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9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object based on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 被引量:1
1
作者 Yuxiang Wu Huimin Yue Yong Liu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2-780,共9页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PMD)is a robust,noncoherent techniqu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ular surface.For measuring high specular reflectivity surface,PMD can deliver micron radian range local gradient.Howe...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PMD)is a robust,noncoherent techniqu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ular surface.For measuring high specular reflectivity surface,PMD can deliver micron radian range local gradient.However,when the measured surface has low specular reflectivity,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d gradient is low since the captured fringe pattern shows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The phase error characteristics in PMD system when testing low reflectivity surfaces are analyzed.The analysis illustrates that the random phase error increases rapidly while the nonlinear error drops slowly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tested surface reflectivity.In order to attain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surface,a robust error reduc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de-noising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phase error.This error reduction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several other normally used methods in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work.The method based on the wavelet de-noising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measuring the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工程 电学技术 测试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随钻测量对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刁斌斌 高德利 +2 位作者 康广岩 张富磊 高佳雪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动态随钻测量实现了旋转钻进时测量井眼轨迹参数。文章通过介绍动态随钻测量时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计算模型,对比动态随钻测量与常规随钻测量误差源的差异,建立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单个误差源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动态随钻测量对井眼位... 动态随钻测量实现了旋转钻进时测量井眼轨迹参数。文章通过介绍动态随钻测量时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计算模型,对比动态随钻测量与常规随钻测量误差源的差异,建立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单个误差源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动态随钻测量对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影响。算例表明,动态随钻测量的应用可以降低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动态随钻测量特有的10个误差源对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贡献较小,而且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这些误差源标准差的变化不敏感;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底部钻具组合下垂误差、磁偏角全局误差、井深伸缩型误差、轴向磁干扰误差、井深刻度误差,与地磁场水平分量相关的磁偏角全局误差和XY轴不对中误差,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这些误差源也较敏感。在定向钻井工程中,应用可靠的动态随钻测量技术,并针对主要误差源采取校正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井眼位置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井 井眼轨迹 动态随钻测量 测量误差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程平面二维时栅误差特性与实验研究
3
作者 陈自然 刘振越 +2 位作者 彭凯 欧阳辉 郑永海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58-1570,共13页
针对传统平面二维光栅位移传感器在大量程平面位移测量中存在结构复杂、栅格刻划加工要求严格等问题,提出一种“维度分解+位移解耦”的平面二维位移组合测量方法。通过空间周期性传感结构构建了正交变化的磁场,建立平面二维位移与时间... 针对传统平面二维光栅位移传感器在大量程平面位移测量中存在结构复杂、栅格刻划加工要求严格等问题,提出一种“维度分解+位移解耦”的平面二维位移组合测量方法。通过空间周期性传感结构构建了正交变化的磁场,建立平面二维位移与时间基准的映射关系。研究了传感器安装误差对二维位移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重点分析了滚转姿态、俯仰姿态和偏摆姿态带来的二维位移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安装误差会在两维位移测量中主要引入直流分量、2次和4次谐波误差。当动尺与定尺之间气隙高度为0.6 mm时,在240 mm×240 mm的测量范围内,X方向测量误差不超过±8.6μm,Y方向测量误差不超过±8.8μm,分辨力为0.15μm。利用毫米级的传感单元在240 mm×240 mm测量范围内实现微米级测量精度的二维位移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程 二维位移测量 时栅传感器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扬压力异常测值成因的多测点分区智能诊断方法
4
作者 程琳 韩嘉勋 +1 位作者 杨杰 马春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1,103,共6页
针对传统异常值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聚类和环境变量分离的混凝土坝扬压力异常测值成因分析方法,首先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大坝不同部位的扬压力测点进行空间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进行分区,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对... 针对传统异常值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聚类和环境变量分离的混凝土坝扬压力异常测值成因分析方法,首先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大坝不同部位的扬压力测点进行空间聚类,然后根据聚类结果进行分区,采用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对每个区域的扬压力测点提取环境变量效应,最后基于平方预测误差(S_(SPE))控制图和贡献图进行异常值识别和异常测值成因分析。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测点的分类结果主要由测点所处位置和环境变量影响规律决定;当监测数据异常时,基于S_(SPE)控制图和贡献图可以定性地推断出最可能的异常原因,能够为识别大坝的运行性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压力 异常测值 分区 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 环境变量 平方预测误差(SS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测控技术(七):相控阵测控系统的测速和测距误差
5
作者 刘嘉兴 李增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48-1255,共8页
相控阵技术的引入驱动了测控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相控阵测控系统中存在着角误差耦合效应等特殊问题,这会增大测速/测距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附加误差法、基准阵元法和相量... 相控阵技术的引入驱动了测控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相控阵测控系统中存在着角误差耦合效应等特殊问题,这会增大测速/测距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附加误差法、基准阵元法和相量法来分析测控系统相控阵化后产生的测速/测距附加误差,同时探讨了附加误差的各种误差源及其产生机理,并推导出了相应的测速和测距附加误差的表达式,为有关的精度分析和减小附加误差的技术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测控系统 测速/测距误差 多通道持性 扫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
6
作者 李振兴 龚世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3,共10页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 保护测量回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石,其误差评估对电网安稳运维举足轻重。针对保护测量回路静态隐藏误差可能诱发保护误动/拒动的风险且难以在线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主元分析和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ecur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ptimized by grey wolf optimization,RPCA-GELM)数据驱动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下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应用RPCA技术在线更新主元特征模型以缩短评估时间,进一步引入4种统计算法生成4类误差监测特征量,构建误差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特征优选,提升误差评估准确率。然后针对模型评估精度取决于关键参数C、σ,引入国际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策略对灰狼算法进行优化,以提升参数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ELM算法提出了基于GELM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实现模型性能优化,且相对其他方法有效提升了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准确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测量回路 误差评估 递推主元分析 灰狼算法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口压力及系统压差对气体输送系统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涵 朱春英 +1 位作者 马友光 付涛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11,共16页
使用气体输送系统进行实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实际流量发生偏差的现象,并且不同入口压力和系统压差下其偏差值大小不同,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通过误差预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以氮气输送系统为例,通过改变入口压力、压差... 使用气体输送系统进行实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实际流量发生偏差的现象,并且不同入口压力和系统压差下其偏差值大小不同,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通过误差预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以氮气输送系统为例,通过改变入口压力、压差和流量大小与范围并测量实际流量,进行误差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压差对流量控制的影响较小,而入口压力的增大需要配合背压阀的使用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因此可以增加入口压力使偏差值更小。同时,根据理论推导和实验结果提出了普适的误差值与流量值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实际流量,为气体输送系统的误差分析与精准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气力输送 测量 质量流量计 误差分析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相位偏折测量系统中两显示屏折射误差补偿
8
作者 田秀秀 倪育博 +6 位作者 孟召宗 高楠 杨泽青 张国锋 尹伟 赵洪伟 张宗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7-1387,共11页
在直接相位偏折系统中,由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透明显示屏(Transparent Display,TD)的特殊结构,光线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生折射,从而引起相位偏差。因此,提出了一种补偿系统中LCD和TD折射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将两显... 在直接相位偏折系统中,由于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透明显示屏(Transparent Display,TD)的特殊结构,光线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生折射,从而引起相位偏差。因此,提出了一种补偿系统中LCD和TD折射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将两显示屏建模为单一的透明层结构,利用光线追踪算法建立测量过程中的折射误差模型,分析光线传播路径并确定求解相位偏差所需参数。之后利用多立体视觉技术结合优化后的信赖域反射算法,标定两显示屏的折射参数,再基于系统中的几何关系分析标定测量过程中的折射角。最后,利用推导出的公式对系统中的深度信息进行补偿,逐像素地修正相位偏差,以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折射误差进行补偿后,镜面环形台阶面间最大绝对误差从33μm降低至21μm,测量凹面反射镜与平面镜的组合镜面时,面形均方根误差由38.55μm降低至24.92μm,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可提高30%~40%。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两显示屏的折射误差,提高了系统镜面三维形貌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直接相位偏折测量术 液晶显示屏 透明显示屏 折射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方法研究
9
作者 杨淑睿 林嘉睿 +3 位作者 张辉 史慎东 滕明鑫 杨凌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29,共9页
多基站整体测量场的构建是目前实现制造空间大尺寸三维测量最有效的手段,其精度评价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任务规划的合理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过程中的多源观测数据融合问题,建立了以几何约束为核心的... 多基站整体测量场的构建是目前实现制造空间大尺寸三维测量最有效的手段,其精度评价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任务规划的合理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过程中的多源观测数据融合问题,建立了以几何约束为核心的整体测量场数学模型,提出了以仪器观测量不确定度、仪器位姿参数不确定度、目标点坐标不确定度为指标体系的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方法。根据测量结果的统计信息实现了仪器观测量现场不确定度的快速准确评定;利用GUM法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传播过程,建立了仪器位姿参数不确定度和目标点坐标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测量场 精度评价 测量不确定度 误差分析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阵列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10
作者 古树星 郭世旭 +2 位作者 焦君圣 赵鹏 王月兵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问题是水声探测系统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旋转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有源校正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波达角估计。利用阵列旋转的... 阵列幅相误差校正问题是水声探测系统阵列信号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旋转的圆柱阵幅相误差有源校正方法,以提高实际应用中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实现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能力的波达角估计。利用阵列旋转的方法解除校正信源入射方位角与幅相误差间的耦合,完成校正源的方位校准。再结合改进的有源校正算法,通过特征分解和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阵列的幅相误差。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准确测量校正源的方位角,且校正过程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校正源方位角不准确和实验系统搭建复杂的问题。仿真和湖上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相位偏差小于1°,归一化电平减小约30 dB,显著提高了阵列幅相误差的校正精度,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探测 圆柱阵 幅相误差 有源校正 旋转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速目标测量的射频(微波)相位调制激光雷达技术
11
作者 张博华 杜军 张元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 为了实现对高速目标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学方法的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简称微波激光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调制器将射频(微波)信号加载到激光雷达的出射激光上,再由Fabry-Perot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共同作用将射频(微波)信号从激光雷达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光上解调下来,通过测量射频(微波)信号来获取目标信息。微波激光雷达既保留了激光雷达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又发挥了微波雷达高速度测量范围、抗大气湍流的优势,从而为高速目标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产生、接收和处理射频(微波)信号,对旋转硬目标和气溶胶模拟目标(如高速导弹及其激波场)的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激光雷达可以对马赫数在4.4内的高速目标及其激波场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目标测量 微波相位调制 激光雷达 微波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波光子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软件门控方案
12
作者 王嘉辉 陈萧恩 +1 位作者 陈建平 吴龟灵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了提高微波光子矢量网络分析仪(MPVNA)进行脉冲测量时的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软件门控方案,该方案利用临时闲置接收通道接收与脉冲激励产生的控制信号同源的脉冲方波,以此生成门控信号。通过这个门控信号对采集到的待测器件脉冲响应进... 为了提高微波光子矢量网络分析仪(MPVNA)进行脉冲测量时的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软件门控方案,该方案利用临时闲置接收通道接收与脉冲激励产生的控制信号同源的脉冲方波,以此生成门控信号。通过这个门控信号对采集到的待测器件脉冲响应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和测量的动态范围。对10 GHz带通滤波器的脉冲散射参数(S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占空比为1%的脉冲激励下,应用软件门控的测量动态范围相比未应用门控时的提高了约20 d B;门控处理后测得的S11和S22参数曲线也因为信噪比的提升更加光滑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 脉冲测量 光采样 软件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曲面的偏折测量技术:原理、挑战与展望(特邀)
13
作者 张祥朝 牛兴漫 +4 位作者 郝思远 郎威 李坪峰 刘瑞阳 张宗华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701,共25页
偏折术由于其测量系统简单、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在复杂光学曲面的面形与缺陷检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偏折测量的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数据传递链条长,严重限制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此,本文介绍了偏折术的工作原理和... 偏折术由于其测量系统简单、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在复杂光学曲面的面形与缺陷检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偏折测量的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数据传递链条长,严重限制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此,本文介绍了偏折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脉络,列举了主要测量步骤,包括结构设计、系统标定、编码与物像匹配以及积分重构。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相机的模型简化、高度-斜率歧义性、位置-角度测不准以及积分重构的欠定性。随后给出了偏折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精密测量领域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掌握偏折测量方法,明确提高偏折测量精度的主要途径,推动我国精密工程及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偏折术 光学曲面 误差分析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张天祥 朱子瑞 +2 位作者 赵雨菡 张森 赵辉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52-56,63,共6页
传统粘度计大多为离线测量法,如落球法、毛细管法和旋转法等,需要将液体加入仪器内,不适合需要实时测量的工业应用场合。针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应用无刷电机输出轴加装... 传统粘度计大多为离线测量法,如落球法、毛细管法和旋转法等,需要将液体加入仪器内,不适合需要实时测量的工业应用场合。针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应用无刷电机输出轴加装磁体带动容器中转动的转子,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受到溶液阻力后与磁铁产生的相位角,从而实时计算出异丙醇溶液的粘度。通过搭建实验环境,采集实验数据,实现了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在线实时测量,可应用于3D打印件的后处理装置中,同时实现测量与搅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测量 滞后相位角 异丙醇溶液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平均法相差检测的溶解氧测量方法
15
作者 李天林 刘天元 黄梅珍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了实现光学法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快速高精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平均法检测相位差的溶解氧测量方法。利用采样平均的方式消除单点误差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速度进行分析,同时研究... 为了实现光学法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快速高精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平均法检测相位差的溶解氧测量方法。利用采样平均的方式消除单点误差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速度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信号采样频率对测量误差的影响;与现有多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搭建溶解氧测量系统对测量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样平均法检测相位差的优势明显,其测量精度高(平均误差约为1.13°,测量标准差为1.24°),测量速度快;溶解氧测量系统相对测量误差为2.84%,相对测量标准差为4.51%,实现了较高精度的溶解氧质量浓度测量。此研究为光学法高精度溶解氧测量提供了一种更简单准确的相位差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相位差测量 采样平均法 溶解氧 荧光猝灭效应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的激光传感器测量误差实时估计研究
16
作者 张元元 刘宏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9-244,共6页
激光传感器误差直接影响其精度性能,为了给激光传感器的校准提供数据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设计激光传感器测量误差实时估计方法。综合考虑激光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模拟激光传感器测量过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确定测... 激光传感器误差直接影响其精度性能,为了给激光传感器的校准提供数据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设计激光传感器测量误差实时估计方法。综合考虑激光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模拟激光传感器测量过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确定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中的采集和清洗技术,收集激光传感器的工作数据和工作环境数据,得出任意时刻激光传感器测量误差的估计结果。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得出结论:本方法的激光传感器测量误差的估计偏差值降低约1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激光传感器 测量误差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量值溯源方法及计量校准装置
17
作者 吴禹 袁静 +2 位作者 王丽芳 薛瑞 唐依文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针对当前数字图像相关法存在校准方法缺乏系统性、量值溯源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校准方法,并结合自主设计局部变形测量光路系统实现精准测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拉伸荷载下应变板的应力刚化效... 针对当前数字图像相关法存在校准方法缺乏系统性、量值溯源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校准方法,并结合自主设计局部变形测量光路系统实现精准测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拉伸荷载下应变板的应力刚化效应。基于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建立了环境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板热-力耦合变形模型,量化了应变板表面对流换热性能对应变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引入阿贝误差补偿机制,有效抑制了应变板拉伸过程中极微小弯曲变形导致的非线性误差。此外,系统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各影响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及校准装置整体不确定度,并完成了应变校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数字图像相关法校准装置可将标准应变场的测量不确定度降低至1.9%~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法 应变 量值溯源 有限元法 阿贝误差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式线性变换原理的驼峰测长方法及其测量误差分析
18
作者 姜璐 孙占岭 +1 位作者 侯晓鹏 王健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1,共13页
驼峰测长的精确度对驼峰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和安全影响很大,车辆分路阻抗、钢轨接续阻抗和道床漏泄阻抗是产生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外在原因。通过分析测量系统产生误差的机理及其影响程度,基于复变函数理论,提出轨道电路输入阻抗分式线性... 驼峰测长的精确度对驼峰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和安全影响很大,车辆分路阻抗、钢轨接续阻抗和道床漏泄阻抗是产生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外在原因。通过分析测量系统产生误差的机理及其影响程度,基于复变函数理论,提出轨道电路输入阻抗分式线性变换测长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线检测车辆分路阻抗、钢轨接续阻抗和测长轨道电路参数,通过优化处理算法满足实时测长要求。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消除了3种因素产生的测量系统误差,满足现场对驼峰测长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测长 轨道电路 误差分析 传输线理论 分式线性变换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射时差法(TOFD)技术的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阎长周 姚遥 +3 位作者 顾军 徐万宝 李卫 李志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从衍射时差法(TOFD)技术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TOFD技术测量缺陷深度和高度误差的各种因素,推导出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论误差公式,并对部分误差公式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也指出深度和高度测量误差分析对TOFD检测的实际意义,包括不同工件厚度... 从衍射时差法(TOFD)技术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TOFD技术测量缺陷深度和高度误差的各种因素,推导出各种影响因素的理论误差公式,并对部分误差公式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也指出深度和高度测量误差分析对TOFD检测的实际意义,包括不同工件厚度情况下仪器的校准方式、数据分析时的再校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时差法 深度测量误差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信号同步及其在分布式相参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时龙 章志健 +9 位作者 王祥传 刘熙 杨思豪 曹欣荣 王立晗 程强 马丛 丁泽勇 郭德明 伍光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通过多节点高性能信号同步实现跨平台的信号级相参融合,可大幅提升雷达探测、跟踪和抗干扰等能力,是雷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雷达频率范围的拓展、瞬时带宽的增大和搭载平台的多样化,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对... 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通过多节点高性能信号同步实现跨平台的信号级相参融合,可大幅提升雷达探测、跟踪和抗干扰等能力,是雷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雷达频率范围的拓展、瞬时带宽的增大和搭载平台的多样化,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对节点间信号的时间、空间、频率、相位同步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电学信号同步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文中介绍了分布式相参雷达对信号时、空、频、相同步的性能要求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微波光子同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代表性成果;构建了微波光子分布式相参探测原理验证系统,验证了微波光子分布式相参的可行性,为推动分布式相参雷达的前沿发展与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技术 时间同步 相位同步 空间基线测量 分布式相参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