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库围栏养殖“浦江1号”团头鲂试验
1
作者 柳鹏 高春山 +2 位作者 刘慧吉 李玲雪 彭思博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569-571,共3页
“浦江1号”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Pujiang No.1)是上海海洋大学选育的团头鲂新品种。为充分开发利用湖库水域资源,提高湖库渔业综合效益,在白城市盐铺渔场开展围栏养殖试验。通过在20亩围栏内开展春片(400尾/kg)驯化养殖,... “浦江1号”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Pujiang No.1)是上海海洋大学选育的团头鲂新品种。为充分开发利用湖库水域资源,提高湖库渔业综合效益,在白城市盐铺渔场开展围栏养殖试验。通过在20亩围栏内开展春片(400尾/kg)驯化养殖,越冬后第二年春季转入100亩围栏内进行成鱼养殖,单产159.72 kg/亩,单位面积利润2943.6元/亩,成鱼规格750g/尾,成活率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江1号”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pujiang no.1) 围栏养殖 鱼种培育 成鱼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β-防御素1基因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涓 陈思思 +4 位作者 何玉慧 黄金海 刘小玲 陈孝煊 袁改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中克隆出β-防御素1(maBD-1)基因,检测该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在病原菌感染后该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将maBD-1基因重组到pGEX-KG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GEX-KG-maBD-1,重组质粒经转化至BL2... 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中克隆出β-防御素1(maBD-1)基因,检测该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在病原菌感染后该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将maBD-1基因重组到pGEX-KG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GEX-KG-maBD-1,重组质粒经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将融合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该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血清效价。结果表明:maBD-1基因ORF全长为204bp,编码67个氨基酸。该基因在组织中广泛分布,病原菌感染后头肾和脾脏组织maBD-1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经间接酶联免疫分析(ELISA)获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3 200,在肝脏、鳃和心脏组织中用Western blot可检测到β-防御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maBD-1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SREBP-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3
作者 吴文新 曹赞 +3 位作者 王凡 徐佳 王卫民 赵玉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6,共8页
为阐明团头鲂SREBP-1的功能,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SREBP-1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REBP-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REBP-1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3 4... 为阐明团头鲂SREBP-1的功能,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SREBP-1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REBP-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REBP-1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3 426bp(GenBank登录号:MH633449),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 141个氨基酸,与大西洋鲑、斑马鱼、草鱼、鲤、金线鲃SREBP-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74%~99%)。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团头鲂SREBP-1蛋白具有SREBPs家族典型的"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HLH-Zip)结构域。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REBP-1基因在团头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呈现先下降后增高的趋势,在眼囊期最低,至出膜期达到最高。在团头鲂幼鱼中,SREBP-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眼、肝脏、心脏、肌肉、脂肪组织、肾脏,鳃中表达量最低。在成鱼中,SREBP-1在脑组织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组织、肌肉、肝脏、眼,肾脏、脾脏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SREBP-1基因在团头鲂幼鱼和成鱼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肌酸对团头鲂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滑艺卓 王凡 +1 位作者 李军涛 赵玉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6-5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高糖条件下,含有1.20%甜菜碱的饵料中补充0.50%肌酸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择180尾平均体重为(11.88±0.46) g的团头鲂,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 试验旨在研究高糖条件下,含有1.20%甜菜碱的饵料中补充0.50%肌酸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血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择180尾平均体重为(11.88±0.46) g的团头鲂,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饵料中包含39.76%碳水化合物+1.20%甜菜碱,不含肌酸;试验组饵料含39.29%碳水化合物+1.20%甜菜碱+0.50%肌酸。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团头鲂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团头鲂肠道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厚壁菌门占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团头鲂肠道的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占比显著降低(P<0.05),ZOR0006和丹毒丝菌科未命名属占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团头鲂的血清苏氨酸(Thr)含量显著上升(P<0.05);试验组团头鲂的CK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Tha1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含有1.2%甜菜碱的高糖饵料中补充0.50%的肌酸能够提高团头鲂的饵料利用率,改善其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健康,通过苏氨酸醛缩酶增加血清苏氨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饲料 肌酸 团头鲂 肠道微生物 苏氨酸醛缩酶 苏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体脂沉积差异比较
5
作者 卢荣华 张文雅 +3 位作者 梁旭方 李玺洋 窦亚琪 余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脂肪沉积和生长发育规律,采用H&E染色观察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及脂肪沉积变化,并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和肌肉组织中LEP、LPL、IGF-1和NPY基因表达,初步分析来自2个种... 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脂肪沉积和生长发育规律,采用H&E染色观察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及脂肪沉积变化,并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和肌肉组织中LEP、LPL、IGF-1和NPY基因表达,初步分析来自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在生长和脂肪沉积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淤泥湖团头鲂的肠系膜脂肪含量是梁子湖的约1.5倍,H&E染色发现,梁子湖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细胞的脂滴直径比淤泥湖的小;但梁子湖团头鲂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LEP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淤泥湖的,肌肉组织中IGF-1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淤泥湖的,梁子湖团头鲂脂肪组织LPL mRNA表达量和淤泥湖的相比,无显著差异,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NPY的mRNA表达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组织中体脂沉积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生长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梁子湖 淤泥湖 脂肪蓄积 IGF-1 L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江一号”团头鲂与普通团头鲂亲本繁殖力及鱼苗培育对比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焕根 王凤明 +2 位作者 梅肖乐 王明宝 熊淮生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浦江一号”团头鲂与普通团头鲂进行亲本繁殖及鱼苗培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浦江一号”团头鲂相对产卵量为普通团头鲂的1.3倍,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分别比普通团头鲂的高10.8%、5.2%、12.0%。经过一个月的培育,“浦江一号... “浦江一号”团头鲂与普通团头鲂进行亲本繁殖及鱼苗培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浦江一号”团头鲂相对产卵量为普通团头鲂的1.3倍,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分别比普通团头鲂的高10.8%、5.2%、12.0%。经过一个月的培育,“浦江一号”团头鲂鱼苗平均成活率、平均体重分别比普通团头鲂高6.9%、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江一号”团头鲂 亲本 繁殖力 鱼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大规格团头鲂商品鱼池塘主养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李家政 魏泽能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6期251-252,共2页
为了研究大规格团头鲂商品鱼池塘养技术与经济可行性,通过团头鲂浦江一号大规格商品鱼主养(80:20模式)试验,分析比较其生长性能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院2月初放养75 g以上规格的鱼种,当年可以生产规格1 000 g/尾以上的大规格商品鱼;... 为了研究大规格团头鲂商品鱼池塘养技术与经济可行性,通过团头鲂浦江一号大规格商品鱼主养(80:20模式)试验,分析比较其生长性能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院2月初放养75 g以上规格的鱼种,当年可以生产规格1 000 g/尾以上的大规格商品鱼;使用粗蛋白含量28%~30%、脂肪含量3%、粗纤维含量6%的饲料养殖效果很好,平均饲料系数为1.82;商品鱼体型好,肉质厚,鳞片黑中透亮,群体间个体生长差异小,主养品种——团头鲂平均单产21 528.0 kg/hm2,产值284 169.4元/hm2,利润54 765.0元/hm2;养殖病害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浦江一号 生长性能 经济可行性 合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