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江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次建立江苏省MSM抗病毒治疗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苏两市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目的:分析江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次建立江苏省MSM抗病毒治疗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苏两市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MSM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史和用药情况的问卷调查;从江苏省艾滋病治疗信息库中获知其CD4值,采用Epidata 3.0和SAS 9.0分别进行资料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157例MSM总体CD4值提高,服药依从性低。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诊后安全套使用水平低、吸烟量大、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长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首次CD4值较高及服药天数较长是保护因素。结论:江苏目前男男性行为人群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对符合治疗条件的MSM进行早期治疗,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血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300例MSM中,82.7%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22.0%;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和最近6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京、镇江市整群抽取HIV阳性的MSM 264例,对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并回顾其病例报告时的问卷信息。静脉血采集进行梅毒和HSV-2检测。结果:264例MSM中梅毒感染率为29.55%(78/264),其中现症梅毒感染率为13.64%(36/264),HSV-2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28.03%(74/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现症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感染前6个月内同性性伴数>3人、HSV-2阳性;与HSV-2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35岁、本县区户籍、现症梅毒感染和接受安全套发放服务。结论:应探索新的干预模式和检测策略,以应对梅毒和HSV-2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综合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标准化干预手段,评估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目的探究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综合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标准化干预手段,评估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自建网络平台“渝乐检”,在疾控部门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结合社会组织通过网络招募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注册的重庆市18岁以上、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男性,初始纳入样本量947例,采取单组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组,无分组对照设计。全部样本接受标准化互联网干预6个月,包括精准健康教育、行为风险评估、自我检测、暴露前后预防和在线咨询等。通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毒品使用率和暴露后阻断性用药率等核心指标,评估MSM高危行为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调查对象的肛交性行为发生率(干预前74.2%vs干预后58.0%)、异性性行为发生率(干预前32.4%vs干预后22.9%)及毒品使用率(干预前9.7%vs干预后4.5%)均显著降低(P<0.001);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干预前47.4%vs干预后66.9%)、性伴HIV感染状态知晓率(干预前25.2%vs干预后44.7%)及暴露后阻断性用药率(干预前7.6%vs干预后36.9%)显著提高(P<0.01)。结论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通过“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四维联动机制,显著降低MSM高危行为及HIV感染风险,可为区域性艾滋病防控提供数字化范式。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发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相关特征及亚型和原发性耐药现状,为该人群的HIV防治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问卷对2014...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发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相关特征及亚型和原发性耐药现状,为该人群的HIV防治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问卷对2014年新确诊的HIV-1男性感染者收集相关信息,对其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MSM感染者随机抽取55份冻存血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和DNA测序,对序列进行亚型及原发性耐药分析。结果 2014年新发MSM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5~34岁(55.7%),一般男性感染者≥35岁为主(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01);MSM感染者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54.6%),一般男性感染者以初、高中为主(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P=0.006);MSM感染者主要来源于检测咨询(60.8%),一般男性感染者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02)。扩增出48条序列,以CRF01_AE亚型为主,占58.3%,其次为CRF07_BC亚型,占20.8%。原发耐药率4.2%,耐药位点2个,为K70R和E138G,分别引起NRTI类AZT中度耐药,D4T低度耐药,以及NNRTI类EFV、ETR、NVP、RPV的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MSM感染者相比一般感染者,具有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自我检测意识更强的特点,CRF01_AE及CRF07_BC为优势毒株,原发耐药为低度耐药,需加强针对该人群的防控措施及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依从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可直观判断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以提醒服药依从性差者,从而降低其HI...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依从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可直观判断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以提醒服药依从性差者,从而降低其HIV新发感染。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中国重庆、四川、新疆、广西四个地区招募MSM进入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和性行为前后用药组,每3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共有855名MSM进入服药依从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SM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性能。结果随访中MSM服药依从性差的比例为58.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行为前后用药模式、与男性性伴发生的所有肛交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有时或经常通过互联网性伴是依从性好的促进因素,OR值分别为:1.9513、1.7660、1.5064;认为艾滋病对自己或家人的威胁大、民族为汉族等是依从性好的阻碍因素,OR值分别为0.5912、0.5495。通过bootstrapping方法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C-index:0.65(95%CI:0.61~0.0.69),校正后的C-index为0.63]。结论列线图较好地预测了MSM服药依从性,为艾滋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比较直观、可视化预期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方便对服药者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2009年南京、扬州、苏州3城市MSM 3轮调查的3 152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2009年南京、扬州、苏州3城市MSM 3轮调查的3 152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本,再应用BED HIV-1 IgG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本,进而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3 152份样本共检出HIV-1阳性样本175份,其中92份被判定为新发感染,南京市3轮调查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7.05%、5.18%、3.71%,扬州市分别为6.99%、2.39%、12.27%,苏州市分别为6.73%、3.31%、9.84%。结论:HIV-1在江苏省MSM人群中的流行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新发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防控力度。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阳性率在性角色、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有无合并梅毒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526名MSM,确认HIV感染的人数87例、阳性率为5.70%。最近3个月内接受过HIV检查的有占27.36%(406/1484),知道自己的HIV检查结果的占83.00%(337/406),其阳性率达7.12%。MSM主动肛交者的抗-HIV阳性率为3.54%、被动肛交者为7.14%、两者兼有为6.70%,在性角色方面抗-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0.040)。已婚的MSM其抗-HIV阳性率为9.45%,高于未婚的4.92%与离异的4.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28)。文化程度越低,抗-HIV阳性率越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2)。如MSM合并梅毒则其抗-HIV阳性率为21.31%,无梅毒感染者其阳性率仅为5.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0,P〈0.001)。近3个月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与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的MSM其抗-HIV阳性率虽然高于未使用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MSM的抗-HIV阳性率较高,不安全性行为较高,特别是肛交时被动方MSM年纪轻,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感染率高,自我保护能力弱,成为MSM内HIV传播的高危人群。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江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次建立江苏省MSM抗病毒治疗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江苏两市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MSM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活史和用药情况的问卷调查;从江苏省艾滋病治疗信息库中获知其CD4值,采用Epidata 3.0和SAS 9.0分别进行资料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157例MSM总体CD4值提高,服药依从性低。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诊后安全套使用水平低、吸烟量大、确诊至治疗时间间隔长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首次CD4值较高及服药天数较长是保护因素。结论:江苏目前男男性行为人群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对符合治疗条件的MSM进行早期治疗,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文摘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血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300例MSM中,82.7%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22.0%;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和最近6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
文摘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2,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3~6月在南京、镇江市整群抽取HIV阳性的MSM 264例,对其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并回顾其病例报告时的问卷信息。静脉血采集进行梅毒和HSV-2检测。结果:264例MSM中梅毒感染率为29.55%(78/264),其中现症梅毒感染率为13.64%(36/264),HSV-2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28.03%(74/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现症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感染前6个月内同性性伴数>3人、HSV-2阳性;与HSV-2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35岁、本县区户籍、现症梅毒感染和接受安全套发放服务。结论:应探索新的干预模式和检测策略,以应对梅毒和HSV-2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文摘目的探究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综合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标准化干预手段,评估MSM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自建网络平台“渝乐检”,在疾控部门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结合社会组织通过网络招募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注册的重庆市18岁以上、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恋的男性,初始纳入样本量947例,采取单组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组,无分组对照设计。全部样本接受标准化互联网干预6个月,包括精准健康教育、行为风险评估、自我检测、暴露前后预防和在线咨询等。通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率、毒品使用率和暴露后阻断性用药率等核心指标,评估MSM高危行为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调查对象的肛交性行为发生率(干预前74.2%vs干预后58.0%)、异性性行为发生率(干预前32.4%vs干预后22.9%)及毒品使用率(干预前9.7%vs干预后4.5%)均显著降低(P<0.001);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干预前47.4%vs干预后66.9%)、性伴HIV感染状态知晓率(干预前25.2%vs干预后44.7%)及暴露后阻断性用药率(干预前7.6%vs干预后36.9%)显著提高(P<0.01)。结论互联网+干预标准化模式通过“感染预防+定期检测+自主学习+同伴影响”四维联动机制,显著降低MSM高危行为及HIV感染风险,可为区域性艾滋病防控提供数字化范式。
文摘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发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相关特征及亚型和原发性耐药现状,为该人群的HIV防治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问卷对2014年新确诊的HIV-1男性感染者收集相关信息,对其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MSM感染者随机抽取55份冻存血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和DNA测序,对序列进行亚型及原发性耐药分析。结果 2014年新发MSM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5~34岁(55.7%),一般男性感染者≥35岁为主(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01);MSM感染者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54.6%),一般男性感染者以初、高中为主(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P=0.006);MSM感染者主要来源于检测咨询(60.8%),一般男性感染者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P=0.002)。扩增出48条序列,以CRF01_AE亚型为主,占58.3%,其次为CRF07_BC亚型,占20.8%。原发耐药率4.2%,耐药位点2个,为K70R和E138G,分别引起NRTI类AZT中度耐药,D4T低度耐药,以及NNRTI类EFV、ETR、NVP、RPV的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MSM感染者相比一般感染者,具有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自我检测意识更强的特点,CRF01_AE及CRF07_BC为优势毒株,原发耐药为低度耐药,需加强针对该人群的防控措施及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文摘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依从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可直观判断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以提醒服药依从性差者,从而降低其HIV新发感染。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中国重庆、四川、新疆、广西四个地区招募MSM进入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和性行为前后用药组,每3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共有855名MSM进入服药依从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SM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性能。结果随访中MSM服药依从性差的比例为58.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行为前后用药模式、与男性性伴发生的所有肛交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有时或经常通过互联网性伴是依从性好的促进因素,OR值分别为:1.9513、1.7660、1.5064;认为艾滋病对自己或家人的威胁大、民族为汉族等是依从性好的阻碍因素,OR值分别为0.5912、0.5495。通过bootstrapping方法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C-index:0.65(95%CI:0.61~0.0.69),校正后的C-index为0.63]。结论列线图较好地预测了MSM服药依从性,为艾滋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比较直观、可视化预期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方便对服药者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的感染状况,估算HIV在该人群中的新发感染率。方法:对2008~2009年南京、扬州、苏州3城市MSM 3轮调查的3 152份样本,进行HIV-1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检出的HIV-1阳性样本,再应用BED HIV-1 IgG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本,进而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3 152份样本共检出HIV-1阳性样本175份,其中92份被判定为新发感染,南京市3轮调查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7.05%、5.18%、3.71%,扬州市分别为6.99%、2.39%、12.27%,苏州市分别为6.73%、3.31%、9.84%。结论:HIV-1在江苏省MSM人群中的流行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新发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大防控力度。
文摘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阳性率在性角色、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有无合并梅毒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526名MSM,确认HIV感染的人数87例、阳性率为5.70%。最近3个月内接受过HIV检查的有占27.36%(406/1484),知道自己的HIV检查结果的占83.00%(337/406),其阳性率达7.12%。MSM主动肛交者的抗-HIV阳性率为3.54%、被动肛交者为7.14%、两者兼有为6.70%,在性角色方面抗-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0.040)。已婚的MSM其抗-HIV阳性率为9.45%,高于未婚的4.92%与离异的4.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28)。文化程度越低,抗-HIV阳性率越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2)。如MSM合并梅毒则其抗-HIV阳性率为21.31%,无梅毒感染者其阳性率仅为5.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0,P〈0.001)。近3个月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与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的MSM其抗-HIV阳性率虽然高于未使用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MSM的抗-HIV阳性率较高,不安全性行为较高,特别是肛交时被动方MSM年纪轻,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感染率高,自我保护能力弱,成为MSM内HIV传播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