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Mg(OH)_2/AC焙烧产物对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金香 王海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395,共6页
吸附染料后的废弃Mg(OH)2/AC复合材料经高温焙烧得到MgO/AC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MgO/AC的最佳焙烧条件,采用差热-热重、BET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的吸附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伪... 吸附染料后的废弃Mg(OH)2/AC复合材料经高温焙烧得到MgO/AC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MgO/AC的最佳焙烧条件,采用差热-热重、BET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的吸附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更适合描述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的吸附过程.4次再生后的MgO/AC对弱酸性艳蓝RAWL吸附能力仍可达到新鲜MgO/AC的1.08倍,是新鲜Mg(OH)2/AC吸附能力的2.11倍,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廉价高效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h)2 ac复合材料 mgO ac复合材料 焙烧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H)2与包覆红磷协效阻燃PP/PA6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伍玉娇 肖贤彬 +2 位作者 骆丁胜 丁兴艳 王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研究了包覆红磷和Mg(OH)2/包覆红磷复配体系对聚丙烯/尼龙6(PP/PA6)合金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阻燃体系对PP/PA6合金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热塑性弹性体POE-g-MAH对阻燃PP/PA6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结果表明:Mg(OH)2与包... 研究了包覆红磷和Mg(OH)2/包覆红磷复配体系对聚丙烯/尼龙6(PP/PA6)合金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阻燃体系对PP/PA6合金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热塑性弹性体POE-g-MAH对阻燃PP/PA6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结果表明:Mg(OH)2与包覆红磷能协效阻燃PP/PA6复合体系,当包覆红磷添加量为15份,Mg(OH)2为30份时,PP/PA6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从19.2%提高到27.5%;POE较好地改善了材料的冲击性能,其添加量为15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可由3.4 kJ/m2增大至8.6 kJ/m2,并保持良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尼龙6 氢氧化镁 包覆红磷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合成PU弹性体/纳米Mg(OH)_2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青存 谢富春 +1 位作者 宋文生 阎宏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6-28,共3页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基本达到纳米级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纳米氢氧化镁 聚氨酯弹性体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PEG/Mg(OH)2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东 白宝丰 +2 位作者 魏松 曹少魁 宋华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8-4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氢氧化镁[Mg(OH)2]复合材料,利用转矩流变仪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熔融加工性能;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标准样...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氢氧化镁[Mg(OH)2]复合材料,利用转矩流变仪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熔融加工性能;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标准样条,利用万能电子拉力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体系配比为PVA/PEG/Mg(OH)2为100/20/8(质量比)时,复合材料能形成良好的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热塑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33.42MPa,断裂伸长率为2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mg(oh)2 复合材料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g-MAZn离聚物对TPO/Mg(OH)_2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林 冯钠 +1 位作者 张桂霞 闫玉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EPDM-g-MAZn)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氢氧化镁[TPO/Mg(OH)2]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热失重(TG)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EPDM-g-... 以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EPDM-g-MAZn)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氢氧化镁[TPO/Mg(OH)2]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热失重(TG)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EPDM-g-MAZn对TPO/Mg(OH)2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SEM分析表明:加入EPDM-g-MAZn离聚物的复合体系分散更均匀,提高了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离聚物用量为9份[以Mg(OH)2质量为100份计算,下同],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226%,拉伸断裂强度可以达到2.5 MPa;阻燃性能及TG结果表明:氧指数可以达到26.8%,垂直燃烧级别可以达到V-0级,无烟且无熔滴,炭层最致密,此时的阻燃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锌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 氢氧化镁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团化聚丙烯对Mg(OH)_2PP断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麦堪成 裘翌昕 林志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4,共6页
制备了Mg(OH) 2 PP及其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丙烯酸 (AA)改性复合材料 ,用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与弯曲断口形态。研究表明FPP或AA加入及其在DCP存在AA原位形成FPP强化了Mg(OH) 2 PP复合材料中粒子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 ,改善界面... 制备了Mg(OH) 2 PP及其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丙烯酸 (AA)改性复合材料 ,用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与弯曲断口形态。研究表明FPP或AA加入及其在DCP存在AA原位形成FPP强化了Mg(OH) 2 PP复合材料中粒子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 ,改善界面黏结和改变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原位形成FPP改性Mg(OH) 2 PP复合材料中作用更加明显 ,但其作用效果与AA、Mg(OH) 2 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化聚丙烯 mg(oh)2/PP 断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元伟 马艳 +3 位作者 张红红 阴军英 杨仲年 李万年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641-643,646,共4页
ZnSiO3与Mg(OH)2复配成复合阻燃剂,研究了阻燃剂用量对PVC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配方为:PVC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0份,有机锡稳定剂1份,偶联剂1份,硬脂酸钙1份,复合阻燃剂20份[ZnSiO3∶Mg(OH)2=1∶9],... ZnSiO3与Mg(OH)2复配成复合阻燃剂,研究了阻燃剂用量对PVC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配方为:PVC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0份,有机锡稳定剂1份,偶联剂1份,硬脂酸钙1份,复合阻燃剂20份[ZnSiO3∶Mg(OH)2=1∶9],在此条件下,样品的氧指数可达31.8,且对PVC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ZnSiO3 mg(oh)2 复合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东发 刘维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3-55,共3页
采用新型环保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三氧化二锑(Sb_2O_3)和氢氧化镁[Mg(OH)_2]复合对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DBDPE与Sb_2O_3的协同效应,复合阻燃剂对PP阻燃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为35%,DBDPE... 采用新型环保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三氧化二锑(Sb_2O_3)和氢氧化镁[Mg(OH)_2]复合对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DBDPE与Sb_2O_3的协同效应,复合阻燃剂对PP阻燃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为35%,DBDPE与Sb_2O_3的质量比为3:1,DBDPE与Mg(OH)_2的质量比为1:1时,改性阻燃PP的氧指数达到30%,阻燃等级达到V-0级,并保持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十溴二苯乙烷 氢氧化镁 复合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复合材料的阻燃及静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闫铨钊 胡卉 +3 位作者 马亿珠 李亚东 张予东 李宾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PVC,CPE,纳米Mg(OH)2和纳米ZnSnO3为阻燃剂对ABS进行改性,结果表明,ABS复合体系的最佳配方为:m(ABS)∶m(PVC)∶m(CPE)∶m(纳米Mg(OH)2)∶m(纳米ZnSnO3)=100∶60∶11∶3.5∶2.此时,体系的拉伸强度为36.39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34.80 kJ/... 以PVC,CPE,纳米Mg(OH)2和纳米ZnSnO3为阻燃剂对ABS进行改性,结果表明,ABS复合体系的最佳配方为:m(ABS)∶m(PVC)∶m(CPE)∶m(纳米Mg(OH)2)∶m(纳米ZnSnO3)=100∶60∶11∶3.5∶2.此时,体系的拉伸强度为36.39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34.80 kJ/m2,氧指数为31.5%,水平燃烧达到Ⅰ级,垂直燃烧达到FV-0级,而且燃烧过程中几乎没有黑烟产生,复合体系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复合材料 纳米mg(oh)2 纳米ZnSnO3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型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及与PS复合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路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31,共3页
采用硬脂酸对氢氧化镁[Mg(OH)2]施行湿法有机化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加入到聚苯乙烯(PS)中混炼制备无机阻燃型PS-Mg(OH)2复合功能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氢氧化... 采用硬脂酸对氢氧化镁[Mg(OH)2]施行湿法有机化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加入到聚苯乙烯(PS)中混炼制备无机阻燃型PS-Mg(OH)2复合功能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机理进行综合分析,通过SEM以及氧指数、拉伸强度等测试方法对PS-Mg(OH)2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及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本质上是一个化学吸附过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颗粒与PS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氧指数(OI)显著提高。当氢氧化镁添加量为PS质量的40%~60%时,OI达到25%左右,且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mg(oh)2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氧指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1
作者 张小艳 张琳萍 +2 位作者 马辉 蒋莹莹 毛志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25,共5页
采用二次生长的方法,在芳砜纶(PSA)织物表面制得氢氧化镁(Mg(OH)2,MH)片状晶体;通过控制pH值并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使氢氧化铝(Al(OH)3,ATH)凝胶包覆已生长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芳砜纶织物(MH/PSA),从而成功制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 采用二次生长的方法,在芳砜纶(PSA)织物表面制得氢氧化镁(Mg(OH)2,MH)片状晶体;通过控制pH值并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使氢氧化铝(Al(OH)3,ATH)凝胶包覆已生长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芳砜纶织物(MH/PSA),从而成功制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纶(ATH/MH/PSA)复合阻燃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分析MH/PSA及ATH/MH/PSA样品中Mg和Al含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并对MH/PSA和ATH/MH/PSA的隔热性能及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生长和原位生长的方法,将两种无机阻燃剂处理到织物表面是可行的,MH/PSA和ATH/MH/PSA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和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都较原PSA织物有明显的提高,其中ATH/MH/PSA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芳砜纶(PSA)织物 复合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片/氢氧化镁/聚乙烯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储 汪京昊 +4 位作者 连中杰 吴长顺 李伟刚 杨兆文 吴锴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0,共7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材料,选用氮化硼纳米片(BNNs)作为第一掺杂填料,选取氢氧化镁(Mg(OH)_(2))作为第二填料,基于熔融共混法制备多填料结构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常温常压下两种填料掺杂量对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结果...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材料,选用氮化硼纳米片(BNNs)作为第一掺杂填料,选取氢氧化镁(Mg(OH)_(2))作为第二填料,基于熔融共混法制备多填料结构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常温常压下两种填料掺杂量对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填料复合体系中,Mg(OH)_(2)会改变BNNs在基体中的取向度、连接度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热导率。3种试样厚度下高填量的Mg(OH)_(2)均会增强复合材料的轴向热导率。薄厚度下Mg(OH)_(2)的掺入不利于复合材料径向热导率的提升。较厚厚度下,适量的Mg(OH)_(2)能够增强复合材料的径向导热性能,当BNNs的质量分数为20%,Mg(OH)_(2)的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高可达纯LDPE热导率的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绝缘复合材料 氮化硼纳米片 氢氧化镁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