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8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叶俊民 尹兴翰 +2 位作者 于爽 刘清堂 罗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尚不清晰。因此,研究首先从“术用”与“器用”的双重角度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其次,从确立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智慧应用四个主要方面构建并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实践框架,以为学习分析实践提供参考。最后,立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现状,研究认为未来应该关注智能素养培育,以转向人智协同的学习分析范式;注重多种技术兼容,以促进分析变革培养的创新发展;重视分析伦理规范,以推动可信学习分析生态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分析 价值内涵 实践框架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均衡视角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推进、难点及优化——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被引量:2
2
作者 范雅琳 王继新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推进行动...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是全面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研究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政策与推进行动,并从资源配置与行动规则两方面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难点。针对智能设施不均衡、师资配置不均衡、社会资源不均衡,以及配套资源亟需优化、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普及效果难以衡量等问题,研究从健全经费保障与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人才供给与在职选育制度、优化知识体系与配套资源、建立科学监测评价机制几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人工智能教育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元吉 谢杰 +2 位作者 叶涛 马棕林 左长振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条件驱动下的“线性发展”,而是呈现“殊途同归”为特点“多重并发”的复合式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表征出非对称性,体现为“高质量”和“非高质量”两种组态。其中,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双核型”与“多维型”两类组态路径。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以新提质”;政策拉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夯实体育产业根基;消费推动,创新体育消费新模式,搭建体育消费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TOE框架 组态路径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分析视域下高等教育本科数字教材政策的演进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辉 李蕊馨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数字教材是本科教材转型的重大方向之一。收集17份高等教育本科数字教材政策,采用框架分析法,划分政策阶段,提取政策文件要素,发现本科数字教材相关政策呈现概念用语逐渐统一,特征阐述逐渐具体,建设管理逐渐规范,育人导向逐渐明确的发... 数字教材是本科教材转型的重大方向之一。收集17份高等教育本科数字教材政策,采用框架分析法,划分政策阶段,提取政策文件要素,发现本科数字教材相关政策呈现概念用语逐渐统一,特征阐述逐渐具体,建设管理逐渐规范,育人导向逐渐明确的发展趋势。为推动本科数字教材持续发展,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数字教材政策应注重数字教材育人价值的彰显,注重数字教材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注重数字教材标准体系的构建,注重数字教材研究技术储备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材 教材政策 框架分析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解恒燕 许航 郑鑫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 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不起承重作用,因此在框架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中一般不进行详细计算。然而历次震害表明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破坏严重,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框架结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与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然后采用该边界条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波作用下,采用砌体填充墙边界条件与实际砌体填充墙与框架连接施工方法最接近的模型,得到的模型纵向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峰值与试验值吻合度较好。采用杆系有限元软件分析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的边界条件对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简化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边界条件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结构响应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框架-熔断子结构体系的受力机制与塑性分析
6
作者 林晨 彭晓彤 +1 位作者 陈丁雨 王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5-601,共7页
为了探索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并优化体系的构造,根据可替换耗能梁段和可恢复功能结构的国内外已有研究,设计一种新型钢框架-熔断子结构体系,基于塑性分析理论,建立该体系在极限状态下的典型屈服机制,并提出弹性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简化计... 为了探索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并优化体系的构造,根据可替换耗能梁段和可恢复功能结构的国内外已有研究,设计一种新型钢框架-熔断子结构体系,基于塑性分析理论,建立该体系在极限状态下的典型屈服机制,并提出弹性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该体系推覆计算,并比较推覆计算结果与简化计算公式结果。结果表明:将耗能梁段集中布置形成耗能子结构,并与钢框架相结合形成带有熔断子结构的钢框架体系,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实现理想的耗能和破坏模式;刚度和承载力误差均小于5%,所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预测该体系的弹性抗侧刚度和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熔断子结构 塑性分析 受力机制 弹性抗侧刚度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分析
7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朱红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延性比μ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工程需求参数,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到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曲线、破坏概率曲线和易损性指数三个方面评估两种场地对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对双层框架式桥墩进行易损性分析时,下层相对于上层更容易发生损伤,并且在采用了整体失效概率后能更加保守地评估其抗震性能。在近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7g、0.46g、0.69g、0.90g,远场地震动下桥墩不同破坏状态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9g、0.50g、0.79g、1.06g。根据易损性曲线得到易损性指数,基于易损性指数的近、远场地震动下PGA中位值的下限、均值和上限分别为0.72g、0.61g、0.50g和0.83g、0.68g、0.55g,分别相差14.74%、12.19%和9.86%,即双层框架式桥墩在近场地震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远场地震 地震易损性 框架式桥墩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驱动的IPCRF框架:课堂问答数字化分析的创新与实践
8
作者 孙发勤 王雯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数字化评价成为新的改革方向,课堂问答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对其进行数字化、客观化、自动化的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元对话理论,研究构建了由教师提问、学生候答、教师叫答、学生回答、教师理...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数字化评价成为新的改革方向,课堂问答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对其进行数字化、客观化、自动化的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三元对话理论,研究构建了由教师提问、学生候答、教师叫答、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构成的IPCRF(initiate-prepare-call-response-feedback)分析框架,并提出具体的分析方法。在应用研究阶段,选取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同课同构数学课堂进行对比分析,基于IPCRF框架深入剖析两类教师在提问策略、提问风格、问题深度和应答特征等维度的差异。最后,提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提问体系、优化认知递进的问题链、调控动静平衡的时间分配等优化课堂提问的建议。研究不仅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课堂问答数字化分析框架,也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框架的应用价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课堂问答 IPCRF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序与失序:全球网络空间冲突的三维分析框架
9
作者 杨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6-74,共9页
“冲突”是理解全球网络空间失序结果的关键变量,也是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生成的核心张力。全球网络空间冲突中,主体竞合、主张分歧、机制摩擦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循环,其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能够揭示全球网络空间秩序未竟状态的内在逻辑:... “冲突”是理解全球网络空间失序结果的关键变量,也是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生成的核心张力。全球网络空间冲突中,主体竞合、主张分歧、机制摩擦三者相互交织、递进循环,其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能够揭示全球网络空间秩序未竟状态的内在逻辑:主体多样且权力分布不均、价值差异且政策分歧加剧、共识缺失且治理机制碎片化。全球网络空间冲突根源于多方主体间的结构性不对称与价值观差异,进而导致政策主张分歧和治理机制摩擦不断加剧,形成秩序与失序交织的动态格局。通过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冲突三维分析框架,不仅有助于解析当下人工智能治理、数据跨境流动等议题背后的深层张力,也为探寻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路向、应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赤字提供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治理 治理冲突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决定了国家审计信息化水平?——基于TOE框架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0
作者 房巧玲 张雨菡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9-99,共11页
基于30个省级国家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案例,借助TOE(技术—组织—环境)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讨国家审计信息化水平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复杂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组织、环境条件都无法单独构成高水平国家... 基于30个省级国家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案例,借助TOE(技术—组织—环境)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讨国家审计信息化水平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复杂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组织、环境条件都无法单独构成高水平国家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各类影响因素相互联动配合构成了高水平国家审计信息化的三种组态,可归结为技术优势型、压力触发型、组织响应型;组织注意力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影响国家审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核心要素;压力缺乏型、养尊处优型、消极被动型的条件组态不利于审计机关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压力触发型、组织响应型是有效突破资源禀赋限制,提升国家审计信息化水平的典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信息化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分析
11
作者 陈丽华 刘理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进行模拟,对节点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模型中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钢筋双折线弹塑性模型、钢结构混合强化本构模型,并定义钢材柔性损伤。对比试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准确地模拟出节点承载力退化以及滞回曲线的捏缩,验证了模型损伤准则的适用性。对模型的耗能与刚度退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对拉钢筋直径、外包钢管延伸高度、轴压比等参数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对拉钢筋式 有限元分析 损伤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12
作者 许成祥 孙少雨 刘晓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评估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较低时,错层高度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不大,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时,不同错层框架与普通框架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十分显著,第三类错层框架和第一、二类错层框架以及普通框架相比,变形增长更快,后期退化程度更大;普通框架(KJ‑1)、第一类错层框架(SKJ‑1)、第二类错层框架(SKJ‑2)和第三类错层框架(SKJ‑3)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3.53、2.75、2.2和1.8,SKJ‑1、SKJ‑2和SKJ‑3相比KJ‑1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降低了22.1%、37.7%和49.0%,说明含错层节点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明显低于普通节点框架结构,且随着结构错层高度的增加其性能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 错层节点 增量动力分析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13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
14
作者 徐欢 潘宣妍 +1 位作者 吕一军 俞林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0,共6页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能)、中间层(职业道德)、核心层(个人特质与动机)3个层次、5个一级类目及26个二级类目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构建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符合《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可为后续深入开展院校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及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内容分析 概念框架 洋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角下人工智能风险的社会建构:基于事件新闻文本挖掘的分析
15
作者 刘清民 王芳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9,共14页
媒体通过框架建构人工智能风险的社会意义,影响公众认知与政策响应。厘清AI风险报道的主题特征与情感表达,能够为优化AI风险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文章基于框架理论,构建“范围-视角-色彩”三维分析模型,结合LDA主题建模、情感... 媒体通过框架建构人工智能风险的社会意义,影响公众认知与政策响应。厘清AI风险报道的主题特征与情感表达,能够为优化AI风险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文章基于框架理论,构建“范围-视角-色彩”三维分析模型,结合LDA主题建模、情感分析与语言模糊性识别等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AI风险报道新闻文本进行系统分析,揭示框架建构机制及其演化特征。结果发现,AI风险新闻议题经历了从技术性风险向社会性风险的转变,早期主要关注数据隐私和司法偏见等技术问题,近年来逐步转向算法歧视、选举干预和心理操控等社会政治议题;不同媒体类型在报道立场与关注重心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反映出风险传播中的多元视角建构;媒体普遍倾向于使用负面情绪表达,并辅以语言模糊策略,强化了公众对AI风险的焦虑与警觉情绪。研究表明,媒体在AI风险传播中不仅是信息中介,更是风险意义的积极建构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风险 框架理论 LDA 情感分析 风险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M赋能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及增量程序分析框架
16
作者 王熙灶 沈天琪 +1 位作者 宾向荣 卜磊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15-2534,共20页
Datalog是一种声明式逻辑编程语言,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对Datalog的兴趣高涨,设计并开发了多种Datalog引擎和相应方言.然而,多方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以一种Datalog方言实现的代码,一般而言不能在另一种方言... Datalog是一种声明式逻辑编程语言,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对Datalog的兴趣高涨,设计并开发了多种Datalog引擎和相应方言.然而,多方言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以一种Datalog方言实现的代码,一般而言不能在另一种方言的引擎上执行.因此,当采用新Datalog引擎时,需要将现有Datalog代码翻译到新方言上.目前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可分为人工重写代码和人工设计翻译规则两类,存在耗时长、大量重复劳动、缺乏灵活性和可拓展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语言模型(LLM)赋能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利用LLM强大的代码理解和生成能力,通过分治翻译策略、基于少样本提示和思维链提示的提示工程、基于检查-反馈-修复的迭代纠错机制,可以在不同Datalog方言之间实现高精度代码翻译,减轻开发人员重复开发翻译规则的工作量.基于此代码翻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用的基于Datalog的声明式增量程序分析框架.在不同Datalog方言对上评估了所提出的LLM赋能的Datalog代码翻译技术的性能,评估结果验证了所提代码翻译技术的有效性.对通用声明式增量程序分析框架进行了实验评估,验证了基于所提代码翻译技术的增量程序分析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LOG 代码翻译 大语言模型 程序分析 增量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视角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荧光探针应用现状分析
17
作者 韦琳 何崇康 钱梦圆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3,共6页
以佰腾网专利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专利授权量态势、专利类型、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专利技术领域等方面对截至2024年06月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荧光探针技术领域的相关授权专利文献信息进行检索,以了解分析该领域的专利现状,并提... 以佰腾网专利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专利授权量态势、专利类型、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专利技术领域等方面对截至2024年06月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荧光探针技术领域的相关授权专利文献信息进行检索,以了解分析该领域的专利现状,并提出推动专利成果转化落地、失效专利再利用、优化专利市场布局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荧光探针的专利研发和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城市韧性的多元驱动模式:制度逻辑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云辉 白佳奇 梁宇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64,共21页
近年来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瘟疫等突发事件不断侵蚀着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有效应对危机并迅速复原,城市增强其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基于制度逻辑理论,采用NCA与QCA方法对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定性比较分析,... 近年来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瘟疫等突发事件不断侵蚀着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有效应对危机并迅速复原,城市增强其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基于制度逻辑理论,采用NCA与QCA方法对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定性比较分析,从整体视角探索技术、组织、环境前因条件对城市韧性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高城市韧性产生的必要条件,也不构成高城市韧性产生的充分条件。②技术、组织、环境联动匹配,形成了城市韧性的多样化组态形式,具有明显的“殊途同归”特点。具体表现为市场主导模式、社区与市场双轮驱动模式、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模式、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模式。③不同时段的高城市韧性组态并不完全相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发生变化,但是以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及高产业融合度为核心条件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结论从组态视角为城市提高其韧性提供了决策依据,弥补了传统定量分析对该问题解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韧性及制度逻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制度逻辑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必要条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三维框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宫云娜 王文超 +4 位作者 隋欣 宋立芹 菅云龙 鲜国炜 马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特点、潜在挑战及优化路径,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Nvivo 11软件对2021—2024年中央及省级层面发布的31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基于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和系统维... 目的探讨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特点、潜在挑战及优化路径,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Nvivo 11软件对2021—2024年中央及省级层面发布的31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编码,基于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和系统维度构建三维分析框架,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研究发现,3个维度的政策内容分布呈现阶段性不均衡特征:政策工具以环境型为主,供给型次之,需求型最少;利益相关者关注集中于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患者关注度较低;系统维度主要聚焦于宏观层面,中观和微观层次分布较少。虽然政策工具分布的不均衡在特定阶段具有针对性,但长期的结构性失衡可能导致政策系统性不足和利益相关者协同弱化,急需优化工具结构。结论建议在政策设计中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比例,动态调整3类工具的协同应用;加强对患者等弱势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优化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政策设计,以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三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
20
作者 王卫杰 汪洲 +1 位作者 庞维坤 杨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1598,共8页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于磁悬浮微框架的MSCSG角动量交换原理的异同,研究设计SGCMG与MSCSG角动量径/轴向分量间的等效系数,利用双正交SGCMG实体框架构建MSCSG微框架等效模型,对比MSCSG与DGMW遍历法角动量表达式,分析所提方法在DGMW角动量分析的适用性。量化分析所提方法的误差,证明所提方法计算结果相较于传统遍历法角动量绝对误差和角动量方向误差均在千分之一以下。分析2种方法参数维度,证明所提方法的快速性。分别基于传统遍历法和所提方法对MSCSG和DGMW角动量包络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MSCSG群角动量包络分析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框架动量轮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 角动量包络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