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F-MOF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0-161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COF-MOF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COF-MOF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COF-MOF复合材料在实际性能方面的战略优势,提出了COF-MOF复合材料在未来应用面临的挑战,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 共价有机框架(COF) 复合材料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气相辅助法制备MOF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冰 李建惠 +3 位作者 马欣蓉 陈杨 李晋平 李立博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6-2041,共16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调的孔径、丰富多样的结构等优势在气体吸附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MOF材料的合成以溶剂热法为主,不仅要消耗大量高值有机溶剂,且生产过程能耗...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调的孔径、丰富多样的结构等优势在气体吸附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MOF材料的合成以溶剂热法为主,不仅要消耗大量高值有机溶剂,且生产过程能耗高、产量低、废液难处理,不符合化工绿色发展的要求。蒸气相辅助合成法具有溶剂用量小、反应流程少、周期短等优势,近年来在MOF材料合成与改性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有望为MOF材料的合成提供一条绿色高效的新途径。综述了蒸气相辅助法制备MOF基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方法在MOF材料合成及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方法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蒸气辅助 合成 经济 改性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基ZnO/NiO@C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
作者 李培枝 雷盼 +2 位作者 杨晓武 张康 王晨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实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一定数量的介孔,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ZnO/NiO@C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9.7 mAh/g,循环4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为1078.0 mAh/g,容量保持率为72.4%。此外,通过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实验,电极的比容量可以恢复到初始倍率的75.28%,测试结果表明ZnO/NiO@C电极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好的倍率性能,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是由于其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降低了电荷的传递阻力,促进了离子的扩散,提高了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mof 金属有机骨架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多功能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应用进展
4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8,73,共5页
TiO_(2)是众所周知的功能性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于紫外光下在解决当今面临的特殊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TiO_(2)由于其宽带隙(3.1~3.4eV),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的太阳光光谱(λ<387nm),因此,为了将TiO_(2)的光学响应转移到... TiO_(2)是众所周知的功能性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于紫外光下在解决当今面临的特殊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TiO_(2)由于其宽带隙(3.1~3.4eV),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的太阳光光谱(λ<387nm),因此,为了将TiO_(2)的光学响应转移到可见光范围内,提高光催化活性,改善物质与光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活性位点等问题仍然是需要解决的挑战。简要介绍了TiO_(2)基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MOF衍生功能性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应用。总结了在改善Ti基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分析了现存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N掺杂TiO_(2) Ti基双金属mof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玻璃基气体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紫博 王有发 +8 位作者 岳寒松 远双杰 耿付江 李晴晴 奥德 李斌 叶茂 顾振杰 乔志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58-2168,共11页
近年来,由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熔融-淬火得到的MOF玻璃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经过熔融-淬火处理,MOF晶体由长程有序的晶态转变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非晶玻璃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MOF玻璃有效地消... 近年来,由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熔融-淬火得到的MOF玻璃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经过熔融-淬火处理,MOF晶体由长程有序的晶态转变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非晶玻璃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MOF玻璃有效地消除了非选择性的晶界,确保了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MOF玻璃优异的可加工性和成型性,使其能够方便地制备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膜材料。MOF玻璃永久且可进入的孔结构,赋予其选择性吸附不同类型气体的能力。基于此,MOF玻璃有望成为高性能分离膜的候选材料,推动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用于气体分离的MOF玻璃膜的熔融机理、分类和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讨论了膜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of玻璃 熔融-淬火 分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香豆素衍生物MOF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Al^(3+)的荧光增强识别
6
作者 孙超凡 张兴天 +3 位作者 侯丽伟 张永 唐万侠 马文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2-1500,共9页
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BDC-NH_(2))和六水合硝酸锌为原料,室温下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OF-5-NH_(2),将香豆素衍生物7-N,N′-二乙氨基香豆素-3-氨基硫脲亚氨采用浸渍法封装到MOF-5-NH_(2)的孔道中,制备了荧光探针MOF-5-NH_(2)@Couma... 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BDC-NH_(2))和六水合硝酸锌为原料,室温下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OF-5-NH_(2),将香豆素衍生物7-N,N′-二乙氨基香豆素-3-氨基硫脲亚氨采用浸渍法封装到MOF-5-NH_(2)的孔道中,制备了荧光探针MOF-5-NH_(2)@Coumarin。利用SEM、XRD、FTIR和XPS对MOF-5-NH_(2)和MOF-5-NH_(2)@Coumarin的微观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探针MOF-5-NH_(2)@Coumarin对Al^(3+)的特异性荧光增强响应识别能力,以及在常见金属阳离子(K^(+)、Ca^(2+)、Na^(+)、Mg^(2+)、Fe^(3+)、Co^(2+)、Cu^(2+)、Zn^(2+)、Ag^(+)、Cd^(2+)、Pb^(2+)、Cr^(3+)、Hg^(2+)、Ni^(2+))存在情况下的抗干扰荧光识别Al^(3+)的性能。评价了其可逆识别和实际水样(湖水、自来水)中识别Al^(3+)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醇中,探针MOF-5-NH_(2)@Coumarin对Al^(3+)具有特异性荧光增强响应识别能力,检出限为0.163μmol/L,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裸眼识别的能力,检测时间<300 s;且MOF-5-NH_(2)@Coumarin可以实现对Al^(3+)可逆识别,并能用于实际水样中Al^(3+)的识别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香豆素 封装 荧光识别 Al^(3+)检测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5@GO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CO_(2)吸附性能
7
作者 徐文文 王胜 +1 位作者 夏雯珂 陈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持续增加,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发高效的CO_(2)吸附材料对于降低工业排放和大气中CO_(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高比表面积和可调节孔隙结构而被广泛研究,但纯M...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持续增加,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发高效的CO_(2)吸附材料对于降低工业排放和大气中CO_(2)浓度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高比表面积和可调节孔隙结构而被广泛研究,但纯MO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氧化石墨烯(GO)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采用溶剂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5)与氧化石墨(GO)的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以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母体材料(MOF-5和GO)和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全面的结构与形貌表征,并在动态条件下对这些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估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保留了MOF-5和GO的原有特性,相比纯MOF-5,其对CO_(2)吸附性能提升了4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氧化石墨烯 多孔材料 二氧化碳吸附 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掺杂NiFe-MOFs衍生的氮碳材料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8
作者 阳金娟 刘艳红 +4 位作者 张灿文 熊道陵 欧阳少波 康亚楠 肖旭贤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电解水制氢两步反应中的析氧反应有复杂的电子转移步骤,设计高效的析氧催化剂对于电解水制氢至关重要。基于多金属氧酸盐(POM)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多样催化活性,本文提出将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K_(6)Na[Ni_(3)(H_(2)O)_(3)PW_(10)O_... 电解水制氢两步反应中的析氧反应有复杂的电子转移步骤,设计高效的析氧催化剂对于电解水制氢至关重要。基于多金属氧酸盐(POM)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多样催化活性,本文提出将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K_(6)Na[Ni_(3)(H_(2)O)_(3)PW_(10)O_(39)H_(2)O])作钨源与MOFs结合,掺入氮后煅烧,在泡沫镍上生长掺钨的氮碳材料。经SEM、XRD和XPS表征显示,该材料是掺杂钨的珠链状镍铁双金属氮碳材料,拉曼光谱表示其具有较多缺陷结构促进催化作用。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Tafel曲线等电化学测试研究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在1.0 mol/L的KOH碱性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50 mA/cm^(2)时其过电位为226 mV,塔菲尔斜率仅为78.64 mV/dec,工作10 h后性能几乎不变,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掺杂 金属有机框架 氮碳材料 电催化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MOF产业化应用:宏量制备与成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安昊天 韩章烨 +2 位作者 陆慕瑶 周阿武 李建荣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1-2025,共15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它们展现出结构多样、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与性质多样化调控等优点。近年来,MOF在吸附、分离、催化和传感等不同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它们展现出结构多样、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与性质多样化调控等优点。近年来,MOF在吸附、分离、催化和传感等不同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然而,MOF宏量制备面临着合成条件严苛、反应时间延长、产量低以及成本高等化学工程领域的挑战。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各种新的合成方法,如水热/溶剂热法、常温快速合成法、溶剂回流法、碱辅助法、机械化学法、电化学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喷雾干燥法、干凝胶转化法、加速老化法等。以此为主题,综述了宏量制备MOF的方法,并对成本、环境影响、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评价,也简要讨论了MOF成型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展望了未来MOF材料在宏量制备与成型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化工新材料 宏量制备 加工成型 工业应用 制备 安全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F-74对脉冲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氨的影响
10
作者 宋勤龙 徐晓芳 张海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397,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对其催化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溶剂热法以不同镍源合成了两种Ni-MOF-74,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两种Ni-MOF-74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对其催化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溶剂热法以不同镍源合成了两种Ni-MOF-74,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两种Ni-MOF-74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镍源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在等离子体合成氨反应中的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六水合硝酸镍合成的Y-Ni-MOF-74颗粒更细,热稳定性更好,催化性能更优。仅等离子体合成氨的合成速率为1065μmol/g·h,转化率为0.2%。填充Y-Ni-MOF-74后,氨合成速率可高达22785μmol/g·h,氮气转化率为0.85%,与仅等离子体相比,氨合成速率提高了21.39倍,氮气转化率提高了4.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Ni-mof-74 溶剂热法 催化合成氨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MOF-74与其衍生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催化生物质的高效转化性能
11
作者 徐鑫龙 景春雪 陈玉贞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5-1554,共10页
为开发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氧化5-羟甲基糠醛(HMF)的多功能催化材料和反应体系,构筑了双金属有机框架(BMOF)材料及其衍生材料,用于低电压下的HMF电催化氧化。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CoNi-MOF-74,并采用2种方式制备相应的催化... 为开发在温和条件下高效、高选择性氧化5-羟甲基糠醛(HMF)的多功能催化材料和反应体系,构筑了双金属有机框架(BMOF)材料及其衍生材料,用于低电压下的HMF电催化氧化。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CoNi-MOF-74,并采用2种方式制备相应的催化材料。其一,对CoNi-MOF-74进行热解处理,制得石墨碳层包覆、碳基体稳定的CoNi合金(CoNi@C)纳米颗粒;其二,在电催化过程中,CoNi-MOF-74发生原位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CoNi(OH)_(2)),进而将其作为电极材料使用。研究发现,当Co、Ni的物质的量之比设定为1∶3时,所制备的Co_(1)Ni_(3)-MOF-74材料在800℃进行热解处理后,生成的Co_(1)Ni_(3)@C在低电位下对HMF电催化氧化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高的2,5-呋喃二甲酸(FDCA)选择性(87.26%)。而Co_(1)Ni1-MOF-74(Co、Ni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电解时原位生成的Co_(0.5)Ni_(0.5)(OH)_(2)对中间产物5-(羟甲基)呋喃-2-羧酸(HMFCA)具有很高的选择性(88.59%)和高转化率。这主要得益于衍生材料较好的孔隙结构、Co和Ni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石墨碳的良好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非贵金属 电催化 生物质转化 5-羟甲基糠醛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材料用于荧光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琳娜 任秋鹤 +3 位作者 张琳 闪欣雅 叶波波 李玉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7-1066,共10页
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由于其具备独特的金属位点、高比表面积及可调控的孔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有机配体的修饰引入功能基团,进而实现性能的优化与改良。由于其简单的制备方法和良... 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由于其具备独特的金属位点、高比表面积及可调控的孔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有机配体的修饰引入功能基团,进而实现性能的优化与改良。由于其简单的制备方法和良好的吸附性能,使得MOFs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多个研究领域,尤其在荧光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OFs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荧光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方面的实际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荧光检测 环境中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Co掺杂In_(2)O_(3)材料的制备及三乙胺气敏性质研究
13
作者 唐玉悦 常格格 +2 位作者 刘芳冰 高晨 徐燕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2-146,152,共6页
三乙胺在染料、农药、医药生产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挥发性有机物。暴露于高浓度三乙胺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探索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的三乙胺气敏传感材料至关重要。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通过溶... 三乙胺在染料、农药、医药生产中应用广泛,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挥发性有机物。暴露于高浓度三乙胺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探索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的三乙胺气敏传感材料至关重要。以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Co掺杂In基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经热解后得到Co掺杂In_(2)O_(3)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o掺杂量和升温速率对Co掺杂In_(2)O_(3)形貌和物相结构的影响。将Co掺杂In_(2)O_(3)材料组装成气敏元件并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2+)掺杂的In_(2)O_(3)对三乙胺具有良好气敏性质,在最佳温度(160℃)下,对100×10^(-6)三乙胺的响应值可达81.27,并对三乙胺气体表现出优异选择性响应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氧化铟 三乙胺 气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MOFs)基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磊 王园园 魏国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7,共11页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由于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质子导体在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提升MOFs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各项性能,MOFs材料在质子交换膜中的物...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由于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质子导体在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提升MOFs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各项性能,MOFs材料在质子交换膜中的物理形态逐渐由颗粒状向连续相发展,MOFs材料的组分也呈现出由单一组分到双组分的发展态势。本文以质子交换膜中MOFs材料的物理形态为主线,将其划分为MOFs晶体/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第三相增强MOFs/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和MOFs纳米纤维/聚合物复合质子交换膜,全面综述了MOFs材料在质子交换膜中的研究进展,并对MOFs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质子交换膜 质子传导率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巯基功能化MOF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15
作者 谢林华 刘玉辉 +3 位作者 李茹霞 吕佳澳 谢亚勃 李建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1161,共11页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伤害巨大,特别是Pb(Ⅱ)和Hg(Ⅱ)离子,因此需要去除Pb(Ⅱ)和Hg(Ⅱ)离子。通过调节合成过程中浓盐酸的用量,合成了具有不同缺陷程度的巯基功能化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Zr-M...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伤害巨大,特别是Pb(Ⅱ)和Hg(Ⅱ)离子,因此需要去除Pb(Ⅱ)和Hg(Ⅱ)离子。通过调节合成过程中浓盐酸的用量,合成了具有不同缺陷程度的巯基功能化锆基金属有机框架(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Zr-MOF)材料,简称UiO-66-(SH)_2,并将其用于液相中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去除。通过UiO-66-(SH)_2对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实验,发现随着制备过程中盐酸用量的增大,MOF的缺陷程度升高,其对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能力也有所增强。缺陷型UiO-66-(SH)_2对较低质量浓度的Pb(Ⅱ)(50 mg/L)和Hg(Ⅱ)(70 mg/L)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45和259 mg/g,且对这2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经过3次循环吸附后,缺陷型UiO-66-(SH)_2对Pb(Ⅱ)和Hg(Ⅱ)离子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表明该材料在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 缺陷 重金属 吸附 汞离子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光催化一体的金属有机框架/氟化二氧化钛(MOFs/F-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
16
作者 张理元 张玉娇 +7 位作者 刘佳 彭茜 董小菲 胡毅 应佳欣 刘敏 陈艳 邓胜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12-4324,共13页
以硫酸钛为钛源,氟化氢为氟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沉淀法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F-TiO_(2)).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并通过水热法将MIL-100(Fe)与F-TiO_(2)复合,成功制备了兼具吸附和光催化功能的MIL-100(Fe)... 以硫酸钛为钛源,氟化氢为氟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沉淀法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F-TiO_(2)).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并通过水热法将MIL-100(Fe)与F-TiO_(2)复合,成功制备了兼具吸附和光催化功能的MIL-100(Fe)/F-TiO_(2)纳米复合材料(MOFs/F-TiO_(2)),以罗丹明B为模拟有机污染物,研究了样品的吸附动力学、吸附和光催化性能、循环稳定性能以及复合改性机理.采用SEM、XRD、FT-IR、XPS、UV-vis-Abs、EP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0%MIL-100(Fe)/F-TiO_(2)表现出最好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黑暗条件下处理60 min,对50 mg·L^(−1)罗丹明B的吸附率达到60.6%,光照20 min,对其的脱色率达到96.4%.MIL-100(Fe)/F-TiO_(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吸附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出色的光催化性能归功于F-TiO_(2)和MIL-100(Fe)的协同作用及Z型异质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O_(2) 金属有机骨架 (mofs) 罗丹明 B 吸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容器负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孔妍妍 张熊 +4 位作者 安亚斌 李晨 孙现众 王凯 马衍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65-2678,共14页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兼具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两者特点的新型功率型储能器件。然而,锂离子电容器电池型负极的动力学要慢于电容器型正极,导致其功率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衍生多孔...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兼具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两者特点的新型功率型储能器件。然而,锂离子电容器电池型负极的动力学要慢于电容器型正极,导致其功率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以其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以及出色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面对的挑战,阐述了锂离子电容器的储能机制。随后分析了碳化温度、热处理时间等碳化工艺对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受碳化工艺影响制备得到的不同产物组分类型。随后总结了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与其他碳材料进行复合或掺杂改性是实现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的重要途径,最后对MOF衍生碳基电极材料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容器 负极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多孔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材料用于肉苁蓉总黄酮的富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和 张瑞平 +2 位作者 郭文娟 侯伟钊 代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8-2314,共7页
探究不同MOFs材料在富集分离肉苁蓉总黄酮的表现及最佳吸附解析条件。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Zn(nicotinate)_(2)]_(n)、MIL-101(Cr)、MIL-101(Fe)、MIL-53(Fe)、MOF-5五种MOFs材料,通过PXRD、FTIR、SEM和TG等进行表征确保其准确合成,以不... 探究不同MOFs材料在富集分离肉苁蓉总黄酮的表现及最佳吸附解析条件。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Zn(nicotinate)_(2)]_(n)、MIL-101(Cr)、MIL-101(Fe)、MIL-53(Fe)、MOF-5五种MOFs材料,通过PXRD、FTIR、SEM和TG等进行表征确保其准确合成,以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解吸量为指标,评价吸附解吸附性能,经过筛选得出烟酸锌配位聚合物[Zn(nicotinate)_(2)]_(n)([Zn(NA)_(2)])综合性能最佳,并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6 h,样品原液pH值5.0,样品原液浓度2.20 mg/mL,此条件下[Zn(NA)_(2)]对肉苁蓉总黄酮的吸附量为62.91 mg/g。最佳解吸条件为30%乙醇溶液,解吸率为45.52%。吸附解吸后肉苁蓉中总黄酮纯度由9.33%提高到48.23%。[Zn(NA)_(2)]吸附解吸前后经PXRD表征晶型稳定。实验显示[Zn(NA)_(2)]表现出高吸附性能,对肉苁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富集和纯化效果。因此,MOFs作为新兴的中药有效成分富集分离材料,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s) 肉苁蓉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MOFs复合材料抗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重鑫 马建中 张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0-2130,共11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备受瞩目的新兴材料,在抗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合物与MOFs进行复合制备聚合物基MOFs(PolyMOFs)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增强MOFs的稳定性、机械强度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该文重点综述了PolyMOFs复...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备受瞩目的新兴材料,在抗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聚合物与MOFs进行复合制备聚合物基MOFs(PolyMOFs)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增强MOFs的稳定性、机械强度等,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该文重点综述了PolyMOFs复合材料在抗菌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功能性MOFs的制备和主要抗菌机制,以及Poly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具有抗菌功能的PolyMOFs复合材料在医疗健康、食品保鲜、空气净化、水污染防治、纺织品防护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具有抗菌功能的PolyMOFs复合材料目前在抗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包括特定功能增强、制备工艺优化和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聚合物基mofs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抗菌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spherical tremella-like Sb2O3 structure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works and its lithium storage properties 被引量:3
20
作者 TAN Yu-ming CHEN Xian-hong +1 位作者 ZHU Yi-rong CHEN Li-j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69-1480,共12页
A novel spherical tremella-like Sb2O3 was prepared by us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ethod under a mild liquid-phase reaction condition,and was further employed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 A novel spherical tremella-like Sb2O3 was prepared by us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ethod under a mild liquid-phase reaction condition,and was further employed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morphologies of Sb2O3 was studied.The results from SEM and TEM demonstrate that the tremella-like Sb2O3 architecture are composed of numerous nanosheets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When the tremella-like Sb2O3 was used as LIBs anode,the discharge and charge capacities can achieve 724 and 446 mA·h/g in the first cycle,respectively.Moreover,the electrode retains an impressive high capacity of 275 mA·h/g even after 50 cycles at 20 mA/g,indicating that the material is extremely promising for application in L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ony trioxide spherical tremella-like structure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anode material lithium-ion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