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1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ymer donor with halogenated-aromatic side chain enables efficient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1
作者 LIANG Song-ting YANG Yun-fan +2 位作者 LI Dong-xu YUAN Jun ZOU Ying-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2期4319-4327,共9页
Ternary strategy has demonstrated great potential in promoting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BHJ OSCs).Two new polymer donors,TPQ-2 F-2 Cl and TPQ-2 F-4 F,were synthesi... Ternary strategy has demonstrated great potential in promoting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BHJ OSCs).Two new polymer donors,TPQ-2 F-2 Cl and TPQ-2 F-4 F,were synthesized with chlorinated and fluorinated aromatic side chains,respectively,which contributed to distinct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Compared with the PM 6:L 8-BO host system,the TPQ-2 F-2 Cl based ternary OSCs obtained enhanced exciton dissociation and more balanced carrier mobility.Moreover,benefiting from the favorable miscibility of the PM 6:L 8-BO:TPQ-2 F-2 Cl blend,the ternary blending film featured a well-defined fibrillar morphology and improved molecular ordering.Consequently,the optimal PM 6:L 8-BO:TPQ-2 F-2 Cl device achieved a more outstanding PCE of 18.2%,a higher open circuit voltage(V_(oc)),and a better fill factor(FF)in comparison with the binary device(PCE=17.7%).In contrast,the addition of TPQ-2 F-4 F would generate excessive aggregation of blend,thereby reducing the PCE of ternary OSCs(16.0%).This work shows a promising idea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third component donor poly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nary strategy polymer donors noncovalent interaction exciton dissociation fibrillar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活性金属燃料Al/B/Mg和Al/B/MgH2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志鹏 夏语 +5 位作者 罗一民 马腾 徐飞扬 张宇 吴星亮 徐森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5,共10页
为探究三元活性金属燃料Al/B/Mg(ABM)和Al/B/MgH2(ABM-H)的燃烧特性,分别利用氧弹量热仪和哈特曼管研究样品的燃烧热与最小点火能,借助高速摄像系统与高速红外摄像系统研究火焰传播亚瞬态过程和温度场域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ABM... 为探究三元活性金属燃料Al/B/Mg(ABM)和Al/B/MgH2(ABM-H)的燃烧特性,分别利用氧弹量热仪和哈特曼管研究样品的燃烧热与最小点火能,借助高速摄像系统与高速红外摄像系统研究火焰传播亚瞬态过程和温度场域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ABM、ABM-H的燃烧热值分别为34.1 MJ·kg^(-1)和32.2 MJ·kg^(-1),较纯Al的燃烧热值(29.8 MJ·kg^(-1))分别提高了14.4%和8.1%;ABM、ABM-H和Al的最小点火能量分别在160~170,100~110,20~30 mJ之间;质量浓度为625 g·m^(-3)时,ABM和ABM-H较纯Al燃烧持续时间分别增加了65.5%和34.5%,火焰传播速度峰值分别提升了12.6%和23.0%。质量浓度在500 g·m^(-3)条件下,ABM-H和ABM的火焰传播速度峰值均最大,分别为45.05 m·s^(-1)和38.7 m·s^(-1),火焰表面最高温度峰值分别为1856℃和1717℃,ABM-H较ABM提高了7.6%,同时升温速率更快。可见,ABM和ABM-H配方在显著降低粉尘/空气混合物爆炸危险性的同时,燃烧性能明显提高,且ABM在燃烧热值和燃烧持续时间上表现出更好的热效应,ABM-H在最小点火能量、火焰传播速度和温度上升速率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活性金属燃料 最小点火能 火焰传播特性 温度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3
作者 刘汝宽 田莞尔 +3 位作者 刘思思 林百宁 易有金 肖志红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采用微乳液法萃取油茶榨饼中的多组分物质,明晰其过程因素的影响是构建高效分离工艺的基础。本研究重点探究pH值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及导电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效果,通过在该微乳液体系中添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 采用微乳液法萃取油茶榨饼中的多组分物质,明晰其过程因素的影响是构建高效分离工艺的基础。本研究重点探究pH值对“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及导电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效果,通过在该微乳液体系中添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溶液,考察体系pH值对微乳区域相对面积、电导率与乳化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水-茶油-皂素”微乳液体系中的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值的变化对其亲水性的影响较小,即H^(*)及OH^(-)浓度对该微乳体系的形成及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此外,该微乳液体系的导电性与体系中自由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当pH变化时体系中H^(*)及OH^(-)浓度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导致微乳液体系的导电性和电导率发生显著变化,这为微乳液萃取新方法应用于油茶籽加工剩余物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茶油 PH值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钛合金制备与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欣 王哲 +3 位作者 庞一丹 王建刚 李建辉 刘闪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1-4049,共9页
简述了铜钛合金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以真空熔炼为基础粉末冶金为研究方向的铜钛合金的制备技术,论述铜钛合金固溶时效的相变过程与强化机理,对轧制工艺的强化原理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时效工艺以及变形强化工艺与性能的关系,描述了第三... 简述了铜钛合金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以真空熔炼为基础粉末冶金为研究方向的铜钛合金的制备技术,论述铜钛合金固溶时效的相变过程与强化机理,对轧制工艺的强化原理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时效工艺以及变形强化工艺与性能的关系,描述了第三元素对铜钛合金性能的影响,并对部分元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叙述,并对目前铜钛合金性能优化的前沿技术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钛合金 粉末冶金 时效强化 三元合金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黑猪杂交代与外三元猪血清主要抗病细胞因子含量分析
5
作者 房文斌 陈强斌 +2 位作者 窦立静 赵艳梅 王宏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9期5-8,共4页
为揭示新民黑猪与杜长大三元猪(简称外三元猪)在抗病免疫细胞因子方面的差异,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猪白细胞抗原(SLA)在血液中的浓度,为新疆黑猪抗病育种提供... 为揭示新民黑猪与杜长大三元猪(简称外三元猪)在抗病免疫细胞因子方面的差异,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猪白细胞抗原(SLA)在血液中的浓度,为新疆黑猪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支撑。经检测血清中IgA、SLA-Ⅰ、IL-6含量新民黑猪极显著高于外三元猪(P<0.01),CH50、IFN-γ、IgG、IgM、IL-2、SLA-Ⅱ、SLA-Ⅲ的含量新民黑猪低于外三元猪,差异不显著(P>0.05),C3、C4、IL-4含量新民黑猪显著低于外三元猪(P<0.05),IL-10含量新民黑猪极显著低于外三元猪(P<0.01),从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层面揭示了新民黑猪与外三元猪存在的差异,为新民黑猪的遗传改良与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黑猪 外三元猪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三元锂电池自还原焙烧选择性提锂试验研究
6
作者 严康 王盟凯 +2 位作者 严如国 朱扬格 张忠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66-3482,共17页
以失效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负极废石墨为还原剂,通过混合焙烧和碳化水浸的方式实现选择性优先回收锂。考察不同因素对“还原焙烧—碳化水浸”过程有价金属浸出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 以失效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负极废石墨为还原剂,通过混合焙烧和碳化水浸的方式实现选择性优先回收锂。考察不同因素对“还原焙烧—碳化水浸”过程有价金属浸出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过程物料进行表征分析,明确Li、Ni、Co、Mn物相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失效NCM电池正极材料还原焙烧优先提Li具有理论可行性。在N_(2)惰性气氛下,在还原焙烧温度为550℃、混料碳含量为20%、焙烧保温时间为2 h、碳化水浸温度为15℃、CO_(2)通气速率为300 mL/min、水浸时间为2 h和水浸液固比为15:1(mL/g)的最佳工艺条件下,Li浸出率为74.52%,Ni、Co和Mn的浸出率分别为0.45%、0.38%和0.38%,实现了选择性优先提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三元锂电池 选择性提锂 还原焙烧 碳化水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偏转效应:以中国对东盟出口为例
7
作者 高新 孔硕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4,共12页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致的贸易偏转效应在缓解一国出口压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美国对华关税水平及其变化为例,采用2018—2021年中国向东盟各国出口的产品数据,分析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产品出口偏转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致的贸易偏转效应在缓解一国出口压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美国对华关税水平及其变化为例,采用2018—2021年中国向东盟各国出口的产品数据,分析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产品出口偏转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向东盟国家出口产品的贸易偏转,且在产品、国家及行业层面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致的中国对东盟产品出口贸易偏转效应主要通过OFDI带动效应和双边结构效应得以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偏转效应对产品出口及其三元边际均有促进作用;当叠加中国内部的多维政策不确定性时,不同的叠加政策会对贸易偏转效应产生差异化影响。为此,文章针对外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提升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能级、发挥中国—东盟OFDI效应与双边结构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助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偏转效应 东盟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叠加 三元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生产视域下安全评价模型的演绎与解析
8
作者 谢宏 于悦 谢剑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3,共5页
为建构安全系统概念模型,提高人们对安全系统的认识,通过分析具象化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的实际需求,归纳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模型的要素和结构,抽象出单灾种安全评价模型和多灾种耦合安全评价模型,继而概括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二元结构三... 为建构安全系统概念模型,提高人们对安全系统的认识,通过分析具象化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的实际需求,归纳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模型的要素和结构,抽象出单灾种安全评价模型和多灾种耦合安全评价模型,继而概括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二元结构三元体系安全模型”(简称二三模型);结合二三模型演绎过程进行解析,提出基于二三模型的安全系统体系公理、预测公理和映像公理。结果表明:二三模型和基于二三模型的安全系统公理,清晰界定了安全系统的三元构成,明确了各要素作用机制,揭示了相关规律特点,提供了模型转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评价 二三模型 安全系统 公理 瓦斯抽采达标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9
作者 刘方 李素云 +6 位作者 晏蓉 刘云访 万雅莉 陈怿 德宗 皮蓉 何子涵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34,共5页
目的编制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三元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3一6月、7一8月分别调查304例、331例乙肝肝... 目的编制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三元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问卷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3一6月、7一8月分别调查304例、33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12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1.867,RMSEA=0.055,GFI=0.927,CFI=0.918,IFI=0.920,TLI=0.901。最终形成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包括4个维度,共18个条目。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和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0。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0.842,重测信度为0.987。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传染病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效能 问卷 三元交互理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n-Y三元系富Mg角500℃等温截面的测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宏达 任玉平 +3 位作者 裴文利 郭运 陈冬 秦高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1,共5页
采用合金法,利用XRD、SEM-EDS测定一系列Mg-Sn-Y三元合金在500℃下富Mg角处相平衡关系及各相平衡成分,建立Mg-Sn-Y三元系在500℃下富Mg角处的等温截面相图。结果表明:Mg-Sn-Y三元系富Mg角处存在Mg2Sn、MgSnY、Sn3Y5和Mg24+xY54种化合物... 采用合金法,利用XRD、SEM-EDS测定一系列Mg-Sn-Y三元合金在500℃下富Mg角处相平衡关系及各相平衡成分,建立Mg-Sn-Y三元系在500℃下富Mg角处的等温截面相图。结果表明:Mg-Sn-Y三元系富Mg角处存在Mg2Sn、MgSnY、Sn3Y5和Mg24+xY54种化合物与α-Mg固溶体平衡,从而构建3个三相区和4个两相区;Sn在α-Mg基体中的固溶度为2.5%~3.9%(摩尔分数),Y在α-Mg基体中的固溶度为1.1%,但二者不能同时固溶到α-Mg基体中,同时Sn3Y5相中大约可以固溶3.6%~4.1%的金属Mg;由于MgSnY和Sn3Y5等一些高熔点化合物在高温下能够稳定存在,使得Mg-Sn-Y体系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新型耐热镁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y三元系 相平衡 等温截面 固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性能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辰寅 楼海军 +4 位作者 高峰 张士陶 胡肇炜 李文戈 赵远涛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7,共8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Mo_(2)NiB_(2)、Mo_(2)FeB_(2)、MoCoB、WCoB等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在开发和设计新型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三元硼化物的结构特点及性能,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计算三元硼化...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Mo_(2)NiB_(2)、Mo_(2)FeB_(2)、MoCoB、WCoB等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在开发和设计新型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三元硼化物的结构特点及性能,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计算三元硼化物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子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三元硼化物 电子结构 力学性能 金属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HMX共晶在有机溶剂中的三元相图测定
12
作者 杨秋秋 强福智 +5 位作者 徐胜良 张慧琴 赵华丽 王亮 谭利敏 刘发龙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深入分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奥克托金(HMX)共晶炸药形成过程及其溶解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MX、CL-20分别在丙酮、乙腈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以及HMX在不同浓度CL-20溶液中的溶解度,构建了20℃下CL-20/HMX... 为深入分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奥克托金(HMX)共晶炸药形成过程及其溶解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MX、CL-20分别在丙酮、乙腈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以及HMX在不同浓度CL-20溶液中的溶解度,构建了20℃下CL-20/HMX/丙酮、CL-20/HMX/乙腈和CL-20/HMX/DMSO的三元相图;开展了温度对CL-20/HMX/丙酮和CL-20/HMX/DMSO三元相图的影响研究;基于溶液化学中的平衡理论,通过对以DMSO为溶剂时的溶解度数据拟合得到热力学参数溶度积常数(K_(sp))、络合常数(K_(11)和K_(21))和吉布斯自由能(ΔG^(0))。结果表明,HMX和CL-20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溶解度差异越小,三元相图中的共晶区域越大、形状越对称;在20~35℃范围内,温度对CL-20/HMX/丙酮三元相图的形状和各区域大小影响较小,而对CL-20/HMX/DMSO三元相图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温度升高,溶度积常数K_(sp)增大,CL-20/HMX共晶在DMSO中的溶解度增大;ΔG^(0)均为负值,表明CL-20和HMX在DMSO中的共晶为自发过程;CL-20/HMX共晶在DMSO中的溶液络合模型为1∶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HMX 共晶炸药 溶解度 三元相图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钴镍三元系水电解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明华 赵喆 +3 位作者 张文浩 王英鹏 顾军 王泓鉴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9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并表征了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铁钴镍催化剂摩尔分数对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60℃、持续时间8 h,此时得到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59.61 m^(... 采用水热法制备并表征了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铁钴镍催化剂摩尔分数对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60℃、持续时间8 h,此时得到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59.61 m^(2)/g;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60%摩尔分数的Ni样品的析氧电位仅为1.35 V;Co(OH)_(2)摩尔分数为20%的催化剂在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最低析氧电位仅为1.33 V,过电位为100 mV;而20%Fe(OH)_(3)的样品表现出最低的阻抗。将优化成分后的铁钴镍(摩尔比为2∶2∶6)系氢氧化物催化剂作为测试样品涂覆在镍网电极上,在大面积电极下,电流密度为2000 A/m^(2)时小室电压为1.71 V左右、过电位为42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镍三元催化剂 水热法 水电解 析氧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食品学研究进展——以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
14
作者 全拓 李斌 任婧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环境与食品均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但围绕环境与食品的复杂交互作用影响健康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的研究较缺乏。环境食品学围绕“环境—食品”耦合“健康”的科学主题,对不同时空环境下膳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系统研... 环境与食品均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但围绕环境与食品的复杂交互作用影响健康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的研究较缺乏。环境食品学围绕“环境—食品”耦合“健康”的科学主题,对不同时空环境下膳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是食品科学的新兴交叉方向。文章回顾了环境、食品、健康三者之间,从“二元关系”即环境与食品到“三元关系”即环境、食品与健康的研究历程与进展,并以华中农业大学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为例,深入分析了环境食品学科学内涵和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食品 健康 三元关系 实验室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蜡原油乳液型防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永苍 黄钰 +7 位作者 徐海霞 但波 严东寅 于海洋 马金龙 张喻鹏 韩国强 郑存川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原油中石蜡碳数高,常规油溶性防蜡剂作用效果不佳且低温黏度大而难加注的问题,文章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可适用于预防高碳蜡原油蜡沉积的超长碳链三元聚合物DMS,... 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原油中石蜡碳数高,常规油溶性防蜡剂作用效果不佳且低温黏度大而难加注的问题,文章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可适用于预防高碳蜡原油蜡沉积的超长碳链三元聚合物DMS,并着重探讨了以DMS为分散相、去离子水为连续相的乳液型防蜡剂HDMS的制备条件及其防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乳化剂T-80、S-80质量比为7:3、加量为10%时,所制得的HD-MS在10℃下的流动性良好,黏度为24.65 m Pa·s;HDMS在常温下静置28 d后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在1~28d内的粒径均在2200 nm左右、脱水量仅为0.6 mL。当作用温度为60℃、作用时间为80 min、HDMS加量为2000mg/L时,HDMS对高碳蜡原油的防蜡率最高达84%以上且具备一定的防蜡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买高碳蜡原油 丙烯酸二十二酯 三元聚合物 乳液型防蜡剂 分散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数衡算方程的三元前体结晶过程粒度分布动态预测方法
16
作者 戴元燊 邵之江 +1 位作者 陈伟锋 陈宁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19-4128,共10页
在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三元前体作为核心原料,其品质尤其是粒度分布对正极烧结产物的理化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三元前体的制备涉及多种工艺参数,氨水浓度、反应温度、反应过程pH、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均对粒径产生显著影响,... 在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三元前体作为核心原料,其品质尤其是粒度分布对正极烧结产物的理化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三元前体的制备涉及多种工艺参数,氨水浓度、反应温度、反应过程pH、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均对粒径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反应时间对三元前体的粒径影响最为显著。提出了一种基于粒数衡算方程的三元前体结晶过程粒度分布动态预测模型。首先,针对三元前体共沉淀过程的生长特性,建立了基于粒数衡算方程的粒径预测模型,分别考虑了符合ASL方程的生长速率和具有普适性的生长速率表达式。其次,运用配点法对粒数衡算方程进行空间和时间维度的离散化求解,并通过构建优化问题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最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能够准确模拟不同初始粒径的三元前体在结晶过程中的粒径变化,实现对粒度分布的精确预测,为优化三元正极材料的烧结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前体 结晶 粒数衡算方程 化学反应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三角网格的ternary插值细分曲面造型及其分析
17
作者 郑红婵 彭国华 +1 位作者 叶正麟 任水利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61-865,870,共6页
针对任意三角网格,提出一种简单有效且局部性更好的带参数的ternary插值曲面细分法,给出并证明了细分法收敛与G1连续的充分条件.在任意给定三角控制网格的条件下,可通过对形状参数的适当选择来实现对插值细分曲面形状的调整.
关键词 三角网格 细分曲面 ternary细分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微乳液制备及其在石墨浮选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18
作者 闫俊慧 邱杨率 +2 位作者 张凌燕 安雅欣 任子杰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ween80对柴油进行乳化,研究柴油微乳液对石墨浮选精矿回收率和节油率的影响,确定柴油微乳液制备的适宜条件为: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9,以正丁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2∶1,该条件下所得柴油... 采用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ween80对柴油进行乳化,研究柴油微乳液对石墨浮选精矿回收率和节油率的影响,确定柴油微乳液制备的适宜条件为: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9,以正丁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2∶1,该条件下所得柴油微乳液平均粒径78.82 nm,且分散均匀,稳定性好;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柴油微乳液节油率可达28.66%。柴油微乳液与石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微乳液可以显著降低矿浆的表面张力,增大石墨的接触角,浮选回收率较柴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柴油 微乳液 乳化剂 捕收剂 鳞片石墨 拟三元相图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特性分析及预处理研究
19
作者 宋佳禧 计任飞 +2 位作者 陈君 林森 于建国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9,97,共7页
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的直接再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环境负担,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清洁回收和循环利用,但直接对拆解后的材料进行再生处理,效果往往较差。因此,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深度失活的三元正极材料进行特征分析及预处理研... 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的直接再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环境负担,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清洁回收和循环利用,但直接对拆解后的材料进行再生处理,效果往往较差。因此,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深度失活的三元正极材料进行特征分析及预处理研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失活正极材料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拆解下来的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中含有较多的聚偏氟乙烯黏结剂、导电碳黑及盐类杂质,且晶型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其放电容量仅余30mA·h/g,远低于商业材料,电池容量严重衰减。为了有效地直接再生深度失活的三元正极材料,在氧气气氛下对其进行高温锻烧预处理除杂,550℃条件下煅烧4h后可完全去除失活正极材料中的导电碳黑等杂质,同时不会对材料的组成结构造成显著影响,这为材料的直接再生等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失活 三元正极材料 预处理 高温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元燃料燃烧机理及反应活性分析
20
作者 张煜奇 梅德清 +3 位作者 蔡茂春 赵卫东 章传方 胡千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0-1347,共8页
为明晰含氧生物燃料加氢生物柴油(HB)和乙醇(E)增强燃烧反应活性的作用机理,依据燃料属性协同互补原则,构建包含162个组分、605步反应的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压力为6 MPa、燃料与空气当量比为1的条件下... 为明晰含氧生物燃料加氢生物柴油(HB)和乙醇(E)增强燃烧反应活性的作用机理,依据燃料属性协同互补原则,构建包含162个组分、605步反应的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压力为6 MPa、燃料与空气当量比为1的条件下开展混合燃料燃烧模拟,探究在柴油中掺混不同体积比的加氢生物柴油和乙醇(HB10、HB20、HB5E5、HB10E10、HB15E15)及不同温度(900和1400 K)下混合燃料的化学反应路径及活性物质生成规律。研究表明:分析二元燃料HB10和HB20燃烧反应路径可知,加氢生物柴油向正庚烷裂解反应提供OH,这与加氢生物柴油高十六烷值相契合,表明使用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混合物作为实际燃料加氢生物柴油的模型化合物较为合理。在低温900 K下,随着三元燃料体系中加氢生物柴油-乙醇含量增多,OH生成量逐渐减少,此时反应体系活性逐渐降低,削弱了反应强度;而在高温1400 K下,随着加氢生物柴油-乙醇含量增多,体系中形成的OH逐渐增多,反应活性逐渐增强,表明在高温下增加加氢生物柴油-乙醇的含量有利于反应进行。分析高低温混合燃料燃烧反应流可见,长链酯类和烃类(柴油)及短链醇类燃烧氧化的末端反应均集中指向CH_(2)O→HCO→CO这一重要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生物柴油 油酸甲酯 三元燃料 燃烧机理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