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淬火态2xxx系铝合金曲面翻孔工艺优化
1
作者 唐杰 李明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研究淬火态2xxx系铝合金曲面试件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更优工艺参数。对翻孔过程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正交实验,选取预制孔直径、时效温度、凸模直径作为实验因素,每种因素设置4种水平,探究不同因素对翻孔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工艺参数。... 研究淬火态2xxx系铝合金曲面试件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更优工艺参数。对翻孔过程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正交实验,选取预制孔直径、时效温度、凸模直径作为实验因素,每种因素设置4种水平,探究不同因素对翻孔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翻孔成型高度受预制孔直径影响,预制孔直径越小,翻孔高度越高。成形后壁厚受时效温度、预制孔直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温度越高、预制孔直径越小,平均壁厚约越小。翻孔直径受凸模直径影响显著,在脱模过程中试件发生回弹,因此选择直径为60.4 mm的凸模更接近理论直径。在翻孔直径为60 mm时,不同预制孔对最大应力的影响较小。试件翻孔直径60 mm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预制孔直径40 mm、时效温度200℃、凸模直径6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xxx合金 曲面 翻孔 工艺参数 时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Zn系耐热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满平 李好好 +3 位作者 崔壮 徐世伟 曾迎 宗周颖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6-1868,共23页
当温度高于120℃时,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降低,耐热性能差,这限制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有必要提高其抗高温蠕变性能。本文从合金化方法、热处理工艺和变形工艺三个方面综述了Mg-Zn系耐热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研究进展。... 当温度高于120℃时,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降低,耐热性能差,这限制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有必要提高其抗高温蠕变性能。本文从合金化方法、热处理工艺和变形工艺三个方面综述了Mg-Zn系耐热镁合金抗蠕变性能的研究进展。采用合金化方法,包括添加稀土元素、碱土元素、其他非稀土元素和混合添加稀土及非稀土元素,形成高热稳定性或半连续网络的析出相,钉扎晶界、阻止高温孪生;热处理产生的高密度片层有效防止蠕变变形;塑性变形虽会细化晶粒,促进晶界滑动,但含稀土元素的Mg-Zn合金变形后,合金产生晶界偏聚,界面能降低,晶界热稳定性提高,高温蠕变后细晶甚至纳米晶粒可保持不变,抗蠕变性能显著提高。最后对Mg-Zn系耐热镁合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合金 耐热性 抗蠕变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XXX系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尧尧 李婧 +3 位作者 夏玉峰 何洪 李路 蒋显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86,共22页
5XXX系铝合金在船舶、高速列车等传统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其应用场景也逐步拓展至深空、深海、超高和超低温等极端环境中。随着服役环境复杂程度的持续提升,该系合金在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方面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技术挑战... 5XXX系铝合金在船舶、高速列车等传统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其应用场景也逐步拓展至深空、深海、超高和超低温等极端环境中。随着服役环境复杂程度的持续提升,该系合金在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方面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技术挑战与要求。微合金化不仅是一种有效改善5XXX系铝合金综合性能的方法,同时还是开发新型铝合金的重要手段。本文综合论述了Mg、Mn、Cr等主合金元素在5XXX系铝合金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Sc、Zr、Er、Ce等微合金化元素对该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深入讨论了Al_(3)(Sc,Zr)、Al_(3)(Er,Zr)等复合粒子对5XXX系铝合金性能的强化机制,并基于Al-Lu相图分析及Al_(3)Lu相的热稳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以Al-Lu合金来替代Al-Sc合金作为5XXX系铝合金微合金化元素的方案,为制备新型高性能5XXX系铝合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XXX合金 合金 高强度 耐腐蚀性能 稀土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镍系合金对氢化镁组织结构与储氢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4
作者 刘宇 张健 +5 位作者 庞小通 周小杰 卢先正 陈小敏 李佳豪 彭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39,共6页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出La_(m)Ni_(n)合金,进而将其与MgH_(2)按照不同比例高能球磨,获得MgH_(2)-x%La_(m)Ni_(n)(x=5,10,15)储氢复合体系,并结合实验表征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La_(m)Ni_(n)添加对MgH_(2)组织结构与储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出La_(m)Ni_(n)合金,进而将其与MgH_(2)按照不同比例高能球磨,获得MgH_(2)-x%La_(m)Ni_(n)(x=5,10,15)储氢复合体系,并结合实验表征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La_(m)Ni_(n)添加对MgH_(2)组织结构与储氢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La_(m)Ni_(n)合金主要由LaNi5主相以及少量的LaNi_(3)、La_(2)Ni_(3)相组成,其添加对MgH_(2)吸放氢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复合体系中MgH_(2)-10%La_(m)Ni_(n)储氢性能最为优异,其在247℃下即可开始放氢,该体系在300℃、500 s内可释放6.0%(质量分数)的氢气,在300℃、120 s内其吸氢量可达理论储氢量的84%。吸放氢过程中,MgH_(2)与La_(m)Ni_(n)原位反应生成Mg_(2)Ni与LaH_(3),原位生成的Mg_(2)Ni、LaH_(3)以及原有的LaNi_(5)对MgH_(2)吸氢均表现出催化作用,有效促进了H2解离,提高体系的吸氢动力学;而放氢时,LaH_(3)则为主要催化相,其与MgH_(2)之间产生电荷转移,有效削弱了Mg-H键强,进而改善其放氢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镁 催化掺杂 镧镍合金 吸放氢动力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系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唐景增 付俊伟 赵茂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7-851,共25页
7系铝合金凭借密度小、可加工性好、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导热/电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制造业中。然而,7系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大大缩短了其服役寿命。应力腐蚀机理主要是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且一般是两种机理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7系铝合金凭借密度小、可加工性好、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导热/电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制造业中。然而,7系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大大缩短了其服役寿命。应力腐蚀机理主要是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且一般是两种机理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合金元素、热处理工艺、环境因素和应力因素,利用恰当的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7系铝合金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本文综述了7系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的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和研究展望,指出了7系铝合金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结合、探究新型防腐工艺和对原子尺度/纳米级的研究,可对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起到预测和提高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合金 应力腐蚀开裂 氢致开裂 合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处理对La-Y-Ni系A_(2)B_(7)型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成均 雷鸣 +2 位作者 沈秉金 张乾坤 罗永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制备了退火态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3)Mn_(0.17)Al_(0.1)储氢合金,采用磷钨酸(H_(3)PW_(12)O_(40)),(phosphotungstic acid,TPA)水溶液对该退火合金进行浸渍处理,研究了TPA处理对合金组织结构、表面形貌、组成以及合金... 制备了退火态A_(2)B_(7)型La_(0.33)Y_(0.67)Ni_(3.23)Mn_(0.17)Al_(0.1)储氢合金,采用磷钨酸(H_(3)PW_(12)O_(40)),(phosphotungstic acid,TPA)水溶液对该退火合金进行浸渍处理,研究了TPA处理对合金组织结构、表面形貌、组成以及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PA处理后的合金表面形成了腐蚀性凹坑或微孔,同时在合金表面形成了含有高氧化价态钨酸根离子的富Ni层.TPA处理可明显改善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当TPA质量浓度为0.1 mol/L时,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_(0)最大,此时合金电极具有最大的1 C放电容量(364 mAh/g),其容量保持率S_(100)和大电流放电性能HRD_(900)分别为93.23%和81.92%,明显优于未处理合金电极的S_(100)(88.12%)和HRD 900(76.05%).TPA处理前后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界面处的电子转移阻抗是影响电极高倍率放电动力学性能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NiA_(2)B_(7)型储氢合金 杂多酸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设计制备及毁伤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罗浩 高兴勇 +2 位作者 魏华男 韩明江 刘杨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1-304,共14页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具备侵彻释能的耦合毁伤效应,相比传统含能结构材料,具备更优异的强度、硬度以及塑性,可以提升弹药高效毁伤能力。针对近几年最新的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研究现状,从合金设计、制备与表征、毁伤应用中的侵彻特性和释能...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具备侵彻释能的耦合毁伤效应,相比传统含能结构材料,具备更优异的强度、硬度以及塑性,可以提升弹药高效毁伤能力。针对近几年最新的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研究现状,从合金设计、制备与表征、毁伤应用中的侵彻特性和释能特性四个方面概括了其研究现状。归纳了不同合金成分设计方式的特点和优劣;着重比较了不同本构方程描述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静动态力学行为时的适应性水平;分析了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作为含能结构材料其毁伤能力的影响因素,指出通过调节元素比、提高撞击速度和撞击破碎率可以实现高熵合金毁伤能力提升;给出了目前较完整的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试样毁伤性能统计数据并做分析比较,可为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最终结合现状对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未来重点工作方向做了展望,可为其在高效毁伤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难熔高熵合金 设计 制备 表征 毁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球磨法的钛系储氢合金性能优化
8
作者 徐睿 程涛 +1 位作者 李朝宇 荣峻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针对传统钛系储氢合金(TM)储氢量低、成分分布不均、易氧化等问题,采用机械球磨法向钛系储氢合金中引入多种单质金属(Co,Ni,V,Cu,Mg)进行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荧光光谱(SEM-EDX)、X射线衍射光谱(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 针对传统钛系储氢合金(TM)储氢量低、成分分布不均、易氧化等问题,采用机械球磨法向钛系储氢合金中引入多种单质金属(Co,Ni,V,Cu,Mg)进行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荧光光谱(SEM-EDX)、X射线衍射光谱(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以及储氢动力学性能测试和氧毒化试验,表征了制备改性合金材料的微观形貌、表面元素分布、晶相结构、表层和体相元素含量、材料储氢能力和储氢速率、改性金属赋存化学状态以及改性金属对TM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改性使合金的最大储氢量(w,下同)明显提高,从1.70%提高至2.15%;Co改性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储氢速率,使其30 min储氢量从1.67%增加至1.71%;Co的引入同时增强了合金的抗氧中毒能力,使合金氧毒化后的最大储氢量下降率从41.8%降为1.74%。改性合金引入的Co主要分布在材料表面层,不但能替代储氢活性位点优先氧化而减少其氧化比例,而且能形成致密氧化层,抑制氧从表面层向体相扩散,从而保护了体相的储氢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储存 储氢合金 掺杂金属元素 机械球磨法 抗氧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i系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来东 陈晓亚 +3 位作者 刘浩锐 罗宏博 赵磊 王建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38-7050,共13页
合金元素Bi的价格较低,在镁中有较高的固溶度,随着温度降低,其固溶度减小,析出Mg_(3)Bi_(2)相,提高了镁的力学性能,因此Mg-B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固溶和时效硬化潜力。在Mg-Bi系合金中加入Sn、Mn、Al、Ca、Zn等元素,改善合金组织,能够进一... 合金元素Bi的价格较低,在镁中有较高的固溶度,随着温度降低,其固溶度减小,析出Mg_(3)Bi_(2)相,提高了镁的力学性能,因此Mg-B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固溶和时效硬化潜力。在Mg-Bi系合金中加入Sn、Mn、Al、Ca、Zn等元素,改善合金组织,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Mg-Bi系合金的研究进展,在总结Mg-Bi二元合金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的概述了Mg-Bi-Sn系、Mg-Bi-Mn系、Mg-Bi-Al系、Mg-Bi-Ca系、Mg-Bi-Zn系等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综述了合金化对合金第二相、晶粒尺寸、织构、动态再结晶的影响,阐述了合金元素种类、添加量及热加工参数与合金力学性能的关系。总结了Mg-Bi系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i合金 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系合金中合金化元素作用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飞 黄文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8,F0002,共13页
铝镁合金是轻量化材料应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属于中高强度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优良的焊接性等优势,目前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军工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铝镁合金力学性能特点以及用途... 铝镁合金是轻量化材料应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属于中高强度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优良的焊接性等优势,目前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军工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铝镁合金力学性能特点以及用途,介绍了Al-Mg系合金中的强化机制,重点阐述了Al-Mg系合金中主合金化元素Mg及其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详细论述了Mn、Zr、Ti、Sc、Er、Y等微合金化元素的作用以及对Al-Mg系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Al-Mg系合金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合金 合金 强化机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交用Mg-9Al-0.1Mn-xCa挤压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敬学锐 吴雄 +4 位作者 王森巍 肖辉 佘加 汤爱涛 王敬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89-194,共6页
镁合金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性优异,阻尼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良好,在结构材料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其中Mg-Al-Mn-Ca系合金由于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成形能力和阻燃性能,在轨道交通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有关Mg-Al-Mn... 镁合金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性优异,阻尼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良好,在结构材料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其中Mg-Al-Mn-Ca系合金由于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成形能力和阻燃性能,在轨道交通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有关Mg-Al-Mn-Ca系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合金化或低Al成分合金,有鉴于此,本工作研究了Ca元素对高Al成分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a元素的添加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并弱化基面织构,此外,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当Ca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压缩屈服强度分别为234 MPa、343 MPa、203 MPa,延伸率为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mn-ca系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含量对Nb-Si-Mo-Ti系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贞伟 韩政 +1 位作者 蒋少松 杨增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研究Ti含量对Nb-Si系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以机械球磨和SPS烧结技术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b-16Si-10Mo-x Ti(x=0,2,4,6,8,10)合金,对x不同时的合金在室温、1200℃时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Ti含量增多,Ti ss韧性相逐渐增多... 为研究Ti含量对Nb-Si系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以机械球磨和SPS烧结技术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b-16Si-10Mo-x Ti(x=0,2,4,6,8,10)合金,对x不同时的合金在室温、1200℃时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Ti含量增多,Ti ss韧性相逐渐增多并聚集,组成相包括Nb ss、Nb 5 Si 3和Ti ss相。室温下,合金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等有所提高,硬度下降,抗压强度先降后增,x=0时,抗压强度最高为2300 MPa,而Nb-Si-Mo-Ti系合金抗压强度最高为2200 MPa,且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复合断裂。1200℃下,抗压强度先降后增,x=0时,最高为605 MPa,随Ti含量增加,Nb-Si-Mo-Ti系合金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70 MPa,同时有较好塑韧性。1200℃压缩后,组织细化,韧性相沿垂直于压缩方向拉长,硬脆相则被挤压到韧性相内部或表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Si-Mo-Ti合金 TI含量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Ni系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静雯 冯璇璇 +3 位作者 王杭宁 朱铭海 赖祥晔 秦凤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99-3922,共24页
高熵合金是一种新型多主元合金材料,因各方面独特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耐腐蚀性能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结合最新研究动态,系统总结了合金元素、相结构及微观缺陷对CoCrFeNi系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具有不同微观结... 高熵合金是一种新型多主元合金材料,因各方面独特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耐腐蚀性能方面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结合最新研究动态,系统总结了合金元素、相结构及微观缺陷对CoCrFeNi系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特征的高熵合金的腐蚀机制;并从室温及高温下不同腐蚀介质中的应用出发,阐述了CoCrFeNi系高熵合金在各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CoCrFeNi系高熵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FeNi高熵合金 耐腐蚀性 合金元素 相结构 微观结构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系铝合金增材制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申卫 王成辉 +1 位作者 周茜 王惠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2,共8页
Al-Zn-Mg-Cu系(即7xxx系)铝合金是军民两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超高强度铝合金,Al-Zn-Mg-Cu系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复杂零件精密成形与轻量化设计等显著优势,市场需求广泛。本文综述了Al-Zn-Mg-Cu系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 Al-Zn-Mg-Cu系(即7xxx系)铝合金是军民两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超高强度铝合金,Al-Zn-Mg-Cu系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复杂零件精密成形与轻量化设计等显著优势,市场需求广泛。本文综述了Al-Zn-Mg-Cu系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增材制造7075铝合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7075铝合金增材制造技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增材制造 精密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xxx系铝合金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洪旭 刘峰 +1 位作者 赵琳 田志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7xxx系铝合金作为所有系列铝合金强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本文从7xxx系铝合金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出发,综述了几种常见的7xxx系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 7xxx系铝合金作为所有系列铝合金强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本文从7xxx系铝合金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出发,综述了几种常见的7xxx系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冷金属过渡焊(CMT)、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等传统电弧焊以及激光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等新型焊接技术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前景,总结了不同焊接技术相应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目前各焊接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7xxx系铝合金焊接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XXX合金 MIG焊 TIG焊 CMT焊 激光焊 电子束焊 搅拌摩擦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n-Si-Mg系压铸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富强 薛龙飞 +2 位作者 李佳佳 张志刚 刘宜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传统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工艺基础上,添加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等形成硫酸-有机酸混合体系氧化处理液,对Al-Zn-Mn-Si-Mg系压铸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探索阳极氧化工艺参数和有机酸种类对氧化膜微观形貌、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 在传统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工艺基础上,添加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等形成硫酸-有机酸混合体系氧化处理液,对Al-Zn-Mn-Si-Mg系压铸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探索阳极氧化工艺参数和有机酸种类对氧化膜微观形貌、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为10%、氧化电压为18V、氧化时间为60 min、氧化温度为20℃的条件下,与纯硫酸体系相比,混合酸体系能显著增加Al-Zn-Mn-Si-Mg系压铸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提高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其中10%硫酸-15%柠檬酸混合体系(百分数均为质量分数,下同)下的氧化膜耐腐蚀性能较强,10%硫酸-10%酒石酸体系下的氧化膜耐磨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n-Si-Mg合金 阳极氧化 有机酸 耐腐蚀 耐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NiCr系高熵合金铣削力仿真与实验研究
17
作者 温雪龙 张文波 +1 位作者 巩亚东 李俊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9-1586,共8页
通过对高熵合金进行三维槽铣和侧铣的铣削力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加工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针对FeCoNiCrAl_(0.1),FeCoNiCrAl_(0.5),FeCoNiCrMo_(0.1)三种铸态高熵合金设计正交与单因素铣削实验,通过测量实验中的铣削力,探讨了不同加... 通过对高熵合金进行三维槽铣和侧铣的铣削力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加工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针对FeCoNiCrAl_(0.1),FeCoNiCrAl_(0.5),FeCoNiCrMo_(0.1)三种铸态高熵合金设计正交与单因素铣削实验,通过测量实验中的铣削力,探讨了不同加工方式、铣削参数、刀具和不同元素成分及含量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铣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的减小,槽铣和侧铣的铣削力都减小,相同加工参数下槽铣的铣削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比侧铣高404.30%和761.06%.Al元素含量高的高熵合金铣削力大.HMX涂层刀具的铣削力小于SGS涂层刀具,铣削力平均降低10.6%.实验结果为高熵合金的高效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FeCoNiCr 铣削加工 仿真 铣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7xxx系铝合金热处理调控残余应力研究进展
18
作者 舒文祥 邓肖峰 +5 位作者 李思振 贾红波 宋文晶 闻强苗 崔庆新 姜建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0,共6页
随着航天装备的不断大型化和轻量化,7xxx系铝合金构件普遍呈尺寸规格大、形状复杂、薄壁弱刚性等结构特点,在加工和使用中易产生强烈的残余应力效应;残余应力的产生会影响加工质量,甚至导致失效。因此,如何有效调控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 随着航天装备的不断大型化和轻量化,7xxx系铝合金构件普遍呈尺寸规格大、形状复杂、薄壁弱刚性等结构特点,在加工和使用中易产生强烈的残余应力效应;残余应力的产生会影响加工质量,甚至导致失效。因此,如何有效调控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总结了航天领域高强度7xxx系铝合金构件残余应力热处理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淬火、冷热循环处理、深冷处理、时效去应力对残余应力的调控效果及作用机制,提出了目前航天高强度7xxx系铝合金残余应力热处理调控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XXX合金 热处理 残余应力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增材制造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
19
作者 甘雨禾 王骏 +1 位作者 雒晓涛 李长久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0,共12页
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以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和低密度的特点,作为防护涂层和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室温脆性大的特点导致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激光选区熔化或电子束熔化等高能束增材制造时,存在... 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以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和低密度的特点,作为防护涂层和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室温脆性大的特点导致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激光选区熔化或电子束熔化等高能束增材制造时,存在缺陷多、易开裂等系列工艺难题。冷喷涂技术作为一种低温固态材料沉积技术,有望在较低的热输入条件下制备铝系金属间化合物,避免高能束增材制造中的开裂难题。对此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冷喷涂技术制备铝系金属间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包括采用直接金属间化合物粉末沉积、单质金属混合粉末冷喷涂与后热处理、机械球磨伪合金粉末与热处理等粉末设计与制备技术路线对冷喷涂沉积行为及沉积体性能的影响;归纳搅拌摩擦后处理与热等静压等后处理工艺对沉积体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技术路线的优点与局限性,以期为冷喷涂增材制造铝系金属间化合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冷喷涂 机械混合粉末 机械球磨伪合金粉末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制备AgCu系合金钎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赖忠 张耀文 +5 位作者 何广贵 张加学 周丕云 金国成 张鑫梅 谢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52,共4页
采用高通量6通道真空熔炼技术一步法制备了Ag-28Cu、Ag-49Cu-5Ga、Ag-27Cu-11In、Ag-28Cu-1Ni、Ag-30Cu-10Sn、Ag-28Cu-2Ti合金铸锭棒材。采用金相显微镜,DSC差热分析仪,C、S分析仪,万能电子实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各元素含量分... 采用高通量6通道真空熔炼技术一步法制备了Ag-28Cu、Ag-49Cu-5Ga、Ag-27Cu-11In、Ag-28Cu-1Ni、Ag-30Cu-10Sn、Ag-28Cu-2Ti合金铸锭棒材。采用金相显微镜,DSC差热分析仪,C、S分析仪,万能电子实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各元素含量分布,熔化温度,碳和硫含量,焊接强度及清洁性和溅散性等。结果表明,6种AgCu系合金的组织均匀,C和S的含量低,合金与纯铜的焊接强度高,合金的清洁性达到I级、溅散性达到A级。采用该工艺制备熔点差别不大的AgCu系合金钎料,制备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熔炼 AgCu合金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