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晶Mg-Al-Ti-C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其对AZ91D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宏杰 董天顺 +2 位作者 叶校瑛 刘利 王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两步法+铜模喷铸的方式制备具有颗粒增强和细晶强化作用的Mg-Al-Ti-C中间合金,并研究了其对AZ91D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OM、SEM、XRD、硬度及拉伸试验对中间合金和AZ91D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步法制备得到了Mg... 采用两步法+铜模喷铸的方式制备具有颗粒增强和细晶强化作用的Mg-Al-Ti-C中间合金,并研究了其对AZ91D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OM、SEM、XRD、硬度及拉伸试验对中间合金和AZ91D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步法制备得到了Mg-Al-Ti-C中间合金,经过铜模喷铸后,TiC颗粒尺寸大幅度减小,且弥散分布于Mg-Al-Ti-C中间合金中;用该细晶Mg-Al-Ti-C中间合金处理AZ91D,后者的抗拉强度提高了19.8%,硬度提高了64.9%;TiC颗粒既有颗粒增强作用,也能作为AZ91D凝固时的异质形核核心,起到细晶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法 铜模喷铸 mg-al-ti-c中间合金 AZ91D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Ti钎焊蓝宝石/中间层/TC4合金接头剪切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全明 肖俊峰 +3 位作者 唐文书 高松 孙华为 龙伟民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面临钎料对陶瓷表面润湿性差和钎焊接头残余应力难缓解等问题,文中分析了Ag-Cu-Ti系活性钎料和中间层特性对蓝宝石/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元素含量增加,Ag-Cu-Ti系钎料熔化温度升高,固液相线... 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面临钎料对陶瓷表面润湿性差和钎焊接头残余应力难缓解等问题,文中分析了Ag-Cu-Ti系活性钎料和中间层特性对蓝宝石/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元素含量增加,Ag-Cu-Ti系钎料熔化温度升高,固液相线温度区间相同.Ag-Cu-3Ti钎料熔化物相主要包括银基、钛基和晶体相等,晶体相主要包括CuTi,Cu_(3)Ti,CuO,TiO,Cu_(2)O,Ti_(2)O和TiAg等;蓝宝石与钎料之间形成致密冶金反应层,其组织主要由银基、铜基固溶体和多种稳定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采用Ag-Cu-3Ti钎料在870℃/20 min钎焊工艺下,添加0.2 mm 4J29片、铜片、钼片、钛纤维多孔材料、2 mm铜和钼片作中间层,钎焊蓝宝石/TC4合金接头剪切强度分别为26.74 MPa,15.20 MPa,15.78 MPa,3.11 MPa,23.73 MPa和30.49 MPa,蓝宝石/2 mm钼片/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强度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TC4合金 AG-CU-TI钎料 中间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NiMn高熵合金中间层热等静压扩散连接钛/铝接头组织和性能
3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3 位作者 徐灏 周宁 高爽 徐志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CoCrFeNiMn高熵合金的加入阻碍了Ti、Al的过量混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结合界面形成了厚度仅为1μm的TiAl_(3)相。接头的拉伸试验和断口形貌观察显示断裂发生于高熵合金过渡层与6061铝合金之间,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最大抗拉强度达到120 MPa。接头及母材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接头的腐蚀电位位于两母材之间,腐蚀电流密度高于两母材,表明接头的耐蚀性高于6061铝母材,而腐蚀速率高于两母材,接头腐蚀形貌显示腐蚀行为主要为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Ti/Al异种接头 高熵合金中间 微观组织 连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解法制备钇铝中间合金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亮星 薛丽蓉 +3 位作者 程一 吴家航 王劲松 黄茜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83-191,共9页
随着航空、汽车、建筑等行业对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合金需求的增加,钇铝中间合金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熔盐电解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金属合金制备方法,以其反应温度低、制备时间短、合金成分均匀等优点,在钇铝中间合金的制备... 随着航空、汽车、建筑等行业对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合金需求的增加,钇铝中间合金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熔盐电解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金属合金制备方法,以其反应温度低、制备时间短、合金成分均匀等优点,在钇铝中间合金的制备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本文总结了钇铝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对比了熔配法、金属热还原法及熔盐电解法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熔盐电解法制备钇铝中间合金的研究进展,包括氯化物与氟化物体系电解过程中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钇铝中间合金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中间合金 熔盐电解法 氯化物体系 氟化物体系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中间层的TC2钛合金/321不锈钢真空扩散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欣 廖东波 +1 位作者 彭必友 刘晋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89,共8页
目的以Cu箔、Ni箔为中间层,使用真空扩散焊工艺实现TC2钛合金与321不锈钢的焊接。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冲击韧性实验机、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焊接温度、典型中间层材料等工艺参数对TC2钛合金/321不锈钢... 目的以Cu箔、Ni箔为中间层,使用真空扩散焊工艺实现TC2钛合金与321不锈钢的焊接。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冲击韧性实验机、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焊接温度、典型中间层材料等工艺参数对TC2钛合金/321不锈钢焊接界面微观结构、界面元素扩散、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在添加中间层的扩散焊接头中,是否会形成界面区和扩散区以及界面区和扩散区的宽度,受焊接温度的影响,也受中间层和母材成分及性能的影响。在以Ni为中间层的TC2钛合金与321不锈钢真空扩散焊接头中,扩散区会产生AlNi_(3)、NiTi等新物相,当以Cu为中间层时,扩散区中会产生Cu_(0.81)Ni_(0.19)等新物相。在实验条件下,使用铜箔作为中间层的TC2钛合金与321不锈钢真空扩散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优于使用镍箔作为中间层的真空扩散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添加中间层的TC2钛合金/321不锈钢真空扩散焊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真空度为10^(-4)Pa,焊接温度为820℃,焊接压力为15MPa,焊接时间(即保温时间)为90min,保压时间为240min,以Cu作为中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扩散焊 TC2钛合金 321不锈钢 中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Nb中间层扩散连接Zr-4合金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瑞萍 肖宗林 +3 位作者 杨旭 王泽明 王颖 杨振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0,共8页
为提高Zr-4合金扩散焊接头强度,降低有效连接温度,采用不同厚度的Nb中间层在760℃/30 min/7 MPa条件下扩散连接Zr-4合金,分析了Nb中间层的加入及其厚度对接头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散连接过程中,界面处Zr和Nb原子相互扩散... 为提高Zr-4合金扩散焊接头强度,降低有效连接温度,采用不同厚度的Nb中间层在760℃/30 min/7 MPa条件下扩散连接Zr-4合金,分析了Nb中间层的加入及其厚度对接头界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散连接过程中,界面处Zr和Nb原子相互扩散形成由(Zr,Nb)固溶体构成的扩散层,且扩散层厚度随着中间层厚度的增加基本不变,靠近Nb侧的扩散层中观察到Zr(Cr,Fe)_(2)和Zr(Fe,Nb)_(2)第二相的生成.在760℃条件下,Zr-4合金直接扩散焊接头抗拉强度仅为75MPa,存在大量未连接区域,添加Nb中间层可显著提高界面结合率,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50 MPa,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着Nb中间层厚度的增加稍有下降,在添加20μm中间层时最大,分别为450 MPa和13.1%,且断裂位置由Zr-4合金基体(20μm)转变为界面扩散层(50μm和80μm).Zr-4合金扩散焊接头在经历400℃,10.3 MPa的过热蒸气腐蚀后,扩散层发生明显腐蚀现象,腐蚀深度最大达到108.39μm,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下降至415 MPa和5.1%,断裂位置在连接界面处,断口中发现Zr(Fe,Nb)_(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 ZR-4合金 Nb中间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层对GH5188高温合金TLP扩散焊接头的影响
7
作者 滕俊飞 周惠焱 +4 位作者 李家豪 伍大为 陈伟兼 林铁松 黄永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通过自主研发制备了三种不同W含量KCo7、KCo8、KCo9中间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中间层进行表征,并在1180℃保温60 min的条件下进行GH5188高温合金真空瞬间液相扩散焊试验验证;分别研究了中间层厚度以及不同中... 通过自主研发制备了三种不同W含量KCo7、KCo8、KCo9中间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中间层进行表征,并在1180℃保温60 min的条件下进行GH5188高温合金真空瞬间液相扩散焊试验验证;分别研究了中间层厚度以及不同中间层接头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Co7中间层厚度为20μm时,接头存在大量未焊合缺陷,室温抗拉强度仅有568 MPa;当KCo7中间层厚度增加至40μm时,焊缝填充良好,室温抗拉强度达到941.3 MPa。此外,随着中间层中W含量由0增加至8%(质量分数)时,焊缝中心富W的M_6C析出量明显增加,室温抗拉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其中,采用厚度为40μm的KCo8中间层获得的接头具有最高的室温抗拉强度1033 MPa,且断裂发生在母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高温合金 TLP扩散焊 中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l-Ti-Nd中间合金制备及其对Al-10Si合金的细化变质作用
8
作者 余海存 王昊 +2 位作者 吕玮 安家志 丁万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8,共10页
采用铝原位熔体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Al-3Ti-4.5Nd中间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Al-3Ti-4.5Nd中间合金的组织,探究了Al-3Ti-4.5Nd中间合金对Al-10Si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3Ti-4.5Nd中... 采用铝原位熔体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Al-3Ti-4.5Nd中间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分析了Al-3Ti-4.5Nd中间合金的组织,探究了Al-3Ti-4.5Nd中间合金对Al-10Si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3Ti-4.5Nd中间合金的添加量为0.15%时,Al-10Si合金的宏观组织由粗大的柱状晶细化为细小的等轴晶,二次枝晶臂间距由16.69μm减小到13.44μm;共晶硅由粗大的针状转变为短棒状,平均长度由26.75μm减小到16.47μm;抗拉强度由165.86 MPa提升到177.43 MPa,断后延伸率由4.21%提升到6.72%。合金的质量指标Q由259.50 MPa提升至301.54 MPa,提升了16.2%。Ti_(2)Al_(20)Nd相的能够有效细化α-Al相,稀土元素促进了共晶硅中孪晶的形成,改善了共晶硅的形貌及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0Si合金 Al-3Ti-4.5Nd中间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中间层对6061T6铝合金板/08Al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9
作者 彭宇欣 刘省 胡心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0-1298,共9页
通过在钢板上添加Ni中间层,成功实现了6061T6铝合金板与08Al钢板的可靠连接,显著提高了铝/钢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预制Ni中间层工艺可控制Ni中间层在钢板上的厚度与分布,减少Al-Fe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相较于直接添... 通过在钢板上添加Ni中间层,成功实现了6061T6铝合金板与08Al钢板的可靠连接,显著提高了铝/钢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预制Ni中间层工艺可控制Ni中间层在钢板上的厚度与分布,减少Al-Fe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相较于直接添加Ni箔中间层,预制Ni中间层工艺能有效增大焊核直径;钢板上激光熔覆Ni层的铝/钢电阻点焊接头最大拉剪力较高,比无中间层的接头最大拉剪力增大了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电阻点焊 6061T6铝合金 中间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法制备Al-Ti-B中间合金粉体
10
作者 王开 张念炳 +1 位作者 甄晓峰 曾令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采用TiO_(2)粉、CaO、Al粉和B_(2)O_(3)为原料,经混匀、压片、烧结后,制备出了Al-Ti-B中间合金粉末。利用XRD、SEM-EDS、XPS等表征手段,对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原子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钙铝比1.6、钛硼比5、1485℃烧结2... 采用TiO_(2)粉、CaO、Al粉和B_(2)O_(3)为原料,经混匀、压片、烧结后,制备出了Al-Ti-B中间合金粉末。利用XRD、SEM-EDS、XPS等表征手段,对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原子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钙铝比1.6、钛硼比5、1485℃烧结20 min的条件下,烧结产物的主要物相为Al_(3)Ti、TiB_(2)、Al、CaAl_(4)O_(7)和CaAl_(2)O_(4);烧结产物中Al_(3)Ti呈块状,TiB_(2)呈小颗粒状,两者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TiO_(2)在反应中存在逐级还原的现象。烧结法可以制备出Al-Ti-B中间合金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B中间合金 Al_(3)Ti相 TiB_(2)相 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rAl_(1.21)Ni_(0.93)Co_(1.85)高熵合金中间层真空扩散连接TC4钛合金和T2铜
11
作者 吴宝生 李鹏 +1 位作者 马月婷 董红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共13页
根据伪二元合金设计策略和共晶高熵合金设计理念,设计并制备了VCrAl_(1.21)Ni_(0.93)Co_(1.85)共晶高熵合金中间层用于真空扩散连接TC4钛合金和T2铜,研究了不同连接温度对TC4/T2扩散连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 根据伪二元合金设计策略和共晶高熵合金设计理念,设计并制备了VCrAl_(1.21)Ni_(0.93)Co_(1.85)共晶高熵合金中间层用于真空扩散连接TC4钛合金和T2铜,研究了不同连接温度对TC4/T2扩散连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接头界面结合良好无缺陷产生,在TC4侧的连接界面附近发生了部分相变,由α-Ti向β-Ti进行转变,并且形成了部分魏氏体组织.Ti_(2)(Co,Ni),Ti_(2)(V,Cr,Al),Ti(V,Cr,Co)和(V,Cr)(Al,Ni,Co)相形成在TC4/VCrAl_(1.21)Ni_(0.93)Co_(1.85)界面上,而VCrAl_(1.21)Ni_(0.93)Co_(1.85)/T2界面上形成了(V,Cr)(Al,Ni,Co)和(V,Cr)(Cu,Ni,Co)_(3)相.界面上形成高熵微观组织结构起到高熵固溶强化作用,扩散层Ⅰ和Ⅱ对应的生长激活能分别为229 kJ/mol和191 kJ/mol,接头抗剪强度在880℃时达到最大为194 MPa,接头主要沿着BCC基体相和B2相交替位置断裂,断口表面出现河流花样特征,属于一种典型的解理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T2铜异种金属 真空扩散连接 VCrAl_(1.21)Ni_(0.93)Co_(1.85)中间 微观组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洋钛合金用铌铝合金中氧量
12
作者 刘攀 袁晓冬 +4 位作者 陈倩倩 张庸 孟秋达 张砚博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4-712,共9页
铌铝中间合金是重要的钛合金用合金添加剂,具有与金属钛接近的熔点和密度,有利于降低成分偏析,提高钛合金的成分均匀性。氧含量对钛合金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是铌铝中间合金等钛合金原料的基本质量特性指标。通过探讨粉碎制样时间、分析功... 铌铝中间合金是重要的钛合金用合金添加剂,具有与金属钛接近的熔点和密度,有利于降低成分偏析,提高钛合金的成分均匀性。氧含量对钛合金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是铌铝中间合金等钛合金原料的基本质量特性指标。通过探讨粉碎制样时间、分析功率、助熔剂、样品量、仪器校准等分析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铌铝合金中氧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铌铝合金原始样品颗粒较大(大于250μm),氧量存在非常大的不均匀性,相对偏差可达80%。短时间的粉碎制样可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使用镍篮作为助熔剂时,过量镍可导致铌铝合金熔体黏稠度升高,阻碍含氧气体的生成和释放,最终采用锡囊、镍箔或镍囊作为样品分析时的助熔剂与承载容器,使用盘式振动研磨仪粉碎制样10~15 s,ONH-2000和ONH-836气体分析仪的分析功率分别设定为5.5 kW和5.0 kW,称取100~200 mg样品,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结果表明,方法的定量限为0.006%~0.011%,重复性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征,n=6)为2.6%~10.4%,钢铁和钛合金标准样品中氧的测定值与证书认定值相符,钢铁有证标准样品中氧的回收率为90.5%~106%。方法适用于铌铝中间合金中氧量的准确、快速检验,并有望在以铌为合金元素的钛合金用新型多元铝基中间合金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气熔融 红外吸收光谱 铌铝 铝基中间合金 海洋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终轧温度对罐体材料用3104铝合金织构演变的影响
13
作者 赵千愉 叶凌英 +4 位作者 韦卫昌 何海铜 刘晓滕 曹高辉 唐建国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研究了热终轧温度对3104铝合金“1+3”热连轧坯料及后续冷轧、中间退火过程中组织与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热轧板再结晶程度增大,热轧板中立方Cube织构体积分数增加,Brass织构、S织构和Copper织构体积分数降... 研究了热终轧温度对3104铝合金“1+3”热连轧坯料及后续冷轧、中间退火过程中组织与织构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热轧板再结晶程度增大,热轧板中立方Cube织构体积分数增加,Brass织构、S织构和Copper织构体积分数降低;中间退火板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而增大;中间退火前冷轧板中Cube织构体积分数随着热终轧温度升高而增加,不利于在退火后形成强的Cube织构,由此导致成品冷轧板中Cube织构体积分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4铝合金 织构 罐体材料 深冲性能 热轧 终轧温度 中间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合金表面DLC涂层摩擦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纪磊磊 喻岚 +2 位作者 唐华 于爽爽 李多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30-7236,共7页
采用磁控增强PVD/CVD复合沉积方法,在铜合金表面沉积Cr/Cr+WC/WC-DLC/DLC多层涂层,通过设计中间梯度层WC-DLC的厚度,期望提高铜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DLC涂层微结构进行表征,运用纳米压痕... 采用磁控增强PVD/CVD复合沉积方法,在铜合金表面沉积Cr/Cr+WC/WC-DLC/DLC多层涂层,通过设计中间梯度层WC-DLC的厚度,期望提高铜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DLC涂层微结构进行表征,运用纳米压痕仪、纳米划痕测试仪及往复干式摩擦计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梯度层厚度的增加,DLC涂层的纳米压痕硬度从12.9 GPa先降低到11.4 GPa后上升到14.6 GPa。铜合金与DLC涂层的结合力达到HF-1级。这种梯度层间设计使得铜锡合金与DLC涂层结合力及硬度显著提高。稳态时摩擦系数为0.089(Si_(3)N_(4))和0.193(GCr15)。相比于铜合金基体,DLC涂层呈现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 中间梯度层 摩擦磨损性能 合金 PVD/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粉末配比对CMC/高温合金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陶军 侯金保 +2 位作者 蒋帮政 杨朝曦 陈修凯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为了降低SiC_(f)/SiC复合材料(CMC)与高温合金钎焊接头残余应力,并更进一步提升接头力学性能,采用不同配比SiC陶瓷粉末与NiCoCrWMoTiHf钎料进行混合,获得了一系列中间层,形成了热膨胀系数呈梯度过渡的钎焊接头.接头组织分析表明,当钎料... 为了降低SiC_(f)/SiC复合材料(CMC)与高温合金钎焊接头残余应力,并更进一步提升接头力学性能,采用不同配比SiC陶瓷粉末与NiCoCrWMoTiHf钎料进行混合,获得了一系列中间层,形成了热膨胀系数呈梯度过渡的钎焊接头.接头组织分析表明,当钎料中加入不同比例的SiC粉末时,钎焊接头组成区域物相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加入的陶瓷粉末增多,钎料凝固区中析出金属间化合物增多,且主要分布在钎料区两侧.当加入的SiC陶瓷为20%(质量分数)时,钎料凝固区宽度达到最大值,且钎料凝固区与反应层区域形成冶金结合层,有利于接头力学性能的提升.对含20%SiC陶瓷钎焊接头的剪切试验表明,其室温抗剪强度达175 MPa,1100℃平均抗剪强度达到了120 MPa,证实了适当配比SiC粉末对钎焊接头力学性能提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高温合金 钎焊 中间 高温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效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被引量:41
16
作者 齐广慧 刘相法 +2 位作者 杨志强 柳延辉 边秀房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为了解决Al -Si变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用熔铸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低价格且适于产业化生产的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该中间合金w(P)可达到 2 .0 % 5 .5 % .对共晶和过共晶 (含Si量12 % 2 4% )成分的Al-Si合金进行变质 ... 为了解决Al -Si变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用熔铸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低价格且适于产业化生产的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该中间合金w(P)可达到 2 .0 % 5 .5 % .对共晶和过共晶 (含Si量12 % 2 4% )成分的Al-Si合金进行变质 ,加入 0 .3% 0 .8%的Al- 3P中间合金即可取得良好的变质效果 ,使其初晶Si数量明显增多 ,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下降到 30 μm和5 0 μm以下 .该中间合金使用工艺简便 ,可在低温下加入 ,而且无污染、无反应渣、变质效果长效稳定、易储存、使用综合成本低 ,克服了当前变质的缺点 ,可以实现Al-Si合金的“绿色”变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铝磷中间合金 细化 熔铸法 变质剂 初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C中间合金对Mg-Al合金的晶粒细化作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柳延辉 刘相法 +2 位作者 李廷斌 边秀房 张均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2-625,共4页
制备了一种用于Mg Al合金晶粒细化的Al Ti C中间合金。发现该Al Ti C中间合金可以有效地细化镁合金的晶粒 ,细化后的AZ6 1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大大提高。分析认为 ,Al Ti C中间合金中起晶粒细化作用的是Al4 C3和TiC的复合相。
关键词 AL-TI-C中间合金 MG-AL合金 晶粒细化 合金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合金中第二相粒子TiC和TiAl_(3)对纯铝的细化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万武 夏天东 +1 位作者 赵文军 侯运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5-1031,共7页
研究Al-TiC和Al-TiAl3中间合金中第二相粒子TiC和TiAl3对纯铝晶粒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当TiC和TiAl3单独作为α(Al)的形核相时,两者的形核能力均较差,但TiC粒子的形核和抗细化衰退能力优于TiAl3粒子的;当第二相粒子TiC和TiAl3共同作为... 研究Al-TiC和Al-TiAl3中间合金中第二相粒子TiC和TiAl3对纯铝晶粒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当TiC和TiAl3单独作为α(Al)的形核相时,两者的形核能力均较差,但TiC粒子的形核和抗细化衰退能力优于TiAl3粒子的;当第二相粒子TiC和TiAl3共同作为α(Al)的形核相,且加入量适当时,表现出较强的形核能力和抗晶粒细化的衰退能力,细化效果较显著;配成的7组晶粒细化剂中,当细化剂中Ti和C摩尔比为1.8?1时,晶粒细化效果最好;这是由于TiAl3在铝熔体中分解释放出Ti原子并向TiC粒子周围偏聚,形成的TiC/铝熔体界面富Ti过渡区促进了TiC粒子在铝熔体中的均匀分布,提高了其形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C中间合金 Al-TiAl_(3)中间合金 TIC TiAl_(3)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中间合金对铝合金晶粒的细化机理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芳 王明星 +3 位作者 李云良 刘志勇 刘忠侠 宋天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4-979,共6页
通过对Al-B中间合金在纯铝、Al-0.5%Si、Al-1%Si、Al-1.5%Mg以及Al-4%Cu合金中的晶粒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分析B的晶粒细化机理。结果表明:Al-B中间合金对纯铝的细化作用很弱,仅当B含量高于0.04%时,才表现出一定的细化效果。对于Al-0.5%S... 通过对Al-B中间合金在纯铝、Al-0.5%Si、Al-1%Si、Al-1.5%Mg以及Al-4%Cu合金中的晶粒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分析B的晶粒细化机理。结果表明:Al-B中间合金对纯铝的细化作用很弱,仅当B含量高于0.04%时,才表现出一定的细化效果。对于Al-0.5%Si、Al-1%Si、Al-1.5%Mg和Al-4%Cu合金,加入少量的B,对合金几乎没有细化作用;但当B含量达到0.02%时,合金晶粒明显细化,晶粒尺寸显著下降;增加B含量,晶粒尺寸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趋缓。这表明AlB2不能作为液态铝的形核中心,而共晶反应机制是Al-B中间合金具有晶粒细化作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中间合金 晶粒细化 共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B中间合金添加量对再生铸造铝合金中杂质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谭喜平 郑开宏 +1 位作者 宋东福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1407,共7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直读光谱仪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A1-3B中间合金添加量对再生铝合金A356中杂质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净化后再生铝合金中铁含量随着A1-3B合金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晶粒也...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直读光谱仪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A1-3B中间合金添加量对再生铝合金A356中杂质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净化后再生铝合金中铁含量随着A1-3B合金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晶粒也得到了细化。当A1-3B中间合金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铁含量从0.96%降低到0.68%,除铁率为29.1%,再生铝合金A356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0.5%和38.6%。再生铸造铝合金中铁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1-3B合金的B元素和再生铝合金A356中的Fe反应生成Fe_2B沉于炉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B中间合金 再生铸造铝合金 杂质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