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震学资料探讨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元生 冯红武 +1 位作者 陈继锋 刘白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9-424,共6页
应用速度和Q值成像方法以及小震精定位方法获得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结构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发震断层为一隐伏断裂,走向NW,倾向SW,逆冲兼左旋走滑,在地表距临潭-宕昌断裂岷县段约20km,在深部可能与临... 应用速度和Q值成像方法以及小震精定位方法获得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结构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发震断层为一隐伏断裂,走向NW,倾向SW,逆冲兼左旋走滑,在地表距临潭-宕昌断裂岷县段约20km,在深部可能与临潭-宕昌断裂交汇在一起,向南组成一条NW向的断裂带。2003年11月13日岷县MS5.2、2004年9月7日岷县-卓尼MS5.0和本次MS6.6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属同一发震断层,位于漳县南部块体的西南边缘;该块体为次级块体(三角形),近几年来块体西南边界强震活跃,其它两边平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余震分布 发震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综合指标异常与岷县漳县6.6级等强震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希 李心然 唐红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2-577,共6页
采用截至2013年底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提炼了祁连山—海原—六盘山、西秦岭主要构造断裂及分段的正逆断垂向活动综合指标,对强震尤其是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中短期异常,及与周边大震... 采用截至2013年底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提炼了祁连山—海原—六盘山、西秦岭主要构造断裂及分段的正逆断垂向活动综合指标,对强震尤其是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中短期异常,及与周边大震孕育—发生或影响的可能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级左右地震前相关构造及其附近中短期异常明显;综合指标对与周边8级特大地震孕育—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大尺度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也有一定程度反映。(2)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西秦岭构造北—西部至六盘山断裂综合指标异常显著且集中,发震的西秦岭构造短期变化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灰色关联度 综合指标 强震关系 岷县漳县6.6.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害特征及其启示 被引量:69
3
作者 王兰民 吴志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1-412,共12页
通过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房屋和生命线工程震害、次生地质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系统介绍了本次地震发震构造、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不同烈度区房屋震害特点及破坏机制,并对地震中突出的黄土滑坡震害开展... 通过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房屋和生命线工程震害、次生地质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系统介绍了本次地震发震构造、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不同烈度区房屋震害特点及破坏机制,并对地震中突出的黄土滑坡震害开展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总结归纳了此次地震中的断层效应、山体放大作用和边坡效应等震害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灾区灾后重建和今后我国的抗震设防工作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震害特征 黄土滑坡 抗震设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东 李宁 +1 位作者 刘立炜 张四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8-587,669,共10页
通过对2013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MS6.6强震的发震构造区在地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研究发现: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在震前出现形变异常,3个场地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3个场地震前形变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震后4个月除毛羽... 通过对2013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MS6.6强震的发震构造区在地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研究发现: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在震前出现形变异常,3个场地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3个场地震前形变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震后4个月除毛羽沟场地外其余场地基本恢复到往期平均水平;四店场地临震形变△V(5.5 mm)约是麻界滩和毛羽沟的2倍,产生这种形变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岷县地震主要动力来源是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活动产生,因此主断裂上的形变异常大于分支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具有差异性活动特征,断裂中东段活动性强于西段,岷县漳县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20±40)a,震级为6-6.6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MS6.6. 跨断层水准 累积形变 单期形变 震前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漳县M6.6地震前后的形变范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康生 曾文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84-887,共4页
采用分布在南北地震带上10个洞体应变台的观测资料,基于小波分解和范数计算,提取2013-07-22甘肃岷县-漳县M6.6地震前异常信息。结果表明,除肃南台外,其余9个台均出现震前异常信息,昭通台、小庙台最早出现异常,在2013-06初(约在震前50d)... 采用分布在南北地震带上10个洞体应变台的观测资料,基于小波分解和范数计算,提取2013-07-22甘肃岷县-漳县M6.6地震前异常信息。结果表明,除肃南台外,其余9个台均出现震前异常信息,昭通台、小庙台最早出现异常,在2013-06初(约在震前50d),距震中最近的宕昌台在7月初出现异常。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对异常信息特征进行讨论认为,这次地震与南北地震带东侧块体自南向北运动有密切关系,而震后的形变传递过程是一个反向过程。同时也证明,用范数计算方法提取震前形变异常是简单、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地震M6.6 形变 小波分解 范数 南北地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相关长度增长现象 被引量:1
6
作者 荣代潞 李亚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458,共4页
利用单健群分析方法研究了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现象。结果表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主震周围区域地震空间相关长度明显增长。利用这种特征对可能的大震危险区进行网格式搜索,至少可以对未来强震发生的... 利用单健群分析方法研究了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现象。结果表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主震周围区域地震空间相关长度明显增长。利用这种特征对可能的大震危险区进行网格式搜索,至少可以对未来强震发生的地点进行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地震空间相关长度 单键群方法(S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变形背景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
7
作者 王双绪 蒋锋云 +2 位作者 李宁 刘立炜 张四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区所在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区域水准、GPS、流动重力和跨断层短测线等地形变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已往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资料反映的震前区域性地壳变形背景、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和可能... 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区所在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区域水准、GPS、流动重力和跨断层短测线等地形变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已往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资料反映的震前区域性地壳变形背景、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和可能的机理。结果认为:(1)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西秦岭、六盘山等构造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GPS水平挤压闭锁高应变积累、垂直隆升异常高梯度带和重力升、降差异剧烈变化等中长期背景;(2)震前到震时发震断裂附近及其外围相关构造区域断层形变异常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起伏波动变化显著,尤其是汶川地震以来的波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本区构造比邻的龙门山断裂带剧烈右旋错动对本区的影响,与本次岷县6.6级地震过程有关;(3)本区有地形变监测资料积累以来缺乏6级以上震例,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中长期形变背景异常,但何时进入短期-短临阶段确实很难把握,需要不断积累总结和探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区域形变背景 GPS观测 流动重力 跨断层短测线 断层异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增益模型的强震概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钱晓东 贺素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为提高云南地区及邻区强震中短期预测的准确度,通过强震发生前不同地震前兆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仅用单项指标很难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挑选出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强震发生规律的6项指标,采用概率增益模型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估算每... 为提高云南地区及邻区强震中短期预测的准确度,通过强震发生前不同地震前兆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仅用单项指标很难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挑选出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强震发生规律的6项指标,采用概率增益模型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估算每种地震前兆的概率增益来定量判定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得到可用来预测云南地区及邻区M≥6.0地震未来中短期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综合概率P指标。计算分析表明:①使用综合概率P预测未来半年云南地区及邻区M≥6.0强震,能通过R值检验;②取P异常阀值为20%、30%,可对强震进行不同级别预警,P值小于20%为安全,P值为20%~30%为黄色预警,为云南地区及邻区未来存在发生M≥6.0地震的可能性;P值大于30%为红色预警,表示未来半年云南地区及邻区将发生M≥6.0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增益模型 综合概率 中短期预测 云南地区及邻区 M≥6.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及邻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志萍 张扬 +4 位作者 杨利普 徐顺强 姜磊 唐淋 林吉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1-1538,共18页
文中基于河南省及其邻区的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获得了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力异常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场不同阶次的小波细节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1)在地壳14km... 文中基于河南省及其邻区的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获得了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力异常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场不同阶次的小波细节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1)在地壳14km以浅,区域构造活动对重力异常等值线走向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豫北地区以NE向重力异常条带为主,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且横向密度差异明显,南华北坳陷区和秦岭-大别隆起区以NW、NWW、EW向重力异常为主,豫西差异隆起区以NE向重力异常为主。(2)在下地壳27km深度处,以团状重力异常为主,重力异常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的一致性减小,反映了地壳不同深度的区域构造应力作用及形成过程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南华北坳陷区,地壳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来自秦岭-大别隆起的N向挤压作用存在差异,由浅到深逐渐减小,随着深度的增加,秦岭-大别隆起与南华北坳陷的深部接触边界向S移动至平顶山、漯河一线附近。(3)区域深大断裂对重力异常的展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重力异常线性过渡带往往与深大断裂相对应。同时,文中基于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小波多尺度分析结果,结合区域已有的地震地质资料,对河南省及其邻区48条主要活动断裂进行了识别,共解译出38条断裂,其中上地壳浅部断裂有10条,断裂深度在8km以内;上地壳底部断裂有15条,断裂深度为12~14km;下地壳断裂有13条,断裂深度达27km。河南省内控制一级构造单元边界的深大断裂活动性较强,如聊兰断裂、汤西断裂、新乡-商丘断裂等,且历史上曾发生过中强地震。河南省6级以上历史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分析结果表明:除许昌2个6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于2级构造单元边界带附近外,其余地震均位于地壳内由深大断裂控制的次级隆起或凹陷下方,不同走向的重力异常交会区、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壳内低重力异常区、不同走向的深大断裂交会区是6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是发生强震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布格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析 6级以上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