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
作者 葛绾宇 米娟 +4 位作者 伍锦凤 孔昕 张敏 刘大伟 叶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54-959,共6页
目的探讨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FISH检... 目的探讨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FISH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包括7例TFE3易位肾细胞癌和3例TFEB易位肾细胞癌。10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3例;年龄21~66岁,平均42.5岁。眼观: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镜检:肿瘤细胞边界清楚,呈乳头状、腺泡状、巢状结构排列,核仁可见,胞质透明,部分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TFE3易位肾细胞癌中可见砂粒体,TFEB易位肾细胞癌中可见典型双相形态。免疫表型:10例TFE3、PAX8均阳性,8例CD10阳性,8例vimentin阳性,3例HMB-45和4例Melan A阳性,10例CK7均阴性。FISH检测7例TFE3易位肾细胞癌和3例TFEB易位肾细胞癌均存在分离信号。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随访8例均生存。结论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是一类较为少见的肾细胞癌,FISH是检测该肿瘤的金标准,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itf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 TFE3 TFEB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15例患者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伟 陆亚文 +3 位作者 刘晓航 高洪波 汤伟 周良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9-375,共7页
目的分析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理提高对该类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MiT家族易位性RCC,包括14例Xp11.2/TFE3基因易位性RCC(Xp11.2 R... 目的分析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理提高对该类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MiT家族易位性RCC,包括14例Xp11.2/TFE3基因易位性RCC(Xp11.2 RCC)和1例t(6;11)(p21;q12)基因易位性RCC[t(6;11)RCC]患者,观察位置、大小、边缘、出血、囊变、钙化、密度、信号、强化等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14例Xp11.2 RCC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6岁,位于肾髓质者12例,3例最大径<4 cm,11例最大径≥4 cm,11例边缘清晰,出血8例,均有坏死囊变;CT平扫中4/8例出现钙化,肿瘤实质部分密度较肾皮质高;MR以混杂信号为主,与肾皮质相比,肿瘤主体信号在T1WI稍高(6/9)而在T2WI低或稍低(8/9);增强呈持续性轻中度强化。1例29岁年轻男性t(6;11)RCC患者,最大径约14 cm,边缘清晰,内见出血,主体位于肾实质。MRI平扫与肾皮质相比呈T1WI稍高而T2WI稍低的信号,增强呈不均匀持续性中度强化,未见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结论 RCC患者病灶主体位于髓质,界清且呈明显不均质样表现,增强呈持续轻中度强化,应考虑MiT家族易位性RCC,特别是年轻患者。但影像学上无法完全区分Xp11.2 RCC和t(6;11)RCC,肿块较大提示后者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家族 细胞 易位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