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锌对MgO-Al_2O_3-SiO_2系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国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2-1907,共6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不同氧化锌含量的MgO-Al2O3-SiO2系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氧化锌含量对MgO-Al2O3-SiO2系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氧化锌对玻璃结构的影响,并验证玻璃的差热分析结果,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 采用熔融法制备不同氧化锌含量的MgO-Al2O3-SiO2系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氧化锌含量对MgO-Al2O3-SiO2系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氧化锌对玻璃结构的影响,并验证玻璃的差热分析结果,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对950℃烧结后的微晶玻璃样品进行晶相分析。结果表明:少量氧化锌的加入(w(ZnO)≤3%)能够促进玻璃粉体的烧结致密化,过多的氧化锌将阻止样品的烧结。样品的介电常数和膨胀系数随着氧化锌的增加而增加。样品的介电损耗随氧化锌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与密度的变化规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mgo—al2o3—sio2体系 玻璃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IR、DTA和XRD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迟玉山 沈菊云 陈学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含有TiO2和ZrO2的薹青石微晶玻璃的分相、成核与析晶过程.热处理过程中玻璃首先发生分相,富含钛离子的一相呈现点滴状,均匀分散于玻璃基体中.随后玻璃中析... 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含有TiO2和ZrO2的薹青石微晶玻璃的分相、成核与析晶过程.热处理过程中玻璃首先发生分相,富含钛离子的一相呈现点滴状,均匀分散于玻璃基体中.随后玻璃中析出大量微小的镁铝钛酸盐晶粒,并保持与玻璃分相类似的显微结构形貌.在玻璃析晶过程中钛离子逐渐向六配位状态转化,表明玻璃中钛离子参与形成晶相,玻璃相中钛离子含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ZRo2 微晶玻璃 分相 成核 析晶 红外光谱 mgo al2o3 sio2 氧化镁 氧化铝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γ-Al_2O_3、SiO_2混合体系的表面配位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嘉 张卫民 +3 位作者 黄佩佩 樊佳妮 孙仁贵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运用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α-Fe2O3、γ-Al2O3、SiO2单一体系及三组分混合体系中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质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吸附行为.依据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CCM),计算了相应的表面酸碱配位常数.结果表明:α... 运用自动电位滴定技术分别研究了纳米α-Fe2O3、γ-Al2O3、SiO2单一体系及三组分混合体系中氧化物表面的酸碱性质和对重金属离子Cu2+、Pb2+、Zn2+的吸附行为.依据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CCM),计算了相应的表面酸碱配位常数.结果表明:α-Fe2O3/γ-Al2O3/SiO2三组分混合体系的表面化学反应并非是单一体系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着不同矿物表面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三组分表面酸碱反应平衡式和相应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XOH2+≡XOH+H+(lgKa1=-4.23),≡XOH≡XO-+H+(lgKa2=-8.41).根据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在α-Fe2O3/γ-Al2O3/SiO2混合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得到Cu2+、Pb2+、Zn2+在混合体系表面配位反应及其平衡常数如下:≡XOH+M2+≡XOM++H+;lgK=-2.20,-1.90,-3.20(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al2o3 sio2 混合体系 表面配位 表面酸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l_2O_3/SiO_2体系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世柯 黄勇 +1 位作者 黄校先 郭景坤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49-155,共7页
深刻理解莫来石的形成及其动力学对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莫来石或含莫来石陶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几种含Al2 O3 SiO2 体系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 ,深入分析了莫来石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 深刻理解莫来石的形成及其动力学对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莫来石或含莫来石陶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几种含Al2 O3 SiO2 体系反应烧结过程中莫来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 ,深入分析了莫来石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影响因素。表明莫来石的形成机制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起始原料的特征 ,低温下 (<165 0℃ )莫来石形成是一个在富SiO2 基质中成核和生长的过程 ,其生长速率受Al2 O3颗粒向非晶富SiO2 基质相中的溶解过程控制 ;而在 165 0℃以上 ,莫来石的成核和生长发生在Al2 O3和SiO2 的界面上 ,生长速率由Al3+ 和Si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体系 莫来石 反应烧结 形成机制 氧化铝 二氧化硅 工程陶瓷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Al_2O_3/SiO_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黄佩佩 孙和云 +1 位作者 樊佳妮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5-1431,共7页
运用电位滴定技术研究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依据滴定数据及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利用WinSGW软件计算得出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XOH+H+≡XOH2+(lgK1=5.06±0.05);... 运用电位滴定技术研究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的表面酸碱性质;依据滴定数据及表面配位理论恒电容模式,利用WinSGW软件计算得出了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酸碱反应平衡常数:≡XOH+H+≡XOH2+(lgK1=5.06±0.05);≡XOH≡XO-+H+(lgK2=-8.45±0.10);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在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表面的吸附行为,并用WinSGW软件模拟得出了Cu2+,Pb2+,Zn2+在该混合悬浮液体系中的表面配位常数:≡XOH+M2+≡XOM++H+[lgK=-2.20,-1.72,-2.90(M=Cu,Pb,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sio2纳米颗粒混合体系 Cu2+ Pb2+ Zn2+ 酸碱 表面配位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Na_2O体系中制备莫来石连续纤维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树玉 崔洪芝 +2 位作者 韩野 王淑峰 吴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6-799,共4页
以Al2O3、SiO2、Na2CO3粉末为原料,通过熔融拉丝法制备了莫来石连续纤维;通过X-ray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分析,讨论了莫来石纤维的形成过程及机理。实验表明,采用熔融法,从SiO2-Al2O3-Na2O体系中能够制备出组织... 以Al2O3、SiO2、Na2CO3粉末为原料,通过熔融拉丝法制备了莫来石连续纤维;通过X-ray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分析,讨论了莫来石纤维的形成过程及机理。实验表明,采用熔融法,从SiO2-Al2O3-Na2O体系中能够制备出组织形态为针状的莫来石连续纤维,纤维的主晶相为莫来石和玻璃相;部分玻璃相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够转变为莫来石晶相,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耐火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纤维 制备 al2o3-sio2-Na2o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瓷砖釉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江自然 李明曦 +1 位作者 樊星 郑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7,70,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维氏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热处理对合作单位博德精工提供的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瓷砖釉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提高耐磨性能和优化热...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维氏显微硬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热处理对合作单位博德精工提供的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瓷砖釉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提高耐磨性能和优化热处理工艺。分别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和一步法处理瓷砖釉面,结果表明,试样经过750℃保温120min—950℃保温90min和900℃保温2h处理后均析出透辉石、钡长石和氧化锆,大约能够使釉面硬度提高15%和13.6%。另外,试样经940℃保温5min处理后,发生氧化锆相变增韧,硬度提高约11.5%。考虑到工厂的生产实际,氧化锆相变增韧处理是提高瓷砖秞面力学性能的最佳热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 热处理 相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丽 刘立强 王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10期3779-3781,共3页
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3种不同晶化温度对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性能、微观结构及抗弯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温度逐步升高,晶粒尺寸逐步增大,抗弯强度逐渐增高。
关键词 mgo—al2o3-sio2 晶化温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氧分压下CaO-SiO_2-Al_2O_3-FeO_x体系的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
9
作者 王楠 刘敏 +1 位作者 陈帅超 陈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8-1161,共4页
采用高温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10.13 Pa氧分压下,温度对CaO-Al2O3-FeOx及SiO2-Al2O3-FeOx两三元系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的影响.平衡试样的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SEM(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对CaO-Al2O3-FeOx体系而言,随着温度由1 450℃升... 采用高温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10.13 Pa氧分压下,温度对CaO-Al2O3-FeOx及SiO2-Al2O3-FeOx两三元系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的影响.平衡试样的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SEM(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对CaO-Al2O3-FeOx体系而言,随着温度由1 450℃升至1 550℃,液相区向高Al2O3区域扩展,且两个温度条件下其高Al2O3区域的平衡相关系均包括两相平衡共存以及三相平衡共存.另一方面,对于SiO2-Al2O3-FeOx体系,其液相区随温度升高向高铁区及莫来石初晶区扩展,同时该体系1 450℃下靠近SiO2-FeOx侧的平衡相关系与1 550℃下不同.此外,实验测定的液相线与基于FactSage的计算值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2o3-Feox体系 sio2-al2o3-Feox体系 液相线 平衡相关系 中等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道Al_2O_3/SiO_2对NaAlH_4-Tm_2O_3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俊 李洁 +2 位作者 唐仁英 李文章 陈启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59-1666,共8页
以机械球磨法制备具有可逆吸放氢性能的NaAlH4-Tm2O3储氢材料体系。利用相同制备方法进一步研究两种不同孔道材料(大孔Al2O3与介孔SiO2)对NaAlH4-Tm2O3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测试样品的循环吸放氢性能,并对样品吸放氢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 以机械球磨法制备具有可逆吸放氢性能的NaAlH4-Tm2O3储氢材料体系。利用相同制备方法进一步研究两种不同孔道材料(大孔Al2O3与介孔SiO2)对NaAlH4-Tm2O3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测试样品的循环吸放氢性能,并对样品吸放氢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大孔Al2O3材料的添加并不能明显改善NaAlH4-Tm2O3体系的放氢速率和放氢量,而介孔SiO2的加入使NaAlH4-Tm2O3体系在150℃条件下5 h内的首次放氢量(质量分数)达到4.61%,高于NaAlH4-Tm2O3体系的4.27%,增加了约8.0%。此外,添加介孔SiO2的NaAlH4-Tm2O3体系放氢速率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H4 Tm2o3 大孔al2o3 介孔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比对SiO_2-Al_2O_3-MgO系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时迁 何峰 +3 位作者 陈剑 杨虎 刘小青 谢峻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13-3919,共7页
SiO_2-Al_2O_3-MgO系玻璃因具备强度大、弹性模量高等优异性能而用作高模量玻璃纤维的制备。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不同Al/Si比的SiO_2-Al_2O_3-MgO系基础玻璃,并研究了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玻璃网络结构由铝氧四面体[AlO... SiO_2-Al_2O_3-MgO系玻璃因具备强度大、弹性模量高等优异性能而用作高模量玻璃纤维的制备。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不同Al/Si比的SiO_2-Al_2O_3-MgO系基础玻璃,并研究了玻璃的结构和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玻璃网络结构由铝氧四面体[AlO_4]和硅氧四面体[SiO_4]相互连接而成。随着Al/Si比的增加,[AlO_4]含量保持不变,[AlO_6]含量逐渐增加。DSC分析表明,本系统玻璃的玻璃转变点T_g、成核温度T_x均随Al/Si比的增大而提高,玻璃的析晶倾向变强烈。热膨胀分析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随Al/Si比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物理及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下:随Al/Si比的增大,密度、弹性模量均随之不断增大;而弯曲强度和维氏硬度则是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mgo玻璃 玻璃结构 玻璃性能 al/Si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同时测定烧结矿中CaO、MgO、SiO_2、Al_2O_3、MnO和P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益娟 朱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7-578,共2页
关键词 ICP-AES法 al2o3 同时测定 sio2 烧结矿 CAo mgo MNo 炼铁工艺 控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Al_2O_3-CaO-Na_2O-MgO系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的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秀改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 Si O2 -Al2 O3 -Ca O-Na2 O-Mg O系微晶玻璃组成与热膨胀系数关系的网络模型 .结果表明 :本网络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报精度 ,可以准确预测相应组成的热膨胀系数 ,人工神经网络为材料设计 ,性能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 Si O2 -Al2 O3 -Ca O-Na2 O-Mg O系微晶玻璃组成与热膨胀系数关系的网络模型 .结果表明 :本网络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报精度 ,可以准确预测相应组成的热膨胀系数 ,人工神经网络为材料设计 ,性能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al2o3-CAo-NA2o-mgo 微晶玻璃 热膨胀系数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吸附剂对CO_2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闻霞 孙楠楠 +11 位作者 李碧 李军平 王峰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任泽厚 郭金刚 王志杰 李庆 吴志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取MgO/Al2O3吸附剂,利用BET、XRD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MgO负载量、吸附温度、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O2性能的影...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取MgO/Al2O3吸附剂,利用BET、XRD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MgO负载量、吸附温度、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O2性能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多次吸脱附实验考察MgO/Al2O3吸附剂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结果表明,MgO负载量为10%的吸附剂,吸附温度在50℃左右,流量为45 mL/min动态吸附量最大;经数次循环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吸附性能未见明显变化,可再生性能比较优异,是一种潜在的可工业化应用的CO2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固定床 吸附量 穿透曲线 mg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剂SiO_2、Al_2O_3对铁基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万海军 吴宝山 +4 位作者 李廷真 陶智超 安霞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4,共6页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SiO2和Fe/Cu/K/Al2O3催化剂,研究SiO2和Al2O3作为结构助剂对铁基催化剂吸附行为、炭化行为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与Al2O3相比较,SiO2抑制了H2的吸附...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SiO2和Fe/Cu/K/Al2O3催化剂,研究SiO2和Al2O3作为结构助剂对铁基催化剂吸附行为、炭化行为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与Al2O3相比较,SiO2抑制了H2的吸附,但促进了CO的吸附,有利于催化剂的炭化。催化剂在260℃、1.5MPa、H2/CO=0.67和2 000h-1下的浆态床F-T合成反应评价表明,Fe/Cu/K/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F-T合成活性、高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活性,且其烃产物选择性明显向高炭数方向偏移,而Fe/Cu/K/Al2O3催化剂则表现出较低的F-T合成活性、低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活性和高的轻质烃选择性。但Fe/Cu/K/AlO催化剂比Fe/Cu/K/SiO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铁基催化剂 sio2 al2o3 烃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月英 刘勇兵 +1 位作者 曹占义 杨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越于基体铝合金,摩擦因数也稳定地低于基体铝合金;而在较高载荷和滑动速度下,同基体铝合金相比,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改善有所降低,但摩擦因数仍可以保持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变化,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了转化.对Al2O3·SiO2颗粒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sio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特性 挤压铸造法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Al_2O_3-SiO_2系统烧结建筑微晶玻璃颗粒高温摊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峰 李钱陶 +1 位作者 程金树 胡王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板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其表面花纹的大小由表面玻璃颗粒度所决定。玻璃颗粒度不同对烧结法微晶玻璃的表面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烧结法微晶玻璃颗粒高温摊平的因素。对玻璃颗粒的... 烧结法微晶玻璃装饰板材是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其表面花纹的大小由表面玻璃颗粒度所决定。玻璃颗粒度不同对烧结法微晶玻璃的表面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烧结法微晶玻璃颗粒高温摊平的因素。对玻璃颗粒的高温摊平的影响顺序为:烧成温度、成分(CaO/Al2O3)、颗粒度和烧成时间。在成分、烧成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玻璃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加2mm,其烧成温度需提高5~8℃。在成分、烧成温度不变的前提下,玻璃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加2mm,其烧成时间需增长20~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CAo al2o3 sio2 烧结法 颗粒度 烧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加入量对Al_2O_3-SiC-C出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阮国智 周少坤 +2 位作者 张智慧 尹明强 徐国纲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1 100、1 500℃分别保温3 h处理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即白泥加入量的降低,其加热永久线变化逐渐减少,显气孔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显气孔率的正好相反,常温抗折强度及高温(1 450℃0.5 h)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SiO2微粉加入量(w)为1.5%时,试样热震后的残余强度最大,SiO2微粉加入量(w)为2%的试样的强度保持率最低;在SiO2微粉加入量(w)为2%时,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继续增大SiO2微粉含量,抗渣侵蚀性能下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SiO2微粉和白泥复合使用时,SiO2微粉加入量(w)为2%左右,白泥加入量(w)为0.5%左右时,Al2O3-SiC-C快干浇注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制备的快干浇注料在莱钢750 m3单铁口高炉铁沟使用,在未经任何修补的情况,主沟一次通铁量达到1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铁沟 al2o3-SIC-C sio2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Al2O3复合改性对环氧树脂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显 李文博 +3 位作者 陈硕 杨征 韩书谟 葛国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92,共7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基体,纳米SiO2/Al2O3为辅助填料,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偶联剂对纳米填料进行接枝处理,控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制备出纳米SiO2/Al2O3/E51三元复合绝缘材料,研究纳米填料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介电性能、闪络电压...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为基体,纳米SiO2/Al2O3为辅助填料,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偶联剂对纳米填料进行接枝处理,控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制备出纳米SiO2/Al2O3/E51三元复合绝缘材料,研究纳米填料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介电性能、闪络电压、热分解温度及击穿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填充量为3%,纳米Al2O3填充量为1.5%,并且采用偶联剂协同低温等离子体的处理时间为30 s时,复合试样各项电气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初始分解温度较未改性时提高22℃;闪络电压较未改性时提高20.9%;击穿强度较未改性时提高23.1%。这一结果为提高环氧树脂电气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纳米al2o3 低温等离子体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比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及冶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喆 张建良 +3 位作者 左海滨 王润博 黄克存 班友合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共5页
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MgO/Al2O3比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和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O/Al2O3比在1.06 ~1.22范围内时,烧结矿的矿物组成较好,且具有纤维状复合铁酸钙与磁铁矿交织熔蚀的微观结构.在此条件下,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得到提高,... 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MgO/Al2O3比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和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O/Al2O3比在1.06 ~1.22范围内时,烧结矿的矿物组成较好,且具有纤维状复合铁酸钙与磁铁矿交织熔蚀的微观结构.在此条件下,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得到提高,还原性能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mgo al2o3 矿物组成 微观结构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