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aranteed Consensus Control of Mobile Sensor Networks With Partially Unknown Switching Probabilities
1
作者 Yuan Zhao Ge Guo +2 位作者 Lei Ding Jian Gong Zibao Lu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5-1272,共8页
关键词 移动传感器网络 一致性控制 切换概率 MARKOV跳跃系统 开关控制器 系统稳定性分析 拓扑结构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无人装备火控系统多模智能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贺宝成 韩磊 +2 位作者 赵凯 王越 王晶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通过对地面无人装备火控系统自主化工作流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了目标指示、跟随和稳定3种模式下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火控系统以一套控制参数适应多种工况的控制方式灵活性差、跟踪和稳定性能很难做到兼容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多工作模式... 通过对地面无人装备火控系统自主化工作流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了目标指示、跟随和稳定3种模式下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火控系统以一套控制参数适应多种工况的控制方式灵活性差、跟踪和稳定性能很难做到兼容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多工作模式智能切换策略及多控制参数最优匹配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多种模式的位置环控制器和速度环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试,提高了火控系统目标指示快速响应能力、火力线快速跟随性能和隔离载体扰动的稳定性能,适应了无人装备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装备 多模智能控制 最优匹配 模式智能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横向跟踪控制模式切换策略及评价方法
3
作者 梁军 李哲宇 +1 位作者 张星 华国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针对智能车横向跟踪控制算法传统切换策略中模型匹配策略总是处于激活状态,占用计算资源和运动平顺性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控制模式切换策略,在不同工况下根据... 针对智能车横向跟踪控制算法传统切换策略中模型匹配策略总是处于激活状态,占用计算资源和运动平顺性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控制模式切换策略,在不同工况下根据误差判断策略切换控制模式.从安全性、舒适性和跟踪精度3个方面构建控制效果评估函数,并根据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实时执行系统最优控制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切换策略能够保证智能车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优秀的横向跟踪性能,路径跟踪偏差范围为±0.1 m,横摆角速度波动范围为±2(°)/s,jerk值的范围为±10 m/s^(3),与传统的单一控制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跟踪精度、稳定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横向跟踪 控制模式 切换策略 跟踪精度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功率模块驱动的反激式开关电源优化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源 陈卓 +1 位作者 郝正航 吴钦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7,共6页
为了实现智能功率模块(IPM)驱动电源的高效化与低成本化,利用反激式变压器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应用于IPM驱动的隔离型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对控制芯片供电电路转换时电压进行稳定性优化。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控制芯片供电波形稳... 为了实现智能功率模块(IPM)驱动电源的高效化与低成本化,利用反激式变压器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应用于IPM驱动的隔离型多路输出反激式开关电源,对控制芯片供电电路转换时电压进行稳定性优化。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控制芯片供电波形稳定,反激式开关电源输出在5 ms时达到稳定,误差小于2%,波纹系数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反激式 智能功率模块 UC3842控制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型配电网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宝成 金震 +1 位作者 侯炜 徐光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4,共11页
针对花瓣型配电网发生故障后,若故障无法被保护可靠隔离时会导致区域备自投系统无法实现“花瓣”恢复供电的问题,基于控制策略对等式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新型控制策略主动进行故障隔离并通过相邻开关房的信息交... 针对花瓣型配电网发生故障后,若故障无法被保护可靠隔离时会导致区域备自投系统无法实现“花瓣”恢复供电的问题,基于控制策略对等式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新型控制策略主动进行故障隔离并通过相邻开关房的信息交互,实现“花瓣”的恢复供电及恢复供电后线路过载时各开关房中负荷的智能选切功能,通过信息交互也确保了安全稳定系统切负荷功能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经主保护闭锁的后备保护,解决了“花瓣”内合环运行时后备保护定值整定配合困难和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现场应用结果验证了新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对其他配电网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型配电网 区域备自投系统 控制策略 信息交互 智能选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主通风机不停风倒机技术的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段思恭 秦亚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29,共7页
针对目前煤矿主通风机在倒机过程中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低、倒机流程复杂等问题,对主通风机停风倒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在无法实现备用主通风机热切换时,对主通风机倒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同时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对其控制设备进行信... 针对目前煤矿主通风机在倒机过程中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低、倒机流程复杂等问题,对主通风机停风倒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在无法实现备用主通风机热切换时,对主通风机倒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同时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对其控制设备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以完善主通风机不停风倒机流程,并详细阐述了在优化控制下的倒机流程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在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的实际工程应用表明,主通风机在没有水平风门且不进行施工改造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不停风状态下的倒机,这一举措不仅将倒机时间缩短了50%以上,还消除了备机故障状态下倒机所带来的停风风险。同时,主通风机在倒机时的风速降低时间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倒机时间优化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煤矿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通风机 不停风倒机 智能化控制 优化控制 矿井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启动的PMSM无感复合控制方法
7
作者 赵化勇 田伟 吉敬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1-48,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电机起动时观测器位置估算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电流频率比结合龙伯格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在低速域中,采用I/F控制启动;在中高速域,引入龙伯格观测器和锁相环进行位置估计。其...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电机起动时观测器位置估算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电流频率比结合龙伯格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在低速域中,采用I/F控制启动;在中高速域,引入龙伯格观测器和锁相环进行位置估计。其次,针对两种控制方法之间直接过渡导致的振荡问题,本文提出了新型平滑过渡策略;对于PI调节器存在协调性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引入自抗扰控制并与新型平滑过渡策略相结合,进一步形成一种复合过渡法;最后经过Simulink和电机实验平台的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控制方法过渡过程平稳并且转速超调和误差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控制 龙伯格观测器 平滑切换 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跟踪反馈控制的光纤GIS局放超声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天辉 臧谦 +2 位作者 乔辉 朱继红 庞先海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实现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的局部放电超声光学稳定检测,根据Michelson干涉原理构建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设计一种可增强相位跟踪反馈抗干扰性能的新方法。在GIS设备上开展了干扰测试,构建得到能满足现场GIS局部放电超声检测要... 为实现对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的局部放电超声光学稳定检测,根据Michelson干涉原理构建GIS局部放电超声传感系统,设计一种可增强相位跟踪反馈抗干扰性能的新方法。在GIS设备上开展了干扰测试,构建得到能满足现场GIS局部放电超声检测要求的传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低于1.8 kHz低频噪声造成的相位衰落起到明显的抑制效果。根据相位衰落抑制效果测试结果,设置相位反馈控制,传感系统达到40 mV的稳定幅值,保证光纤传感系统在100 Hz电动力干扰的条件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GIS局放检测试验结果显示,10 s内Michelson光纤干涉系统对局部放电超声信号达到精确检测的效果,压电传感器(PZT)未检测到局部放电的信号。该研究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 内部缺陷 相位反馈 智能控制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炉电极电流智能切换控制系统
9
作者 孙江鹏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2,共7页
当原料、炉况和加料过程发生未知变化时,电石炉电极控制系统的特性发生变化,导致PI控制系统难以满足电石炉的控制目标。将电石炉的动态特性与模糊自适应PI控制、规则切换控制相结合,提出了电石炉电极控制系统智能切换控制方法。设计了... 当原料、炉况和加料过程发生未知变化时,电石炉电极控制系统的特性发生变化,导致PI控制系统难以满足电石炉的控制目标。将电石炉的动态特性与模糊自适应PI控制、规则切换控制相结合,提出了电石炉电极控制系统智能切换控制方法。设计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系统软硬件平台,开发了基于所提控制方法的应用软件并研发了电石炉电极电流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电石分厂。长期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所研制的电石炉电极电流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将电石炉电极电流控制在工艺规定的目标值范围内,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控制 模糊自适应PI控制 电极电流控制系统 电石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艺引擎的规划放煤控制系统
10
作者 姚钰鹏 商楚浩 刘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6,107,共7页
目前对综放智能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感知方面,对放煤过程智能化的研究较少,自动放煤控制技术存在自适应性不足、效率较低、放煤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为了提升放煤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艺引擎的规划放煤控制系统... 目前对综放智能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感知方面,对放煤过程智能化的研究较少,自动放煤控制技术存在自适应性不足、效率较低、放煤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为了提升放煤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艺引擎的规划放煤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放煤管控单元和窗口决策单元组成:规划放煤管控单元通过异步递进的放煤调度策略、柔性切换技术及规划放煤工艺编辑引擎,实现采煤机位置弱关联的自动顺序放煤及工艺在线编辑,通过关联后部刮板输送机负载,动态调整工艺启停,保障刮板输送机安全作业;窗口决策单元通过PID控制算法动态调节尾梁角度,实现放煤窗口反馈控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放煤窗口大小进行智能决策,以适应不同工况,提高放煤质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异步递进的放煤调度策略与柔性切换技术提升了单刀自动运行效率,无需再手动接管;每一班组自动化运行刀数提升了33.3%;系统关联的后部刮板输送机负载、泵站等设备可动态调整工艺启停,每班后部刮板输送机平均停止次数下降了61.1%,可保障作业安全;工艺编辑引擎能适应多种场景下的应用,工艺调整用时大幅度降低;后部动作与前部动作相互叠加,使得单刀平均用时缩短了9.3%,提升了开采效率;倾角传感关联控制与规划放煤窗口智能决策将每日发热量提升了10.3%,改善了放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智能综放 规划放煤 放煤控制 工艺引擎 异步递进 柔性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流量控制和同步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贵 吕航 +2 位作者 袁志彬 刘井密 郑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0-74,共5页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装置过分依赖对时网络问题,及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SMV报文间、SMV和GOOSE报文间及GOOSE报文间的相互干扰问题,提出了通过在交换机上实现延时可测技术和业务流量管理技术有效解决过程层网络现存的两个主要问...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装置过分依赖对时网络问题,及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SMV报文间、SMV和GOOSE报文间及GOOSE报文间的相互干扰问题,提出了通过在交换机上实现延时可测技术和业务流量管理技术有效解决过程层网络现存的两个主要问题。延时可测技术通过GOOSE、SMV报文携带经过交换机的延时值实现时间同步。业务流量管理技术通过基于目标MAC地址的流量控制方法解决过程层网络报文间相互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交换机 过程层 流量控制 延时可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蔡英凤 李健 +4 位作者 孙晓强 陈龙 江浩斌 何友国 陈小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针对传统单一控制算法无法有效协调智能汽车不同转向工况下横向控制性能要求的问题,根据智能汽车在高速和低速转向工况下呈现出的系统特性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混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低速... 针对传统单一控制算法无法有效协调智能汽车不同转向工况下横向控制性能要求的问题,根据智能汽车在高速和低速转向工况下呈现出的系统特性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混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低速模式下采用PID控制,在高速模式下则采用模型预测控制,通过车辆速度确定路径跟踪控制模式,进而设计带稳定监督的控制模式切换机制,实现了横向控制系统的平滑切换。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混合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实车试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智能汽车不同速度下的路径跟踪性能,具有较好的跟踪精度、实时性和车辆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路径跟踪 车辆状态识别 控制模式切换机制 横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真空开关投切不同负载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妍 陈轩恕 +3 位作者 刘飞 许晶 邱进 张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共6页
智能真空开关主要应用在电容器组、电抗器组、空载线路和空载变压器的投切等4个方面,在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以及短路电流开断方面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笔者目的是研究真空开关投切不同负载的控制策略。文中首先论述了选相投切的基本原理... 智能真空开关主要应用在电容器组、电抗器组、空载线路和空载变压器的投切等4个方面,在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以及短路电流开断方面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笔者目的是研究真空开关投切不同负载的控制策略。文中首先论述了选相投切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开关投切不同负载的操作过电压,最后选取电容器组和电抗器组作为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的典型,详细分析并总结了考虑预击穿、重燃与机械分散性等条件下,智能真空开关投切电容器组和电抗器组的最优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真空开关 投切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熔镁炉嵌入式专用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志伟 方正 +2 位作者 柴天佑 张新海 王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1267,共7页
分析了电熔镁炉熔炼过程对控制器设计的要求,从开发专用控制设备的角度研究了嵌入式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机X86硬件架构和Simulink软件开发环境的电熔镁炉专用嵌入式控制器软硬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电熔镁炉专... 分析了电熔镁炉熔炼过程对控制器设计的要求,从开发专用控制设备的角度研究了嵌入式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机X86硬件架构和Simulink软件开发环境的电熔镁炉专用嵌入式控制器软硬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电熔镁炉专用嵌入式控制器的软硬件系统实现方法和相应的智能控制策略。将所设计的专用嵌入式控制器应用于实际工业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系统设计可靠,能够满足熔炼过程对电极电流的控制要求,提高了产品品位,降低了产品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控制器 电熔镁炉 X86架构 SIMULINK 智能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林祝亮 马世平 杨金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4-116,共3页
随着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兴起。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电子类课程设计的教学中,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和检查评价4个方面展开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兴起。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电子类课程设计的教学中,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和检查评价4个方面展开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分析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智能控制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多功能智能检测仪 被引量:13
16
作者 白泰礼 何羚 +1 位作者 王彩云 邓铁六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66,共4页
研制了一种以高增益弱激发电路和振弦式传感器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以单片机为核心,配存储器及拨码器构成的多功能智能检测仪。实现了在存储器中写入传感器常数及修正系数,测初频调零后,可准确显示所测物理量(力、压力、温度等)的值;一... 研制了一种以高增益弱激发电路和振弦式传感器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以单片机为核心,配存储器及拨码器构成的多功能智能检测仪。实现了在存储器中写入传感器常数及修正系数,测初频调零后,可准确显示所测物理量(力、压力、温度等)的值;一台检测仪可与多只传感器配套使用;通过拨码器可选择多种功能,如保留最大值、超限报警、大小量程自动转换等,适用于多种场合;设有RS-232接口,开发了专用软件,可用于实验室内微机自动监测。实际应用表明:这是一种性能优良、适用于振弦式传感器的多功能智能检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弦式传感器 智能检测仪 拨码器 RS-232接口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的斜巷轨道运输车辆定位与跑车自动防护 被引量:12
17
作者 魏臻 徐自军 +2 位作者 陆阳 程运安 李京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5-860,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斜巷轨道运输监控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轨道车辆定位技术采用计轴器双对冗余配置,检测结果相互复核的工作方式;在对计轴器信号进行分析时,只有超过有效脉宽的信号才判定为过轴信号;采用总线式道岔控... 介绍了一种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斜巷轨道运输监控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轨道车辆定位技术采用计轴器双对冗余配置,检测结果相互复核的工作方式;在对计轴器信号进行分析时,只有超过有效脉宽的信号才判定为过轴信号;采用总线式道岔控制箱,并结合轨道区间的过轴状态,实现对道岔的远程集中可靠控制;结合车辆检测状态,针对易发生脱钩、断绳、脱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常闭式、常开式防护装置的控制策略,阐述了跑车防护的检测原理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巷运输 车辆定位 跑车防护 计轴器 道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选别浓密机底流矿浆浓度和流量区间智能切换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海波 柴天佑 赵大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67-1975,共9页
赤铁矿磁选-浓密-浮选过程中浓密机的底流矿浆浓度受到大而频繁的浮选过程产生的中矿矿浆随机干扰的影响,造成底流矿浆流量频繁波动在工艺规定的范围之外,使得矿浆在浮选机中选别时间缩短,液位波动造成有用金属流失,从而减少精矿品位和... 赤铁矿磁选-浓密-浮选过程中浓密机的底流矿浆浓度受到大而频繁的浮选过程产生的中矿矿浆随机干扰的影响,造成底流矿浆流量频繁波动在工艺规定的范围之外,使得矿浆在浮选机中选别时间缩短,液位波动造成有用金属流失,从而减少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本文分析了难以采用现有的底流矿浆浓度闭环控制策略的原因,提出了由流量设定和跟踪流量设定值控制组成的矿浆浓度与流量区间双闭环控制;提出了基于静态模型的流量预设定、模糊推理的流量设定补偿、流量设定保持器和规则推理的切换机制组成的流量设定智能切换控制方法.与矿浆浓度闭环控制方法的仿真对比实验和在国内某大型赤铁矿混合选别浓密机的成功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浮选中矿干扰下,不仅将底流矿浆浓度和流量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而且明显减少底流矿浆流量波动,从而在保证金属回收率不变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精矿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选别浓密机 智能控制 模糊控制 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横向混合切换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景华 胡平 +2 位作者 李琳辉 王荣本 郭烈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考虑到智能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系统特性,设计了由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律和利用模糊逻辑推理得到的模糊控制律组成的混合切换控制器。当偏差和偏差变化率较小时(小角度转弯),假设系统特性固定不变,切换到最优控制律;而在偏差和... 考虑到智能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系统特性,设计了由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律和利用模糊逻辑推理得到的模糊控制律组成的混合切换控制器。当偏差和偏差变化率较小时(小角度转弯),假设系统特性固定不变,切换到最优控制律;而在偏差和偏差变化率较大时(大角度转弯),车辆具有强非线性、时变、耦合和参数不确定性等特性,切换到模糊控制律。采用ADAMS和Matlab/Simulink联合控制仿真的方法对该智能车辆的横向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横向控制器可保证智能车辆在路径跟踪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横向控制 切换控制 模糊控制 联合控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案 被引量:35
20
作者 付蔚 敬章浩 +2 位作者 罗志勇 黄修谋 吴有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723,共7页
为利用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技术削减配电小区峰谷负荷差,改善负荷曲线,提出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管理控制方案。首先,针对各家电设备运行规律不同的特点,抽象出3种家电负荷类型,并建立对应类型的控制模型及DR策略;其次,... 为利用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技术削减配电小区峰谷负荷差,改善负荷曲线,提出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智能家电管理控制方案。首先,针对各家电设备运行规律不同的特点,抽象出3种家电负荷类型,并建立对应类型的控制模型及DR策略;其次,按照分时时段对分时电价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电价优先级,针对DR事件(需求响应最大限制负荷、需求响应时间、可中断负荷时长等),引入DR控制规则和预调度机制;最后,对控制调度队列中家电的调度顺序进行切换和实施控制,以实现峰谷负荷的均衡。通过仿真算例对比分析了预调度与正常DR调度对电网负荷的均衡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控制方案能减少用户的整体费用支出和缓解电网负荷,因而是可行且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移峰填谷 智能家电控制 调度队列 调度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