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贻琦的“从游”教育思想新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喜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0,共6页
梅贻琦的“从游”教育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贡献。在他看来,所谓“从游”,是学生参与到教师在学校的日常实践,与教师进行充满生机的、自在的互动,最终受到教师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对于学生的“明明德”具有重要... 梅贻琦的“从游”教育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贡献。在他看来,所谓“从游”,是学生参与到教师在学校的日常实践,与教师进行充满生机的、自在的互动,最终受到教师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对于学生的“明明德”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学生完成“新民”的重任,也不可或缺。要想使“从游”这一过程从理想变为现实,就需要教师自觉承担启智与育德的双重职责、教师自觉讲求品格修养、增加师生在课外的接触机会、学生具备自觉的个人修养意识、学校具备自由的氛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贻琦 从游 濡染 个人修养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游”教育的生成机制:以西南联大为个案的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喜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13,共6页
从西南联大“从游”教育的生成来看,“从游”教育从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系列条件相互支撑,这些条件包括学识与德性兼美的“大师”高度集中、教师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展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领导“从游”教育思想的自觉... 从西南联大“从游”教育的生成来看,“从游”教育从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系列条件相互支撑,这些条件包括学识与德性兼美的“大师”高度集中、教师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展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领导“从游”教育思想的自觉倡导。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学生才会由发自内心地敬重转变为师生充满生机的“从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游”教育 西南联大 教师学识与德性 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 学术救国意识 梅贻琦“从游”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彦辉 初凤友 +1 位作者 朱继浩 余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岩石具有非常难熔的矿物组成:橄榄石具有很高的Mg,斜方辉石中的Al2O3含量极低,尖晶石具有很高的Cr。滑石、蛇纹石和角闪石(透闪石为主,有少量镁角闪石和浅闪石)则指示了流体在中低温度下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并表明流体可能含有较高的SiO2、Al2O3和Na2O。全岩的主量元素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很低,而MgO的含量较高(干体系下多在43%左右),显示岩石经历了高度熔融。微量元素中,U和Sr的含量较高,相对富集,可能是来源较浅的板片流体化学特点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 橄榄岩 俯冲带 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