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汤微量稀释法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检测的评价
1
作者 钟业腾 王洁莹 +3 位作者 陈灼霖 许玉妮 邱文华 裴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0-846,共7页
目的评价肉汤微量稀释(BMD)法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罗氏比例法和BMD法对海南省108株MDR-MTB及11株非MDR-MTB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结... 目的评价肉汤微量稀释(BMD)法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罗氏比例法和BMD法对海南省108株MDR-MTB及11株非MDR-MTB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结果罗氏比例法和BMD法药敏结果平均判读时间分别为28.0、8.5 d。罗氏比例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的耐药率高于BMD法(均P<0.001);BMD法检测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的耐药率高于罗氏比例法(均P<0.001)。以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BMD法检测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0%~100%、95.69%~100%,除EMB(87.39%)、INH(94.96%)外,BMD法检测其他药物的耐药性符合率均≥95%。罗氏比例法药敏结果与WGS总符合率为76.19%(32/42),BMD法药敏结果与WGS总符合率为23.81%(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8,P<0.001)。两种药敏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MTB共34株,罗氏比例法耐药+BMD法敏感的26株MTB中,22株(84.62%)相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罗氏比例法敏感+BMD法耐药的11株MTB中,5株(45.45%)相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结论BMD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MDR-MTB敏感性检测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罗氏比例法 肉汤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
2
作者 徐淑凤 张志远 +2 位作者 马艳芝 聂结华 廖洁丹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低水溶性抗真菌药物酮康唑(ketoconazole,KCZ)的水溶性及抑菌活性,减少临床应用限制。[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溶解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法对其结构进... [目的]为了提高低水溶性抗真菌药物酮康唑(ketoconazole,KCZ)的水溶性及抑菌活性,减少临床应用限制。[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溶解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对比检验酮康唑原药与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通过甲基-β-环糊精包合,酮康唑在包合物中的水溶性比单一酮康唑增加了约2 941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法证实了有新物相形成。酮康唑原药的抑菌圈为(22.00±1.63) mm,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圈则提升至(28.00±1.63) mm。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酮康唑原药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0.029)μg/mL,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 5±0.015 0)μg/mL。[结论]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不仅没有破坏酮康唑原药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原有的抑菌能力,还提高了其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包合物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药敏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朱德妹 张婴元 +5 位作者 周乐 吴培澄 胡付品 吴卫红 吴湜 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利奈唑胺对57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有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利奈唑胺的杀菌浓度和杀菌曲线;培养条件对利奈唑胺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胺对葡萄球... 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利奈唑胺对57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有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利奈唑胺的杀菌浓度和杀菌曲线;培养条件对利奈唑胺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临床分离菌均具高度抗菌活性,包括对其中的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亦具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的抗菌活性较低。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具较高抗菌活性。利奈唑胺对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相仿或略强。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及杀菌曲线试验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大部分葡萄球菌属具杀菌作用,对肠球菌仅具抑菌作用。培养基pH值的改变、细菌接种量的改变对利奈唑胺抗菌活性有一定影响,人血清含量改变对该药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利奈唑胺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且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提示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多重耐药株所致感染的控制将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诺沙星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德妹 吴培澄 +3 位作者 胡付品 吴湜 叶信予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12,共16页
目的评价奈诺沙星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奈诺沙星对1 263株临床分离菌和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51株支原体属的体外抗菌活性、杀菌浓度、杀菌曲线以及培养条件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奈诺沙星对甲氧西林耐... 目的评价奈诺沙星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奈诺沙星对1 263株临床分离菌和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51株支原体属的体外抗菌活性、杀菌浓度、杀菌曲线以及培养条件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奈诺沙星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均具高度抗菌活性,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略低。其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奈诺沙星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洛菲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嗜血杆菌属、卡他莫拉菌具高度抗菌活性,但对淋病奈瑟菌的抗菌作用差。该药对肠杆菌科细菌和多数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了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与其他受试喹诺酮类大致相仿,或略差。奈诺沙星对消化链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以及肺炎支原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奈诺沙星对受试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杀菌作用。培养条件中pH和细菌接种菌量的改变对奈诺沙星体外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血清蛋白含量增高时可降低奈诺沙星的抗菌活性。结论奈诺沙星对需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尤其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具有高度抑菌和杀菌活性,优于其他受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诺沙星 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在抗真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晶 林晨 +6 位作者 岑颖洲 沈伟哉 刑莹莹 江振友 袁桂秀 韦静 李小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MTT法在抗真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方案测定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5种常见真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申克孢子丝菌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研究MTT法在抗真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方案测定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5种常见真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申克孢子丝菌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终点判定分别采用NC CLS推荐的直接观察法和MTT法,对两法进行比较。结果:MTT法与常规直接观察法进行MIC终点判定所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MTT法测得的A值与接种菌量具有正相关性。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对丝状真菌和念珠菌都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MTT法测得的A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MTT法较之常规直接观察法结果更为客观、准确,且可量化,因而可以很好的替代肉眼观察法来判定真菌药敏试验的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药敏实验 MTT法 最低抑菌浓度 NCCLS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革兰阳性球菌对去甲万古霉素的敏感性 被引量:8
6
作者 郭燕 朱德妹 +3 位作者 杨洋 吴湜 胡付品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对3 011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有关抗菌药物进行比较。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对3 011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有关抗菌药物进行比较。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临床常见的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均显示高度的抗菌活性,包括其中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和多重耐药的屎肠球菌等。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与同类药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相仿;亦与利奈唑胺相近。除对万古霉素耐药的30株肠球菌对去甲万古霉素耐药,示与万古霉素交叉耐药外,未见其他革兰阳性球菌对去甲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去甲万古霉素对临床重要的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同类药相仿。提示该药仍可作为治疗上述敏感细菌所致感染的可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药敏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淑红 王京仁 +1 位作者 成钢 聂启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31-132,135,共3页
为了探讨乌梅等8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选用乌梅、五倍子、五味子、秦皮、连翘、夏枯草、大黄、苍术等8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 为了探讨乌梅等8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选用乌梅、五倍子、五味子、秦皮、连翘、夏枯草、大黄、苍术等8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对猪大肠杆菌呈高度敏感,秦皮、连翘、夏枯草呈中度敏感,大黄、苍术抑菌作用不明显。其中乌梅、五倍子、五味子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秦皮、夏枯草、连翘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次之,为50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猪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西酮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云建 陈东科 +3 位作者 陶凤容 许宏涛 艾效曼 宣天芝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目的评价头孢西酮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头孢西酮对568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相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头孢西酮的杀菌浓度和杀菌曲线以及培养条件对头孢西酮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需氧革兰阳性菌中,头... 目的评价头孢西酮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头孢西酮对568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相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头孢西酮的杀菌浓度和杀菌曲线以及培养条件对头孢西酮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需氧革兰阳性菌中,头孢西酮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以及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MIC90≤1mg/L。头孢西酮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MIC90为8mg/L。在革兰阴性菌中,头孢西酮对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仍保持很好的抗菌活性。头孢西酮对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沙雷菌、阴沟肠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均无抗菌活性。培养基pH值的改变、细菌接种量、血清含量改变对该药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头孢西酮对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西酮 药敏试验 抗菌药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利对临床常见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宏斌 杨启文 +29 位作者 徐英春 陈民钧 赵颖 王贺 胡云建 倪语星 孙景勇 杨青 孔海深 何林 吴伟元 叶惠芬 杨银梅 季萍 朱震宏 任健康 张利侠 孙自镛 朱旭慧 童明庆 赵旺胜 梅亚宁 刘勇 张智洁 段琼 李丹 刘蓬蓬 王晶 韩丽霞 胡大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56-263,共8页
目的评价头孢噻利和其他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8年15所教学医院收集的849株非重复的临床分离菌株。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利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 目的评价头孢噻利和其他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8年15所教学医院收集的849株非重复的临床分离菌株。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利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以及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普通变形杆菌对头孢噻利的敏感率为62.9%~100%,头孢噻利对这些菌的MIC50为0.016~4 mg/L;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噻利的敏感率为32.4%~54.5%,头孢噻利对这些菌的MIC50为8~32 mg/L。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利的敏感率为54.5%,本品对其的MIC50为4 mg/L,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的敏感率为45.5%,本品对其MIC50为16 mg/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本品的敏感性较差。MSSA对头孢噻利的敏感率为100%,本品对其的MIC50为1 mg/L,MRSA对本品的敏感率为17.1%,本品的MIC50为16 mg/L。PSSP、PISP和PRSP对本品的敏感率分别为87.2%、40.5%和51.6%,该药对上述菌株的MIC50分别为0.016、4和1 mg/L,优于头孢吡肟。结论头孢噻利对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保持很高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头孢噻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头孢吡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利 药敏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外抗菌活性测定折点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永红 李耘 +2 位作者 刘健 钟巍 杨维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确定安妥沙星对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及嗜血杆菌属的纸片扩散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折点。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5μg和10μg)测定安妥沙星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并与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 目的:确定安妥沙星对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及嗜血杆菌属的纸片扩散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折点。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5μg和10μg)测定安妥沙星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并与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较分析,结合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MIC与抑菌圈直径散点图,初步确定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对常见细菌的折点。结果:安妥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接近且相关性最好,根据安妥沙星琼脂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的临界浓度(嗜血杆菌敏感临界浓度为≤1mg/L,其他细菌敏感、中介与耐药临界浓度分别为≤2、4、≥8mg/L),利用MIC与抑菌圈直径散点图初步确定安妥沙星(10μg)纸片对嗜血杆菌抑菌圈直径≥21mm为敏感,其它菌种耐药、中介与敏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mm、15~17mm和≥18mm。标准菌株质控范围分别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24~31mm,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22~26mm,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2~28mm。结论:通过体外抗菌活性比较,利用MIC与抑菌圈直径散点图,初步确定了安妥沙星纸片扩散法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对常见细菌的折点,供临床应用参考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妥沙星 折点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圈 纸片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抗解脲脲原体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文波 吴移谋 +3 位作者 尹卫国 余敏君 黄澍杰 吴志周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检测解脲脲原体 (Uu)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 88株Uu对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 6种药物中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抗Uu活性最强 ,MIC50分别为 0 .... 目的 :研究检测解脲脲原体 (Uu)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 88株Uu对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 6种药物中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抗Uu活性最强 ,MIC50分别为 0 .2 5 μg/ml和 0 .5 μg/ml,MIC90 均为 4μg/ml。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 ,MIC50 分别为 1μg/ml和 2 μg/ml,MIC90 分别为 4μg/ml和 8μg/ml。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抗Uu活性最差。 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品种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抗Uu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抗感染制剂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他莫拉菌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2 位作者 李胜利 吴湜 张婴元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以DNA酶试验鉴定结果为标准,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卡他莫拉菌的方法,并测定抗菌药物对卡他莫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PCR扩增卡他莫拉菌特异性片段,DNA酶试验检测卡他莫拉菌所产生的DNA酶,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卡... 目的:以DNA酶试验鉴定结果为标准,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卡他莫拉菌的方法,并测定抗菌药物对卡他莫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PCR扩增卡他莫拉菌特异性片段,DNA酶试验检测卡他莫拉菌所产生的DNA酶,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卡他莫拉菌的MIC及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在68株疑为卡他莫拉菌的临床分离菌株中,有48株细菌DNA酶试验阳性, 此48株细菌PCR结果亦为阳性;20株DNA酶试验阴性菌株PCR结果亦阴性,PCR检测和DNA酶检测符合率达100 %(68/68).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95.8 %(46/48).2株不产酶卡他莫拉菌对受试的7种抗菌药物均显示敏感,药物的MIC均≤0.06 mg/L;氨苄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对46株产酶卡他莫拉菌的MIC50和MIC90范围分别为≤0.06~2 mg/L和0.25~4 mg/L.结论:PCR检测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及高特异性的特点,可作为检测卡他莫拉菌的辅助方法之一;卡他莫拉菌产酶株对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米诺环素均显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他莫拉菌 检测 药物敏感性 聚合酶链反应 DNA酶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星星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周莹 郭建军 宋冠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研制氟康唑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氟康唑纳米乳配方,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研制氟康唑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氟康唑纳米乳配方,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氟康唑纳米乳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EL-40 26.2%,无水乙醇8.6%,乙酸丁酯3.1%,肉桂醛3.1%,氟康唑1.6%,蒸馏水57.4%。制备的氟康唑纳米乳为浅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为规则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5.2nm,分散性良好;经高速离心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和光稳定性试验考察,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纳米乳发生变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康唑纳米乳对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5μg/mL,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氟康唑原料药和特比萘芬。【结论】成功研制了氟康唑纳米乳,其稳定性好,体外抑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纳米乳 伪三元相图 药敏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活性测定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星星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郭建军 周莹 宋冠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29,36,共6页
【目的】制备头孢克肟纳米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检测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头孢克肟纳米乳配方,制备头孢克肟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 【目的】制备头孢克肟纳米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检测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头孢克肟纳米乳配方,制备头孢克肟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头孢克肟纳米乳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和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头孢克肟纳米乳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EL-40 27.1%、肉桂醛6.8%、头孢克肟2.0%、蒸馏水64.1%。制备的头孢克肟纳米乳为浅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为规则圆球形,粒径分布在6~20nm,平均粒径为12.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41,分散性良好。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头孢克肟纳米乳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和不动杆菌的MIC分别为1,4,4,2,8μg/mL,MBC分别为2,8,8,4,16μg/mL,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对照药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头孢克肟纳米乳的LD50为4 116mg/kg,属于低毒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成功研制了头孢克肟纳米乳,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属于低毒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纳米乳 伪三元相图 最小抑菌浓度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CAST和CLSI微量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差异比较
15
作者 张明 陈菲 +4 位作者 孙文逵 吴婷 颜文杰 苏欣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比较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EUCAST)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微量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的... 目的比较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EUCAST)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微量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分别用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检测116株曲霉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白芬净和米卡芬净的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的基本符合率、药敏符合率、极重大误差率和重大误差率。结果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对116株曲霉药敏检测的基本符合率为96.3%~100%。两方法检测烟曲霉对伏立康唑的药敏符合率98.8%,重大误差为1.2%,极重大误差率为0。烟曲霉和黑曲霉对两性霉素B以及烟曲霉和黄曲霉对伊曲康唑的药敏符合率均为100%,重大误差率和极重大误差率均为0。结论EUCAST方法和CLSI方法对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EUCAST CLSI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O_8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赛奇 王米 +2 位作者 雷娜 杨锐乐 薛飞群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5,共4页
为了探讨猪源大肠杆菌O8对黄连等10种中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对10种中药水提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对大肠杆菌O8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1.3 mm,其MIC值为7.8... 为了探讨猪源大肠杆菌O8对黄连等10种中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对10种中药水提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对大肠杆菌O8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1.3 mm,其MIC值为7.813mg/mL,抑菌效果最好;黄芩、五倍子呈中度敏感,其MIC值为31.25mg/mL;而苦参不敏感,其MIC值为500mg/mL,抑菌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源大肠杆菌O8 体外抑菌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结核药物耐药比例法、微孔板法、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颖 任巧丽 +2 位作者 赵瑞秋 许红梅 龙晓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目的 探索微孔板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4种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在儿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复苏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MTB)保存菌株61株,分别行比例法、微孔板法和WGS检测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 目的 探索微孔板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4种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在儿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复苏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MTB)保存菌株61株,分别行比例法、微孔板法和WGS检测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耐药性。使用一致性检验检测微孔板法和WGS与比例法的一致性。结果 61株MTB菌株经比例法检测出48株(78.7%)全敏感菌株,13株(21.3%)对至少1种药物耐药,对4种药物共同耐药的3株(4.9%)。以比例法DST为金标准,微孔板法检测异烟肼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Kappa值分别为100.0%、92.0%和0.81,利福平分别为85.7%、98.2%和0.84,乙胺丁醇分别为0.0%、100.0%和0.00,链霉素分别为80.0%、98.0%和0.81;WGS检测异烟肼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Kappa值分别为90.9%、94.0%和0.79,利福平分别为100%、98.2%和0.92,乙胺丁醇分别为60.0%、94.6%和0.50,链霉素分别为80.0%、98.0%和0.81。结论 微孔板法和WGS对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耐药检测均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与比例法结果高度一致,均可应用于临床。而对乙胺丁醇耐药性检测的一致性较差,建议使用比例法结合WGS结果来综合评判MTB乙胺丁醇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微孔板 一致性检验 最小抑菌浓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药敏试验接种仪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骆延波 胡明 +6 位作者 张庆 李璐璐 齐静 张印 赵效南 邓旭明 刘玉庆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验证研发出的高通量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细菌药敏检测性能。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药敏试验琼脂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标准,对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结构和操作稳定性、重复性等性能进行研究,以头孢噻呋抑制大肠杆菌ATCC25922... 为验证研发出的高通量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细菌药敏检测性能。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药敏试验琼脂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标准,对药敏试验接种仪的结构和操作稳定性、重复性等性能进行研究,以头孢噻呋抑制大肠杆菌ATCC25922为例与CLSI药敏试验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同时,使用该药敏试验接种仪与CLSI药敏试验标准中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了8种抗生素对48株禽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该药敏试验接种仪在琼脂平板上接种细菌量稳定性好,与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5%,批量检测结果符合率88.54%以上,且使用该药敏试验接种仪比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效率高5倍以上。研究表明药敏试验接种仪适用于实验室药物敏感性研究以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药敏试验 接种仪 重复性 稳定性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17
19
作者 苏梦茹 马培培 +4 位作者 李鑫鑫 刘沉 李妍 姚倩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6,共5页
畜禽养殖中会用到一些抗菌药物,而药物选用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目前市售的药敏纸片多为人用抗菌药物,为了制备兽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需要对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该研究筛选了国家兽用药物名录中规定的、兽医临床上常... 畜禽养殖中会用到一些抗菌药物,而药物选用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目前市售的药敏纸片多为人用抗菌药物,为了制备兽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需要对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该研究筛选了国家兽用药物名录中规定的、兽医临床上常用6类共9种抗菌药物(头孢噻呋钠、硫酸链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硫酸新霉素、青霉素),以大肠埃希菌为指标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了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硫酸链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硫酸新霉素、青霉素对指标菌的MIC值分别为为2、4、4、16、8、16、64、32、250μg/mL。研究结果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敏纸片的研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大肠埃希菌 药敏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抗菌药对兔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明月月 吴群 +1 位作者 牛金利 丁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74-76,共3页
为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对兔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8种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测定病原菌部分的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病原菌为... 为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对兔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8种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测定病原菌部分的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病原菌为沙门氏菌;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强(0.125μg/mL),其次为氧氟沙星(0.250μg/mL)、恩诺沙星(0.500μg/mL),磺胺嘧啶钠(8.000μg/mL)、磺胺间甲氧嘧啶与阿米卡星(均为16.000μg/mL)抑菌效果较差,而阿莫西林与青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差(均为128.000μ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与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与氧氟沙星联用呈协同作用,阿米卡星与磺胺嘧啶钠、阿米卡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恩诺沙星与阿米卡星联用呈无关作用,氧氟沙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青霉素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与磺胺嘧啶钠联用呈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源沙门氏菌 抗菌药 最小抑菌浓度(MIC) 联合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