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IMA-LSTM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磊 马驰骋 +1 位作者 齐俊艳 袁瑞甫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煤矿开采安全问题尤其是采空区地表沉降现象会对人员安全及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研究合适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具有很大意义。矿区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复杂,单一的深度学习模型对矿区地表沉降数据拟合效果差且现有的地表沉降预测研究多是单... 煤矿开采安全问题尤其是采空区地表沉降现象会对人员安全及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研究合适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具有很大意义。矿区地表沉降影响因素复杂,单一的深度学习模型对矿区地表沉降数据拟合效果差且现有的地表沉降预测研究多是单独进行概率预测或考虑时序特性进行点预测,难以在考虑数据的时序特征的同时对其随机性进行定量描述。针对此问题,在对数据本身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后选择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进行时序特征的概率预测,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型来学习复杂的且具有长期依赖性的非线性时序特征。提出基于ARIMA-LSTM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利用ARIMA模型对数据的时序线性部分进行预测,并将ARIMA模型预测的残差数据辅助LSTM模型训练,在考虑时序特征的同时对数据的随机性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采用ARIMA或LSTM模型,该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MSE为0.262 87,MAE为0.408 15,RMSE为0.512 71)。进一步的对比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雷达卫星影像数据(经SBAS-INSAR处理后)趋势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地表沉降预测 时序概率预测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与改进LSTM的露天矿沉降分析与预测
2
作者 王辉 雷新鹏 +3 位作者 栾博钰 邵杏红 刘庆雨 朱方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9-84,共6页
针对露天矿地表沉降监测精度不足、时序预测模型适应性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序InSAR技术与改进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相结合的露天矿区沉降分析与预测方法。首先,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59景Sentinel-1卫星影像,获取矿区总体... 针对露天矿地表沉降监测精度不足、时序预测模型适应性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序InSAR技术与改进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相结合的露天矿区沉降分析与预测方法。首先,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59景Sentinel-1卫星影像,获取矿区总体形变空间分布特征及毫米级的年平均沉降率;其次,基于传统的LSTM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引入编码器与解码器架构,构建沉降预测框架。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监测精度较高;改进LSTM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升,四个点位平均绝对误差为1.946 mm、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453 mm;传统LSTM模型四个点位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670 mm、平均均方根误差为4.560 mm;相较于传统LSTM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至少降低了46.98%和46.21%。因此,时序InSAR与改进LSTM的融合方法在露天矿区沉降分析与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时序InSAR 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改进型LSTM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函数的高寒矿区地表动态下沉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占玺 董建辉 +4 位作者 谢飞鸿 马文礼 袁材栋 曹生鸿 冯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67-6673,共7页
高寒地区因为其冻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经历开采后随着季节变化易导致上覆岩层破坏,因此,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矿区上覆岩层的动态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高寒矿区地表富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与分段函数的思路,结合矿区地表干... 高寒地区因为其冻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经历开采后随着季节变化易导致上覆岩层破坏,因此,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矿区上覆岩层的动态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高寒矿区地表富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与分段函数的思路,结合矿区地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监测数据建立高寒矿区地表动态沉降模型,讨论该函数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寒矿区冻胀地表沉降的3个阶段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与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对应曲线相符。对Weibull时间函数的双参数取值进行探讨并优化,最终确定当初始、加速阶段的沉降运动参数λ取值2.5,沉降时间参数η取值0.068,稳定阶段λ取值2.3,η取值0.048时误差处于限差范围内,能较为准确地模拟预测地表的动态沉降过程。研究成果可为高寒矿区的防灾减灾及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高寒矿区沉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 Weibull时间函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预测的Richards模型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正帅 邓喀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4-1668,共5页
针对Knothe时间函数在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预测中存在着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地表动态沉降预测的Richards模型。基于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给出了能够反映地表沉降全过程的理想时间函数模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引入Richards生长... 针对Knothe时间函数在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预测中存在着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地表动态沉降预测的Richards模型。基于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给出了能够反映地表沉降全过程的理想时间函数模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引入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并探讨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指出地表发生连续的、渐变的沉降变形时,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实例分析表明,Richards模型符合理想时间函数模型的要求,可较好地模拟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过程,能够计算出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和地表点在某一时刻的下沉值、下沉速度、加速度等动态参数,且模型的可塑性较强,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预测 Richards模型 采动区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于大鹏 覃秋雅 +1 位作者 马秉智 毛伟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根据收集的矿山数据资料,运用三角函数分析法确定了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影响范围;选取顶板岩性、松散层厚度、开采深度、地形坡度、水文地质条件、采动程度6个因素作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的参评子因素,建立了地面塌陷危险性评判模型及评判... 根据收集的矿山数据资料,运用三角函数分析法确定了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影响范围;选取顶板岩性、松散层厚度、开采深度、地形坡度、水文地质条件、采动程度6个因素作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的参评子因素,建立了地面塌陷危险性评判模型及评判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各评判指标得到综合分析评判指数,将矿区地面塌陷划分为危险区、较危险区和稳定区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采空区 地面塌陷 危险性预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竹山土朱煤矿开采地表沉降规律与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文柯 施式亮 谢东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8,共7页
针对金竹山矿业公司土朱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依据采动理论的裂缝垂直分带模型,分析地表沉降和塌陷的机理;提出在采煤活动阶段应进行地表实际位移观测,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地面沉降曲线,以确保地面人类活动的安全;在采煤活动后阶段则实施灰色... 针对金竹山矿业公司土朱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依据采动理论的裂缝垂直分带模型,分析地表沉降和塌陷的机理;提出在采煤活动阶段应进行地表实际位移观测,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地面沉降曲线,以确保地面人类活动的安全;在采煤活动后阶段则实施灰色预测地面沉降,即通过采煤活动阶段的地表实际观测数据为历史原始数据序列,建立灰色Logistic模型;并对采煤活动后阶段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精度检验表明:灰色Logistic模型预测精度高,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面沉降可减少地面沉降监测经费和实时提供预警信息,以确保开采区域内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灰色预测 模型 预测精度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覆岩层状结构特征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宋世杰 王双明 +1 位作者 赵晓光 申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87-95,共9页
煤系覆岩层状结构作为煤炭赋存的显著而重要的地质特点,不仅影响着开采沉陷的发展过程,也决定着沉陷后地表最终形态。以陕北榆神矿区2^(-2)主采煤层区域地质赋存条件和小保当井田典型钻孔资料为主要依据,以砂岩层数、砂岩平均厚度、砂... 煤系覆岩层状结构作为煤炭赋存的显著而重要的地质特点,不仅影响着开采沉陷的发展过程,也决定着沉陷后地表最终形态。以陕北榆神矿区2^(-2)主采煤层区域地质赋存条件和小保当井田典型钻孔资料为主要依据,以砂岩层数、砂岩平均厚度、砂泥比等3个覆岩层状结构关键特征为变量,构建了18组覆岩层状结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实验,揭示了它们对下沉系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量化关系。从变形传递叠加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覆岩层状结构特征的开采沉陷分层传递预计方法的原理和前提条件,构建了开采沉陷分层传递走向主断面下沉、水平移动与变形预计模型。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较概率积分法具有更高的整体预计精度,可为中国西部煤矿区开采沉陷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结构 分层传递 开采沉陷 预计 榆神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黄土覆盖山区开采沉陷预计 被引量:15
8
作者 梁明 王成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47,共4页
以铜川矿区 90 5山区地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对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获得稳定后的走向、倾向主断面移动曲线 ,建立了走向主断面的下沉和水平移动表达式 ,把山区地表移动看作是开采影响分量和开采影响下的山坡... 以铜川矿区 90 5山区地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对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获得稳定后的走向、倾向主断面移动曲线 ,建立了走向主断面的下沉和水平移动表达式 ,把山区地表移动看作是开采影响分量和开采影响下的山坡滑移分量叠加的结果。用影响函数叠加法确定出该地质条件下的预计参数 ,分离出山区滑移影响参数 P(x) ,并进行了滑移影响的定量分析和移动变形的预计检验 ,预计结果与实际吻合程度较好 ,所提出的参数求取方法和参数可在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影响参数 采矿条件 地表观测 地表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区框架结构建筑物变形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凯华 贾林刚 刘鹏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12,共5页
为了量化采动区建筑物受煤矿开采的影响程度,优化抗采动影响加固设计,需分析采动区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了采动区某框架结构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表变形量,根据建筑物自身的变形损坏情况运用建筑力学基本原理分... 为了量化采动区建筑物受煤矿开采的影响程度,优化抗采动影响加固设计,需分析采动区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了采动区某框架结构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表变形量,根据建筑物自身的变形损坏情况运用建筑力学基本原理分析鉴定建筑物受损的原因,再采用拟合试算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变形量,对经计算的2个变形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动区的地表下沉值为65 mm,而建筑物基础的位移为30 mm,地表变形值和建筑物的实际变形量不一致,为量化采动区建筑物的附加荷载并进行相应的加固设计提供新的方法,使建筑加固的成本降低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框架结构 开采沉陷预计 建筑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潜水位矿区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研究:以淮南潘谢矿区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安士凯 李召龙 +1 位作者 胡志胜 车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了有效地应对高潜水位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淮南潘谢矿区为研究区域,应用遥感技术分析了耕地、水体分布以及景观格局,分析了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得出了矿区生态系统结构总体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转化规律... 为了有效地应对高潜水位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淮南潘谢矿区为研究区域,应用遥感技术分析了耕地、水体分布以及景观格局,分析了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得出了矿区生态系统结构总体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转化规律。应用开采沉陷预测技术,基于矿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规律,预测了生态系统演化趋势,得出的结论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矿区煤炭资源完全开采结束时,矿区的生态景观将由水域占绝对主导优势,矿区由陆地生态系统向水陆复合生态系统演变,土地利用模式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生态系统 遥感 开采沉陷预测技术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煤粮复合区耕地演变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秀伟 胡振琪 +1 位作者 侯占东 李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基于县域小尺度,以山东省的A县和B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概率积分法的MSPS软件对2县煤粮复合区内因采煤塌陷造成的耕地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A县和B县的煤粮复合区面积分别为31 658 hm2和19 792 hm2,占2县含煤面积的71.03%... 基于县域小尺度,以山东省的A县和B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概率积分法的MSPS软件对2县煤粮复合区内因采煤塌陷造成的耕地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A县和B县的煤粮复合区面积分别为31 658 hm2和19 792 hm2,占2县含煤面积的71.03%和80.32%,占2县耕地面积的27.70%和20.21%。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2县复合区的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据预测,到闭矿时,2县共损毁耕地38 934 hm2,占煤粮复合区面积的75.67%,将会造成约37万农民无地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积分法 采煤塌陷 煤粮复合区 耕地演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春艳 张予东 马玉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实现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可视化,结合MATLAB仿真技术,利用矿区地质煤层条件和岩移观测参数及地表沉陷有关数据,建立采空区地表沉陷以动态时间函数结合概率积分法的预计模型,对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区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 为实现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可视化,结合MATLAB仿真技术,利用矿区地质煤层条件和岩移观测参数及地表沉陷有关数据,建立采空区地表沉陷以动态时间函数结合概率积分法的预计模型,对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区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反映地表移动的动态特征,实现了煤炭开采对地面动态沉陷影响的较为精确的分析与计算,可以直观而精确地对地表变形各种图形自动绘制,为其它矿区制定采煤采空区的预防和治理方案提供一个交互的三维仿真平台及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 动态 时间函数 MATLAB 预计 地表沉陷 可视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心台煤矿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工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逾 张培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6-929,共4页
为解决采煤沉陷对可正常利用土地的破坏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利用Matlab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函数求取了采煤沉陷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对井工开采煤矿损毁土地进行预测.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 为解决采煤沉陷对可正常利用土地的破坏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利用Matlab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函数求取了采煤沉陷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对井工开采煤矿损毁土地进行预测.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应用及分析,对在现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积极开展针对各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研究及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概率积分法 预计参数 土地复垦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建设区采动影响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广伟 王乐杰 +1 位作者 方军 曹新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34,37,共5页
针对矿业城市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受到采动或老空区影响的状况,为分析采动对规划建设区的影响程度,以某煤矿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和开采沉陷预计相结合的方法,就开采对规划建设区的采动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方... 针对矿业城市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受到采动或老空区影响的状况,为分析采动对规划建设区的影响程度,以某煤矿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和开采沉陷预计相结合的方法,就开采对规划建设区的采动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为规划建设项目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 规划建设区 数值模拟 开采沉陷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采煤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成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山西省煤矿区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采煤破坏土地所造成土地荒漠化程度、范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5年煤矿区的土地破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49—2004年间,山西省因采煤... 以山西省煤矿区土地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采煤破坏土地所造成土地荒漠化程度、范围、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5年煤矿区的土地破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49—2004年间,山西省因采煤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面积累计1 151.9 km2,其中采煤塌陷面积1 113.8 km2,废弃物压占面积15.1 km2,露天开采破坏面积23.0 km2。在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地中,耕地占42.8%,未利用地占43.2%,其他已利用地占14%。采煤塌陷土地破坏程度的比例为轻度42.6%,中度39.0%,重度18.4%。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山西省煤矿区的土地破坏总面积将达到1 853.9 km2,其中塌陷地1 811.7 km2。研究结果为山西省煤矿区土地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地表塌陷 预测 煤矿区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rcGIS的Python脚本计算采煤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宝才 王文龙 梁文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71-376,共6页
为计算井工煤矿采煤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利用ArcGIS的Python脚本语言编制软件,实现通过输入相同坐标系的下沉等值线、附加倾斜等值线及水平变形等值线3个DWG格式文件和土地利用现状SHP格式文件,直接输出土地损毁程度的SHP格式文件,从而... 为计算井工煤矿采煤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利用ArcGIS的Python脚本语言编制软件,实现通过输入相同坐标系的下沉等值线、附加倾斜等值线及水平变形等值线3个DWG格式文件和土地利用现状SHP格式文件,直接输出土地损毁程度的SHP格式文件,从而获得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预测图。通过对三元吉祥煤矿的实例分析,该软件亦可直接用于其他井工煤矿开采沉陷区土地损毁程度计算,且方便基层技术人员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土地损毁 预测 GIS PYTH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数字地形图更新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伏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基于开采沉陷预计的采煤区下沉等值线图不便于直观地反映矿区地形的动态变化,其图形数据结构与数字地形图存在差异,难以直接用于规划设计和矿区GIS分析。文中针对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模型的特点,以通用数字化成图系统为操作平台,经过简单... 基于开采沉陷预计的采煤区下沉等值线图不便于直观地反映矿区地形的动态变化,其图形数据结构与数字地形图存在差异,难以直接用于规划设计和矿区GIS分析。文中针对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模型的特点,以通用数字化成图系统为操作平台,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实现了矿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预测更新。实例应用表明,更新后的图形数据结构与原地形图完全相同,其精度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可作为开采沉陷区土地规划和建立矿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图 开采沉陷区 数据转换 下沉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高差测距法在采空区塌陷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清国 李庆国 张伟 《金属矿山》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6,共5页
在山区地形人员不能进入监测区的情况下,提出了仪高差测距监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已经在地表沉降观测中得到应用。提高仪高差测距法精度的措施是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精确测量仪器高差。
关键词 仪高差测距 地表沉降 采空区塌陷 塌陷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采沉陷影响的矿区地形图更新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冬 安士凯 刘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95-1598,共4页
针对矿区地形图更新周期长、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利用开采沉陷、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采用在原始地形上叠加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顾及开采沉陷影响的矿区地形图更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有效融合矿区原始地形... 针对矿区地形图更新周期长、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利用开采沉陷、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采用在原始地形上叠加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顾及开采沉陷影响的矿区地形图更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有效融合矿区原始地形数据和沉陷预计结果,快速实现地形图更新,动态反映开采前后地貌变化趋势,其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矿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要求,可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形图 开采沉陷 地形图更新 数据融合 沉陷预计 ANUDEM软件 DEM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矿区煤系地层富水性预测CSAMT勘探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建智 《中国煤炭》 2019年第2期33-39,共7页
在分析大同矿区地球物理电性特征的基础上,采用CSAMT对影响煤层开采的富水异常区进行预测。根据本区煤岩电阻率和测井曲线设计了煤系地层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并通过现场试验,结合已知地质、钻孔、测井和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完成了试验资... 在分析大同矿区地球物理电性特征的基础上,采用CSAMT对影响煤层开采的富水异常区进行预测。根据本区煤岩电阻率和测井曲线设计了煤系地层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并通过现场试验,结合已知地质、钻孔、测井和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完成了试验资料的处理和综合解释;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SAMT能获得精确的地电结构,用于构造、富水区的解释,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矿区 CSAMT 富水区 煤系地层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