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研究
1
作者 孙佳琪 郑顺奇 王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通过数值模拟优选液体铸浸浇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充型... 在通过数值模拟优选液体铸浸浇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充型过程中紊流较少;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存在以Si、Na为主要成分的过渡区;Al、O、Si扩散形成的Na_(2)SiO_(3)等化合物和Fe扩散进入Al_(2)O_(3)颗粒,都可改善Al_(2)O_(3)颗粒润湿性,优化铸渗效果,促进Al_(2)O_(3)颗粒与灰铸铁基体的结合;过渡层的显微硬度最低为165HV~235HV,Al_(2)O_(3)颗粒的显微硬度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至2005HV~2230HV,铁基体的显微硬度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在230HV~294HV;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19.1 MPa,抗压强度为51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增强 液态铸渗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ool plunge depth on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distribution in surface composite fabrication via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被引量:1
2
作者 Sandeep Rathee Sachin Maheshwari +1 位作者 Arshad Noor Siddiquee Manu Srivastav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
Aluminium matrix surface composites are gaining alluring role especially in aerospace, defence, and marine industries.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 is a promising novel solid state technique for surface composites fa... Aluminium matrix surface composites are gaining alluring role especially in aerospace, defence, and marine industries.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 is a promising novel solid state technique for surface composites fabrication. In this study, AA6061/SiC surface composites were fabricated and the effect of tool plunge depth on pattern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dispersion in metal matrix was investigated. Six varying tool plunge depths were chosen at constant levels of shoulder diameter and tool tilt angle to observe the exclusive effect of plunge variation. Process parameters chosen for the experimentation are speed of rotation, travel speed and tool tilt angle which were taken as 1400 rpm, 40 mm/min, and 2.5 °respectively. Macro and the microstructural study were performed using stereo zoom and optical microscope respectively. Results reflected that lower plunge depth levels lead to insufficient heat generation and cavity formation towards the stir zone center. On the other hand, higher levels of plunge depth result in ejection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and even sticking of material to tool shoulder. Thus, an optimal plunge depth is needed in developing defect free surfac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TOOL plunge DEPTH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志勇 文璟 +1 位作者 王日初 彭超群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55,共19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基体的润湿性差,或者在高温下与基体发生有害的界面反应,限制了此类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本文简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结合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提出了几种改善界面结合的方法。增强体表面改性是改善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用工艺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化学镀法等;最后,对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热导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铜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界面反应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肖璐 刘婷婷 +2 位作者 陈先华 郑开宏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1-164,共14页
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的特点,分析了金属颗粒增强... 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的特点,分析了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主要强韧化机理。最后,对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材料及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颗粒 镁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强化机理 界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反应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武高辉 姜龙涛 +1 位作者 陈国钦 张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7期51-58,共8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基体合金成分改变、增强体的形态和种类选择及工艺控制等要素获得不同的材料特性,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在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设计中,界面状态的控制是核心内容。归纳了作者近几年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控制研... 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基体合金成分改变、增强体的形态和种类选择及工艺控制等要素获得不同的材料特性,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在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设计中,界面状态的控制是核心内容。归纳了作者近几年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控制研究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利用工艺技术方法控制Cf/Al有害界面反应,获得TiB2/Al自润滑界面;利用基体合金化方法控制SiC/Al和Cf/Al有害界面反应,获得W/Cu固溶体界面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采用材料制备工艺和基体合金化等方法控制界面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可以实现抑制有害界面产生及获得有益界面,而且是十分简捷、有效和低成本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 制备工艺 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途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小农 吴人洁 +1 位作者 张荻 张国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4-37,共4页
在综述传统的高阻尼金属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基础上 ,探讨获得高阻尼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途径。指出 ,采用高阻尼的基体合金、高阻尼的增强物以及设计高阻尼的界面层是有效的三种方法 ,为制备密度更小、同时兼有优良力学性... 在综述传统的高阻尼金属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阻尼特性的基础上 ,探讨获得高阻尼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途径。指出 ,采用高阻尼的基体合金、高阻尼的增强物以及设计高阻尼的界面层是有效的三种方法 ,为制备密度更小、同时兼有优良力学性能和阻尼功能的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增强物 界面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涂层与界面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志强 武高辉 孙东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3-17,共5页
基体与增强体间的界面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改善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合金的浸润性 ,避免有害界面产物的形成 ,往往通过增强体表面涂层处理加以解决。本文综述了增强体涂层种类。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界面 性能 表面涂层 改性 涂覆方法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娄菊红 杨延清 +2 位作者 原梅妮 罗贤 刘翠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75-78,共4页
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残余应力的实验测试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及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涛 周细应 +3 位作者 答建成 张有为 杨涛 聂志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1-32,37,共3页
对近些年来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并介绍了碳纤维的分布取向、界面状况以及残余应力对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碳纤维 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Al_2O_3颗粒的微观结构及Al_2O_(3p)/1070Al复合材料的界面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龙涛 武高辉 +2 位作者 孙东立 张强 河野纪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2-346,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直径为 0 .15 μm的球形Al2 O3 颗粒增强相及其增强 10 70Al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Al2 O3 颗粒是由一些角度相差较小的晶面构成的多面体 ,多面体的各晶面是由密排面沿着密排晶向形成的台阶式... 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直径为 0 .15 μm的球形Al2 O3 颗粒增强相及其增强 10 70Al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Al2 O3 颗粒是由一些角度相差较小的晶面构成的多面体 ,多面体的各晶面是由密排面沿着密排晶向形成的台阶式结构 ;0 .15 μm的Al2 O3 p/10 70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 ,没有发现任何界面反应物 ;由于颗粒的台阶式结构导致铝基体与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界面 AL2O3P/AL 金属基复合材料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川 张吉喜 +1 位作者 刘世楷 雷廷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6,共4页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短纤维增强不同成分的铝基复合材料,测定了它们的抗拉强度。用SEM、TEM等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与界面状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纤维断裂型、界面脱粘型与纤维断裂+界面脱粘混合型三种断裂类型。三种断...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短纤维增强不同成分的铝基复合材料,测定了它们的抗拉强度。用SEM、TEM等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与界面状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纤维断裂型、界面脱粘型与纤维断裂+界面脱粘混合型三种断裂类型。三种断裂类型对应三种不同的界面状态:轻微反应型、细小化合物析出型和粗大化合物析出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体成分与断裂机制、界面及强度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断裂过程 界面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表征:理论模型、有限元模拟和实验测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邱博 邢书明 董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2-870,共9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这类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界面结合强度是衡量界面结合情况最重要的定量化指标。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测量复合材料界面...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这类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界面结合强度是衡量界面结合情况最重要的定量化指标。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测量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方法,包括早期就已经提出并一直沿用的微观力学测试方法,如单纤维拉出法、单纤维断裂法和微粘结测试法等,以及以材料宏观性能来评价界面应力状态的宏观实验方法,如横向弯曲实验、横向拉伸实验以及导槽剪切实验等。根据测量过程是否需要对界面进行破坏又可以分为声发射技术、声显微技术、拉曼光谱等技术的非破坏性方法以及一些需要破坏界面从而达到测量目的的破坏性方法。虽然诸多学者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测量与表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测试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成果,对于颇有前景的颗粒增强金属复合材料而言,这些测试手段却因颗粒增强相在形状和尺度上的特殊性而难以奏效,从而造成定量表征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相关研究的发展较为缓慢。为了解决颗粒增强相与金属基体界面强度难以测量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来表征界面的结合强度。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预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建模及计算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对颗粒增强相的形状、分布状态以及界面的形变方式进行了简化处理,导致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开始寻求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来定量表征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也就是通过测量界面处的剪切强度或拉伸强度来表征界面的结合强度。本文针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归纳了国内外研究者们基于不同原理对界面结合强度进行研究和预测的理论模型,论述了对界面结合强度进行定量表征的有限元模拟测试法以及实验测试法,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界面设计与结合强度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界面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Al复合材料阻尼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小农 张荻 吴人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5-57,共3页
研究了Al2O3/Al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阻尼行为,发现增强物含量增加,此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显著增加,优于铝合金。较多的位错阻尼和界面阻尼是提高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原因。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阻尼 位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颗粒增强金属基高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西涛 张洋 +2 位作者 车子璠 李建伟 张海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01-7015,共15页
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新一代电子封装材料的金刚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具备优异的热物理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就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程进行了总结,... 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新一代电子封装材料的金刚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具备优异的热物理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就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程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国内外研究者们在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针对复合材料界面优化所采用的金属基体合金化、金刚石表面金属化以及先进制备技术的开发。并且总结了复合材料导热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最后,对于金刚石颗粒增强金属基高导热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优化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包覆对Al_2O_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玉林 万怡灶 +2 位作者 赵乃琴 成国祥 董向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研究了颗粒包覆对Al2O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包镍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Ni2Al3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而...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研究了颗粒包覆对Al2O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包镍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Ni2Al3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而增加;包铜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无化学反应发生,但因机械锁合作用加强,也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加强。颗粒包覆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模式改善。研究表明,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青铜 界面结构模式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鹏 李付国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为提高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基于微观组织的胞元模型建模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着重分析了界面层厚度以及界面层强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复合材料中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应变云图的获取,形象地说明了各部... 为提高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基于微观组织的胞元模型建模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着重分析了界面层厚度以及界面层强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复合材料中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应变云图的获取,形象地说明了各部分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弱界面层下,随着界面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化效果并不显著,而在强界面层下,随着界面层厚度的增加,强化效果非常明显;就界面层强度来说,界面越强,所表现出的强化效果就越明显,但当界面层强度比基体大得多时,随着界面层强度的增加,虽然复合材料的强化呈递增趋势,但是递增的幅度已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层 强化 胞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强体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虹 斯永敏 +2 位作者 刘庆国 钱晓泰 宋永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4-58,共5页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碳化硅晶须、硼酸铝晶须为增强体的镁基复合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的阻尼性能,测量了它们的力学性能与断口特性。研究表明:增强体不同的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不同;在所研究的几种增强体复合材料中,以短切碳纤维增强...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碳化硅晶须、硼酸铝晶须为增强体的镁基复合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的阻尼性能,测量了它们的力学性能与断口特性。研究表明:增强体不同的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不同;在所研究的几种增强体复合材料中,以短切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效果最好;短切碳纤维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界面对内耗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 阻尼性能 增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复合陶瓷-金属钎焊界面的热应力 被引量:4
18
作者 曲仕尧 邹增大 +1 位作者 王新洪 何立琴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0,共5页
用Ag-Cu-Ti钎料钎焊SiCw/Al2O3复合陶瓷和金属时,陶瓷与钎料发生化学反应,在陶瓷表面形成由TiO、TiC等物相组成的反应层。采用有限元法,对SiCw/Al2O3复合陶瓷/反应层界面的热应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复合陶瓷/反应层界面的残余应力变... 用Ag-Cu-Ti钎料钎焊SiCw/Al2O3复合陶瓷和金属时,陶瓷与钎料发生化学反应,在陶瓷表面形成由TiO、TiC等物相组成的反应层。采用有限元法,对SiCw/Al2O3复合陶瓷/反应层界面的热应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复合陶瓷/反应层界面的残余应力变化急剧,最大拉应力位于晶须、基体和反应层交界处;晶须内部及其表面存在较高的双向压应力,Al2O3基体主要承受垂直于界面的拉应力;SiC晶须/反应层界面及其附近的反应产物TiC内具有较高的平行于界面的拉应力,当连接界面承受剪力作用时,SiC晶须/反应层界面和TiC处极易破坏。借助TEM和SEM观察了复合陶瓷/反应层界面区的精细结构和剪切断口形貌,并利用计算结果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陶瓷-金属钎焊 界面 残余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高才 许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3-66,75,共5页
讨论了激光熔覆外加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中外加陶瓷相与基体的界面问题及一般的解决方法,指出原位合成技术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可有效解决界面问题,从铁基、镍基等复合涂层的原位反应材料体系、反应机理分析、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改... 讨论了激光熔覆外加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中外加陶瓷相与基体的界面问题及一般的解决方法,指出原位合成技术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可有效解决界面问题,从铁基、镍基等复合涂层的原位反应材料体系、反应机理分析、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改善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激光熔覆原位自生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从微观反应机制和宏观实际应用2个角度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原位合成试验与热力学理论的互相补充与验证,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陶瓷涂层 金属基复合涂层 外加陶瓷 界面 原位合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体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运柱 黄倩芳 刘文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0-85,共6页
纤维是性能优异的增强体,普遍运用于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结构和性能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起显著的影响。表面涂层技术能改进界面结构,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综述用于增强金属基体的... 纤维是性能优异的增强体,普遍运用于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结构和性能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起显著的影响。表面涂层技术能改进界面结构,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综述用于增强金属基体的几种重要纤维:C纤维、SiC纤维、W纤维等的表面涂层处理技术以及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综合性能的影响,指出纤维涂层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涂层技术 纤维增强 界面 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