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心荷载作用下斜拉桥混合塔结合段受力性能及传力机理研究
1
作者 孙颖 郑佳龙 +2 位作者 卓卫东 林道锦 苏绍铃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3,共13页
为探究斜拉桥混合塔结合段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传力机理,以福安市栖云大桥混合塔的钢-钢壳混凝土结合段为研究对象,借助试验与数值分析手段,明确结合段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与传力机理,并对结合段传力效率的影响因素进... 为探究斜拉桥混合塔结合段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及传力机理,以福安市栖云大桥混合塔的钢-钢壳混凝土结合段为研究对象,借助试验与数值分析手段,明确结合段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与传力机理,并对结合段传力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表明:后承压板式的斜拉桥混合塔结合段安全系数高,工作性能可靠,应力水平较低;竖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结合段受力性能符合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应变在截面上呈对称分布;结合段构件传力顺畅,荷载传递效率受承压板厚度及剪力连接件抗剪刚度的影响较大,传递效率随着承压板厚度或剪力连接件抗剪刚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规律,当剪力键刚度增大至原设计抗剪刚度10倍以上或承压板厚度≥16 mm时,荷载传递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竖向偏心荷载在结合段内的传递存在明显的传力长度,超过该传力长度后,钢壳与填芯混凝土的承载比与结合段的截面刚度比基本接近,传力结束后钢壳与混凝土各自承担约50%左右的竖向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混合塔 结合段 受力性能 传力机理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纵向位移和受力性能瞬态动力分析
2
作者 李沛成 曾志平 +3 位作者 胡籍 李平 李秋义 叶梦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5-1025,共11页
通过瞬态动力分析法计算列车在道岔区间的最不利制动位置,对比列车制动、轨温变化、制动与温度荷载组合得出最不利荷载工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温度、坡度、制动力率、制动坡向、垫板类型、荷载重复作用次数对道岔钢轨纵向位移和受力的影响... 通过瞬态动力分析法计算列车在道岔区间的最不利制动位置,对比列车制动、轨温变化、制动与温度荷载组合得出最不利荷载工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温度、坡度、制动力率、制动坡向、垫板类型、荷载重复作用次数对道岔钢轨纵向位移和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最不利荷载工况为制动与降温25℃,且在该工况下最大纵向位移发生在曲侧轨上,最大纵向受力发生在直基本轨上。2)随着轨温变化幅度、制动力率增大,曲侧轨最大纵向位移和直基本轨最大纵向受力增大;随着坡度增大,曲侧轨最大纵向位移呈线性增大,直基本轨最大纵向受力基本不变;轨温变化幅度对道岔位移和受力影响最大,制动力率对道岔位移和受力的影响次之,坡度对道岔位移和受力的影响最小。3)下坡制动时曲侧轨最大位移和直基本轨最大受力均要比上坡制动时的大。4)扣件采用橡胶垫板时的曲侧轨纵向位移明显小于采用聚脂垫板时的曲侧轨纵向位移,直基本轨最大纵向受力要大于聚脂垫板的最大纵向受力。5)相对重复加载前,重复加载后直基本轨纵向受力较小,曲侧轨纵向位移较大。6)列车停车瞬间,钢轨纵向位移和受力发生突变,之后振幅逐渐衰减,扣件采用橡胶垫板时的钢轨直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均要大于采用聚酯垫板时的钢轨直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且下坡工况时的振幅大于上坡工况时的振幅,同时,制动力率越大,振幅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动力分析 坡度 制动力率 垫板类型 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及其力学特性
3
作者 张西文 江晓童 +4 位作者 杨殿勇 门燕青 刘鑫锦 孙文昊 张亮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3,共8页
为了探究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协同受力特性,并寻求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6种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计算模型,即单管片、单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与管片固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单铰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双铰接、... 为了探究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协同受力特性,并寻求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6种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计算模型,即单管片、单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与管片固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单铰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双铰接、接头刚度折减计算模型(分别编号为模型1、2、…、6),分析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模型2计算所得弯矩最小,利用模型4、5计算所得弯矩最大;内部结构自重对管片产生的附加正弯矩为859.3~876.9 kN·m,附加负弯矩为-770.5~-798.6 kN·m;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按照连接方式对弯矩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型5、4、6,模型3、6的影响程度接近,按照土体压力荷载及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型4、5、6,模型3、6的应变接近;鉴于工程实践中通常分开设计和计算盾构管片与内部混凝土结构,建议在涉及内部结构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设计过程中,构建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工程设计中应根据施工工艺和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对于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内部结构型式,更宜选用模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 内部结构 内力分析 计算模型 力学特性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瓣结构的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润滑力学建模及数值研究
4
作者 吴洋 韩怡萱 +2 位作者 顾晨昀 冯伟军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以三瓣结构的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位能原理和非线性薄板理论建立了箔片的刚度矩阵,并通过接触理论和牛顿法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等温雷诺方程,并通过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滑梁式箔片轴... 以三瓣结构的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位能原理和非线性薄板理论建立了箔片的刚度矩阵,并通过接触理论和牛顿法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等温雷诺方程,并通过流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滑梁式箔片轴承的力学模型。确定了计算流程,编写了计算程序,实现了对气膜压力分布、滑梁挠度和轴承极限载荷等参数的精确计算。结合具体算例,深入研究轴承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滑梁数目增多会降低轴承的最小气膜厚度,而增大轴向对称面的滑梁刚度可以提升轴承的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梁式空气轴承 三瓣结构 润滑力学建模 流固耦合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抗剪连接件构造型式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强 倪玉龙 +1 位作者 胡梦涵 惠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9-1385,共17页
钢-混组合梁是将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并考虑两者共同受力的桥梁结构型式。抗剪连接件作为其重要传力构件,其性能可靠性是钢材与混凝土协调工作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明确钢-混组合梁桥中抗剪连接件的构造型式及其... 钢-混组合梁是将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并考虑两者共同受力的桥梁结构型式。抗剪连接件作为其重要传力构件,其性能可靠性是钢材与混凝土协调工作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明确钢-混组合梁桥中抗剪连接件的构造型式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对钢-混组合梁桥中抗剪连接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常见抗剪连接件的类型、构造型式及抗剪机理,以及高性能材料在抗剪连接件中的应用,阐述了抗剪连接件的受力机理,对抗剪连接件分析模型及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分类总结。最后,对钢-混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面向桥梁快速建造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急需开展基于高性能材料的钢-混组合梁桥抗剪连接件在预制拼装式桥面板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抗剪连接件 高性能材料 抗剪承载力 受力机理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转向制动工况的制动力动态分配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桐 荣劲 +3 位作者 王军年 孙文 初亮 葛林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5-1765,共11页
受轮胎侧偏、载荷横移等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行为比直线制动更复杂。深入探究该工况下改善汽车循迹能力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电子机械制动为载体,进一步研究转向制动工况下... 受轮胎侧偏、载荷横移等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行为比直线制动更复杂。深入探究该工况下改善汽车循迹能力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电子机械制动为载体,进一步研究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制动力分配策略。首先,以2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求解汽车保持稳定行驶时前和后轴车轮所需的最低侧向力。然后,通过在线求解附着椭圆得出可供各车轮制动的最大纵向力。在此基础上,以最大纵向力为依据进一步计算制动力分配系数,实现制动力优化分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能够根据汽车行驶工况、载荷状态和路面附着条件动态调节制动力分配比例,提升了转向制动工况汽车的循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力动态分配 转向制动 电子机械制动 模型预测控制 循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的凿型截齿水平切割力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忠鑫 苏振宁 +2 位作者 宋波 刘畅 孙龙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06-414,共9页
轮斗挖掘机是露天煤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关键装备,截齿设计及切割力预测是轮斗挖掘机研制关键技术难题。为了指导轮斗挖掘机的机械设计,优化铲斗截齿设计,更准确地预测开采过程中截齿所受切割阻力,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提出了预测凿型截齿... 轮斗挖掘机是露天煤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关键装备,截齿设计及切割力预测是轮斗挖掘机研制关键技术难题。为了指导轮斗挖掘机的机械设计,优化铲斗截齿设计,更准确地预测开采过程中截齿所受切割阻力,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提出了预测凿型截齿水平切割力的上限法。基于库仑屈服准则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以对数螺旋线为破坏面的旋转运动机构;通过输入荷载功率与破坏区的能量耗散率相等,推导凿型截齿的水平切割力表达式;通过数值求导获得水平切割力系数图,显示了切割前角和岩石内摩擦角对凿型截齿的水平切割力的影响,简化了凿型截齿水平切割力预测计算。不同于以切屑-截齿作用力学分析为基础的凿型截齿拉伸或剪切破坏模型,上限法优势是无需假设破坏面上应力分布。采用7组实验数据对上限法和其他传统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14个统计指标结果表明:上限法在预测精准度方面同半经验法和Evans法相近,优于Nishimatsu法,验证了上限法对凿型截齿切割岩石水平切割力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上限法预测效果可通过考虑三维破坏运动机构和采用拉伸截断的流动法则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型截齿 机械破岩 力学模型 切割力预测 极限分析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摘穗收获机械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耿爱军 杨建宁 +3 位作者 张姬 张智龙 杨启勇 李汝莘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62,共7页
针对辊式玉米收获机收获损失大、籽粒损伤高的问题,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摘穗过程中玉米损伤的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摘穗时果穗受力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作用力随摘穗辊间隙、果穗直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针对辊式玉米收获机收获损失大、籽粒损伤高的问题,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摘穗过程中玉米损伤的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摘穗时果穗受力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作用力随摘穗辊间隙、果穗直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收获损失和籽粒损伤的影响:随着摘穗辊间隙和果穗直径增大,摘穗辊凸棱对果穗的作用力、果穗受到摘穗辊的摩擦力以及果穗大端籽粒所受竖直方向的作用力都呈增大趋势,果穗损伤增加;果穗长度超过175 mm时,随果穗长度增加籽粒损伤明显增大,但果穗长度对籽粒损失无显著影响;摘穗辊转速在650~850 r/min变化时,果穗损伤率和籽粒损失随转速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果穗的运动分析发现:果穗竖直方向运动速度对果穗损伤无明显影响,但果穗与摘穗辊接触时间越长,越容易对果穗造成损伤。该文通过对机械摘穗损伤机理的分析明确了影响摘穗损伤的主要因素,可为玉米摘穗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作物 模型 玉米摘穗 机械损伤 受力分析 高速摄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制动力分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何仁 陈庆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对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制动力分配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ABS系统的防止后轮先抱死控制的车辆制动力分配控制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再生制动系统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模型,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本课题组建立的汽车... 对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制动力分配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ABS系统的防止后轮先抱死控制的车辆制动力分配控制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再生制动系统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模型,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本课题组建立的汽车能量再生制动试验台上进行了在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汽车良好制动性能,制动过程中增加了电机制动率,从而提高了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再生制动 制动力分配模型 能量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压缩载荷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永毅 焦群英 +2 位作者 唐果 王荣 陈安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根据番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番茄力学模型。提出了用线性拟合试验数据确定物体刚度的方法。研究了番茄压缩时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制造有关各种机械和系统;为预测机械损伤、提高产品质... 根据番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番茄力学模型。提出了用线性拟合试验数据确定物体刚度的方法。研究了番茄压缩时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制造有关各种机械和系统;为预测机械损伤、提高产品质量据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试验和番茄力学模型的计算,得出了番茄在压缩情况下,总体变形量与压缩外力以及皮的应力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皮的应力与压缩外力的关系是近似线性关系;面积改变量随压缩外力的增加而呈线性的增加;番茄首先在不受力的表皮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力学模型 压缩载荷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B与EBD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燕 贝绍轶 +2 位作者 汪伟 蔡银贵 朱燕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2-66,共5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及机电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制动强度为依据划分制动模式,提出了以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EBD)来分配前、后轴制动力的电动机...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及机电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制动强度为依据划分制动模式,提出了以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EBD)来分配前、后轴制动力的电动机制动与机械制动的协调控制策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再生制动系统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模型,并且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还可以有效防止车轮在低附着路面上抱死,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电子制动力分配 电子机械制动器 协调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平移全柔性并联微动机器人机构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启志 马履中 +2 位作者 谢俊 尹小琴 梁庆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对新型非对称三平移并联机构{R∥R∥R∥P(4R)}∥{R∥R∥P(4R)∥R}⊥{R∥R∥R∥P(4R)}普通的转动关节全柔性化,形成非对称全柔性三平移微动并联机器人机构。利用"伪刚体模型"法,以普通的转动副加上等效的双向扭转弹性元件替代... 对新型非对称三平移并联机构{R∥R∥R∥P(4R)}∥{R∥R∥P(4R)∥R}⊥{R∥R∥R∥P(4R)}普通的转动关节全柔性化,形成非对称全柔性三平移微动并联机器人机构。利用"伪刚体模型"法,以普通的转动副加上等效的双向扭转弹性元件替代每个柔弹性关节,形成全柔性并联机器人机构的伪刚体等效模型。采用与"摩擦圆理论"分析法相似的力分析方法,分析了全柔性并联机器人机构的静力学问题,发现机构虽然具有优良运动解耦性,但其静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全柔性机构 伪刚体模型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冲钻井破岩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蒋宏伟 刘永胜 +1 位作者 翟应虎 潘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旋冲钻井技术可有效提高硬地层、易斜地层的机械钻速。以弹性力学、波动理论和冲击动力学为基础, 采用室内试验和力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旋冲钻井破岩力学模型。在该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根据冲击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冲击动力学... 旋冲钻井技术可有效提高硬地层、易斜地层的机械钻速。以弹性力学、波动理论和冲击动力学为基础, 采用室内试验和力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旋冲钻井破岩力学模型。在该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首先根据冲击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冲击动力学,对旋冲钻井中冲击动载作用下的破岩过程进行了简化;假设岩石为弹性介质,根据弹性力理论,分析了轴向力和剪切力作用下岩石的受力状态;对在室内进行的载荷侵入深度曲线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岩石所受外载荷与侵入深度成一定的线性关系;结合波动理论,分析了冲击动载作用下岩石的应力状态。建立的破岩力学模型对旋冲钻井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钻井 旋转钻井 机械钻速 波动理论 岩石力学 数学模型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永生 刘文兰 +2 位作者 许允斗 姚建涛 金林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76-1583,共8页
鉴于目前对过约束并联机构进行受力仿真分析的研究非常少,提出了一种对该类机构受力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将机构的动平台、定平台及所有运动副视作刚体,将易产生空间复合弹性变形的分支杆视为柔性体,用虚拟关节代替外形复杂的运动副模型... 鉴于目前对过约束并联机构进行受力仿真分析的研究非常少,提出了一种对该类机构受力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将机构的动平台、定平台及所有运动副视作刚体,将易产生空间复合弹性变形的分支杆视为柔性体,用虚拟关节代替外形复杂的运动副模型,结合三维建模软件、ANSYS软件及ADAMS软件建立与理论模型完全一致的刚柔混合模型;仅改变驱动量使机构运动到指定位形,便能实现对机构在任意位形下的受力分析,避免了对机构的不同位形重建模型。采用该方法对三种类型的过约束并联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且无需复杂的理论计算,便能获得过约束并联机构在任意位形下的驱动力和各关节约束反力大小,为此类机构的受力分析提供了便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约束并联机构 数值仿真 受力分析 刚柔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制动衬片力学模型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东 黄平 王欢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2,108,共3页
通过对盘式制动衬片的受力分析 ,建立盘式制动衬片表面受力的力学模型 ,并计算出总摩擦力的作用中心。通过对底板与摩擦材料之间的受力分析 ,说明在各种应力作用下 ,在制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制动不稳定状态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 ,应合理设... 通过对盘式制动衬片的受力分析 ,建立盘式制动衬片表面受力的力学模型 ,并计算出总摩擦力的作用中心。通过对底板与摩擦材料之间的受力分析 ,说明在各种应力作用下 ,在制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制动不稳定状态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 ,应合理设计衬片的几何尺寸。同时对如何设计底板上抗剪力孔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分析。定性的说明了由于摩擦热而引起底板的弯曲变形 ,对摩擦面受力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受力分析 制动衬片 力学模型 盘式制动器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路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传力机理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蒲黔辉 么超逸 +1 位作者 施洲 刘振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8,共7页
针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活载重、索梁锚固区应力幅度变化较大等特点,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特大桥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双挑式索梁钢锚箱。作为双挑式索梁钢锚箱的主要受力构件,支承板和承压板分别通过其双侧焊缝与主梁边腹板和风嘴板焊接在... 针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活载重、索梁锚固区应力幅度变化较大等特点,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特大桥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双挑式索梁钢锚箱。作为双挑式索梁钢锚箱的主要受力构件,支承板和承压板分别通过其双侧焊缝与主梁边腹板和风嘴板焊接在一起,形成由主梁风嘴板与边腹板共同承受并传递索力的新型索梁锚固结构。采用仿真分析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该新型索梁锚固结构传力机理及应力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索梁锚固结构后,通过支承板与主梁边腹板和风嘴板间的连接焊缝,以受剪的形式将大约94%的斜拉索索力传递给钢箱主梁;虽然新型索梁锚固结构的各关键受力构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但与传统的钢锚箱相比,可有效解决偏心弯矩引起支承板焊缝顶端应力集中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斜拉桥 索梁锚固 模型试验 仿真分析 传力机理 索力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对外加压缩载荷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永毅 焦群英 王荣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根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细胞力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和MATLAB计算软件研究了单细胞压缩时细胞外力与应力、应变及内压间的关系,给出了关系曲线图。数值计算表明在压缩情况下,外力与应力、应变及内压的关... 根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以二维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细胞力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和MATLAB计算软件研究了单细胞压缩时细胞外力与应力、应变及内压间的关系,给出了关系曲线图。数值计算表明在压缩情况下,外力与应力、应变及内压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细胞的内压随细胞的应力或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在外力施加的开始时刻增加的速度比较慢,但外力增加到一定值以后细胞内压增加的速度急剧增加等 5个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 压缩栽荷 力学模型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4-UPS/RPS并联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修龙 王涛 +1 位作者 梁小夏 王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8-406,共9页
为了对空间4-UPS-RPS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受力分析,采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并联机构的动态静力学方程,进而对机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推导出了4-UPS-RPS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速度反解和加速度反解的表达式;然后,应用达朗贝尔原... 为了对空间4-UPS-RPS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受力分析,采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并联机构的动态静力学方程,进而对机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推导出了4-UPS-RPS并联机构的位置反解、速度反解和加速度反解的表达式;然后,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4-UPS-RPS并联机构的动态静力学方程,导出了机构中5个驱动力;最后,分别利用Matlab理论计算与ADAMS虚拟样机仿真得到机构驱动杆的驱动力和动平台上球面副约束反力的变化曲线,验证了所建动态静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不仅为4-UPS-RPS并联机构驱动力和运动副反力的求解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空间并联机构的受力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受力分析 动态静力学模型 达朗贝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冲击力的球轴承复合缺陷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志农 周泽文 +2 位作者 胡茑庆 程哲 胡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79,共7页
滚动轴承在旋转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有必要对轴承故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四自由度的内外圈复合缺陷球轴承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缺陷引起的时变位移激励和冲击力激励,并分析计算... 滚动轴承在旋转机械中应用十分广泛,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有必要对轴承故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四自由度的内外圈复合缺陷球轴承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缺陷引起的时变位移激励和冲击力激励,并分析计算了冲击力的大小及作用角度.分别对内圈、外圈单一缺陷及内外圈复合缺陷情况下球轴承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内圈故障特征频率(BPFI)和外圈故障特征频率(BPFO)及其倍频在频谱图中清晰可辨,分析了负载大小和缺陷宽度对轴承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轴承 内外圈 复合缺陷 冲击力 动力学模型 故障诊断 包络谱分析 机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木结构建筑斗栱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杏杏 陆伟东 +1 位作者 程小武 吴伟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斗栱是我国传统殿堂型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结构部件,代表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建造技艺的精髓。本文从斗栱竖向承载、水平承载、铺作层抗震和斗栱有限元分析4个方面,对斗栱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首先,介... 斗栱是我国传统殿堂型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结构部件,代表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建造技艺的精髓。本文从斗栱竖向承载、水平承载、铺作层抗震和斗栱有限元分析4个方面,对斗栱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首先,介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斗栱的竖向和水平加载试验研究,总结试验研究中的参数变化和相应的破坏形态。其次,归纳现有基于试验研究提出的斗栱竖向力学模型和水平恢复力模型,综述铺作层抗震性能试验和减震、隔震机制。再次,概述斗栱精细化有限元分析中材料非线性本构的定义方式,介绍斗栱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在整体建筑分析中的简化模拟方法。最后,通过对斗栱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的全面梳理,提出斗栱基于力学特征的分类、多参数统一恢复力模型的建立、有限元的精细化模拟、简化模型的应用等可行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斗栱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木结构建筑 斗栱力学性能 恢复力模型 精细化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