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Fe水滑石吸附水中磷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商丹红 王琦 张志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2,共6页
以MgCl2和FeCl3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水滑石,并对其进行焙烧得到了焙烧态Mg/Fe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焙烧前后的水滑石作吸附剂吸附处理含磷废水,比较了两者对... 以MgCl2和FeCl3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水滑石,并对其进行焙烧得到了焙烧态Mg/Fe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焙烧前后的水滑石作吸附剂吸附处理含磷废水,比较了两者对磷的吸附能力,并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焙烧前后的水滑石对磷都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但300℃焙烧后水滑石的吸附能力提高了约5%。动力学实验表明,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可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其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在15∽35℃下进行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发现水滑石对磷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方程。经热力学研究发现,标准吸附焓变(ΔH0)〉0J/mol、标准吸附自由能(ΔG0)〈0J/mol和标准吸附熵变(ΔS0)〉0J/(mol·K),说明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反应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且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fe水滑石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类水滑石的磷酸根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福龙 聂凡贵 +8 位作者 刘芳 吴小群 李娟 潘杰 李廷真 付川刘婷婷 赵建海 王康 李文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85-2092,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Tempkin方程都可以很好地拟合Mg/Fe-hlc对磷酸根的等温吸附数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7.38 mg·g^-1;共存阴离子NO3^-、Cl^-和SO4^2-对磷吸附性能的影响很小;通过分析吸附磷酸根前后的Mg/Fe-hlc的结构和织构性质以及表面官能团变化,并结合溶液pH对磷酸根吸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静电相互作用、配体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Mg/Fe-htl吸附磷酸根的三种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fe滑石 磷酸根 吸附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类水滑石吸附F-条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宝丽 许昶雯 +1 位作者 王国英 刘吉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86,共5页
研究了Mg/Al/Fe类水滑石(MLT)去除F-的最佳吸附条件,由Plackett-Burman实验选出影响F-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焙烧温度542.22℃,MLT投加量17.11 g/L,反应... 研究了Mg/Al/Fe类水滑石(MLT)去除F-的最佳吸附条件,由Plackett-Burman实验选出影响F-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焙烧温度542.22℃,MLT投加量17.11 g/L,反应时间235. 11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F-去除率为99.39%,与预测值仅相差0.14%,表明该模型的实用性。利用MLT处理实际地下水,可使处理后F-浓度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要求,说明类水滑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MLT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fe滑石 吸附F^- 响应面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