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YVO_(4)基红色荧光粉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唐鹿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 YVO_(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无机基质材料,能高效地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并有效地传递给Eu^(3+),因而YVO_(4)∶Eu^(3+)荧光粉在短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红光发射性能。但YVO_(4)∶Eu^(3+)荧光粉不能有效地被长波长的近紫外光激发。为了获得能被近紫外芯片(350~410nm)有效激发的YVO_(4)基红色荧光粉,以有强近紫外光吸收能力的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有机配体为Eu^(3+)的敏化剂,通过溶剂热和离子交换二步实验法,成功地合成了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验表明,在TTA有机配体的敏化作用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的激发峰被明显的宽化,使得350~410nm的近紫外光能被有效地吸收。在373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YVO_(4)∶Eu^(3+)∶Eu^(3+)-TTA荧光粉实现了明亮的红光发射。YVO_(4)∶Eu^(3+)∶Eu^(3+)-TTA荧光粉具有良好的近紫外激发性能和红光发射性能,是一种有望应用于近紫外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近紫外光 YVO_(4)∶Eu^(3+) 红色荧光粉 TTA有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离子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斯琴 郭敏 +1 位作者 张梅 王习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1-214,21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Eu3+离子掺杂的TiO2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少量稀土Eu3+离子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进而提高晶体相变温度;荧光光谱研究表明TiO2∶Eu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Eu3+离子掺杂的TiO2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少量稀土Eu3+离子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进而提高晶体相变温度;荧光光谱研究表明TiO2∶Eu3+体系中均能得到Eu3+离子特征发射光谱。随着Eu3+离子含量的增加,Eu3+离子的发光性能增强;并且Eu3+离子以Eu2(樟脑酸)3(1,10-菲咯啉)2有机配合物为前驱体掺杂到TiO2∶Eu3+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优于以Eu(NO3)3.6H2O为前驱体制备的TiO2∶Eu3+纳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离子掺杂 TIO2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瑞芬 王福明 +2 位作者 刘芳 张胤 安胜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6,5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分析(PL)等手段对TiO2的相结构和TiO2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掺杂组分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以紫外光下降解亚甲基蓝为探针反应,考察...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分析(PL)等手段对TiO2的相结构和TiO2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掺杂组分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以紫外光下降解亚甲基蓝为探针反应,考察铕的掺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的掺杂能够通过抑制催化剂晶粒长大从而减少团聚,并且通过降低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实验表明,催化剂加入量为3g/L,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20mg/L时,掺杂1%Eu3+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反应3.5h降解率达到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eu3+掺杂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MPO4∶Eu3+,Bi3+/Tb3+(M=La,Gd,Y)的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叶 王庆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PO4∶Eu3+,Bi3+(M=La,Gd,Y)及MPO4∶Tb3+(M=La,Gd,Y)荧光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仪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LaPO4和GdPO4属单斜晶系,而YPO4属体心立方晶系。用Diamond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并绘出了晶...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PO4∶Eu3+,Bi3+(M=La,Gd,Y)及MPO4∶Tb3+(M=La,Gd,Y)荧光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仪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LaPO4和GdPO4属单斜晶系,而YPO4属体心立方晶系。用Diamond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并绘出了晶胞结构。对样品发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MPO4(M=La,Gd,Y)均属于正磷酸盐,但由于晶格结构不同,其发光性质也不同。立方晶系的YPO4更有利于掺入其中的稀土离子的发光,Bi3+离子的引入能够明显改善样品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磷酸盐 MPO4∶eu3 Bi3+/Tb3+(M=La Gd Y) 晶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钙钛矿结构BaLaLiTeO6∶Eu3+红色荧光粉的光谱与LED封装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平兆艳 赵旺 +1 位作者 郑庆华 周薇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2-439,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100℃下合成出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BaLa1-xLiTeO6∶xEu^3+(x=0.1~1)红色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形貌、光谱特性及LED光色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BaLaLiTeO6中Eu3+的最大和最佳掺杂浓度均为x=0.4,更大的掺杂...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100℃下合成出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的BaLa1-xLiTeO6∶xEu^3+(x=0.1~1)红色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形貌、光谱特性及LED光色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BaLaLiTeO6中Eu3+的最大和最佳掺杂浓度均为x=0.4,更大的掺杂量将导致杂相和浓度猝灭的产生。在465nm光激发下,该浓度的样品发射光谱中5D0→7F2与5D0→7F2强度比值达到了7.31,色品坐标值为(0.665,0.334),色纯度为99.7%,荧光寿命为660.9μs,绝对量子效率达到71.4%。在100℃时积分发光强度是室温时的84.5%,热激活能经计算为0.434eV。基于该样品的红光LED灯珠能够发出明亮的红光。综上所述,该类荧光粉表现出良好的发光效率、色纯度及发光热稳定性,在白光LED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aLiTeO6∶Eu^3+ 高温固相法 LED用红色荧光粉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AlO3∶Eu3+的绿色化学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丽 杨智 +4 位作者 何锋 李永明 高振华 黄艳 陶冶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提出一种合成LaAlO3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将化学计量比的反应物La(OH)3/La2O3和Al(OH)3放入反应釜中,于220℃温度下水热活化处理,快速加热至900℃反应即可得到LaAlO3。XRD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aAlO3为三方晶系。PL... 提出一种合成LaAlO3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将化学计量比的反应物La(OH)3/La2O3和Al(OH)3放入反应釜中,于220℃温度下水热活化处理,快速加热至900℃反应即可得到LaAlO3。XRD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aAlO3为三方晶系。PL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aAlO3∶Eu3+的主要发射为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发射和5D0→7F2电偶极跃迁发射,红橙比随着Eu3+离子掺杂量的增加而变大。在VUV-UV激发光谱中,LaAlO3∶Eu3+位于VUV光谱区的基质吸收很弱,而位于~315 nm的O2--Eu3+的电荷迁移跃迁带(CT)则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AlO3∶eu3+ 绿色化学合成 X射线粉末衍射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Zn2+掺杂CaWO4∶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林香 赵海琴 孙德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0,共8页
采用微波加热固相法合成了Mg2+、Zn2+掺杂CaWO4∶Eu3+荧光粉。利用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Mg2+、Zn2+、Eu3+掺杂CaWO4不影响CaWO4基质的四方晶... 采用微波加热固相法合成了Mg2+、Zn2+掺杂CaWO4∶Eu3+荧光粉。利用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Mg2+、Zn2+、Eu3+掺杂CaWO4不影响CaWO4基质的四方晶相。395nm激发下,与CaWO4∶2%Eu3+样品比较,分别掺杂0.5%的Mg2+或Zn2+的样品发光强度提高了1.3倍和2.1倍;与3%Mg2+或3%Zn2+掺杂CaWO4∶2%Eu3粉体发光比较,当Eu3+浓度增加为3%时,粉体的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7.3倍和14.8倍;与CaWO4∶3%Eu3+样品比较,3%的Mg2+或Zn2+掺杂后的样品光强分别提高了1.2倍和1.3倍。262nm比395nm激发同一样品的Eu3+的5D0能级寿命有所增加。与单掺2%Eu3+样品比较,随着Mg2+或Zn2+掺杂浓度增加,样品荧光寿命先增加后减小。同样激发波长下,与Mg2+或Zn2+掺杂CaWO4∶2%Eu3+样品荧光寿命相比,Eu3+浓度增加为3%时,样品的荧光寿命明显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固相法 Mg2+/Zn2+掺杂CaWO4∶eu3+ 发光性质 能级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La1.9Y0.06Mo2O9∶Eu3+Sm3+荧光粉及其能量传递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侯芹芹 江元汝 +3 位作者 甘俊羊 赵亚娟 赵彬 韩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9-1944,共6页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La1.9Y0.06Mo2O9∶Eu^3+Sm^3+系列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荧光光谱(PL)研究了La1.9Y0.06Mo2O9∶Eu^3+Sm^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不同溶剂比下的形貌及其能量传递机理。XRD结果表明,L...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La1.9Y0.06Mo2O9∶Eu^3+Sm^3+系列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荧光光谱(PL)研究了La1.9Y0.06Mo2O9∶Eu^3+Sm^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不同溶剂比下的形貌及其能量传递机理。XRD结果表明,La1.9Y0.06Mo2O9∶Eu^3+Sm^3+荧光粉为空间点群P213的立方结构,结晶度高,稀土离子的掺入、溶剂的添加没有改变荧光粉的晶相结构;SEM结果表明,样品为蒲公英3D球形粒子,结构呈网状,壁厚比较薄,形貌规整、尺寸均匀,直径约为8μm,分散度好。La1.9Y0.06Mo2O9∶16%Eu^3+x%Sm^3+荧光粉中,Sm^3+的共掺有效地改善了Eu^3+浓度猝灭现象,Eu^3+物质的量浓度为16%时,荧光粉的荧光强度最大,Eu^3+浓度增加至20%时,荧光粉才发生浓度猝灭现象。La1.9-Y0.06Mo2O9∶16%Eu^3+3%Sm^3+在465nm激发波长下,发射Eu3+的4f特征光谱,其荧光强度约为La1.9Y0.06Mo2O9∶8%Eu^3+强度的7倍,说明Sm3+的加入能够有效地增强荧光强度。同时La1.9Y0.06Mo2O9:xEu^3+在591nm、616nm处强而窄的峰位置未发生变化,且强度明显增加,5D0-7F2的电偶极跃迁仍然最强,发射出典型的红光。La1.9Y0.06Mo2O9∶16%Eu^3+y%Sm^3+在405nm激发下,依旧发射Eu^3+的4f特征光谱,说明Sm3+能够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Eu^3+,传递效率约为55%。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属于偶级-偶级相互作用(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 3D蒲公英球形粒子 钐、铀共掺 能量传递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Li+,Bi3+掺杂CaWO4∶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林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1,共7页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了Na^+,Li^+,Bi^(3+)掺杂的CaWO_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浓度(...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合成了Na^+,Li^+,Bi^(3+)掺杂的CaWO_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仪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能级寿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浓度(摩尔分数)均为3.75%的Eu^(3+),Na^+,Li^+,Bi^(3+)掺杂的CaWO_4均保持了基质的四方晶相结构.Na^+,Li^+,Bi^(3+)单掺杂或共掺杂后的样品比CaWO_4∶Eu^(3+)样品颗粒度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393 nm光激发下,掺杂Eu^(3+),Na^+及掺杂Eu^(3+),Li^+样品的发光强度比CaWO_4∶Eu^(3+)的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1.8倍和1.2倍,共掺杂Eu^(3+),Li^+,Na^+及Eu^(3+),Li^+,Bi^(3+)的样品发光均有所减弱.在254和393 nm光激发下,掺杂Li^+的CaWO_4∶Eu^(3+)样品的荧光寿命最短.同一样品在393 nm光激发下的荧光寿命短于254nm光激发下的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加热法 CaWO4∶eu3+ 发光特性 能级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3)AlO_(4)F∶Eu^(3+),Dr^(3+),Na^(+)发光材料性能
11
作者 梁瑞含 赵惠明 +2 位作者 张艳吉 李文霞 米晓云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7,共12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r^(3+)和Na^(+)的浓度(摩...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r^(3+)和Na^(+)的浓度(摩尔分数)分别为11%、5%和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导致Eu^(3+)和Dr^(3+)发生浓度猝灭的机制分别为四级-四级相互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Eu^(3+)、Dr^(3+)共掺杂实验中,证明了存在Dr^(3+)向Eu^(3+)的能量传递。此外,加入Na^(+)作为电荷补偿剂提高了Sr_(3)AlO_(4)F的发光性能,加入4%Na^(+)后发光强度提升近4倍。探究了Sr_(3)AlO_(4)F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在150℃时,共掺杂Eu^(3+)、Dr^(3+)样品的发光强度为30℃时的72.71%。Sr_(3)AlO_(4)F∶Eu^(3+),Dr^(3+),Na^(+)这种新型的红色发光材料有利于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Sr_(3)AlO_(4)F∶Eu^(3+) Dr^(3+) Na^(+) 红色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发光材料MgTiO3:Eu^3+的水热合成研究
12
作者 何赐全 杨朝阳 孙家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4,51,共3页
以MgSO4、TiCl4为镁源和钛源,以NaOH为矿化剂,向体系内添加Eu3+,在有聚四氟乙烯衬的高压反应釜内以60%的填充度、以220℃的反应温度通过90~200h的反应时间制得MgTiO3:Eu3+粉体。XRD分析表明相纯度较高。FS结果显示,产品有294nm和483nm2... 以MgSO4、TiCl4为镁源和钛源,以NaOH为矿化剂,向体系内添加Eu3+,在有聚四氟乙烯衬的高压反应釜内以60%的填充度、以220℃的反应温度通过90~200h的反应时间制得MgTiO3:Eu3+粉体。XRD分析表明相纯度较高。FS结果显示,产品有294nm和483nm2个激发峰;发射峰位于615nm,颜色较纯。该方法具有合成温度低,产物发光亮度好,不用焙烧和球磨就能得到优质粉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水热合成 mgtio3:eu3+ 红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4∶Eu3+纳米粒子和六棱柱的水热控制合成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冉营营 赵军伟 孔祥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560,共5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螯合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利用水热法分别合成出立方相NaYF4:Eu^3+球形纳米粒子和六角相NaYF4:Eu^3+六角微米棱柱。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吸收(FTIR),以及发光光谱等手段对产物... 以柠檬酸三钠为螯合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利用水热法分别合成出立方相NaYF4:Eu^3+球形纳米粒子和六角相NaYF4:Eu^3+六角微米棱柱。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吸收(FTIR),以及发光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物的晶格结构和柠檬酸分子的选择性吸附是晶体形貌可控的主要原因。在395nm光激发下,NaYF4:Eu^3+样品显示出较强的橙色(588nm)和红色(614nm)发光,分别来自于Eu^3+离子5↑D0→7↑F1和5↑D0→7↑F2的跃迁。从5↑D0→7↑F2与5↑D0→7↑F1跃迁的强度比可以推断在立方相纳米粒子的晶格中Eu^3+离子更多地占据反演中心的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三钠 纳米粒子 NaYF4∶eu3+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发光粉CaWo4:Eu3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的研究
14
作者 张丽丽 吕树臣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9期28-28,共1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CaWO4:Eu3+发光粉体。在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的系列样品均具有Eu3特征的强室温红光荧光发射。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和掺杂摩尔分数来调控近紫外和蓝光吸收强度,进而调控用395nm的近紫外光和465nm的蓝光...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CaWO4:Eu3+发光粉体。在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的系列样品均具有Eu3特征的强室温红光荧光发射。通过调节煅烧温度和掺杂摩尔分数来调控近紫外和蓝光吸收强度,进而调控用395nm的近紫外光和465nm的蓝光激发样品所得红光发光强度。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晶CaWO4:Eu3+发光粉体可以被紫外和蓝光发光二极管有效激发,且可作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共沉淀法 CAWO4 eu3+ 发光性质 白光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的白色发光和能量传递机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静 张吉林 +4 位作者 周文理 荣春英 余丽萍 李承志 廉世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6-312,共7页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x-y-zMgSi2O7∶xCe3+,yTb3+,zEu3+系列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物相和发光性质,并讨论了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327 nm波长...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x-y-zMgSi2O7∶xCe3+,yTb3+,zEu3+系列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物相和发光性质,并讨论了Ce3+-Tb3+-Eu3+共掺杂Sr2MgSi2O7体系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327 nm波长激发下,所合成荧光粉的发射峰主要位于387 nm(蓝紫)、542nm(绿)和611 nm(红)处;分别以387,542和611 nm为监控波长,所得激发光谱显示荧光粉在327 nm处有最好的激发.在327 nm光激发下,系列样品发光进入白光区.最优化的荧光粉为Sr1.91MgSi2O7∶0.01Ce3+,0.05Tb3+,0.03Eu3+,其色坐标为(0.337,0.313),是一种潜在的发光二极管(LED)用白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 Ce3+ Tb3+ eu3+ 白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CaSnO3∶Eu3+发光粉过程中添加PEG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雪飞 肖林久 +4 位作者 贺明睿 谢颖 陈永杰 李文泽 于维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4-488,共5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CaSnO3:Eu^3+荧光粉。研究了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10000)对CaSnO3:Eu^3+结构、粒度、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 采用sol-gel法制备CaSnO3:Eu^3+荧光粉。研究了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10000)对CaSnO3:Eu^3+结构、粒度、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添加PEG没有改变样品的结构,很好地改善样品粒度以及形貌,荧光粉的相对发光强度也稍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nO3∶eu3+ PEG 粒度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晶的尺寸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管茂发 彭思艳 +2 位作者 余乐书 章凯 杨流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_2O_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_2O_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高温烧结 Y2O3∶eu3+ 纳米晶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离子对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2+ (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磊 董杰 +2 位作者 黄平 田跃 崔彩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3-55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整齐有序,管径大小统一;不同的二价离子种类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余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324 nm波长光激发样品,由于Eu3+的5D0→7F2跃迁,最强的红色发射峰位于626 nm处;不同离子掺杂样品的余辉性能按Ba2+、Ca2+、Sr2+、Mg2+的顺序递加,其中二价离子为Mg2+时,余辉时间长达287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余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2S∶eu3+ Mg2+ Ti4+ 溶胶凝胶模板法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Ca2-xSiO3Cl2:xEu3+高效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温慧霞 周艳 +2 位作者 樊彬 李敏 赵文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90,95,共4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红色荧光体Eu^3+掺杂的Ca2SiO3Cl2,研究了Ca2-xSiO3Cl2∶xEu^3+(x=3%~18%)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样品可以被近紫外350~420nm波段激发,最强激发峰位置位于394nm,发射光谱...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红色荧光体Eu^3+掺杂的Ca2SiO3Cl2,研究了Ca2-xSiO3Cl2∶xEu^3+(x=3%~18%)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样品可以被近紫外350~420nm波段激发,最强激发峰位置位于394nm,发射光谱呈现出Eu^3+的特征红色发光,谱带峰值位置在592nm和620nm,分别对应于5 D0→7F1和5 D0→7F2特征跃迁。结果表明:最强发射对应的掺杂浓度是15%(摩尔分数),样品Ca1.85SiO3Cl2∶0.15Eu^3+荧光粉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近紫外激发三基色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EU^3+掺杂 高温固相法 发射光谱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6O10∶Eu3^+,Bi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成功 李红喜 +2 位作者 温慧霞 樊彬 赵文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4-98,共5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系列Sr1-xB6O10∶xEu3^+和系列Sr1-x-yB6O10∶xEu3^+,yBi3^+红色荧光粉,并对SrB6O10∶Eu3^+和SrB6O10∶Eu3^+,Bi3^+进行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700℃下灼烧8h可以合成纯相的SrB6O10∶Eu...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系列Sr1-xB6O10∶xEu3^+和系列Sr1-x-yB6O10∶xEu3^+,yBi3^+红色荧光粉,并对SrB6O10∶Eu3^+和SrB6O10∶Eu3^+,Bi3^+进行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700℃下灼烧8h可以合成纯相的SrB6O10∶Eu3^+和SrB6O10∶Eu3^+,Bi3^+。在Eu3^+浓度为0.07时发射强度达到最高,掺杂Bi3^+后,明显对Eu3^+有敏化作用,当Eu3^+浓度为0.10,Bi3^+浓度为0.001时,发射强度峰位最大,主要发射峰是614nm处电偶极5D0-7F2跃迁,以红光为主。表明SrB6O10∶Eu3^+,Bi3^+可用作良好的近紫外激发红色发光材料,改进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eu3^+、Bi3^+掺杂 高温固相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