在不同温度、掺砂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s)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温度、掺砂率与干密度... 高放废物(HLW)深地质处置中,在膨润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石英砂能优化缓冲/回填材料的性能。利用水汽平衡法,对高庙子压实膨润土-砂混合物在不同温度、掺砂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s)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温度、掺砂率与干密度对混合物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混合物的持水能力明显下降;在试验控制吸力范围内,低吸力段掺砂率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明显,高吸力段掺砂率对混合物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逐渐降低;干密度对混合物的土-水特征曲线基本没有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不同温度和掺砂率条件下膨润土-砂缓冲/回填材料土-水特征曲线的经验公式,可用来预测不同温度和掺砂率条件下的膨润土-砂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土-水特征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砂混合物 土-水特征曲线 温度 掺砂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砂混合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贡献分离算法Ⅰ:实验理论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妙芬 邢旭峰 +1 位作者 宋庆君 刘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5-211,共7页
在石油类污染水体中,油会吸附在悬浮颗粒物表面而形成一个双层结构,影响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特征,分离水体石油类物质与悬浮颗粒物对后向散射系数光谱的贡献,能提高水体石油类污染后向散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将美国Wyatt公司生产DAWN H... 在石油类污染水体中,油会吸附在悬浮颗粒物表面而形成一个双层结构,影响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特征,分离水体石油类物质与悬浮颗粒物对后向散射系数光谱的贡献,能提高水体石油类污染后向散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将美国Wyatt公司生产DAWN HELEOSⅡ18角度散射测量仪、美国SEQUOIA公司生产的LISST-100xB粒径仪和美国Hobilabs公司的后向散射仪HydroScat-6Sprctral Backscattering Sensor(HS6)联动观测,构成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测量系统,分别测量不同水样的散射强度电压值、粒径分布及粒径浓度、后向散射系数等参数,提出了利用Mie散射理论计算未知折射系数物质的体散射函数β(λ,θ)的新思路及分离后向散射系数光谱的算法。选择已知折射系数m的石英砂作为颗粒物与采自不同油田区域的油污水进行配比,获取不同特性水样,测定相关数据。首先,根据Mie散射理论计算出各样本对应的水体体积散射函数β(λ,θ);其次,建立的DAWN HELEOSⅡ18角度激光散射仪测定散射强度对应的电压值V(θ)转化为体积散射函数β(λ,θ)的关系式;再次,根据最优化方法估算出油砂混合的等效折射系数mos以及油的折射系数mo;最后,利用β(λ,θ)和估算的mos值及mo计算出各类样本的后向散射系数bb(λ),分别建立油污水bb,o(λ)和石英砂bb,s(λ)与油砂混合总bb,os(λ)的分离算法。分离算法的建立一方面提高了水体石油类污染后向散射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另外一方面拓展了米散射理论在海洋水色遥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混合水体 后向散射测量仪 MIE散射理论 体积散射函数 分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材料配合比设计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冯炜 贾金生 马锋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58,共4页
系统研究了胶凝砂砾石材料(CSG)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砂率、含泥量等参数对其强度的影响,并推荐了适用于胶凝砂砾石工程的配合比设计参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当胶材用量固定时,砂率大于30%后,强度下降明显;随着... 系统研究了胶凝砂砾石材料(CSG)配合比设计中水胶比、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砂率、含泥量等参数对其强度的影响,并推荐了适用于胶凝砂砾石工程的配合比设计参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当胶材用量固定时,砂率大于30%后,强度下降明显;随着水胶比降低,强度增加,但存在拐点现象;水泥用量从10~80 kg/m3变化,180 d龄期强度变化范围为2~24 MPa;特定水泥用量下,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强度变化不大,远低于水灰比的变化对强度的影响;砂中含泥量在28%以内对强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 配合比设计 水胶比 水泥用量 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基岩采动裂缝水砂流运移过程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伟峰 隋旺华 +1 位作者 吉育兵 赵国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在分析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水砂突涌工程地质模式的基础上,设计自制了水砂混合流运移及突涌模型。试验以0.05 MPa和0.10 MPa水压力条件下的不同水砂混合物成分、不同通道裂缝宽度为例,揭示了孔隙水压力在裂缝通道中不同位置的变化特征... 在分析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水砂突涌工程地质模式的基础上,设计自制了水砂混合流运移及突涌模型。试验以0.05 MPa和0.10 MPa水压力条件下的不同水砂混合物成分、不同通道裂缝宽度为例,揭示了孔隙水压力在裂缝通道中不同位置的变化特征。通过设置的模型试验,定量化地研究水砂混合物运移及涌出的多种地质信息,获得不同模型试验水砂混合流运移通道中不同位置监测的水压力变化曲线,同时分析裂缝通道水砂流速度与通道宽度的关系,观测水砂流通道溢出口出砂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 裂缝通道 水砂流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薄基岩采动诱发水砂流运移特征试验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伟峰 吉育兵 +1 位作者 赵国荣 沈丁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6-692,共7页
利用自制的水砂流运移及突涌模型进行试验,模拟了采动覆岩体裂缝通道中水砂流的运移与突出过程,研究了煤层开采水砂混合流运移特性。根据煤层采动引起覆岩破坏形成的垮落带、导水裂缝带通道情况,将水砂混合流运移通道侧壁面分为平直光... 利用自制的水砂流运移及突涌模型进行试验,模拟了采动覆岩体裂缝通道中水砂流的运移与突出过程,研究了煤层开采水砂混合流运移特性。根据煤层采动引起覆岩破坏形成的垮落带、导水裂缝带通道情况,将水砂混合流运移通道侧壁面分为平直光滑无充填的、粗糙起伏无充填的及有充填软弱泥质物质的3类,并针对这几种形态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以0.05 MPa和0.1 MPa水压力条件下的不同通道裂缝宽度、不同倾角、不同通道侧壁形态为例,揭示了孔隙水压力在裂缝通道中不同位置的变化特征。突水涌砂在采空区是瞬间发生的,在裂缝通道内,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将水砂混合流运移过程分为相互关联的3个阶段: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及突出阶段;总结了水砂混合流突出阶段的水压力变化曲线的特征,划分出了3种水砂突出类型:直泻式突出型、跳跃式突出型和缓坡式突出型。由此,探索了水砂混合流运移特征及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 厚松散层 水砂流 运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高丹盈 张丽娟 +1 位作者 芦静云 闫兆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再生粗骨料材料性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单方用水量和砂率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的水胶比计算公式,考虑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取代率影响... 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再生粗骨料材料性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单方用水量和砂率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的水胶比计算公式,考虑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取代率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再生骨料空隙率、取代率和表观密度影响的再生混凝土砂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空隙率和吸水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所得公式形式简单,反映了再生粗骨料的特点,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精度,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配合比 水灰比 单方用水量 砂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及沙一段下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被引量:48
10
作者 崔周旗 李文厚 +2 位作者 李莉 万珊 侯凤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3-381,共9页
蠡县斜坡是冀中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大型宽缓斜坡,以倾向上的小坡降和走向上的古地形差异相对较显著为特征,自北而南呈现出台地区和单斜区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区内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和沙一段下亚段发育“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两... 蠡县斜坡是冀中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大型宽缓斜坡,以倾向上的小坡降和走向上的古地形差异相对较显著为特征,自北而南呈现出台地区和单斜区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区内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和沙一段下亚段发育“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两种沉积相类型,构成了斜坡带的主要储集体。根据斜坡带走向上的古地貌、沉积相类型等基本因素的差异,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的砂体发育区1)斜坡南段单斜区的三角洲相砂体发育区;2)斜坡北段台地区的滩坝相砂体发育区。通过隐蔽油藏勘探方向分析,认为这两种不同类型砂体发育区的隐蔽油藏形成条件各异。以台地区的滩坝相砂体发育区最为有利,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主要方向。在斜坡的内带、中带和外带等不同部位,隐蔽油藏成藏模式也各不相同,以斜坡中带的隐蔽油藏类型发育最为齐全,是寻找规模储量的主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县斜坡 “浅水型”三角洲相 滨浅湖滩坝相 沙河街组 隐蔽油藏 饶阳凹陷 沉积相 沙一段 沙二段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相性质对水相中混合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路 罗澜 +1 位作者 赵濉 俞稼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通过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烷烃与石油磺酸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石油磺酸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之间动态界面张力的研究 ,发现混合表面活性剂在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方面的协同效应不仅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而且与油相性质... 通过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烷烃与石油磺酸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石油磺酸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之间动态界面张力的研究 ,发现混合表面活性剂在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方面的协同效应不仅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而且与油相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 表面活性剂溶液 协同效应 石油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祝明桥 唐磊 +1 位作者 何利雄 蒋伟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109,共4页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以较大的流动性、较好的稳定性、优良的填充性及间隙通过能力等优点越来越被建筑行业所看重,然而各地区原材料在组成、性质及施工条件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研究与发展本地区自密实混...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以较大的流动性、较好的稳定性、优良的填充性及间隙通过能力等优点越来越被建筑行业所看重,然而各地区原材料在组成、性质及施工条件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研究与发展本地区自密实混凝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研究,具体分析了减水剂含量、砂率、粉煤灰含量、硅灰含量、水胶比等主要参数,以及其对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 减水剂 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固沙保水剂性能及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建峰 杨俊诚 +4 位作者 张夫道 姜慧敏 刘秀梅 王玉军 张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0-1825,共6页
采用液相化学方法,微乳化、高剪切和非均相混聚技术,以风化煤和废弃塑料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集提供养分、固沙保水、改良土壤、修复荒漠化土壤作用于一体的3种多功能固沙保水剂,通过试验研究,优化出一组固沙保水剂。结果表明,该固沙保水... 采用液相化学方法,微乳化、高剪切和非均相混聚技术,以风化煤和废弃塑料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集提供养分、固沙保水、改良土壤、修复荒漠化土壤作用于一体的3种多功能固沙保水剂,通过试验研究,优化出一组固沙保水剂。结果表明,该固沙保水剂的胶团粒径为20 ̄60nm,固结层抗压强度为5.30 ̄16.10MPa,抗冻融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良好,在风速15m·min-1和25m·min-1连续吹30min、在风速30m·min-1吹5min均未见起尘及风蚀现象,抗风蚀性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非均相混聚 固沙保水 抗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及抗压强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林飞 邢浩翰 +1 位作者 李嫱 张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126,27,共4页
为改善中粗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利用辽河流域丰富的特细砂资源,对比分析不同水灰比及不同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从中选出特细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据此配制C30特细砂混凝土,与同配合比下的中砂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 为改善中粗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利用辽河流域丰富的特细砂资源,对比分析不同水灰比及不同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从中选出特细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据此配制C30特细砂混凝土,与同配合比下的中砂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和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相同水灰比下,适当调整砂率,可使其抗压强度满足不同强度等级要求;C30特细砂混凝土的最优水灰比为0.45,砂率为0.33;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硬化后的试件抗压强度均满足工程要求,有效解决了中粗砂资源匮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细砂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水灰比 砂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砂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宗平 张亚旗 +1 位作者 姚如胜 陈宇良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34-3940,3945,共8页
为研究海砂取代率与拌合用水对海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完成了不同取代率及不同拌合用水的30个标准立方体试块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海砂取代率、拌合用水对其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延性及能量耗散... 为研究海砂取代率与拌合用水对海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完成了不同取代率及不同拌合用水的30个标准立方体试块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海砂取代率、拌合用水对其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延性及能量耗散等轴压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砂中氯离子含量满足建筑用砂Ⅱ级砂要求;海砂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总体上与普通混凝土类似,各特征点参数有所差异;同一取代率下淡水海砂混凝土的延性略大于海水海砂混凝土,整体上海砂取代率对海砂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海水对海砂混凝土具有早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混凝土 取代率 拌合用水 单轴受压 应力-应变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砂制备干混砌筑砂浆保水率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汝朋 李秋义 曹瑜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由于施工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及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干混砂浆在技术性能、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当利用再生砂制备干混砂浆时,人们普遍采用旧的规范和试验操作过程,导致再生砂制备的干混砂浆泌水现象严重,不能满足砂... 由于施工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及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干混砂浆在技术性能、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当利用再生砂制备干混砂浆时,人们普遍采用旧的规范和试验操作过程,导致再生砂制备的干混砂浆泌水现象严重,不能满足砂浆的保水率要求。针对再生砂本身粒径级配较差、内部裂缝较多的弱点,通过改变保水增稠剂的用量、调整胶凝材料比例和改变细骨料粗细程度来研究再生砂所制备干混砂浆的保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保水剂的用量可以显著的提高砂浆保水率;固定水泥用量,通过增加粉煤灰的掺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较好的提高砂浆保水率,并且还可以减少砂浆的稠度损失;细度模数小的再生砂可以适当提高砂浆的保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混砌筑砂浆 保水率 粉煤灰掺量 保水剂 砂的细度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掏砂洞灌浆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世宝 龚继武 +1 位作者 鲁西西 任林雪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掏砂洞回填灌浆处理施工,介绍了水泥黏土复合浆液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通过试验选出了符合工程实际并易于施工的灌浆浆材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有结构剂的水泥黏土混合浆液配制过程简易可控、稳定性好,浆液...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掏砂洞回填灌浆处理施工,介绍了水泥黏土复合浆液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通过试验选出了符合工程实际并易于施工的灌浆浆材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有结构剂的水泥黏土混合浆液配制过程简易可控、稳定性好,浆液的初始黏度较低,灌浆施工操作方便,该成果可为同行进行灌浆材料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材料 配合比 掏砂洞 南水北调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机场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惠生 诸磊 +3 位作者 丁翔 王中平 李启令 张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经试验研究得出,水灰比为机场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并发现水灰比与混凝土抗折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骨料级配及其致密程度与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通过骨料绝对体积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的初步探究... 经试验研究得出,水灰比为机场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并发现水灰比与混凝土抗折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骨料级配及其致密程度与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通过骨料绝对体积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的初步探究发现:当水泥浆体用量较佳时,在混凝土振捣密实的前提下,所选级配骨料的用量越大,混凝土抗折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机场道面 抗折强度 水泥 水灰比 砂率 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翁蕊 杨普华 罗幼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6,171,共5页
实验考察了质量比1∶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 10盐水溶液流经质量比3∶7的大庆油砂/石英砂填充岩心时的色谱分离效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3000mg/L,用5844mg/L的NaCl溶液配液并驱替,注入量2PV,岩心直径0.4cm、长L... 实验考察了质量比1∶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 10盐水溶液流经质量比3∶7的大庆油砂/石英砂填充岩心时的色谱分离效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3000mg/L,用5844mg/L的NaCl溶液配液并驱替,注入量2PV,岩心直径0.4cm、长L=1.5和4.5m,用色谱分离因子Fcs(SDBS与OP 10回收率之比,其值>1)定量表示二者色谱分离程度。流经石英砂填充岩心时基本无色谱分离,流经大庆油砂填充岩心时OP 10完全被吸附,SDBS的吸附很严重,色谱分离充分(L=4.5m)。因此,两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差异越大,多孔介质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越严重,则色谱分离越严重。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段塞增大(1PV→2PV),则Fcs减小(20.78→1.67,20℃,1.5m);温度升高(20℃→45℃),则Fcs略减小(1.80→1.73);在SDBS/OP 10溶液中加碱(2000mg/LNaOH)使Fcs由1.67减至1.55,增加前置碱段塞(2000mg/LNaOH)使Fcs再减至1.45(20℃,1.5m);运移距离增加(L由1.5增至4.5m)使Fcs增大(1.67→1.80,20℃);残余油的存在使20℃时Fcs减小(1.67→1.47,1.5m),使45℃时Fcs增大(1.73→1.84,4.5m),这是吸附和油水相分配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9表1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色谱分离 充填岩心 化学驱油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剂对人工砂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新 谭雪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采用自制人工砂配制干混砂浆,研究了几种外加剂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外加剂改性人工砂干混砂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外加剂的掺入对干混砂浆的各项性能有不同的影响趋势。需根据具体的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外加剂对不同性能指标... 采用自制人工砂配制干混砂浆,研究了几种外加剂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外加剂改性人工砂干混砂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外加剂的掺入对干混砂浆的各项性能有不同的影响趋势。需根据具体的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外加剂对不同性能指标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砂 干混砂浆 增稠剂 膨胀剂 缓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