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进口白霉奶酪中优势霉菌分离鉴定及其凝乳酶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海粟 吴琛 +5 位作者 陶冬冰 洛雪 岳婷婷 乌日娜 武俊瑞 岳喜庆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3,共6页
通过传统形态学分析,采用碳源同化试验、氮源同化试验、水解蛋白、分解杨梅苷测定及分解脂肪试验,结合26S rDNA D1/D2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进口白霉奶酪样品中筛分出的生长优势霉菌进行菌种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从优势... 通过传统形态学分析,采用碳源同化试验、氮源同化试验、水解蛋白、分解杨梅苷测定及分解脂肪试验,结合26S rDNA D1/D2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进口白霉奶酪样品中筛分出的生长优势霉菌进行菌种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从优势霉菌菌种中分离提取凝乳酶,在不同温度、不同反应pH值、作用时间以及不同金属离子的条件下,通过脱脂奶粉凝乳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白霉奶酪产品中筛选得到优势霉菌菌株对7种不同碳源中的5种均能利用,对4种氮源中的3种能够利用,能够水解蛋白质、分解脂肪,不能分解杨梅苷,目标菌株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Geotrichum sp.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确定白霉奶酪中优势霉菌为白地霉。白地霉凝乳酶在45℃条件下酶活性达到(0.495±0.067)IMCU,在45℃和pH6.0条件下酶活性达到(0.613±0.043)IMCU,保温3~7 min酶活性稳定在[(0.536-0.613)±(0.031-0.043)]IMCU范围内。反应温度为45℃、pH6.0条件下作用3 min,Mg^2+和Cu^2+存在下酶活性分别提高43.6%和32.5%,达到(0.880±0.092) IMCU和(0.812±0.055) IMCU。确定白地霉凝乳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佳稳定性为保温3~7 min、Mg^2+和Cu^2+对酶活性有较高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奶酪 白霉奶酪 白地霉 凝乳酶 筛分鉴定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凝乳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曾祺 张志国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6,共7页
凝乳酶(MCE)是食品工业中运用最多的酶制剂,微生物凝乳酶(MCEs)作为传统凝乳酶来源的替代品,具有高凝乳活性、高稳定性及低成本的优势,在凝乳酶制剂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微生物凝乳酶的研究进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微生物凝... 凝乳酶(MCE)是食品工业中运用最多的酶制剂,微生物凝乳酶(MCEs)作为传统凝乳酶来源的替代品,具有高凝乳活性、高稳定性及低成本的优势,在凝乳酶制剂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微生物凝乳酶的研究进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微生物凝乳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微生物凝乳酶的发展应用提供更加广泛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乳酶 微生物凝乳酶 研究进展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