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来自A市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文 朱艺唯 申曙光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8,共15页
基于A市医疗保险大型微观报销数据,在准实验的分析框架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这一新兴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医院为了适应新的费用补偿机制,会主动控制每一诊次的住院费用,因此实施按病... 基于A市医疗保险大型微观报销数据,在准实验的分析框架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这一新兴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医院为了适应新的费用补偿机制,会主动控制每一诊次的住院费用,因此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单次住院费用显著降低了6.3%。为获得更多的分值,医院具有明显的分解住院次数和高套分值的道德风险,具体表现为住院总次数和次均住院病种分值在政策实施后反而显著提高了3.4%和14.0%,从而导致住院总费用居高不下。总体而言,不同级别医院在支付政策变更后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其中三级医院的反应程度更大。基于此,建议相关部门以价值为导向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患者、医院和医保基金利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支付方式 医疗费用 道德风险 按病种分值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樊淼 李之淳 +1 位作者 杜金芮 孙玉凤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县域医共体实施医保总额付费的政策效果,为推动医疗保险与县域医共体的联动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双重差分法,从医疗费用、分级诊疗、医疗质量、医保支出、个人负担五个层面评价县域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的效果。结果:与非试... 目的:评价县域医共体实施医保总额付费的政策效果,为推动医疗保险与县域医共体的联动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双重差分法,从医疗费用、分级诊疗、医疗质量、医保支出、个人负担五个层面评价县域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的效果。结果:与非试点地区相比,试点地区医共体的次均门诊费用和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分别降低了15.141元和8.819个百分点,门诊医保基金支出比例和下转转诊率分别提高了12.419个百分点和1.539个百分点。结论:县域医共体开展医保总额付费能够提升患者控费意识,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促进医保基金有效使用,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发展;但也存在改革进展滞后于医共体发展的困境,需因地制宜,完善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建立与其适应的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医保支付方式 双重差分法 总额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优势病种DRG付费:政策、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希 邓世虎 +3 位作者 彭美华 吴靖文 周望苏 余丽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2,47,共5页
目的:分析各地中医优势病种DRG付费政策,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梳理和案例研究,分析中医DRG付费政策的实施成效及难点,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各地中医DRG付费政策差异较大,存在中医优势病种概念不明、基层医... 目的:分析各地中医优势病种DRG付费政策,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梳理和案例研究,分析中医DRG付费政策的实施成效及难点,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各地中医DRG付费政策差异较大,存在中医优势病种概念不明、基层医疗机构覆盖不足、治疗质量考核规则不统一、病种遴选机制有待完善、医保-医院协同有待加强等难点。结论:加强部门协同,鼓励医院深度参与中医DRG付费;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加大基层倾斜力度;精准界定中医优势病种,完善质量考核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优势病种 中医DRG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机构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某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姝 陈一凡 +2 位作者 邹作丽 李明 王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评估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采用χ^(2)检验、Wi... 目的 评估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支付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围绕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质量安全、患者费用控制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 在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后,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病例组合指数虽无明显变化,但较改革前试点医院的三、四级手术占比有所上升;医疗服务效率方面,平均住院日和床位使用率与改革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质量安全方面,低风险组死亡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患者费用控制方面,住院次均费用上升趋势有所减缓,药品费占比有所下降。结论 为进一步完善与落实DIP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有关部门需要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医疗机构参与性;保证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实施动态弹性管理策略,因地制宜设置DIP实施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改革视角下DRG成本核算若干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培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7,71,共4页
在医保支付改革中,高质量的DRG成本核算至关重要。当前,DRG成本核算存在分组器等核心逻辑不透明、没有扣除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形成的各项费用、成本核算方法选择困难等问题。对此,各地医保部门应尽量公开DRG分组器和支付标准,提高透明度... 在医保支付改革中,高质量的DRG成本核算至关重要。当前,DRG成本核算存在分组器等核心逻辑不透明、没有扣除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形成的各项费用、成本核算方法选择困难等问题。对此,各地医保部门应尽量公开DRG分组器和支付标准,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强化监管和审核,并建立反馈机制;基于制定支付标准的目的,DRG成本核算应扣除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形成的各项费用,形成精准的成本数据;精益化开展基于项目叠加法的DRG成本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改革 DRG 成本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付费政策下三医联动实践探索
6
作者 赵允伍 龚方韶华 +2 位作者 陈勇 贾晓倩 王珩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1,共4页
三医联动是医改的重点,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是国家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组合拳之一。在分析合肥市DRG付费政策优化历程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以合肥市某省属大型三甲公立医院DRG付费政策下三医联动探索为例,从组织、政策、监管和绩效评... 三医联动是医改的重点,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是国家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组合拳之一。在分析合肥市DRG付费政策优化历程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以合肥市某省属大型三甲公立医院DRG付费政策下三医联动探索为例,从组织、政策、监管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总结该医院三医联动主要举措,从医疗费用结构优化、医保监测指标优化、病种结构优化及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分析该医院三医联动实践成效,并指出面临医院病案管理难度增加、医患沟通压力增大、病组点值下降、缺少对头部医院战略支持和药品耗材集采后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需完善等方面挑战,以期为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三医联动和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医疗保险 医保支付 支付改革 三医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运行逻辑与融合发展
7
作者 陈明波 梁沛枫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5,共4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仅是顺应新时期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更是提高医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能的必然要求。DRG和DIP是两种不同的医保支付模式,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探索二者融合发展...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仅是顺应新时期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更是提高医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能的必然要求。DRG和DIP是两种不同的医保支付模式,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探索二者融合发展,是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区域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医疗保障基金规范化使用、医院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 支付改革 DRG D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协同机制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
8
作者 张梓洵 尹刚 +1 位作者 边颖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41-2448,共8页
背景我国各地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但医共体内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和总额付费政策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虽已有研究从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的控费效果与控费机制进行研究,但仍有可拓展... 背景我国各地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但医共体内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和总额付费政策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虽已有研究从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的控费效果与控费机制进行研究,但仍有可拓展之处。目的了解紧密型医共体下人头总额预付与DRG支付政策的协同机制与成效。方法于2023年7月,赴殷都区开展实地调研,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紧密型医共体内关键知情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n=28),访谈提纲涉及医保支付改革政策与措施、激励机制、工作感知及优化建议等。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搭建殷都区紧密型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和DRG付费的协同机制框架。同时检索2017年1月—2024年7月发布的与殷都区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改革等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n=18),以补充相关政策背景信息。结果形成政策行为、监督行为、服务行为、激励机制4个分析主题,覆盖12个子主题的主题框架。医保支付改革在紧密型医共体治理框架中起关键引导作用,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存在先后的依从关系。医共体内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的协同机制是通过互相补充、完善政策行为、监督行为和对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实现的,对于在紧密型医共体中实现资源整合和“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二者均不可或缺。结论在紧密型医共体内,同时推进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方式改革通过构建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发挥政策合力,影响政策行为、监督行为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共同推动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人头总额预付 DRG付费 整体性治理 医保支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和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梅 赵宁 +3 位作者 李进 侯新宇 赵婧萱 杨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全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医保支付体系,选取国内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较为典型的浙江省金华市、福建省厦门市、安徽省濉溪县、天津市、江苏省镇江市,从实施机构、覆盖人群和病种、付费方式等方面总结不同地区门... 为全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医保支付体系,选取国内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较为典型的浙江省金华市、福建省厦门市、安徽省濉溪县、天津市、江苏省镇江市,从实施机构、覆盖人群和病种、付费方式等方面总结不同地区门诊支付方式改革的特色,并提出合理选择实施范围、综合改革目的和基础条件以探索适宜的门诊医保支付方式、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推进医防融合、融入价值导向以实现“医患保”受益等完善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门诊 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0
作者 徐嘉婕 吕大伟 +1 位作者 朱碧帆 金春林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3,共4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在确保民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保基金提质增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分析了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规范和地方调整的关系、总额管理和支付方式的关系、...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在确保民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促进医保基金提质增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分析了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规范和地方调整的关系、总额管理和支付方式的关系、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病组分值付费和多元支付的关系、过程管理和定期结算的关系,并对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的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总额预算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按病种分值付费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比较研究
11
作者 莫玉芳 赵云 +1 位作者 程景民 李菲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对5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地区的支付方式、激励机制、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地区统筹使用的重要经验,并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5个地区现行的... 目的:通过对5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统筹使用地区的支付方式、激励机制、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地区统筹使用的重要经验,并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5个地区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结果:5个地区在支付方式上多采用按人头、病种等付费方式,在激励机制上都采用总额付费、超支不补或分担、结余留用的方式,在服务模式上各地均开发属于具有属地特点的创新模式。结论: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促进了医疗效率的提高,但是面临管理和公平性挑战;激励机制的能动性,推动了医疗成本的控制,仍需防范潜在的道德风险;服务模式的创新性,提升了居民的健康体验,实现价值医疗将是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公共卫生服务资金 支付方式 激励机制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康复类疾病按床日付费试点现状及优化策略
12
作者 王庆 吴宏 程静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8,共4页
安徽省对康复类疾病患者实行按床日付费试点,详细规定了试点范围、床日段别划分、床日付费标准、医保基金结算、退出机制。试点一年多以来,康复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康复费用不合理增长得以控制;但也存在试点病种较少、改革协同性较差等不... 安徽省对康复类疾病患者实行按床日付费试点,详细规定了试点范围、床日段别划分、床日付费标准、医保基金结算、退出机制。试点一年多以来,康复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康复费用不合理增长得以控制;但也存在试点病种较少、改革协同性较差等不足之处。对此,应加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床日标准,探索复合式医保支付,强化考核监管,从而实现康复医疗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类疾病 按床日付费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康复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付费扩展对省内异地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基于某心血管三甲专科医院的数据
13
作者 李慧 李亚洁 刘晓萍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目的:评估省内异地医保患者纳入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管理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为政策推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某心血管三甲专科医院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法对患者医疗费用、费用结构,以及病人负担进行分析。结果:DIP付费扩展对患者医疗费... 目的:评估省内异地医保患者纳入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管理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为政策推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某心血管三甲专科医院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法对患者医疗费用、费用结构,以及病人负担进行分析。结果:DIP付费扩展对患者医疗费用以及费用结构中的床位费用、药品费用等四项费用未产生显著影响,对医务服务费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检验检查费用和个人负担费用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DIP付费扩展未控制医疗总费用,但提高了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减少了以开具大检查的过度医疗方式获取利润的倾向,同时降低了患者负担。其他医疗机构应提前控制非政策目标患者费用,减轻改革压力。加快推进医保基金省级统筹对于将省内异地医保患者纳入DIP付费管理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付费 医保患者 双重差分法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的医院DRG付费改革成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博 李祥飞 +1 位作者 朱晓伟 杨国跃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DRG付费改革对天津市某三级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改革试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3个维度的月度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分析改革前后各类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 目的:分析DRG付费改革对天津市某三级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改革试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3个维度的月度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分析改革前后各类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试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医疗服务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改革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影响甚微。结论:在当前诊疗能力稳步提升的情况下、医保支付改革所倡导的降本增效要求下以及“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发展模式下,应完善DRG付费改革促进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 支付方式改革 DRG评价 间断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政策与健康伦理的冲突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慧玉 王建斌 +1 位作者 刘雪云 王亚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5-38,共4页
针对现行医保政策与患者健康伦理的冲突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汇总原因如下: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堪忧、医保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医保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不健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不匹配。针对上述... 针对现行医保政策与患者健康伦理的冲突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汇总原因如下: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堪忧、医保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医保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不健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不匹配。针对上述原因,应从调整医保基金筹资机制、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医保管理体系、建立医保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促进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程度等方面入手,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伦理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带量采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诊病例分组的费用标准测定及门诊支付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洁 许晨虹 林振威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基于决策树原理测定门诊费用标准,为门诊医保支付改革提供定价参考。方法:采集2023年1—6月共41 371份肺恶性肿瘤门诊病例数据,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门诊病例分组并测定标准费用,在分类基础上对超线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是否用药”... 目的:基于决策树原理测定门诊费用标准,为门诊医保支付改革提供定价参考。方法:采集2023年1—6月共41 371份肺恶性肿瘤门诊病例数据,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门诊病例分组并测定标准费用,在分类基础上对超线费用进行分析。结果:“是否用药”“是否治疗”“是否检验”等5个影响因素纳入分组规则,共形成8个门诊病例组合;研究得出的标准总费用对实际总费用的解释效果达到71.07%,10.76%的线外病例消耗了24.23%的医疗资源。结论:推进门诊医保支付改革,控制门诊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从而完善医保基金长效平衡机制,实现医疗、医保、医药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例分组 门诊费用 决策树 门诊医保支付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支付方式下医保供给侧政策协同对费用控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坤河 上官业声 +5 位作者 饶娅琦 彭静 陈翼 姚轶凡 熊英贝 项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DIP支付方式与其他医保供给侧政策间的协同效果。方法:以全国DIP改革试点城市A市为处理组,未改革城市B市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收集2019—2022年共1120个公立医疗机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住院医疗总费用及部分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DIP支付方式与其他医保供给侧政策间的协同效果。方法:以全国DIP改革试点城市A市为处理组,未改革城市B市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收集2019—2022年共1120个公立医疗机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住院医疗总费用及部分费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A市DIP改革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总费用、住院检查化验总费用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对住院药品总费用和住院材料总费用未产生影响。结论:DIP支付方式发挥显著控费效果,住院医疗总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单纯采取调价政策与集采政策的控费效果尚有不足;DIP与其他供给侧政策协同,促进医疗费用结构更加合理。建议医保部门注重发挥供给侧政策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支付方式 供给侧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药品/耗材集中采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病种分值付费背景下医院科室收入核算模式探索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琨 贺婷 袁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9,93,共6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迈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管理与科室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样本医院从改革科室收入核算模式入手,创新性提出了与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高度融合的科室收入核算模式。通过运用于科室绩效...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迈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管理与科室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样本医院从改革科室收入核算模式入手,创新性提出了与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高度融合的科室收入核算模式。通过运用于科室绩效考核,切实引导医务人员理解医保支付制度,推动医疗收入内涵式增长与医疗费用合理管控,促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科室收入核算 收入分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医共体总额预付对医疗服务下沉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洋 林坤河 项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目的:分析三明市医共体总额预付改革对医疗服务下沉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19年三明市医共体运行和医保收支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对医共体、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数量及效率变化、医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 目的:分析三明市医共体总额预付改革对医疗服务下沉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2019年三明市医共体运行和医保收支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对医共体、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数量及效率变化、医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总额预付改革后,医共体内医院门急诊服务量占比由63.3%下降至58.1%,基层医疗机构占比呈上升趋势;2016—2019年医院住院服务量占比和每百人门急诊住院人次数显著减少。医保基金总体结余率由2016年的8.2%降至2019年的2.6%。结论:三明市总额预付改革实施后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医共体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医疗服务逐步下沉,医院住院人次数下降,基层住院患者占比有所上升。建议各地开展医共体总额预付制改革时应合理制定医共体预算总额,完善医共体内部分配制度与协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 总额预付 医保支付方式 医疗服务下沉 三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RG收付费与临床路径融合管理的实践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荣耀 杨英 +3 位作者 黄晓婷 赖晓玉 吴勇 张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1,36,共4页
作为C-DRG试点的主要省份,福建省开展了C-DRG收付费一体化闭环改革。样本医院基于C-DRG收付费,建立了标准化临床路径表单,实现主要DRG病组临床路径管理全覆盖,并通过“多段式”临床路径、多学科诊疗等举措,探索C-DRG收付费与临床路径的... 作为C-DRG试点的主要省份,福建省开展了C-DRG收付费一体化闭环改革。样本医院基于C-DRG收付费,建立了标准化临床路径表单,实现主要DRG病组临床路径管理全覆盖,并通过“多段式”临床路径、多学科诊疗等举措,探索C-DRG收付费与临床路径的融合管理,取得了“医疗品质与经营绩效双提升”的效果,其经验可供其他医院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C-DRG 医保支付方式 融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