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谷氨酸转运蛋白EAAT2的结构研究
1
作者 夏凌云 张媛媛 +2 位作者 施仪 黄晶 周强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谷氨酸是脊椎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它启动快速信号传递并涉及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信号传递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从突触间隙迅速清除释放的谷氨酸,以防止神经元的兴奋毒性,这主要是由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谷氨酸是脊椎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它启动快速信号传递并涉及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信号传递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从突触间隙迅速清除释放的谷氨酸,以防止神经元的兴奋毒性,这主要是由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完成的。这里描述了人类EAAT2向内开口的结构,包括具有开放HP2门的无配体构象,抑制剂阻断的开放构象以及激活剂结合的闭合构象。这些结构显示EAAT2向胞内转运神经递质后,抑制剂WAY-213613通过竞争底物结合位点,将其阻断在向内开口且HP2环开放的构象,抑制其反向转运过程。而激活剂GT949或许能加速这一过程。这些结构信息提供了配体位置和EAAT2活性调节机制的分子细节。总之,这些结构数据为研究EAAT结构-功能关系和设计新型治疗调节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转运蛋白 SLC1A2 神经退行性疾病 冷冻电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磷转运蛋白OsPHT2;1在提高磷素利用率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史书林 王丹凤 +5 位作者 颜彦 张芳 王化敦 顾冕 孙淑斌 徐国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7-465,共9页
植物对磷的吸收与体内再分配需要多种磷酸盐转运系统共同作用。应用公开的植物基因组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一个水稻低亲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PHT2;1。经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发现,OsPHT2;1在叶片强烈表达,在根系中微弱... 植物对磷的吸收与体内再分配需要多种磷酸盐转运系统共同作用。应用公开的植物基因组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一个水稻低亲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PHT2;1。经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发现,OsPHT2;1在叶片强烈表达,在根系中微弱表达。OsPHT2;1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受光照调控并受低磷诱导。利用农杆菌介导Ubiquitin启动子过量表达OsPHT2;1,研究该基因在水稻中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水培试验中,正常供磷条件下OsPHT2;1-Oe植株叶部可溶性磷含量较野生型提高40.9%~48.5%,根部可溶性磷含量提高35.6%~51.2%,生物量提高25.1%~30.3%。缺磷条件下OsPHT2;1Oe植株叶部可溶性磷含量较野生型提高53.1%~70.3%,根部可溶性磷含量没有显著改变,生物量提高25.6%~28.5%。大田试验中,OsPH7"2;1-Oe植株的上3叶和穗柄的全磷含量较野生型显著提高。表明0sPHT2;1可能参与磷素在叶部的积累以及植株体内磷的再分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运蛋白 OsPHT2 1 超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Mg2+转运蛋白1表达水平对CD8+T细胞耗竭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晓娥 吴景华 +3 位作者 王宁 张勇 谌晓楠 祝朝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070-2073,20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对CD8^+T 细胞耗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86例,根据外周血HBV DNA水平将慢性HBV...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的表达水平及其表达对CD8^+T 细胞耗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86例,根据外周血HBV DNA水平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45例)与低病毒载量组(41例),并设置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外周血、分离CD8^+T细胞,检测各组外周血及CD8^+T 细胞中Mg^2+含量;采用Western blot 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各组CD8^+T 细胞中MagT1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8^+T细胞表面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和CD38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gT1蛋白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外周血中Mg^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HBV 感染者CD8^+T细胞中Mg^2+浓度、MagT1 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以及表面分子NKG2D和CD38均显著下降(均P<0.05),PD-1和Tim-3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并且,CD8^+T细胞中MagT1蛋白与PD-1、Tim-3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与NKG2D、CD38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耗竭与CD8^+T细胞中MagT1表达下调所致的Mg^2+内流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Mg^2+转运蛋白1 CD8^+T细胞 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小肠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变化及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帅 刘婷婷 +3 位作者 周琳 陈安国 洪奇华 杨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3-99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谷氨酰胺是否对SGLT1和GLuT2mRNA的表达产生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9头,断奶当天屠宰3头猪,其余6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谷氨酰胺),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每组分别屠宰3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样品,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SGLT1和GLUT2 mRNA的表达量在不同肠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十二指肠、空肠中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降低,断奶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14天达峰值,回肠SGLT1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先升高,断奶后第7天较低,第14天为峰值;GLUT2 mRN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表达量从断奶后第3~7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第7天达峰值,但在第14天降至断奶当天水平,回肠GLUT2 mRNA表达量在断奶后逐渐升高,第5天达峰值,而后逐渐回落至断奶当天水平。3)饲粮添加1%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SGLT1和GLUT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均随断奶后的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SGLT1和GLUT2在转录水平上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MRNA表达量 小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泰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Nrf2、HO-1和膜铁转运辅助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黄娟 廖君 +7 位作者 彭熙炜 刘洋 成绍武 秦莉花 邓奕辉 王国佐 贺旭 葛金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脑泰方通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aestin,Heph)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泰方低剂量...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脑泰方通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aestin,Heph)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泰方低剂量组(4.5 g·kg^(-1))、中剂量组(9 g·kg^(-1))和高剂量组(18 g·kg^(-1))。各组大鼠术前连续灌胃给药3 d,每日1次,再行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术,术后连续灌胃给药2 d。术后72 h采用Zea Longa神经功能学评分标准记录大鼠行为活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区Nrf2、HO-1、Heph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Heph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泰方中、高剂量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下降(P<0.01),各脑泰方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HO-1 mRNA表达均增加(P<0.05)。脑泰方中、高剂量组Heph mRNA表达增加(P<0.05);Nrf2和Hep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各脑泰方组HO-1蛋白表达增高(P<0.01)。结论脑泰方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促进HO-1生成,上调Heph的表达,减少脑铁沉积,发挥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泰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 血红素加氧酶-1 膜铁转运辅助蛋白 铁代谢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G2/Bcrp1转运蛋白:侧群干细胞的表型标记与功能调控蛋白 被引量:8
6
作者 谢超 裴雪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在骨髓、骨骼肌及神经组织均发现侧群干细胞 (SPSCs)。ABC转运蛋白ABCG2 /Bcrp1基因在不同来源侧群 (SP)干细胞均呈高表达 ,且该基因表达与SP细胞表型密切相关。SP细胞能向不同类型或不同胚层的组织细胞分化 ,很可能代表了一群更原始的... 在骨髓、骨骼肌及神经组织均发现侧群干细胞 (SPSCs)。ABC转运蛋白ABCG2 /Bcrp1基因在不同来源侧群 (SP)干细胞均呈高表达 ,且该基因表达与SP细胞表型密切相关。SP细胞能向不同类型或不同胚层的组织细胞分化 ,很可能代表了一群更原始的干细胞 ,且与干细胞可塑性相关。而ABCG2 /Bcrp1在造血及神经等组织来源的SP干细胞中的特异表达 ,使得该转运蛋白成为从不同组织中分选多潜能干细胞的一种新的表型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Bcrp1转运蛋白 侧群细胞 表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敲低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的BV2细胞系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娟 张吉 +2 位作者 徐婷 王妍柏 王振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8-823,共6页
目的构建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敲低PPM1A表达的BV2小鼠脑小胶质细胞系。方法针对PPM1A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区,设计合成2对短发卡RNA(shRNA)序列shRNA1、shRNA2,分... 目的构建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敲低PPM1A表达的BV2小鼠脑小胶质细胞系。方法针对PPM1A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区,设计合成2对短发卡RNA(shRNA)序列shRNA1、shRNA2,分别将其克隆到GV493载体中,并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菌株,培养后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最后包装慢病毒并进行滴度测定。将2组慢病毒分别转染BV2小鼠脑小胶质细胞,并给予嘌呤霉素筛选,使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评估转染结果,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PM1A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PPM1A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经过测序鉴定构建成功,转染BV2小鼠脑小胶质细胞后GFP表达率大于80%;与对照组相比,shRNA1及shRNA2敲低组PPM1A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利用慢病毒shRNA方法成功构建PPM1A敲低的BV2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 小胶质细胞 短发卡RNA(shRNA) 慢病毒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从顺其宜”理论探讨参苓白术散通过SGLT1调控“糖偏好-肠-脑轴”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
8
作者 朱连连 路童 +1 位作者 杨可威 战丽彬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9,I0003,共7页
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代谢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大和疑难课题。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T2DM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甘味偏嗜是肠-脑轴信号传导的结果,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 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代谢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大和疑难课题。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T2DM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甘味偏嗜是肠-脑轴信号传导的结果,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1,SGLT1)在其中作为肠道识别糖的分子起关键作用。根据文献报道和课题组前期证实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对肥胖T2DM的防治具有突出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从顺其宜”的中医理论,探究以甘味药物为主的参苓白术散通过调控肠道糖偏好分子SGLT1,基于肠-脑轴干预肥胖T2DM的糖代谢和糖偏好信号传导环路,进而干预肥胖T2DM的疗效机制,为进一步阐述中医从肠-脑轴治疗肥胖T2DM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肥胖2型糖尿病 肠脑轴 糖偏好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铜源对Caco-2细胞内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高晨 朱连勤 +3 位作者 朱风华 王学鑫 张婷 张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1,共3页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铜水平2、4、8、16 mg/L)对细胞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铜,微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铜(铜水平2、4、8、16 mg/L)对细胞铜-ATP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加铜离子能提高Caco-2细胞铜-ATP酶、MT含量,低浓度铜离子能提高细胞DMT1含量,高浓度铜离子降低细胞DMT1含量。纳米氧化铜对几种铜转运蛋白的作用与硫酸铜类似,但纳米氧化铜对铜-ATP酶、MT、DMT1含量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CACO-2细胞 铜-ATP酶 金属硫蛋白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双转MDCKⅡ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楠 马国 杨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目的构建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hOATP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2,hMRP2)双转MDCKⅡ细胞株,验证其功能,并应用其考察创新药物2,3-双加... 目的构建人源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human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hOATP1B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2,hMRP2)双转MDCKⅡ细胞株,验证其功能,并应用其考察创新药物2,3-双加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yptophan,1-MT)的转运特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hOATP1B1和hMRP2表达真核载体pVITRO2-SLCO1B1-ABCC2,转染MDCKⅡ细胞,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认目的蛋白特异性;利用该双转模型考察普伐他汀(不同pH环境和不同底物浓度)和1-MT的转运。结果经电泳分析、双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证明经遗传霉素筛选的MDCK-OATP1B1/MRP2细胞构建成功;pH=6.5时,普伐他汀在所构建双转细胞模型上转运最佳;在0~50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普伐他汀在该模型上的转运呈现浓度依赖性。1-MT在该细胞模型上无明显转运。结论成功构建人源MDCKOATP1B1/MRP2双转细胞株,发现1-MT既不是OATP1B1蛋白也不是MRP2蛋白的底物,该细胞株可用于OATP1B1/MRP2介导的外源性物质(如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的转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MDCKⅡ 普伐他汀 1-甲基色氨酸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环氧合酶-2蛋白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卫 付艳忠 +2 位作者 任宏政 陈奎生 井然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34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LUT1、VEGF和COX-2蛋...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34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LUT1、VEGF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GLUT1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膜,VEGF和COX-2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LU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58.8%、2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4,P<0.05);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70.6%,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P<0.05);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73.5%和1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P<0.05)。在各类组织中,GLUT1、VEGF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GLUT1、VEGF和COX-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羧酸转运蛋白1、2、4在急性心衰大鼠模型肾上腺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书娟 孙善全 +3 位作者 马容 王静文 蒋徐丽 宋开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1、2、4在急性心衰大鼠肾上腺的表达变化,以探讨急性心衰肾上腺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随机将成年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250±20 g)50只,分为3组:正常组(n=10)、假手术组(n=20... 目的观察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1、2、4在急性心衰大鼠肾上腺的表达变化,以探讨急性心衰肾上腺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随机将成年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250±20 g)50只,分为3组:正常组(n=10)、假手术组(n=20,2 subgroups,10 in each)和模型组(n=20,2subgroups,10 in each)。用1.5%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制作大鼠急性心衰模型;注毕,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左室内压峰值(LVSP)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的变化曲线;用IHC和Western Blot检测模型鼠,肾上腺MCT1,2,4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急性心衰发生10 min时,肾上腺皮质和髓质MCT1、2、4的表达均有升高,此时假手术组MCT1、2、4也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两组的MCT1、2、4的表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 min时,大鼠肾上腺MCT1、2、4的表达较正常组却有所下降,与正常组相比较,仅MCT1的表达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T2、4则无明显差别(P>0.05)。假手术20 min组与10 min组相比较,MCT1、2、4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急性心衰和创伤性应激状态下,肾上腺MCT1、2、4的表达,在十分钟内呈代偿性增加,但随着心衰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反而降低,机体的能量代谢出现失代偿,提示MCT1、2、4参与创伤性应激及急性心衰的能量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羧酸转运蛋白1、2、4 急性心衰 应激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磷转运蛋白ClPht1;2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婉婷 陈冉红 +4 位作者 李娇阳 何冬梅 帅鹏 李明 马祥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磷酸转运蛋白PHT1家族是介导植物磷素吸收与转运分配的重要基因家族。从第3代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中克隆获得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ClPht1;2,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2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为了解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结构和功能表达奠定... 磷酸转运蛋白PHT1家族是介导植物磷素吸收与转运分配的重要基因家族。从第3代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中克隆获得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ClPht1;2,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2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为了解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结构和功能表达奠定基础。以转录组测序获得的ClPht1;2核心序列为基础,以杉木洋061无性系根系cDNA克隆为模板,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目的基因的全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杉木洋061无性系在不同组织中ClPht1;2的表达,以及磷饥饿诱导3、10、25 d下ClPht1;2在根中的表达量变化。克隆得到1个杉木PHT1家族基因ClPht1;2(GeneBank登录号:MK450598)。ClPht1;2编码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柳杉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3%,与马尾松、油茶、毛果杨等植物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相似性均>72%。ClPht1;2基因序列编码区长1565 bp,编码511个氨基酸,蛋白理论分子量60.024 ku,为疏水蛋白,不具有信号肽,潜在磷酸化位点42个。ClPht1;2所编码蛋白质由12个跨膜结构组成,其中11个为确定跨膜域,多肽链中α螺旋占42.65%,无规则卷曲占42.11%,延伸链占15.25%。ClPht1;2在杉木洋061无性系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与正常磷供应相比,根系ClPht1;2的表达水平在低磷胁迫10 d时显著增加,到25 d时下降至正常磷供应时的表达水平;ClPht1;2在无磷胁迫处理3 d时表达量降低,在10 d时表达量显著提高,在25 d时表达量又低于正常供磷水平。ClPht1;2基因具有PHT1基因家族特征结构,在杉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杉木根中的表达受低磷胁迫诱导,在叶中的表达量受低磷胁迫诱导不明显,可能为杉木体内低亲和的磷转运蛋白,参与杉木地上部和根中磷的运输和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转运蛋白基因 ClPht1 2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运蛋白α2(KPNA2)通过激活Snail 1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淑莲 马军 +1 位作者 齐宝华 范志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0-437,共8页
目的研究核转运蛋白α2(KPNA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相互作用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PNA2蛋白相对表达量。将KPNA2短发夹RNA转入至高表达KPNA2的MKN45胃癌细胞,将KPNA2质粒转入... 目的研究核转运蛋白α2(KPNA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相互作用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PNA2蛋白相对表达量。将KPNA2短发夹RNA转入至高表达KPNA2的MKN45胃癌细胞,将KPNA2质粒转入至MKN45胃癌细胞,在敲低和过表达KPNA2细胞中,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TM小室实验、创伤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133、CD44、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KPNA2、cyclinD1、PCNA、CD133、CD44、SOX2及Snail 1蛋白水平。结果KPNA2在胃癌组织高表达,过表达KPNA2能够促进MKN45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同时促进胃癌细胞的cyclin D1、PCNA、CD133、CD44、SOX2、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以及Snail 1的表达。结论KPNA2通过刺激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2(KPNA2) 胃癌 锌指转录因子(Snail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铵转运蛋白基因OsAMT1;2的启动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素梅 施卫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61,共7页
AMT是介导植物铵态氮高亲和吸收的跨膜蛋白,已报道编码AMT蛋白的大部分基因的表达依赖外界氮水平和环境的调控,但调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水稻的Os AMT1;2基因在氮缺乏条件下强烈诱导表达,因此,本研究从水稻基因组DNA中PCR克隆Os AMT1;... AMT是介导植物铵态氮高亲和吸收的跨膜蛋白,已报道编码AMT蛋白的大部分基因的表达依赖外界氮水平和环境的调控,但调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水稻的Os AMT1;2基因在氮缺乏条件下强烈诱导表达,因此,本研究从水稻基因组DNA中PCR克隆Os AMT1;2基因上游1 940 bp的启动子序列,采用软件和试验分析Os AMT1;2启动子存在的顺式调控元件与外界氮调控的相关性。软件预测结果表明,启动子区域内除含有TATA-box和CAAT-box外,同时含有多种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激素响应和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Box-w1、MBS、Me JA、TATC和ERE应答元件。将Os AMT1;2启动子的5′端顺序删除获得5个不同缺失片段分别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成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中获得转基因水稻,T1代植株水平上的GUS活性分析表明,最短启动子片段(–211 bp)能够启动GUS表达,但是GUS活性较低,对缺氮效应也不显著;中等长度启动子片段(–763 bp)的GUS活性提高,受缺氮诱导显著,且缺氮诱导不再随启动子长度增加而显著增强,说明应答氮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位于–211 bp和–763 bp之间,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多在这个区域内,是否与氮的调控存在相关性有待后续进一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AMT OsAMT1 2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GUS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a^+-K^+-2Cl^-共转运蛋白1型的影响
16
作者 焦佳伟 王鹏 +5 位作者 张留超 何雄文 牛美兰 李萌萌 李玲 张振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2-937,共6页
目的:研究常压氧(NB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a^+-K^+-2Cl^-共转运蛋白1型(NKCC1)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术后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将其评分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MCAO模型构建成功者进行再灌注,随机... 目的:研究常压氧(NB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a^+-K^+-2Cl^-共转运蛋白1型(NKCC1)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术后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将其评分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MCAO模型构建成功者进行再灌注,随机分为NBO组和模型组,NBO组于再灌注后采用体积分数60%NBO进行治疗。各组大鼠分别在0、2、4、6、12和24h处死,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和NBO组大鼠缺血2h时脑组织均无明显病理结构改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增加,而与模型组相比,NBO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NBO组在起始2h内,脑组织NKCC1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脑组织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NKCC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NBO组NKCC1蛋白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虽有增加但其表达水平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NBO疗法可以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KCC1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脑损伤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氧 Na^+-K^+-2Cl^-共转运蛋白1型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2的表达与定位
17
作者 张警文 任高雅 +3 位作者 张欣荣 范小瑞 岳伟东 贺俊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4,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猪肝细胞的表达与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了GLUT1和GLUT2在猪肝脏的表达和定位,并与大鼠肝脏对比。[结果]GLUT1、GLUT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猪肝细胞的表达与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了GLUT1和GLUT2在猪肝脏的表达和定位,并与大鼠肝脏对比。[结果]GLUT1、GLUT2蛋白和mRNA在猪肝脏中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LUT1主要定位于猪肝细胞的细胞质,大鼠肝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GLUT2定位于猪肝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膜侧,大鼠肝细胞基底外侧膜。[结论]本研究发现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2均表达定位于猪肝细胞,提示这2种葡萄糖转运蛋白可能参与猪肝细胞从血窦内摄取葡萄糖或肝细胞间葡萄糖转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表达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杰 周宁 +3 位作者 刘冬芹 代娟娟 王丹丹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 目的: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PPM1F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结果: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Flag-PPM1F组细胞中PPM1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PPM1F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和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上调PPM1F表达能够抑制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多药耐药蛋白Cdr1p和Cdr2p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鑫明 高平挥 +1 位作者 曹永兵 姜远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39,共3页
ABC转运蛋白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T)属于膜转运蛋白 ,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菌、真菌等多种细胞中 ,且与多种细胞的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有关。白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含有多种 ABCT,但只有 Cdr1 p... ABC转运蛋白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T)属于膜转运蛋白 ,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菌、真菌等多种细胞中 ,且与多种细胞的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有关。白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含有多种 ABCT,但只有 Cdr1 p、Cdr2 p与 MDR有关 ;另外 ,Cdr1 p、Cdr2 p具有外排泵、磷脂易位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多药耐药 Cdr1p Cdr2p 研究进展 ABC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尼曼-匹克蛋白1和2在细胞内脂质平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欧翔 唐朝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0-824,共5页
Niemann-pick protein C1(NPC1) is a large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 that resides in late endosomes,whereas niemann-pick protein C2(NPC2) is a small soluble protein found in the lumen of lysosomes.NPC1 protein is b... Niemann-pick protein C1(NPC1) is a large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 that resides in late endosomes,whereas niemann-pick protein C2(NPC2) is a small soluble protein found in the lumen of lysosomes.NPC1 protein is believed to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 of lipids,particularly cholesterol,from late endosomes/lysosomes to the Golgi apparatus,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plasma membrane.NPC2 primarily plays a role in the egress of cholesterol and glycolipids from lysosomes.Mutations in either NPC1 or NPC2 result in aberrant lipid transport from endocytic compartments,which results in lysosomal storage of a complex mixture of lipids,primarily cholesterol and glycosphingolipids.The NPC proteins regulate sterol homeostasis through production of LDL cholesterol-derived oxysterols.Oxysterols are endogenous ligands for the liver X receptors(LXRs),which can upregulate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 expression.ABCA1 may have antiatherogenic effects through the efflux of it-mediated cholesterol.Meanwhile,NPC1 heterozygote mutation confers substantial resistance to lesional necrosis and lesional macrophage apoptosis.Study of the NPC proteins will help u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ther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尼曼-匹克蛋白1 C型尼曼-匹克蛋白2 ATP结合盒转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