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lusion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utilizing occluder devise via minimally invasive right chest approach
1
作者 励峰 李伟 +5 位作者 康宁 龚宝生 吴东进 徐方杰 邱兆昆 吴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45,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occlusion employing a small right anterior thoracotomy approach. Methods A total of 21 patients with ASD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and 2-3 cm incision was made in the... Objective To evaluate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occlusion employing a small right anterior thoracotomy approach. Methods A total of 21 patients with ASD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and 2-3 cm incision was made in the fourth right intercostal space.Utilizing transesophageal or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he occluder was released using a monotube unit.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occluded successfully.No patient required open surgery utilizing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There wer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and no evidence of residual atrial shunt. Conclusion ASD occlusion via a minimal surgical incision is safe,less invasive,and has excellen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der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附46例报告)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秀滨 王东进 +3 位作者 吴清玉 花中东 钱向阳 杨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右侧 )畸形引流 ,3例中度肺动脉高压。 结果 平均切口长度 (7 2± 1 1)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30 3± 7 8)分钟。术后所有患者无房水平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37例随访 3月~ 2 4(1 3± 0 6 )年。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 ,无并发症。 结论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房间隔缺损 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经右心房微创封堵术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尹倪 赵天力 +5 位作者 杨一峰 徐新华 王欣 吴勤 高雷 陈金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引导,通过右心房穿刺,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总结其在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115名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儿作为封堵组,采用正中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穿刺,...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引导,通过右心房穿刺,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总结其在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115名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儿作为封堵组,采用正中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穿刺,采用食管超声引导封堵器闭合缺损,术后严密随访1~13月。同期59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儿作为循环组,采用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封堵组除1例发生封堵器移位,其余114例封堵成功。封堵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循环组(P<0.01),而各类并发症与循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食管超声引导经右心房穿刺封堵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新型手术方法。短中期随访结果显示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伤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5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童健 阎玉生 +3 位作者 钱希明 陈群清 陈坤堂 唐晓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闭合房间隔缺损的微创伤非体外循环手术方法.方法对2002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5例继发房间隔缺损患者经右前胸小切口直接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5例手术均1次成功,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脱落,平均住院时间7 d.结论该方法创伤小,... 目的介绍一种闭合房间隔缺损的微创伤非体外循环手术方法.方法对2002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5例继发房间隔缺损患者经右前胸小切口直接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5例手术均1次成功,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脱落,平均住院时间7 d.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伤 非体外循环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E在外科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翠翠 钟晓娇 +2 位作者 黄智华 黄志平 廖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 58例ASD 和129例VSD患者接受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胸壁小切口暴露心脏,于TEE监测下选择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点,指引动脉止血鞘通过缺口... 目的 探讨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 58例ASD 和129例VSD患者接受TE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胸壁小切口暴露心脏,于TEE监测下选择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点,指引动脉止血鞘通过缺口后释放封堵装置,待TEE多切面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及瓣膜并发症后释放封堵器。结果 58例ASD均封堵成功,术后即刻TEE见8例封堵器周围微量残余分流。129例VSD中,114例VSD封堵成功,其中19例术后即刻TEE检查见残余分流,2例右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1例变更右心室壁穿刺点后导丝顺利进入缺口;15例转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结论 TEE可用于指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ASD和VSD,包括测量缺损大小和位置、选择封堵器型号、确定手术路径、引导封堵器释放和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微创外科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淑彬 丁芳宝 +3 位作者 汤敏 黄健兵 梅举 沈赛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ASD)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多发性ASD患儿,经右侧胸骨旁微创小切口显露右心房。在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引下,测量ASD的大小及数目、孔间距,并据此选择合适类型...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多发性房间隔缺损(ASD)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多发性ASD患儿,经右侧胸骨旁微创小切口显露右心房。在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引下,测量ASD的大小及数目、孔间距,并据此选择合适类型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TEE引导封堵器的套管经房间隔缺损进入左房并对多发性ASD进行封堵,术后即刻评价封堵器治疗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的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采用1个封堵器封堵多发性ASD成功。术后即刻TEE检查所有患儿封堵器位置良好,封堵器无变形、移位和脱落,多发性ASD无残余分流,心脏瓣膜功能不受影响。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多发性ASD是安全、有效的技术,TEE对病例和封堵器的选择及术中引导和监测、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超声心动图 多发性房间隔缺损 经胸微创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超声在经胸微创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陆静 吴卫华 +3 位作者 励峰 马兰 魏松霞 黄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报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58例经胸微创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结果。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58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观察ASD大小及各残缘,并在术中指导封堵过程,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封堵术后随访一... 目的报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58例经胸微创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结果。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58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观察ASD大小及各残缘,并在术中指导封堵过程,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封堵术后随访一个月后,54例完全闭合房间隔;2例残留少量房水平分流;2例封堵失败,行体外循环下修补术。手术并发症1例,无TEE相关并发症。结论TEE可在术前修正TTE诊断,并在选择封堵器、术中全程引导及术后疗效的即刻判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部正中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乔晨晖 阎保君 +3 位作者 张新 赵高峰 张伟华 史昌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56-957,960,共3页
目的比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部正中切口两种术式的效果。方法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82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经胸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修补房间隔... 目的比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部正中切口两种术式的效果。方法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82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0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3例;经胸部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67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1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时间、重症监护(ICU)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2组均无手术死亡。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的CPB时间(35.2±14.1) min、机械通气时间(6.5±2.5) h、术后住院时间(7.4±1.2) d和切口长度(6.5±0.9) cm均明显小于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方式的CPB时间(42.7±11.8) min、机械通气时间(7.9±3.8) h、住院时间(9.0±2.9) d 和切口长度(15.9±1.7) cm(P<0.01),前者术后引流量(237.6±172.5) ml小于后者术后引流量(304.3±192.4) ml(P<0.05)。ICU时间分别为(35.1±16.2) h和(32.3±24.1) 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畸形矫正效果满意,可靠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美容效果好,可取代常规胸部正中切口矫治房间隔缺损及其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修补术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 胸部正中切口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丹 吴庆琛 +2 位作者 李强 蒋迎九 张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分析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疗效。方法:全组63例,年龄(32.47±17.66)岁,ASD最大径(26.22±9.75)mm,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Ⅰ级23例、Ⅱ级32例、Ⅲ级8例,重度肺动脉高压9例。全麻下经右... 目的:分析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的疗效。方法:全组63例,年龄(32.47±17.66)岁,ASD最大径(26.22±9.75)mm,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Ⅰ级23例、Ⅱ级32例、Ⅲ级8例,重度肺动脉高压9例。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小切口,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结果:成功封堵61例,术后(6.09±2.58)d出院,封堵器型号(33.88±10.51)mm,比ASD最大径大(7.97±2.27)mm。随访3~51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无栓塞。因封堵不成功,1例中转体外循环下修补,1例中止手术。结论:经胸ASD封堵术治疗继发孔ASD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胸封堵在儿童房间隔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冲 陈志明 +2 位作者 张郁林 崔光浩 张步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切口,长约2~3mm,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切开,将输送鞘管插入右心房内,通过缺损入左心房...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切口,长约2~3mm,切开心包并悬吊;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切开,将输送鞘管插入右心房内,通过缺损入左心房,在超声监测下,释放房间隔缺损封堵伞,行回拉助推试验调整封堵伞位置;确认封堵伞位置合适后结束手术。结果26例封堵成功。手术时间30~85(42±8)min;术后1~9(4.2±3.1)h脱离呼吸机,4~9(5.6±1.2)d出院。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漏,无心内膜炎。瓣膜功能良好。1例封堵不成功病例术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获成功。结论微创封堵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其长期疗效特别是功能影响还需进一步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明 高长青 肖苍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5-918,共4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由同一术者完成的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115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接受了机器人辅助下房缺修补术。患者中位年龄35岁,中位缺损直径为28 mm。术中采用外周体外循环技术... 目的总结单中心、由同一术者完成的机器人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115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接受了机器人辅助下房缺修补术。患者中位年龄35岁,中位缺损直径为28 mm。术中采用外周体外循环技术,右侧胸壁开3个直径8 mm的小孔及1个15 mm的工作孔,术者于机器人系统操控台前、三维手术视野下遥控机械臂完成房缺修补或同期三尖瓣成形。术中食道超声评估手术效果,出院前及术后1个月常规心脏超声复查。结果本组病例中无手术死亡或术中术式转化,其中54例房缺修补在心脏停跳下完成,61例于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术中检查及术后超声复查未见房缺残余分流。平均手术时间为(257.4±79.5)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1.6±32.7)min。心脏不停跳组的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较心脏停跳组明显缩短;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利用机器人系统可在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安全完成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机器人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录 安永 +7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雷洪波 夏世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方法:我科76例患儿成功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微创外科封堵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统...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方法:我科76例患儿成功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微创外科封堵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76例患儿手术顺利,无死亡及封堵器脱落发生。ASD患儿28例,年龄6月~12岁,平均体质量13 kg,平均总住院时间10 d,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193 min,术后随访心脏彩超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VSD患儿48例,年龄1岁~12岁10月,平均体质量15 kg,平均总住院时间11 d,平均手术时间93 min,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170 min,术后随访彩超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46例,2例极少量残余分流,1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微创外科封堵术是治疗儿童房、室间隔缺损的一种技术成熟,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控性高,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各年龄阶段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婴幼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庆雄 刘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TEE在外科微创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经TTE及TEE筛选的22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行外科微创封堵术,在TEE完成治疗全程,包括引导、监测和评估,封堵器选择、术中鞘管输送、封堵器释... 目的探讨TEE在外科微创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经TTE及TEE筛选的22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行外科微创封堵术,在TEE完成治疗全程,包括引导、监测和评估,封堵器选择、术中鞘管输送、封堵器释放及术后即刻手术效果评价。结果采用外科微创封堵术成功治疗21例患者,术后即刻TEE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塑形良好,无残余分流及并发症。TEE测量ASD最大径为(20.14±7.35)mm,与术中所用封堵器大小[(26.66±8.70)mm]相关性良好(r=0.949,P<0.0001)。1例患者术中TEE显示不适于微创封堵,改行小切口外科修补术获得成功。封堵术后TTE随访3个月,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无残余分流。结论 TEE在继发孔型ASD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阳 于国珍 王月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微创 非体外循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友洋 严中亚 +6 位作者 吴一军 卢中 雷虹 徐健 孙云 郑理 陈鸿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69例资料,其中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修补37例(小切口组),行介入封堵32...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69例资料,其中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修补37例(小切口组),行介入封堵32例(介入组)。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小切口组3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45.86±27.84)min,体外循环时间(35.11±8.45)min,住院时间(15.46±3.09)d,发生主要并发症2例、次要并发症6例,住院费用(2.19±0.36)万元。介入组2例封堵失败,余30例成功,手术时间(88.59±7.75)min,住院时间(10.81±5.02)d,发生主要并发症1例、次要并发症2例,住院费用(2.78±0.39)万元。小切口组随访3~12个月20例、12~30个月17例,介入组随访3~12个月16例、12~30个月14例,均无残余分流。结论两种微创方法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纯继发孔型ASD的治疗,微创小切口方法的费用低,成功率高,适应证广,而介入封堵方法的住院时间短,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介入封堵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右胸小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附31例报告)
16
作者 刘泳 陈中元 +3 位作者 邱维诚 车嘉铭 陈海涛 周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4-25,33,共3页
报告自1997年5月至1998年11月期间采用微创右胸小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31例的结果。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大瓣裂缺1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30例,其中,中央型缺损25例,上腔型缺损1例,下腔型缺损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肺静脉异位... 报告自1997年5月至1998年11月期间采用微创右胸小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31例的结果。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大瓣裂缺1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30例,其中,中央型缺损25例,上腔型缺损1例,下腔型缺损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手术通过右胸第四肋间小切口(7~10cm)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病人恢复快。结论:右胸小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右胸小切口 房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鹏博 郭文彬 +2 位作者 李红昕 朱梅 梁皓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诊断为SASD的58例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RT-3D-TEE检查,明确SASD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以选择合...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诊断为SASD的58例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RT-3D-TEE检查,明确SASD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以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于RT-3D-TEE引导下放置封堵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1周后复查TTE。结果 58例患者均封堵成功,3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TTE检查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均无残余分流。结论 RT-3D-TEE可立体显示SASD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选择封堵器型号、全方位引导放置封堵器及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部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骏 韦洋 +2 位作者 陈旭东 王学锋 夏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788-17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部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超声引导下胸部微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52例患者为封堵组。对照组为同期40例体外循环下行传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部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超声引导下胸部微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52例患者为封堵组。对照组为同期40例体外循环下行传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病例术前ASD大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同时相的右心房大小、肺动脉压力、三尖瓣反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右心大小较术前明显减小(P <0.05)。封堵组在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胸部微创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靠、微创、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优于传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左浩 黄月 +2 位作者 管雪 徐亚丽 曾百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80例为研究组,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112例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80例为研究组,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112例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封堵成功79例,失败1例,成功率98.8%;对照组封堵成功109例,失败3例,成功率97.3%。研究组术后有3例残留少量心包积液,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现1例股静脉血栓,1例穿刺处血肿,5例少量心包积液。所有病例随访1年,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及肺动脉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三尖瓣反流面积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使用的封堵器大小与超声心动图评价的ASD最大径呈正相关(r=0.940,P<0.01),对照组使用的封堵器大小与超声心动图筛选的ASD最大径亦呈正相关(r=0.928,P<0.01),研究组的相关性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不亚于经导管封堵术,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术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