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的高表达与肺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仲莉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评价miR-21的高表达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维普,CNKI等数据库,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关于miR-21的高表达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原始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TATA V12.0软件... 目的:评价miR-21的高表达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维普,CNKI等数据库,收集已公开发表的关于miR-21的高表达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原始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TATA V12.0软件对各研究的效应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369个病例),总生存率(OS)HR的合并值为1.34(95%CI:1.19至1.50,P<0.05)。结论:miR-21的高表达是肺癌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肺癌 mir-21 高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的高表达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仲莉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评价miR-21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维普、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miR-21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iR-21的高表达是否与结直肠癌的预后... 目的:评价miR-21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维普、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miR-21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iR-21的高表达是否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共783个病例),总生存率(OS)HR的合并值为1.42,95%CI:1.21至1.66,P<0.05。结论:miR-21的高表达是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结直肠癌 mir-21 高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3
作者 郭仲莉 王箭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评价miR-2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维普,CNKI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3年9月期间关于miR-2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iR-21的高表达是否与乳... 目的:评价miR-2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维普,CNKI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3年9月期间关于miR-2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miR-21的高表达是否与乳腺癌的预后相关。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总计548个病例),总生存率(OS)HR的合并值为1.61(95%CI:1.09至2.37,P<0.05)。结论:miR-21的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乳腺癌 mir-21 高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延峰 杨拴盈 +6 位作者 尚文丽 张薇 霍淑芬 卜丽娜 戎彪学 南岩东 田应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 目的评价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3篇,样本量为670例,其中经病理学确诊的Ⅰ、Ⅱ期及可手术治疗的NSCLC为276例,异质性检验显示纳入研究齐性较好,通过确定模型的汇总计算得出汇总敏感度为41%(35%~46%),汇总特异度为94%(91%~96%),汇总阳性预测值为5.65(3.45~9.27),汇总阴性预测值为0.64(0.54~0.76),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CYFRA21-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较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但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1对胰腺癌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栗志磊 王梦宇 许业传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08-314,320,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估微小RNA-21(miRNA-21)对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提取生存资料HR及95%置信区间等信息,采用STATA1... 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估微小RNA-21(miRNA-21)对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提取生存资料HR及95%置信区间等信息,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21篇文章(22项研究)、1420例胰腺癌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结果显示:miRNA-2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期(DFS)间存在统计学意义(HR=1.65,95%CI 1.37~1.93,P<0.001;HR=1.01,95%CI 1.44~2.59,P<0.001)。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种族、检测方法及检测标本中,miRNA-21对于患者预后同样具有预测价值。对于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miRNA-21的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HR=2.01,95%CI 1.58~2.47,P<0.001)。MiRNA-21的表达上调与转移性淋巴结及低分化肿瘤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3,95%CI 1.06~2.20,P=0.023;OR=2.01,95%CI 1.36~2.98,P<0.001),而miRNA-21表达水平高低与性别、血管浸润、神经浸润等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中miRNA-21的表达上调预示着其总生存率、无病生存期的降低,miRNA-21是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RNA-21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对高危人群肺癌筛查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60
6
作者 尚文丽 张和平 +3 位作者 杨拴盈 张薇 霍淑芬 刘延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2,68,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1996年至2010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对文献进行信息统计...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1996年至2010年期间的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对文献进行信息统计、科学性评估及质量分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似然比(likelihoodratio,LR)、加权灵敏度和特异度(pool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及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等统计指标综合评价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2篇英文文献,由9个独立研究构成,研究对象28 024例。文献质量评估结果提示纳入文献质量较好;LDCT在肺癌筛查中价值的合并阳性似然比(+LR)为3.35,阴性似然比(-LR)为0.29,加权灵敏度为0.735(0.730~0.740),特异度为0.791(0.747~0.830),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7 3。结论多数独立研究单位报道的LD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价一致。通过汇总相关研究结果显示,LD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更准确地评价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早期肺癌 meta分析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放射性肺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段晨阳 刘梦颖 +2 位作者 吴剑 张杰 张吉强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目的探讨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和CNKI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等方法,应用RevMan5.1软件对截止2012年2月发表的预... 目的探讨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和CNKI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等方法,应用RevMan5.1软件对截止2012年2月发表的预测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5篇。暴露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性别、年龄、慢性肺疾病、肺功能、合并糖尿病)、肿瘤部位、治疗方案(放疗前有无手术、是否行联合放化疗及使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性别0.97[0.82,1.15],年龄0.90[0.63,1.28],合并慢性肺疾病2.18[1.59,3.00],放疗前肺功能0.27[0.11,0.65],合并糖尿病2.46[1.33,4.58],左下肺部肿瘤0.71[0.57,0.90],放疗前肺部手术0.92[0.67,1.25],放化疗联合1.41[1.17,1.71],使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2.38[1.79,3.16]。结论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有合并慢性肺疾病、放疗前肺功能、糖尿病、左下肺部肿瘤、放化疗联合以及使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本项研究的结果认为肺功能较好且无慢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等合并症的上肺肺癌患者,在单纯放疗的基础上加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可以降低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损伤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切除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4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浩贤 吴一龙(指导) +1 位作者 凌莉 韩璐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3期132-140,共9页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随访严密的临床研究,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纵隔淋巴结清扫组相对采样组死亡危险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纵隔淋巴清扫术和采样术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篇文献,总样本量977例。其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组481例,死亡194例;纵隔淋巴结采样组496例,死亡247例;合并OR=0.67,95%可信区间是(0.52~0.87)。结论 与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相比,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0.33的死亡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 meta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文昭 吴一龙 +4 位作者 谷力加 程超 翁毅敏 冯卫能 黄邵洪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背景 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能否真正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肺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生活质量、生存期中的意义。检索策略 通过CBM 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 背景 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能否真正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肺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生活质量、生存期中的意义。检索策略 通过CBM 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标准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资料收集和分析 由2位评价者按照上述检索策略收集文献,排除不符合选择标准的试验,主要对反应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提高11%,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仍不能把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作为一种与手术、化疗或放疗并行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模式。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实施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解决这一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 化疗 meta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毓洲 应红艳 +1 位作者 赵林 陈书长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目的比较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毒副作用和生存期的影响,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MEDLINE检索并收集近10年来发表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 目的比较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毒副作用和生存期的影响,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MEDLINE检索并收集近10年来发表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包括了含诱导化疗及不含诱导化疗的方案,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有6项临床试验,共计1316例患者(其中1126例死亡),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步化放疗组与序贯化放疗组比较,两者肺毒性相当,但同步化放疗组Ⅲ度以上食管炎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增加了15.01%和14.43%,治疗相关的死亡率增加了2.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步化放疗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序贯化放疗组增加了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生存时间效应指数(d)为0.45,为中效应(0.2<d<0.8)。同步化放疗组2年死亡风险为0.88(死亡风险下降12%,绝对受益率2.8%),3年和5年的死亡风险分别为0.92和0.99,绝对生存受益率分别为1.4%和0.05%。结论虽然同步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时间、2年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序贯化放疗治疗模式,转换为2年的绝对生存受益率提高了2.8%,但相关毒副作用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3~5年的绝对受益率较低,受益/毒性比欠佳。因此临床对有并发症或者存在高风险的患者选择同步化放疗须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同步化放疗 序贯化放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逸生 吴一龙 +2 位作者 杨学宁 杨衿记 廖日强 《循证医学》 CSCD 2005年第3期147-155,共9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在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及CBMdisc数据库检索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入选的研究进行文献评价,最后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在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及CBMdisc数据库检索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入选的研究进行文献评价,最后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从1994-2004年共有8个研究入选,试验组共1001例,对照组共有964例。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与直接手术治疗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68(95%CI,0.56~0.83),P值等于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纳入研究进行分层分析后,研究质量评分≥8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与直接手术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0(95%CI0.58~1.09),P值等于0.15。研究质量评分小于8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与直接手术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62(95%CI0.48~0.80),P值等于0.000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与直接手术治疗比较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费贤树 宋勇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BMASE、OVID、CNKI等数据库及相关试验的参考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 目的:系统评价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BMASE、OVID、CNKI等数据库及相关试验的参考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4个研究,423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组(188例)和氩氦刀组(235例)。结果:氩氦刀组与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组比较,治疗NSLCL近期有效率合并OR值为2.09,95%CI为[1.40~3.14],1年生存率合并RR为1.30(0.98,1.72)。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的近期疗效与氩氦刀比较,可提高近期临床缓解率,但不能改善1年生存率。结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庄炜 李莉 +1 位作者 湛韬 林国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系统评价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广泛搜集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运用Cochrane图书馆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系统评价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广泛搜集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运用Cochrane图书馆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5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病例-对照试验纳入系统评价,均为Jadad评分小于3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在近期疗效、Karnofsky评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TP方案治疗。近期疗效比较OR值为1.79,95%可信区间为1.17~2.73;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比较OR值为3.13,95%可信区间为1.88~5.20。在安全性方面,使用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时Ⅱ度和Ⅱ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TP方案更低,其中消化道反应比较OR值为0.38,95%可信区间为0.24~0.60;骨髓抑制反应比较OR值为0.40,95%可信区间为0.25~0.62。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能取得较单纯TP方案化疗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低,存在发生偏倚的高度可能性,需更多设计合理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TP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药敏感性Meta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沈红 蔡健康 +2 位作者 沈立 崔进 王虹 《循证医学》 CSCD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化疗药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类化疗药有效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入选5篇英文和3篇中文文献,共457例。在紫...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化疗药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抗微管类化疗药有效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入选5篇英文和3篇中文文献,共457例。在紫杉类治疗患者中,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112例和101例,有效率分别为50.9%和18.8%,合并优势比为4.75,95%可信区间2.53~8.92,P<0.00001。在长春瑞滨组,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89例和102例,有效率39.3%和26.5%。合并优势比为1.75,95%可信区间0.95~3.22,P=0.07。随机给予紫杉类或长春瑞滨治疗的文献中,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22例和31例,有效率分别为54.5%和29%,优势比为2.93,95%可信区间0.94~9.20,P=0.06。结论紫杉类化疗药在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敏感性显著下降,这有助于个体化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β-微管蛋白Ⅲ 紫杉类 长春瑞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彦丽 杨拴盈 +4 位作者 李维 明宗娟 戎彪学 张学德 刘晓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564-569,共6页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极高的肿瘤,吉非替尼(gefitinib)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本文旨在系统评价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极高的肿瘤,吉非替尼(gefitinib)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本文旨在系统评价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2011.06)、万方数据库(2000-2011.06)、CNKI(2000-2011.06)、OVID(2000-2011.06)、Karger Online Jounals(2000-2011.06)。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rn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9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者相比较于非突变者而言,疾病总有效率明显增加(RR=4.42,95%CI:3.49-5.60),疾病控制率明显增加(RR=1.79,95%CI:1.23-2.61),疾病进展率明显降低(RR=0.24,95%CI:0.18-0.32)。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常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含铂辅助化疗方案的累积Meta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日强 吴一龙 +2 位作者 杨学宁 杨浩贤 钟文昭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4期196-201,共6页
目的 应用累积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含铂辅助化疗方案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在MEDLINE、Cochrane图书馆、ASCO、ESMO的官方网站或Education book及CBMdisc数据库检索有关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含铂化疗... 目的 应用累积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含铂辅助化疗方案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在MEDLINE、Cochrane图书馆、ASCO、ESMO的官方网站或Education book及CBMdisc数据库检索有关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含铂化疗对随访或者是含铂化放疗对放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入选的研究,按照出版或发表的时间顺序,对死亡风险率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 共14项研究纳入分析,如以α=0.05为检验水准,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加用含铂辅助化疗与不加用含铂辅助化疗相比,死亡风险率的差异波动于统计学有意义与无意义之间。在1999年第一次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累积随后的研究,P值又大于0.05。当加入今年ASCO年会新发表的IALT研究时,P值再次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加用含铂的辅助化疗方案即使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是轻微的。目前仍不能推荐在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常规使用含铂的辅助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meta 手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曹德东 尹竺晟 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日... 目的系统评价^(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日期为数据库建立至2015年5月。纳入^(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标准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723例晚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OR=4.59,95%CI:3.24~6.51,P<0.05),临床获益率(OR=4.01,95%CI:2.32~6.92,P<0.05),1年生存率(OR=2.60,95%CI:1.45~4.67,P<0.05)均显著提高,同时不显著增加重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P>0.05)。结论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125)I粒子植入放疗联合含铂化疗较单纯化疗可提高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植入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于宏杰 朱晏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00-507,共8页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搜索2002年-2012年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Medline等医学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搜索相关杂志。按系统评价方法筛选RCT...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搜索2002年-2012年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Medline等医学数据库,并结合手工搜索相关杂志。按系统评价方法筛选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一年生存率、瘤体变化、生存质量评分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药组相对化疗组,1年生存率情况:RR=1.44,95%CI(1.15,1.80);瘤体有效率:RR=0.56,95%CI(0.44,0.71);瘤体稳定率:RR=1.00,95%CI(0.93,1.07);卡氏评分情况:RR=2.52,95%CI(2.05,3.08)。结论中医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卡氏评分方面较一线化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瘤体有效率方面存在劣势,但因纳入研究的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其可靠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在瘤体稳定率方面与一线化疗方案相当,结果具有客观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D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获益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启斌 王琪 胡伟国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4期236-241,246,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XPD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获益的关系,为临床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和万方中文数据库,按照制订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关于XPD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XPD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获益的关系,为临床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和万方中文数据库,按照制订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关于XPD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化疗获益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9月。获得所需的数据、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5.4.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质量良好。Meta分析发现:①野生型Lvs/Lvs患者与突变型Lys/Gln及Gln/Gln患者的铂类化疗敏感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合并优势比为1.26(95%可信区间0.96—1.66)。②野生型LYs/Lys患者与突变型Lys/Gln及Gln/Gln患者生存风险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合并风险比值为1.06(95%可信区间0.81—1.37)。③以人种分组的亚组分析发现XPDLys751Gin多态性在不同人种中与患者接受铂类药物的远期获益无关。结论XPDLys751Gln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获益无关。但因为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仍应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XPD 单核苷酸多态性 铂类药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海忠 曹德东 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77-8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估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万方等数据库,日期截至2015年12月。筛选应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晚期NSCLC... 目的系统评估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万方等数据库,日期截至2015年12月。筛选应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收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的临床数据,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估克唑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最终共纳入5篇临床研究,包括812例晚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克唑替尼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克唑替尼治疗后的总体客观反应率为67.9%,完全缓解OR值为3.89(95%CI:1.09-13.85;P=0.04),部分缓解OR值为3.62(95%CI:1.97-6.65;P〈0.0001)。克唑替尼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骨髓抑制(OR=0.55;95%CI:0.37-0.80;P=0.002)、视觉障碍(OR=7.84;95%CI:1.90-32.30;P=0.004)、脱发(OR=0.10;95%CI:0.02-0.59;P=0.01)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化疗相比,克唑替尼用于治疗ALK重排阳性NSCLC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唑替尼 EML4-ALK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