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阳性MSM的社会行为及首次同性性行为到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毅 樊静 +3 位作者 何静 舒亚 杨红 李川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6,共6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社会行为特征,分析首次同性性行为到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2022年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确证并实施首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阳性MSM资料,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社会行为特征,分析首次同性性行为到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2022年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确证并实施首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阳性MSM资料,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共收集有效资料457份,自认性取向成因属先天因素63.95%、后天因素36.05%,首次同性性行为性伴来源互联网60.54%、朋友等39.46%。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平均23.95岁,发生阶段为在校学生44.64%、工作后55.36%。53.75%使用过rush poppers。阳性时间平均5.25年。多因素分析结果,职业学生/商业服务/无业(OR=1.868)、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在在校学生阶段(OR=1.555)者阳性时间短的可能更大,婚姻状况在婚及其他(OR=0.566)、固定性伴数≥3人(OR=0.553)、偶遇性伴数≥5人(OR=0.457)者阳性时间短的可能更小。结论阳性MSM多自认其性取向属先天因素,首次同性性行为的性伴来源互联网、发生在工作后和使用新型毒品较为普遍。阳性时间与婚姻状况、首次同性性行为发生阶段及性伴数量相关联。要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 社会行为 阳性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还锡萍 陈鑫 +4 位作者 闫红静 刘晓燕 彭志行 喻荣彬 羊海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苏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以及... 目的了解苏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苏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以及血样的艾滋病病毒(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280名MSM中,82.7%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300名被调查者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人数22人,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人数为66人,阳性率为22.0%。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最近六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六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知识 高危行为 艾滋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50岁以上MSM人群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周艳秋 顾凯侃 +3 位作者 孙丽敏 鲍燕 孙果梅 丁盈盈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78,共6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50岁以上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和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5月—2013年4月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在上海市招募50岁以上老年MSM,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和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共有165人接受调查,平均年龄(58.7&... 目的研究上海市50岁以上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和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5月—2013年4月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在上海市招募50岁以上老年MSM,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和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共有165人接受调查,平均年龄(58.7±7.5)岁,81.8%本地户籍,61.8%在婚。99.4%研究对象曾有过男性一夜情行为,97.0%一生中有2个或2个以上男性性伴,62.4%在过去半年有超过1个以上男性性伴。HIV感染率为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喝酒,一生中男性性伴个数超过51个,男男性关系时只做"0"或"0"和"1"都做较只做"1"更易感染HIV。梅毒感染率为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或亲密行为年龄在30岁以后、一生中男性性伴个数超过10个更易感染梅毒。但是最近半年男男性行为时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较从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的感染梅毒的风险小。结论 50岁以上老年MSM的HIV和梅毒HSV-2感染率高,应加强老年MSM人群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宣传、危险性行为干预及艾滋病性病检测,以控制艾滋病性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梅毒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两市MSM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青 叶鲁 +5 位作者 杨传坤 李建军 王小亮 闫红静 还锡萍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目的:分析江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次建立江苏省MSM抗病毒治疗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苏两市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 目的:分析江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次建立江苏省MSM抗病毒治疗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苏两市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MSM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史和用药情况的问卷调查;从江苏省艾滋病治疗信息库中获知其CD4值,采用Epidata 3.0和SAS 9.0分别进行资料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157例MSM总体CD4值提高,服药依从性低。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诊后安全套使用水平低、吸烟量大、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长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首次CD4值较高及服药天数较长是保护因素。结论:江苏目前男男性行为人群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对符合治疗条件的MSM进行早期治疗,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鑫 张军 +3 位作者 还锡萍 彭志行 喻荣彬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9-486,共8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血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300例MSM中,82.7%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22.0%;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和最近6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知识 高危行为 艾滋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HIV阳性的MSM人群梅毒和HSV-2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传坤 徐青 +6 位作者 胡海洋 徐晓琴 丁萍 李建军 傅更锋 还锡萍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京、镇江市整群抽取HIV阳性的MSM 264例,对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并回顾其病例报告时的问卷信息。静脉血采集进行梅毒和HSV-2检测。结果:264例MSM中梅毒感染率为29.55%(78/264),其中现症梅毒感染率为13.64%(36/264),HSV-2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28.03%(74/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现症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感染前6个月内同性性伴数>3人、HSV-2阳性;与HSV-2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35岁、本县区户籍、现症梅毒感染和接受安全套发放服务。结论:应探索新的干预模式和检测策略,以应对梅毒和HSV-2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晓感染HIV前后MSM人群不安全性行为改变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晓舒 王修晓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40,59,共3页
艾滋病的传播,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该观点对于男男性接触者群体来说,有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知晓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男男性接触者感染者经历了强烈的疾痛体验,甚至对同性恋身份产生了深刻的质疑,这迫使他们肩负起个体的... 艾滋病的传播,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该观点对于男男性接触者群体来说,有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知晓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男男性接触者感染者经历了强烈的疾痛体验,甚至对同性恋身份产生了深刻的质疑,这迫使他们肩负起个体的社会责任。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男男性接触者在知晓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开始思考疾病、个体生命以及社会道德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性行为方式,减少了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对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评估
8
作者 周海龙 刘骁 +2 位作者 罗淑星 周超 赵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53-1260,共8页
目的探究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综合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标准化干预手段,评估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 目的探究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综合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标准化干预手段,评估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自建网络平台“渝乐检”,在疾控部门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结合社会组织通过网络招募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注册的重庆市18岁以上、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男性,初始纳入样本量947例,采取单组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组,无分组对照设计。全部样本接受标准化互联网干预6个月,包括精准健康教育、行为风险评估、自我检测、暴露前后预防和在线咨询等。通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毒品使用率和暴露后阻断性用药率等核心指标,评估MSM高危行为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调查对象的肛交性行为发生率(干预前74.2%vs干预后58.0%)、异性性行为发生率(干预前32.4%vs干预后22.9%)及毒品使用率(干预前9.7%vs干预后4.5%)均显著降低(P<0.001);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干预前47.4%vs干预后66.9%)、性伴HIV感染状态知晓率(干预前25.2%vs干预后44.7%)及暴露后阻断性用药率(干预前7.6%vs干预后36.9%)显著提高(P<0.01)。结论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通过“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四维联动机制,显著降低MSM高危行为及HIV感染风险,可为区域性艾滋病防控提供数字化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人群 干预标准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新发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者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严华美 赵琬 +2 位作者 张星灿 毕辰辰 杨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发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相关特征及亚型和原发性耐药现状,为该人群的HIV防治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问卷对2014...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发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相关特征及亚型和原发性耐药现状,为该人群的HIV防治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问卷对2014年新确诊的HIV-1男性感染者收集相关信息,对其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MSM感染者随机抽取55份冻存血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和DNA测序,对序列进行亚型及原发性耐药分析。结果 2014年新发MSM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5~34岁(55.7%),一般男性感染者≥35岁为主(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01);MSM感染者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54.6%),一般男性感染者以初、高中为主(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P=0.006);MSM感染者主要来源于检测咨询(60.8%),一般男性感染者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02)。扩增出48条序列,以CRF01_AE亚型为主,占58.3%,其次为CRF07_BC亚型,占20.8%。原发耐药率4.2%,耐药位点2个,为K70R和E138G,分别引起NRTI类AZT中度耐药,D4T低度耐药,以及NNRTI类EFV、ETR、NVP、RPV的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MSM感染者相比一般感染者,具有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自我检测意识更强的特点,CRF01_AE及CRF07_BC为优势毒株,原发耐药为低度耐药,需加强针对该人群的防控措施及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msm)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亚型 原发性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的中国西部MSM人群暴露前预防用药依从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红 李龙飞 +4 位作者 林冰 马英杰 时桂倩 潘海英 钟晓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8-53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依从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可直观判断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以提醒服药依从性差者,从而降低其HI...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依从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可直观判断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以提醒服药依从性差者,从而降低其HIV新发感染。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中国重庆、四川、新疆、广西四个地区招募MSM进入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和性行为前后用药组,每3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共有855名MSM进入服药依从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SM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性能。结果随访中MSM服药依从性差的比例为58.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行为前后用药模式、与男性性伴发生的所有肛交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有时或经常通过互联网性伴是依从性好的促进因素,OR值分别为:1.9513、1.7660、1.5064;认为艾滋病对自己或家人的威胁大、民族为汉族等是依从性好的阻碍因素,OR值分别为0.5912、0.5495。通过bootstrapping方法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C-index:0.65(95%CI:0.61~0.0.69),校正后的C-index为0.63]。结论列线图较好地预测了MSM服药依从性,为艾滋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比较直观、可视化预期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方便对服药者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暴露前预防用药 依从性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技术推广应用的伦理困境及对策
11
作者 潘蕴蛟 林丽 +2 位作者 吴守丽 谢剑锋 蒋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0-43,共4页
暴露前预防用药是近年来推出的预防艾滋病的新技术手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但目前目标人群的使用率仍然较低。对该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包括个人的健康行为责任与社会义务、社会歧视和污名化、卫生政策和经济负担、服... 暴露前预防用药是近年来推出的预防艾滋病的新技术手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但目前目标人群的使用率仍然较低。对该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包括个人的健康行为责任与社会义务、社会歧视和污名化、卫生政策和经济负担、服务方式的可及性、使用合理性要求与耐药性隐忧、工作指南的权威性等问题进行辨析,并在增强目标人群的健康观念、探索广泛覆盖的服务网络、保障使用者权益、多元化的支付体系建设、全面权威应用指南的出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暴露前预防用药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 男男性行为人群 伦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对HIV暴露前预防的知晓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王毅 樊静 +7 位作者 何静 朱怡静 杜婵娟 黄丽 贾修伟 李伟 刘晓琴 任延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2月,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 PrEP知晓等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PrEP知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2月,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 PrEP知晓等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PrEP知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合格问卷975份,PrEP知晓率36.9%,知晓途径44.0%为社交网络、44.5%为社区服务。多因素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增加(OR=1.632)、接受过同伴教育(OR=2.512)、做过HIV检测(OR=1.876)、害怕自己感染HIV(OR=1.866)、使用新型毒品(OR=1.395)、肛交人数≥4(OR=2.685)者PrEP知晓率较高,婚姻状况在婚及其他(OR=0.543)、职业工人及其他(OR=0.618)、本地居住时间>2年(OR=0.548)、性角色被插入方(OR=0.658)、无保护肛交(OR=0.543)者知晓率较低。结论MSM PrEP知晓率较低,其PrEP知晓受人口学特征、预防服务和危险行为等影响,无保护肛交者的低知晓水平,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是PrEP推广宣传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HIV 暴露前预防 知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症状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小翠 毛孝容 +1 位作者 陈雪梅 江庆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7日。由2...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采用对描述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完成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样本量11 82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3 000元(OR=0.59)、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OR=0.59)和高自尊(OR=0.83)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性角色为被插入方(OR=1.68)、双重性角色(OR=1.41)、多性伴(OR=1.65)、性暴力经历(OR=3.44)、自评健康状况不好(OR=3.93)、HIV/AIDS相关歧视(OR=1.13)、HIV/AIDS相关压力(OR=1.11)和自杀倾向(OR=2.86)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较多,需在个性化评估的基础上尽早开展干预,以降低其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 相关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玉莲 郭佩佩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焦虑现状,寻找影响其焦虑的主要因素,为MSM健康促进及为艾滋病防控干预提高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长宁区3个地区进行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689份,并采用多元线性回...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焦虑现状,寻找影响其焦虑的主要因素,为MSM健康促进及为艾滋病防控干预提高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长宁区3个地区进行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689份,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的主要因素。结果: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总评分为(44.60±0.40)分,高于国内常模(29.8±10.1)分。检出焦虑症状375人(22.17%),其中,轻度焦虑146人(8.64%),中度焦虑134人(7.93%),重度焦虑95人(5.63%)(t=16.110,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配偶、月收入、性取向、固定性伴侣、是否使用过精神类药品、艾滋病防治素养、是否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是否定期检测、心理压力、社会态度对焦虑状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相比于普通人群,上海市MSM队列焦虑水平较高,要重点关注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心理健康,通过个人-家庭-社会联动,从个人行为、家庭关乎社会支持多方努力,排解MSM焦虑情绪,促进其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焦虑 艾滋病防治 心理健康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林鑫 余婷 +1 位作者 张旭 蔺秀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惧怕否定评价、人生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474人,采用简化Berger艾滋病耻辱量表(BHSS)、惧...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惧怕否定评价、人生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474人,采用简化Berger艾滋病耻辱量表(BHS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意义应对量表(MFCQ)、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MLS)进行测查。结果:BHSS总分与SMLS总分负相关(r=-0.69,P<0.001);FNE得分与人生意义追寻得分是BHSS总分与SMLS总分之间的中介变量,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13和-0.11,且FNE得分与人生意义追寻得分在BHSS总分与SMLS总分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估计值为-0.16;MFCQ视角转化得分在人生意义追寻总分和SMLS总分中起调节作用(β=0.07,P<0.05)。结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惧怕否定评价和人生意义追寻在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之间起中介作用,视角转换在人生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之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获得性免疫综合征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歧视知觉 惧怕否定评价 意义追寻 视角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的抑郁焦虑状况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芳 丁凡 +6 位作者 林小杰 王晓冬 何欢 黄文 董燕燕 杨巧红 张洪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在MSM社区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在HIV阳性MSM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共招募HIV阳性MSM 600人,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54... 目的: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在MSM社区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在HIV阳性MSM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共招募HIV阳性MSM 600人,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541份。使用自编HIV阳性MSM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健康行为等,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CES-D评分≥16分者为有抑郁症状)、焦虑(SAS评分≥50分者为有焦虑症状)状况。结果: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4.7%(242/541)和25.1%(136/5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3.31,95%CI:1.73-5.34)、未将HIV感染状况告知男性固定性伴(OR=0.47,95%CI:0.30-0.73)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9,95%CI:1.11-1.29);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有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34,95%CI:0.17-0.71)。焦虑症状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2.43,95%CI:1.40-4.21)、接受抗病毒治疗(OR=1.74,95%CI:1.06-2.84)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2,95%CI:1.05-1.20);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检出焦虑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44,95%CI:0.20-0.94)。结论:本研究提示HIV阳性MSM人群抑郁或焦虑症状检出率高,需要引起重视;降低社会歧视、促进性伴交流与支持、改善经济状况可能有助于提高HIV阳性MSM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英男 陶天遵 +2 位作者 高萍 刘枫晨 李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9-201,2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多种性激素的变化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182例老年男性患者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为正常、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组,40例健康青年男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 目的探讨血清多种性激素的变化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182例老年男性患者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为正常、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组,40例健康青年男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并计算游离睾酮(FT)、生物有效性睾酮(Bio-T)、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游离雌二醇(FE2)及生物有效性雌二醇(Bio-E2)结果老年男性在股骨颈、Ward三角及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青年男性;随年龄的增长,除SHBG外,其他性激素均有明显下降;老年男性中,Bio-T及FAI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降低,其他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与增龄引起的性激素下降密切相关,而具有生物活性的睾酮的降低是影响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血清性激素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放射免疫法测定 雌二醇(E2) 硫酸脱氢表雄酮 免疫比浊法测定 生物有效性睾酮 老年男性患者 青年男性 髋部骨密度 血清白蛋白 性激素下降 骨密度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09年江苏省3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胡海洋 徐晓琴 +7 位作者 傅更锋 郭宏雄 闫红静 刘晓燕 管文辉 还锡萍 肖瑶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2009年南京、扬州、苏州3城市MSM 3轮调查的3 152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2009年南京、扬州、苏州3城市MSM 3轮调查的3 152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本,再应用BED HIV-1 IgG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本,进而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3 152份样本共检出HIV-1阳性样本175份,其中92份被判定为新发感染,南京市3轮调查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7.05%、5.18%、3.71%,扬州市分别为6.99%、2.39%、12.27%,苏州市分别为6.73%、3.31%、9.84%。结论:HIV-1在江苏省MSM人群中的流行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新发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BED-CEIA 新发感染率 男男性行为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2010年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检测相关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牟成惠 王强 +2 位作者 钟逸雯 姜宜海 何宗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阳性率在性角色、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有无合并梅毒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526名MSM,确认HIV感染的人数87例、阳性率为5.70%。最近3个月内接受过HIV检查的有占27.36%(406/1484),知道自己的HIV检查结果的占83.00%(337/406),其阳性率达7.12%。MSM主动肛交者的抗-HIV阳性率为3.54%、被动肛交者为7.14%、两者兼有为6.70%,在性角色方面抗-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0.040)。已婚的MSM其抗-HIV阳性率为9.45%,高于未婚的4.92%与离异的4.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28)。文化程度越低,抗-HIV阳性率越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2)。如MSM合并梅毒则其抗-HIV阳性率为21.31%,无梅毒感染者其阳性率仅为5.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0,P〈0.001)。近3个月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与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的MSM其抗-HIV阳性率虽然高于未使用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MSM的抗-HIV阳性率较高,不安全性行为较高,特别是肛交时被动方MSM年纪轻,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感染率高,自我保护能力弱,成为MSM内HIV传播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阳性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4岁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7 位作者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唐宇 何静 刘江 周力 张晓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法在四川省绵阳市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356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法在四川省绵阳市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356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症状。结果: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 6%(84/356)、33. 2%(118/355)。检出抑郁症状者的梅毒感染率高于未检出抑郁症状者(P <0. 05)。经历性虐待、近1年诊断过性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近1周肛交数≥2次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7. 82、5. 78、3. 27、3. 56、2. 75);有收入、性取向自我态度负向、经历性虐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1周肛交数≥2次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2. 42、4. 73、6. 76、2. 65、2. 57),年龄≥20岁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 33)。结论: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焦虑、抑郁症状与人口学特征、社会及性行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 焦虑 抑郁 艾滋病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