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Ni系储氢合金电极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仲民 彭成红 +1 位作者 李祖鑫 朱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66-268,共3页
综述了Mg -Ni系储氢合金的研究情况 ,总结了当前提高Mg -Ni系储氢合金、特别是Mg2 Ni型储氢合金电极性能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如机械合金化、组元调整。
关键词 机械合金 MH/NI电池 mg-ni系储氢合金电极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g-Ni-Co系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芳 李嵘峰 +2 位作者 潘崇超 杨白 于荣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9期26-31,56,共7页
简要地总结了储氢合金的研发、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La-Mg-Ni-Co系AB3型和A2B7型储氢合金。La-Mg-Ni-Co型储氢合金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易活化、动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极有可能替代目前广泛使用... 简要地总结了储氢合金的研发、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La-Mg-Ni-Co系AB3型和A2B7型储氢合金。La-Mg-Ni-Co型储氢合金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易活化、动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极有可能替代目前广泛使用AB5型稀土储氢合金。扼要地综述了AB3型和A2B7型储氢合金在元素替代、制备工艺、合金结构调控和性能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指出了La-Mg-Ni-Co系储氢合金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La—mg-ni—Co 结构和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对Mg-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卢祺 黄锋 郭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33-9040,共8页
Mg基合金具有储氢量大、质量轻、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其较高的放氢温度和较慢的吸放氢速率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合金化是改善Mg基储氢合金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有效方法,在纯Mg中添加Ni会形成Mg_(2)Ni,其吸放氢热力学与... Mg基合金具有储氢量大、质量轻、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其较高的放氢温度和较慢的吸放氢速率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合金化是改善Mg基储氢合金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有效方法,在纯Mg中添加Ni会形成Mg_(2)Ni,其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均会得到明显改善,但仍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合金化对Mg-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整理了各合金元素的添加对Mg-Ni系合金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影响,最后对Mg-Ni系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合金 合金 储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Mg-Ni系贮氢合金及其表面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成红 罗堪昌 +2 位作者 曾美琴 张耀 朱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151-153,168,共4页
采用先在高温下烧结使元素充分扩散,然后再球磨的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 Ni系贮氢合金Mg2Ni、Mg1.7 Al0.3Ni、Mg1.7Ti0.3Ni和Mg1.9Ti0.1Ni0.8Al0.2,研究了将Mg2Ni用Ti、Al部分替换Mg和化学镀对合金电极的影响,并对试样进行了XRD分析和... 采用先在高温下烧结使元素充分扩散,然后再球磨的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 Ni系贮氢合金Mg2Ni、Mg1.7 Al0.3Ni、Mg1.7Ti0.3Ni和Mg1.9Ti0.1Ni0.8Al0.2,研究了将Mg2Ni用Ti、Al部分替换Mg和化学镀对合金电极的影响,并对试样进行了XRD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量。结果表明Mg1.7Al0.3Ni合金中形成一种新相,该相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为0.604nm,Mg1.7Al0.3Ni的电化学容量较高,这应与这种新相的形成有关。这一结论对用两步法制备Mg Ni系贮氢合金有意义。该合金经次磷酸钠作还原剂的碱性化学镀镍后,电化学容量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但对循环稳定性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MH-NI电池 两步法 制备 mg-ni贮氢合金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无镁La-Y-Ni系A_2B_7型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浩 罗永春 +2 位作者 邓安强 赵磊 姜婉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用XRD、SEM、ED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5)Mn_(0.15)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由2H-Ce_2Ni_7、3R-Gd_2Co_7、CaCu_5和3R-Ce_5Co_(19)型相组成... 用XRD、SEM、ED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5)Mn_(0.15)Al_(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由2H-Ce_2Ni_7、3R-Gd_2Co_7、CaCu_5和3R-Ce_5Co_(19)型相组成;随退火温度(850~950℃)升高,Ce_2Ni_7型主相丰度和晶胞体积逐渐增加,至950℃退火后,CaCu_5和Gd_2Co_7型相基本消失,主相Ce_2Ni_7型相丰度和晶胞体积均达到最大值;退火温度≥950℃时,Ce_2Ni_7型和Ce_5Co_(19)型相丰度分别又有所减少和增加。950℃退火合金具有较低的放氢平台压(1.92~8.70 k Pa)和较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71 mAh/g),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S100达到89%。退火合金电极的HRD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950℃退火合金具有最佳的大电流放电性能(HRD900=83.4%)。氢在合金中的扩散是影响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La-Y-Ni电极材料 热处理 微观组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