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微电网监控系统存在的协同性差、缺少动态配置支持、连续动态行为和离散事件共存的混杂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网络服务框架(device profile for web service,DPWS)与解释Petri网模型的新型微电网监控方法。根据微电...针对目前微电网监控系统存在的协同性差、缺少动态配置支持、连续动态行为和离散事件共存的混杂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网络服务框架(device profile for web service,DPWS)与解释Petri网模型的新型微电网监控方法。根据微电网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建立基于DPWS的分布式微源运行状态监控模型。利用DPWS技术的自动发现、自动组网机制对微电网监控系统进行重新配置,结合事件订阅机制实现微电网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进而分析微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多重状态及其转换关系。基于DPWS技术信息加密机制,解决了微电网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运用解释Petri网建立了微电网系统控制模型,提高了微网监控设备端的自动化程度,并完成了相应的数值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描述微电网系统中的并发及混杂现象,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符合微电网系统实际运行要求,为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展开更多
针对传统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鲁棒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通过Mina网络框架设备、USBSSC32路舵机控制板、Ethernet DFRduino W 2100扩展板以及远程监控摄像头实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利用We...针对传统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鲁棒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通过Mina网络框架设备、USBSSC32路舵机控制板、Ethernet DFRduino W 2100扩展板以及远程监控摄像头实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利用Webcam XP软件和DR定位追踪软件组成了系统的软件部分.将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结合完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为了验证该系统的鲁棒性,将其与基于ZigBee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基于B/S三层架构模式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对比实验,三种系统的TPL指数分别为-0.5~0.75,-1.1~0.91,-1.4~1.75.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TPL指数最符合TPL指标,即该系统的鲁棒性最强,可应用性最高.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目前微电网监控系统存在的协同性差、缺少动态配置支持、连续动态行为和离散事件共存的混杂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网络服务框架(device profile for web service,DPWS)与解释Petri网模型的新型微电网监控方法。根据微电网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建立基于DPWS的分布式微源运行状态监控模型。利用DPWS技术的自动发现、自动组网机制对微电网监控系统进行重新配置,结合事件订阅机制实现微电网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进而分析微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多重状态及其转换关系。基于DPWS技术信息加密机制,解决了微电网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运用解释Petri网建立了微电网系统控制模型,提高了微网监控设备端的自动化程度,并完成了相应的数值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描述微电网系统中的并发及混杂现象,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符合微电网系统实际运行要求,为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文摘针对传统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鲁棒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通过Mina网络框架设备、USBSSC32路舵机控制板、Ethernet DFRduino W 2100扩展板以及远程监控摄像头实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利用Webcam XP软件和DR定位追踪软件组成了系统的软件部分.将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结合完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为了验证该系统的鲁棒性,将其与基于ZigBee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基于B/S三层架构模式的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对比实验,三种系统的TPL指数分别为-0.5~0.75,-1.1~0.91,-1.4~1.75.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TPL指数最符合TPL指标,即该系统的鲁棒性最强,可应用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