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dlin解均化应力法计算桩基沉降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涛 刘金砺 王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5,96,共9页
基于群桩Mindlin应力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总结了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的具体步骤细则。针对计算中具体问题,诸如压缩层计算厚度、上部结构刚度贡... 基于群桩Mindlin应力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总结了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的具体步骤细则。针对计算中具体问题,诸如压缩层计算厚度、上部结构刚度贡献、变刚度调平设计中桩类型的多样性,结合特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不同长径比、不同桩距条件给出基桩均化附加应力计算简易方法。应用所提供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计算群桩沉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与Boussinesq实体深基础计算法和等效作用计算法比较,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竣工沉降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阻力 端阻力 概化模式 mindlin应力 均化附加应力系数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金砺 邱明兵 +1 位作者 秋仁东 高文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对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群桩应力场剖析表明:端阻应力在桩端下2d范围呈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在竖向和水平向衰减迅速;侧阻应力在桩端平面分布明显不均,至桩端下1d平面趋于均匀,沿深度和水平向衰减较慢。按半无限体表面荷载下的Bouss... 对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群桩应力场剖析表明:端阻应力在桩端下2d范围呈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在竖向和水平向衰减迅速;侧阻应力在桩端平面分布明显不均,至桩端下1d平面趋于均匀,沿深度和水平向衰减较慢。按半无限体表面荷载下的Boussinesq解计算的群桩应力显著偏大,致使按实体深基法计算的桩基沉降需乘以0.25~0.5经验系数折减。桩基沉降计算采用Mindlin解计算附加应力的合理性是明显的,但按习用的自由荷载下应力叠加法计算将导致中点沉降偏大、边角点偏小。基于群桩Mindlin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提出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可反映桩端应力集中贯入变形;二是可近似反映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三是可查表或采用程序进行计算,操作简便;四是计算值与实测值、规范统计值接近,初步预计无需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 群桩 应力 均化应力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周围土体附加应力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齐静静 徐日庆 +1 位作者 魏纲 王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9-534,544,共7页
结合弹性力学Mindlin解,运用边界单元法,推导了施工过程中盾构正面推力和盾壳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周围土体附加应力计算公式。根据土体损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应用镜像法原理,推导了土体损失产生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将正面推力、摩... 结合弹性力学Mindlin解,运用边界单元法,推导了施工过程中盾构正面推力和盾壳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周围土体附加应力计算公式。根据土体损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应用镜像法原理,推导了土体损失产生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将正面推力、摩擦力和土体损失引起的附加应力进行叠加,得到盾构推进过程中周围土体总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以上海某隧道工程为例,分析了正面推力、摩擦力、土体损失及共同作用引起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保护盾构推进一定范围内的建(构)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 镜像 附加应力 正面推力 摩擦力 土体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侧阻概化模式的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涛 刘金砺 王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5-672,共8页
基于群桩Mindlin应力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在现有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基础上,提出任意布桩模式下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数值计算方法。针对特定侧... 基于群桩Mindlin应力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承台和上部结构刚度对沉降变形的均化效应,在现有Mindlin解均化应力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基础上,提出任意布桩模式下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数值计算方法。针对特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给出不同长径比、不同桩距条件下的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表格,为手算群桩基础沉降所需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提供有效的简易方法。提供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计算群桩沉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与Boussinesq实体深基础计算法和等效作用计算法比较,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竣工沉降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阻力 端阻力 概化模式 mindlin应力 均化附加应力系数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桩端平面下竖向均化附加应力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涛 褚卓 +1 位作者 刘金砺 王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104,共9页
文章基于Mindlin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基桩投影面范围附加应力的差异效应,在现有Mindlin解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基础上,提出基桩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方法。针对特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给出不同长径比、不同桩距条... 文章基于Mindlin解附加应力场和群桩基础变形分布特征,考虑基桩投影面范围附加应力的差异效应,在现有Mindlin解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基础沉降基础上,提出基桩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方法。针对特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给出不同长径比、不同桩距条件下的基桩均化附加应力系数表格,为手算群桩基础沉降所需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提供有效的简易方法。文中提供的均化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计算群桩沉降,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与Boussinesq实体深基础计算法和等效作用计算法比较,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竣工沉降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阻力 端阻力 概化模式 mindlin应力 均化附加应力系数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破坏形式下隧道锚承载力及破坏阶段研究
6
作者 杨国俊 吕明航 +2 位作者 唐光武 田骐玮 杜永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86,共14页
现有研究多以锚岩接触面出现塑性区域或应力峰值点转移作为达到极限状态的判别标准,但不同工程地质情况会导致隧道锚(TTA)破裂面线形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准确推导出隧道锚的极限承载力.为了进一步探求隧道锚在拉拔荷载下的工作过程,得到... 现有研究多以锚岩接触面出现塑性区域或应力峰值点转移作为达到极限状态的判别标准,但不同工程地质情况会导致隧道锚(TTA)破裂面线形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准确推导出隧道锚的极限承载力.为了进一步探求隧道锚在拉拔荷载下的工作过程,得到更加明确的隧道锚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形式,采用幂指数函数形式表征倒锥形破坏破裂面的线形,基于Mindlin应力解与峰值剪应力控制理论得到界面破坏应力分布形式,推导了界面破坏与倒锥台破坏形式下的承载能力公式;采用国内5座悬索桥隧道锚承载力进行算例验证,同时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隧道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破坏形式下,承载力的主要来源为破裂面的黏结力,占总承载力的50%以上,承载力均随着长度与内聚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承载力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速度减慢,界面破坏形式下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对比以往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结果,与该文推导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公式计算结果和位移增长曲线,发现隧道锚工作过程明显呈现3个阶段,最终破坏形式为界面破坏和倒锥形破坏两种破坏模式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隧道式锚碇 极限承载能力 mindlin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长桩超长桩桩基沉降计算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金砺 秋仁东 +1 位作者 高文生 邱明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8-42,共5页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兴建快速发展,长桩超长桩桩基的使用随之增多,设计中长桩、超长桩桩基的沉降计算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焦点。本文首先对既有主要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浅析,通过工程案例采用既有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比较,其中包括我们正在...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兴建快速发展,长桩超长桩桩基的使用随之增多,设计中长桩、超长桩桩基的沉降计算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焦点。本文首先对既有主要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浅析,通过工程案例采用既有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比较,其中包括我们正在研究的Mindlin解均化应力系数法。通过计算过程中附加应力、压缩层厚度、沉降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桩 超长桩 沉降计算 mindlin解均化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条件下抗拔桩的承载力损失比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黄茂松 郦建俊 +1 位作者 王卫东 陈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91-1297,共7页
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地引起地基应力场变化,导致桩–土接触面法向应力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抗拔桩承载力,而由于实际工程情况限制,开挖后抗拔桩的承载力又无法通过现场试桩获得,因此采用理论方法分析开挖条件下抗拔桩的承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地引起地基应力场变化,导致桩–土接触面法向应力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抗拔桩承载力,而由于实际工程情况限制,开挖后抗拔桩的承载力又无法通过现场试桩获得,因此采用理论方法分析开挖条件下抗拔桩的承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首先采用极限平衡法,应用经典Mindlin应力解考虑土体开挖卸载在开挖面下引起的附加应力,推导出开挖条件下抗拔桩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其次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开挖条件下抗拔桩的承载力并和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开挖条件下抗拔桩的承载力损失比与开挖半径和桩长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抗拔桩承载力损失比随开挖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有效桩长增长而减小;相同开挖条件下,扩底桩的承载力损失比等截面桩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基坑开挖 mindlin应力 极限平衡 承载力损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