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策略研究
1
作者 皮雪清 赵军 +1 位作者 郑可 郑平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86,共12页
列车结构与天窗是为实现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和设施设备维修计划而采取的技术策略,是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的基础,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列车种类与速密重、行车组织模式、列车追踪模式要... 列车结构与天窗是为实现铁路列车开行计划和设施设备维修计划而采取的技术策略,是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的基础,对铁路行车安全、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列车种类与速密重、行车组织模式、列车追踪模式要素描述列车结构的特征,引入天窗类型、天窗时长和天窗时段要素刻画天窗的特征,系统梳理我国已投入运营典型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昌福线、青盐线、沪蓉线凉成段、兰渝线、达成线)和兰新客运专线的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现状并提取特征。受典型案例的启发,结合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6种列车结构策略和5种天窗策略;综合考虑列车结构与天窗相互作用,提出8种列车结构与天窗协同设置策略,分析各策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为新建或改造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列车结构与天窗设置策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 列车结构 天窗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轨50 kg/m钢轨9号道岔升级为60 kg/m钢轨9号道岔关键技术
2
作者 杜希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0,共5页
阿拉山口站和霍尔果斯站既有宽轨5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尖轨侧磨、辙叉塌陷等典型病害突出。由于国内正线已普遍采用60 kg/m钢轨,该型道岔难以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条件,也限制了线路整体的通过能力。本文结合道岔现场伤损情况,系统分析... 阿拉山口站和霍尔果斯站既有宽轨5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尖轨侧磨、辙叉塌陷等典型病害突出。由于国内正线已普遍采用60 kg/m钢轨,该型道岔难以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条件,也限制了线路整体的通过能力。本文结合道岔现场伤损情况,系统分析宽轨1520 mm轨距道岔伤损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将道岔升级为60 kg/m钢轨9号道岔的关键技术方案,涵盖结构优化、道岔轨件升级、岔枕改造等核心环节,并在阿拉山口站进行了试铺验证。研究成果突破了宽轨道岔升级为60 kg/m钢轨9号道岔的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设计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升级改造 宽轨道岔 口岸编组站 结构优化 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成线红层泥岩路基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智猛 蒋关鲁 +1 位作者 魏永幸 胡安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88-1893,共6页
我国西南、西北、中南及东南等地区均有较广泛的红层泥岩分布。为研究红层泥岩用作客运专线或客货共线铁路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填料的适应性,进一步扩展红层泥岩在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在掌握了达成线红层泥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使用... 我国西南、西北、中南及东南等地区均有较广泛的红层泥岩分布。为研究红层泥岩用作客运专线或客货共线铁路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填料的适应性,进一步扩展红层泥岩在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在掌握了达成线红层泥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使用ZSS50循环加载设备对达成线红层泥岩基床及路堤进行了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研究,模拟分析了不同轴重列车荷载作用下降雨前、后红层泥岩路基的动态特性及沉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红层泥岩路基的动态指标及工后沉降等均满足设计要求,红层泥岩可以用作客运专线或客货共线铁路的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基床 客运专线 客货共线铁路 循环加载试验 动态特性 沉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铁路桥梁列车加载长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桂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8,共5页
加载长度对千米级超大跨度桥梁截面尺寸及造价投资起重要作用,需对主跨或主桥联长大于1 km以上的桥梁列车加载长度分析。通过研究,拟找到中-活载及ZK荷载等不同荷载形式下超大跨度桥梁荷载合理加载模式。研究结论: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可... 加载长度对千米级超大跨度桥梁截面尺寸及造价投资起重要作用,需对主跨或主桥联长大于1 km以上的桥梁列车加载长度分析。通过研究,拟找到中-活载及ZK荷载等不同荷载形式下超大跨度桥梁荷载合理加载模式。研究结论: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可按照450 m加载长度加载,普通客货共线铁路及货运专线加载长度根据本线的货车编组情况,可按所设计到发线有效长度作为超大跨度桥梁加载长度;对于主桥联长小于3 km的桥梁,全桥范围内可仅采用1个加载长度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加载长度 超大跨度 客运专线铁路 客货共线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路基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研究目的:以具体工程为背景,介绍预应力管桩在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路基中的首次应用及柔性基础条件下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将预应力管桩技术首次应用到沿海铁路深厚层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来,管桩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加载期间... 研究目的:以具体工程为背景,介绍预应力管桩在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路基中的首次应用及柔性基础条件下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将预应力管桩技术首次应用到沿海铁路深厚层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来,管桩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加载期间路堤稳定,沉降量小。管桩静载试验及现场测试表明,桩网结构受力模式符合预见,原设计中管桩设计理念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层软土地基 客货共线铁路 预应力管桩 桩网结构 褥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线间距标准制定依据的介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厚雄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7期33-36,共4页
着重介绍《新建时速 2 0 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规》)中 3个主要线路平面设计标准的拟定原则 ,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的思路。《暂规》期望 ,这些思路有助于提高线路平面质量 ,使线路有可能达到“少维修”的水平 ,... 着重介绍《新建时速 2 0 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规》)中 3个主要线路平面设计标准的拟定原则 ,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的思路。《暂规》期望 ,这些思路有助于提高线路平面质量 ,使线路有可能达到“少维修”的水平 ,从而满足新建时速 2 0 0km客货共线铁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设计规定 线路圆曲线半径 缓和曲线长度 线间距 标准 制定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共线铁路双拱肋大跨度钢桁拱桥设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前我国钢桁拱桥建设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大跨度的钢桁拱桥多用于公路,专用于铁路的比较少,以国内单孔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钢桁拱桥——贵广铁路主跨286 m的东平水道大桥为工程实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平面及空间分析,比较在不... 目前我国钢桁拱桥建设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大跨度的钢桁拱桥多用于公路,专用于铁路的比较少,以国内单孔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钢桁拱桥——贵广铁路主跨286 m的东平水道大桥为工程实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平面及空间分析,比较在不同荷载工况下,钢桁拱桥选择不同拱轴线、矢跨比时的内力和应力变化,深入了解铁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该类桥梁结构的拱轴线采用圆曲线和二次抛物线比较合理,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上、下拱肋矢跨比越大,且二者差值越大越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客货共线铁路 双拱肋 钢桁拱桥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km/h客货共线单线隧道内接触网设计探讨
8
作者 刘莉蓉 李国振 《铁道机车车辆》 2006年第2期65-68,共4页
通过对遂渝线单线隧道内接触网悬挂的介绍,探讨了以新的设计方式进行速度200 km/h客货共线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方法,并通过遂渝线情况的研究,对下一步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客货共线 单线隧道 接触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共线无砟轨道平顺状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帅 高亮 +1 位作者 刘秀波 蔡小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1,共8页
客货共线无砟轨道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具有随时间长期缓慢变化并伴随平稳波动的特点,而现有的预测模型难以预测这种变化。基于小波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提出ARMA-BP神经网络和ARMA-SVR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分析将TQI时间序列分解为高... 客货共线无砟轨道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具有随时间长期缓慢变化并伴随平稳波动的特点,而现有的预测模型难以预测这种变化。基于小波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提出ARMA-BP神经网络和ARMA-SVR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分析将TQI时间序列分解为高频和低频2个部分,采用ARMA模型对高频部分建模,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对低频部分建模,最后对高频和低频进行综合预测。此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具有不同特性的TQI时间序列进行针对性建模,提高预测精度。运用此方法对包西线和太中线10个无砟轨道区段TQI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ARMA-BP神经网络与ARMA-SVR的建模精度平均值分别为98.1%和98.5%,后验差分别为0.31和0.21,均达到1级;前者对已知数据的拟合精度高,而后者对未知数据预测能力较强、泛化能力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 无砟轨道 平顺状态 预测模型 轨道质量指数 支持向量回归(SVR) BP神经网络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共线铁路一般中间站平面布置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顺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103,共5页
研究目的:中间站是铁路中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车站站型,其特点是到发线数量少,咽喉区布置简单,但是这类车站设计时不能随意布置,或只简单考虑地形条件,必须要满足运输组织的基本需求研究合理的布置方案。本文结合客货共线铁路中高... 研究目的:中间站是铁路中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车站站型,其特点是到发线数量少,咽喉区布置简单,但是这类车站设计时不能随意布置,或只简单考虑地形条件,必须要满足运输组织的基本需求研究合理的布置方案。本文结合客货共线铁路中高站台的设置对超限货物列车开行的影响等因素,对中间站平面布置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的布置图型,为客货共线铁路中间站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客货共线铁路中,未设置1.25 m高站台的中间站,应设置2至3条到发线,满足三交会或双方向列车同时待避的条件,采用横列式布置图形;(2)设置有1.25 m高站台时,应重点分析超限列车的开行情况和车站的作业情况,选用合理的超限列车到发线数量和位置,采用合理的车站布置图型。(3)本文给出了各种条件下客货共线铁路中一般中间站的布置图形,可供在铁路站场设计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中间站 平面布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旬邑至汉中铁路建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智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构建"陕煤入川渝"通道,以旬邑至汉中铁路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功能定位、运量预测、主要技术标准等要素,综合考虑主要经济据点及重点控制工程分布情况,分段对线路走向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其次,从... 为构建"陕煤入川渝"通道,以旬邑至汉中铁路为研究对象,对其建设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功能定位、运量预测、主要技术标准等要素,综合考虑主要经济据点及重点控制工程分布情况,分段对线路走向方案进行论证研究。其次,从工程地质、技术条件、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等方面系统考虑,采用RT-TOPSIS模型对各分段线路方案进行综合决策,生成各分段最优线路方案。最后,以综合决策结果为基础,对整体线路具体走向进行阐述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建设方案 综合决策 线路走向 后悔理论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建设方案及标准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7,共6页
西宁至成都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纵向主通道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西宁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成都,对加强两大经济带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对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其建设方... 西宁至成都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纵向主通道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西宁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成都,对加强两大经济带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对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其建设方案和研究标准的确定对工程技术、运营效果和经济成本有巨大的影响。根据客货运输需求分析,主要开行动车组及普速客车、兼顾沿线轻快货物交流,为满足旅客运输需求,充分对比客运专线和客货共线两大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方案后,从工程投资、运营效果、路网协调性等角度,对160,200,200 km/h预留平纵断面条件和200 km/h预留工程条件4个设计速度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客货共线建设方案采用200 km/h预留工程条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社会效益,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了工程投资,同时可为通道进一步提高标准预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至成都铁路 建设方案 设计速度 工程设置 运营效果 客货共线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25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岳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42,共5页
研究目的:根据《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在经济发达、客运量较大,又有一定数量货物不可分流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宜修建以客运为主时速200~250km的客货共线快速铁路。由于缺乏新建250km/h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在石太客运专线、南... 研究目的:根据《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在经济发达、客运量较大,又有一定数量货物不可分流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宜修建以客运为主时速200~250km的客货共线快速铁路。由于缺乏新建250km/h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在石太客运专线、南广快速等铁路工程设计中造成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不统一。为使选择的主要技术参数与客货列车速度相匹配,在参照相关设计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对新建25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值。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和对比分析,提出了新建250km/h客货共线快速铁路主要技术参数的建议值: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一般5200m、困难4500m;夹直线和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200m、困难150m、特别困难125m;不同平面曲线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等,可供工程设计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0 km/h 客货共线 快速铁路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