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Planting Models in Rice Production of Northeast China
1
作者 Ji Jun-chao Wei Yong-xia +1 位作者 Liu Hui Ahmad K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3期88-96,共9页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m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water consumption in rice produc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es betwee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 and transplanting ...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m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water consumption in rice production.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es betwee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 and transplanting ric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schemes.Water consumption process,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orrelation effect of water consumption on yield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models in rice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18.Seven treatments were implemented:drip irrigatio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DDSR),wet irrigatio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WDSR),flooded irrigation dry direct seeding rice(FDSR),transplanting flooded rice(TFR),controlled irrigation transplanting rice(CTR),intermittent irrigation transplanting rice(ITR)and wet irrigation transplanting rice(WTR).Among them,TFR was the contro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s of 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intensity and its modulus coefficient of the seven treatments all appeared in the middle tillering and the jointing booting stages.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ET)and average water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DDSR,WDSR,FDSR and WTR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FR,CTR and ITR.The maximum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yield(WUEy)occurred in DDSR with a value of 3.8 kg·m^(-3).WUEy of DDSR,WDSR and FDS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FR,CTR and ITR.In the middle tillering and the heading and flowering stages,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of each treatmen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yield formation,and 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in the late tillering stage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yield form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 and yield(Y)of dry direct 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planting models showed a quadratic function curve.ET of transplanting planting model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Y,and ET of dry direct seeding planting model had no impact on Y.DDSR had the least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of 199.8 mm·m^(-2),the lowest water consumption intensity of 2.0 mm·d^(-1) and the greatest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3.8 kg·m^(-3),which suggested that DDSR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water saving effect.The combination of dry direct seeding planting model and drip irrigation scheme would be a good option for determining a water-saving rice planting model in north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dry direct seeding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plant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适宜配比促进机直播水稻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转运及增产
2
作者 李志欣 胡明明 +11 位作者 唐源 王成 王仲林 刘涛 熊莹 陈凯瑞 罗永恒 黄兴海 曹云 彭政岚 陈宗奎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81,共15页
【目的】探究氮钾配比对机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18—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位于崇州市的试验田开展两因素裂区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F优498为材料。主区为2个钾肥基穗施用比例,... 【目的】探究氮钾配比对机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于2018—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位于崇州市的试验田开展两因素裂区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F优498为材料。主区为2个钾肥基穗施用比例,即10∶0(K1)和5∶5(K2);裂区为3个氮肥基∶蘖∶穗肥施用比例,即7∶3∶0(N1)、5∶3∶2(N2)、3∶3∶4(N3),氮、钾肥用量均为150 kg/hm^(2)。在分蘖盛期、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取植株样,分析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钾素含量,计算干物质和养分转运量,并在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与K1处理相比,K2处理两年平均产量显著增加了4.44%。在齐穗期和成熟期,两年的平均干物质积累总量分别增长了4.91%和2.61%,茎叶、茎鞘、叶干物质输出率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8.61%、7.44%、12.91%和4.12%。K2处理促进了直播稻对氮、钾素的吸收利用,穗部氮和钾两年的平均含量较K1处理分别增加了8.01%和16.04%。在K2条件下,与N1、N3处理相比,N2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10.56%、6.42%,1 m2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数也最高;N2处理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比例分别较N1处理显著增加21.37%和10.28%,分别较N3处理增加了15.76%和7.05%;N2处理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钾积累总量和氮、钾收获指数,促进了植株对氮、钾的转运能力,氮素转运量和穗中氮增加量较N1处理平均分别增加17.59%和29.23%,较N3处理分别增加9.06%和18.89%,钾素转运量和转运率较N1处理平均分别增加18.46%和6.60%,较N3处理分别增加27.80%和24.57%。【结论】机直播水稻在等氮、钾水平下,钾肥采用基∶穗肥比例5∶5,氮肥采用基∶糵∶穗肥比例5∶3∶2的施用配比,可显著提高养分吸收总量,并有利于水稻生育后期养分和干物质向穗部的运转,进而提高氮、钾肥利用效率,实现水稻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直播 氮钾运筹 产量形成 氮钾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柏秋 王宇 王诗宇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8-11,38,共5页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为97.5 kg/hm^(2)机械旱直播产量最高,加工品质较好,但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略低于播种量为120 kg/hm^(2);水稻机械旱直播比机插秧分别减产2.13 t/hm^(2)、1.76 t/hm^(2)、2.05 t/hm^(2),但效益比机插秧分别增加了0.144万元/hm^(2)、0.218万元/hm^(2)、0.118万元/hm^(2),处理2比处理1、3分别增加0.074万元/hm^(2)、0.100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量 滨海稻区 水稻机械旱直播 产量 米质 经济效益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无人机直播产量、效益分析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10
4
作者 童纪氚 戎雪利 +2 位作者 任萍 褚光 王丹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0,107,共4页
以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4为供试品种,比较了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和无人机直播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成本和效益,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工作效率与群体均匀性。结果表明,无人机直播的产量与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无显著差异,但其具有... 以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4为供试品种,比较了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和无人机直播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成本和效益,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工作效率与群体均匀性。结果表明,无人机直播的产量与机械插秧、行走式机械直播无显著差异,但其具有播种效率高、群体生长均衡、种植成本低的特点。最后小结了无人机直播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插秧 行走式机械直播 无人机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勤儒 余佳佳 +3 位作者 陈雄飞 朱保雨 刘木华 刘俊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9-1609,共11页
【目的】针对南方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易缠草、施肥浅和堵塞肥料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制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方法】基于开沟装置刃口曲线理论,分析并设计了圆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刃口曲线的开沟... 【目的】针对南方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易缠草、施肥浅和堵塞肥料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制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方法】基于开沟装置刃口曲线理论,分析并设计了圆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刃口曲线的开沟器,研制了配套的深施肥开沟装置。为明确其撒施肥料的空间分布和防缠性能,开展台架试验,研究不同挡泥罩入土深度下,开展不同施肥深度中肥料含量百分比的规律研究;以开沟装置前进速度、秸秆数量和刃口曲线为自变量,以开沟器滑切秸秆概率和滑切距离为因变量,开展其防缠性能多因素试验。【结果】随着挡泥罩入土深度从2 cm增加至6 cm,施肥深度5~10 cm肥料含量百分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确定挡泥罩最佳入土深度为4 cm;当开沟装置前进速度增大时,开沟器滑切秸秆概率增大,滑切距离减小;当稻田秸秆数量较多时,开沟器滑切秸秆概率减小,即防缠概率增大;相较于圆函数和指数函数刃口曲线,二次函数刃口曲线的开沟器滑切距离较小,随着前进速度增大,滑切距离降幅较小,即稳定性好,故二次函数刃口曲线开沟器结构最佳。【结论】研制的深施肥开沟装置可满足水稻直播同步深施肥的农艺要求,为水稻深施肥技术和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直播 深施肥 刃口曲线 开沟装置 防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群体共性特征研究
6
作者 陈凯瑞 刘芳艳 +9 位作者 罗永恒 熊莹 陈雪芳 何咨霆 曹云 张正友 冯林 杨志远 马均 孙永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89,共11页
【目的】阐明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群体的共性特征,构建规范化的机直播杂交籼稻品种鉴选方法和指标体系。【方法】以11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研究机直播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机直播高产群体共性特征及其与产量... 【目的】阐明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群体的共性特征,构建规范化的机直播杂交籼稻品种鉴选方法和指标体系。【方法】以11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研究机直播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机直播高产群体共性特征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与中产、低产类型品种相比,高产类型品种的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77%~9.63%和11.19%~18.31%。高产类型品种拔节期、齐穗期及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显著提高27.78%~58.62%、15.38%~32.35%及18.23%~34.32%,收获指数显著提高了24.25%~34.84%,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LAI)显著提高了37.92%~85.43%,上三叶片较长(剑叶34.17~42.17 cm、倒2叶46.23~50.30 cm、倒3叶55.17~59.23 cm),倒2叶(1.67~1.93 cm)、倒3叶(1.40~1.53 cm)较宽,N1、N2、N3(基部至穗顶第1、2、3节间)节间长度分别缩短了12.06%~47.34%、14.02%~15.85%、1.97%~14.21%,而N4、N5(基部至穗顶第4、5节间)节间分别增加了6.86%~9.95%、6.68%~7.86%。相关分析表明,机直播条件下,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量、LAI、剑叶长和宽、倒2叶和倒3叶长,宽以及张角(茎秆和叶片平直部分的夹角)与稻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密切相关。尤其以齐穗期高效LAI、倒2叶宽、剑叶长与产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910^(**)~0.927^(**))。【结论】增加齐穗期高效LAI(6.04~7.19),并注重协同提高剑叶长(34.17~42.17 cm)与倒2叶宽(1.67~1.93 cm),是机械直播杂交籼稻高产的共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直播 杂交籼稻 品种 产量 群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直播的土壤表层泥浆离散元参数标定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甜 陈雄飞 +4 位作者 刘俊安 刘木华 余佳佳 蔡金平 陶中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0,共9页
【目的】针对水稻机械直播稻田播前土壤与触土部件的相互作用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可利用离散元分析法研究影响水稻精量穴直播质量的因素。由于播前土壤的结构复杂,其表层泥浆与耕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分层构建复合土壤模型。为获取精确... 【目的】针对水稻机械直播稻田播前土壤与触土部件的相互作用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可利用离散元分析法研究影响水稻精量穴直播质量的因素。由于播前土壤的结构复杂,其表层泥浆与耕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分层构建复合土壤模型。为获取精确的水稻机械直播的表层泥浆离散元参数,开展试验研究和仿真分析,并标定表层泥浆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方法】按照水稻精量穴直播的整地要求处理,并在播种前去田间获取表层泥浆,采用漏斗法进行泥浆堆积角试验,利用数显倾角仪多次测量泥浆堆积角并取平均值。选择EDEM离散元软件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开展泥浆堆积角仿真试验。以堆积角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堆积角影响显著的3个参数,进一步开展最陡爬坡试验缩小显著性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Box-Behnken试验建立表层泥浆堆积角与筛选的显著性参数的回归模型,并以物理试验测得的泥浆堆积角为目标值,对显著性参数寻优得到最佳参数组合。将最优参数代入仿真软件验证表层泥浆颗粒离散元参数的准确性。【结果】泥浆堆积角物理试验获取表层泥浆堆积角为40.20°。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泥浆剪切模量、泥浆-泥浆表面能和泥浆-钢表面能对表层泥浆堆积角有显著性影响,其余试验因素对堆积角的影响均不显著。最陡爬坡试验将显著性参数的最优区间缩小为:泥浆剪切模量1.6~4.6 MPa、泥浆-泥浆表面能0.25~0.35 J/m^(2)、泥浆-钢表面能0.02~0.04 J/m^(2)。通过堆积角回归模型,获取最优解为:泥浆剪切模量1.839 MPa、泥浆-泥浆表面能0.25 J/m^(2)、泥浆-钢表面能0.029 J/m^(2)。将最优参数仿真软件验证的结果为39.10°,与泥浆堆积角物理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74%。【结论】基于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标定的水稻机械直播的表层泥浆颗粒离散元参数准确可靠,可为构建水稻机械直播稻田土壤的离散元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直播 土壤 表层泥浆 离散元 参数标定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粳糯7号选育及作麦茬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一飞 何小卫 +3 位作者 胡锋 郭静 李慈娟 郭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宣粳糯7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从机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总结其作为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方面宣粳糯7号是以宣粳糯1号为母本,粳糯86120-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具有耐迟播、抗逆性强和适... 本文分析了宣粳糯7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并从机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总结其作为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方面宣粳糯7号是以宣粳糯1号为母本,粳糯86120-5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稻品种,具有耐迟播、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品种特性,适宜机插秧和直播作麦茬稻种植。作麦茬稻高产栽培技术原则是在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基础上,促壮秆、成大穗和增粒重,配合病虫草害防治。具体措施包括适时适量播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适时收获等,机插秧还要求匀栽密植、插足基本苗。目的在于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粳糯7号 品种选育 麦茬稻 机插秧 直播 适时播种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9优28烟后稻机械精量穴直播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承良 《福建农机》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为加快烟后稻机械直播推广进程,以神9优28新品种进行烟后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对比分析其种植表现,总结高产栽培技术。神9优28作烟后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栽培品种,具有株型矮壮、分蘖力强、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逆性强、产量高... 为加快烟后稻机械直播推广进程,以神9优28新品种进行烟后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对比分析其种植表现,总结高产栽培技术。神9优28作烟后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栽培品种,具有株型矮壮、分蘖力强、生育期适中、品质优、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栽培遵循“种子处理促成苗、精细整田促全苗、适时播种促高产、防治杂草促分蘖、科学施肥防倒伏、合理管水促深根、病虫防治保丰收、适时收获保品质”等关键技术,可延长前茬烤烟终采期,达到优质、高产。该栽培技术可为农民应用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种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后稻 机械精量穴直播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8
10
作者 罗锡文 王在满 +3 位作者 曾山 臧英 杨文武 张明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共13页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直播水稻发展很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及机具的研究...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直播水稻发展很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及机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详细介绍了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和机具,并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稻 机直播 精量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掷成穴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试验 被引量:38
11
作者 罗锡文 欧洲 +2 位作者 蒋恩臣 李志伟 黄世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40,共4页
根据水稻精量直播要求既成行又成穴的原则,提出了将谷物清选筛原理用于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的设计思想,研制了一种抛掷成穴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机构;排种粒数和种子成穴性的试验结果表明,能实现每次2~6粒的精量穴播,穴径、穴距和行距... 根据水稻精量直播要求既成行又成穴的原则,提出了将谷物清选筛原理用于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的设计思想,研制了一种抛掷成穴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机构;排种粒数和种子成穴性的试验结果表明,能实现每次2~6粒的精量穴播,穴径、穴距和行距符合直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排种器 直播 成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播方式对南方稻田杂草发生及早籼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文霞 曾研华 +4 位作者 曾勇军 梁喜欢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5-560,共6页
为探究不同直播方式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解决杂草防除难题,本试验以常规稻中嘉早17和杂交稻两优819为供试材料,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研究不同直播方式对南方稻田杂草发生及早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直播方式... 为探究不同直播方式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解决杂草防除难题,本试验以常规稻中嘉早17和杂交稻两优819为供试材料,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研究不同直播方式对南方稻田杂草发生及早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直播方式下稻田杂草种类差异不明显,其杂草种类主要有稗草、雀舌草和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及鸭跖草、鸭舌草、马齿苋和水竹叶等阔叶类杂草;但不同直播方式下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差异明显,旱直播稻田以稗草为优势种群,占总杂草比例的48.60%~54.17%,而湿直播和水直播稻田均以鸭舌草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杂草的43.00%~46.44%、36.00%~38.66%。不同直播方式下稻田杂草数量差异显著,2供试品种的稻田杂草数量排序均为旱直播<湿直播<水直播,旱直播杂草数量比湿直播、水直播分别降低3.44%~6.71%、40.92%~42.89%,且旱直播稻田杂草干物质量也均低于湿直播和水直播。与湿直播、水直播方式相比,旱直播提高了2供试品种的出苗率、有效穗数及结实率,并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2供试品种产量增幅分别达21.26%~27.65%、28.52%~35.49%。此外,不同直播方式下早籼稻品种间杂草发生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综上,采用旱直播方式可减少稻田杂草发生,提高早籼稻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机械直播 旱直播 杂草发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旱直播方式对水稻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孙永健 郑洪帧 +3 位作者 杨志远 王海月 张绍文 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了明确机械旱直播模式下水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特征,以杂交籼稻(F优498)和常规粳稻(徐稻4号)为试材,通过免耕机械旱直播(B1)、"调墒、两旋"机械旱直播(B_2)2种机械旱直播处理,并以人工撒播(B_3)处理为对照,... 为了明确机械旱直播模式下水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特征,以杂交籼稻(F优498)和常规粳稻(徐稻4号)为试材,通过免耕机械旱直播(B1)、"调墒、两旋"机械旱直播(B_2)2种机械旱直播处理,并以人工撒播(B_3)处理为对照,研究其对直播稻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生育阶段养分累积及转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及直播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氮素和钾素的累积、转运、分配及最终产量均存在显著的调控作用;且直播处理下各生育阶段氮、磷、钾养分间吸收与转运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对促进抽穗至成熟期各养分向籽粒的转运和提高产量影响显著;但直播处理下水稻对磷素的吸收和转运与氮、钾素间的协同性降低。不同直播处理下,F优498在产量及各生育时期养分吸收、转运各指标整体上均显著高于徐稻4号。与B_3相比,同一品种下机械旱直播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主要生育时期养分的累积,促进抽穗至成熟叶片和茎鞘中养分转运,尤其能显著提高杂交稻抽穗至成熟叶片氮素、钾素转运率,进而显著促进抽穗至成熟氮素、钾素转运贡献率,提升籽粒中氮素、钾素所占稻株氮素及钾素累积总量的比例,发挥出氮素和钾素协同吸收与利用的耦合效应,是机械旱直播水稻高产的重要原因。不同机械旱直播处理下,B_2比B_1处理能进一步不同程度地提高机械旱直播水稻抽穗至成熟期养分的累积,促进叶片和茎鞘养分的转运,利于抽穗至成熟茎鞘中钾素的累积,最终促进了产量的提高,为最佳的机械旱直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吸收 氮肥 水稻 机直播 转运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莫钊文 潘圣刚 +4 位作者 王在满 罗锡文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9,共6页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精量穴直播水稻机械深施肥对水稻稻米品质、肥料(N、P、K)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深施缓释肥对稻米品质和水稻N、P、K总积累量的影响因施肥量和品种而异。在0...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精量穴直播水稻机械深施肥对水稻稻米品质、肥料(N、P、K)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深施缓释肥对稻米品质和水稻N、P、K总积累量的影响因施肥量和品种而异。在0~1 500 kg/hm2范围内,增施机械深施缓释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水稻N、P、K总积累量及每100 kg稻谷需N、P、K量与稻米碾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呈负相关。N、P、K稻谷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表现出相反趋势。机械深施缓释肥1 200 kg/hm2(F1)是获得较优的品质和较高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的肥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深施肥 水稻 直播 稻米品质 养分吸收利用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穴直播早籼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播期效应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文霞 曾研华 +6 位作者 曾勇军 梁喜欢 黄万 李晨曦 谭雪明 石庆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8,共8页
为揭示机直播下不同基因型早籼稻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播期效应,研究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冷敏感品种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耐冷品种五丰优623、湘早籼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提早播种(3月21日,S)和正常时期播种(4月5日,C... 为揭示机直播下不同基因型早籼稻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播期效应,研究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冷敏感品种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耐冷品种五丰优623、湘早籼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提早播种(3月21日,S)和正常时期播种(4月5日,CK)2个处理。结果表明:提早15 d播种,不同类型早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延长5 d,播抽历期平均推迟3.7 d,且秧苗出苗率降低,以冷敏感品种受播期影响效应高于耐冷品种;早播处理水稻产量总体低于正常播种处理;提早播种降低叶面积指数;与CK相比,早播处理降低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了淀粉粘滞特性,但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胶稠度,不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机械直播 播期效应 生育特性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机械种植现状与发展机直播的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利强 吴崇友 +2 位作者 高连兴 涂安富 金诚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在介绍我国水稻机械化栽植现状、不同机械栽植技术特点及国内外水稻机械直播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省工节本增收,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种植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分析了制约我国水稻直播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我国今... 在介绍我国水稻机械化栽植现状、不同机械栽植技术特点及国内外水稻机械直播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省工节本增收,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种植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分析了制约我国水稻直播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我国今后水稻直播机械化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水稻 综述 栽植 机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利 雷小龙 +3 位作者 王丽 邓飞 刘代银 任万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4-1444,共11页
为探讨杂交稻机械化播栽技术的穗粒数形成特点,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种植方式和2个穴苗数水平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和机插的每穗总枝梗分化数及现存数均高于常规手... 为探讨杂交稻机械化播栽技术的穗粒数形成特点,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种植方式和2个穴苗数水平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和机插的每穗总枝梗分化数及现存数均高于常规手插,每穗总颖花现存数显著低于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的一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显著高于常规手插,机插的一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则显著低于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和机插的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退化数均显著高于常规手插,二次颖花分化数表现为机插>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二次颖花现存数则是常规手插>机插>机械精量穴直播。不同种植方式之间,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退化数差异主要集中在稻穗基部,不同一次枝梗部位的二次枝梗现存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主要与稻穗基部二次枝梗严重退化有关。每穗一次颖花现存数从穗基部至顶部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一次枝梗部位的二次颖花现存数差异则与该部位分化二次颖花的能力有关。高穴苗数处理每穗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及现存数均显著低于低穴苗数处理。考虑种植方式和穴苗数二者的交互效应,机插和常规手插适宜配合低穴苗数,机械精量穴直播则以高穴苗数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直播 机插 穴苗数 枝梗 颖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岳芳 陈留根 +4 位作者 张传胜 杨洪建 盛婧 朱普平 郑建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2-241,共10页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在麦秸还田和不还田两种条件下对机械直播、机械栽插、常规手栽3种水稻播栽方式的稻田CH_(4)和... 为探明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在麦秸还田和不还田两种条件下对机械直播、机械栽插、常规手栽3种水稻播栽方式的稻田CH_(4)和N_(2)O排放量和水稻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稻季CH_(4)和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前中期,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CH_(4)累积排放量占稻季总排放量的76.49%~91.13%,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N_(2)O累积排放量占稻季总排放量的33.56%~49.41%.麦秸还田显著提高稻季CH_(4)总排放量(P〈0.05)、降低N_(2)O总排放量(P〉0.05),机械栽插的稻季CH_(4)总排放量较常规手栽略减3.25%~9.50%(P〉0.05),机械直播显著低于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P〈0.05):2011年,麦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直播较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稻季CH_(4)分别减排15.69%和18.43%,麦秸还田条件下分别减排14.54%和22.66%;2012年,麦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直播较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稻季CH_(4)分别减排26.63%和32.12%,麦秸还田条件下分别减排30.51%和36.75%.机械直播较常规手栽显著增加稻季N_(2)O总排放量0.16~0.97 kg/hm^(2)(P〈0.05),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的差异不大(P〉0.05).机械直播的产量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手栽(P〈0.05),减产8.43%~10.79%,机械栽插较常规手栽产量降低1.27%~3.49%(P〈0.05).稻季的全球增温潜势主要由排放CH_(4)产生,麦秸还田显著提高全球增温潜势(P〈0.05),机械直播的全球增温潜势显著小于机械栽插和常规手栽(P〈0.05).麦秸还田条件下,2011年和2012年机械直播的“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较常规手栽分别减少12.02%和28.71%(P〈0.05).上述研究表明,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区采用机械直播有利于减少稻季CH_(4)排放,麦秸还田条件下机械直播替代常规手栽能减少稻田排放CH_(4)和N_(2)O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温室效应 移栽 直播 CH_(4)和N_(2)O排放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定向播种装置供种机构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豹 孟繁超 +2 位作者 梁丽娜 杨亚楠 王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29,共8页
为稳定粳稻定向精量播种装置在低播量时的播种性能、提高作业效率,设计了一种离心式供种机构。建立了粳稻籽粒和供种机构的三维仿真模型,采用EDEM软件对该机构供种性能进行单因素数值模拟,分析了进种口开度、转盘直径和转速3个主要工作... 为稳定粳稻定向精量播种装置在低播量时的播种性能、提高作业效率,设计了一种离心式供种机构。建立了粳稻籽粒和供种机构的三维仿真模型,采用EDEM软件对该机构供种性能进行单因素数值模拟,分析了进种口开度、转盘直径和转速3个主要工作参数对供种性能的影响,并在粳稻定向精量播种装置上进行了供种性能验证试验与播种性能对比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进种口开度和转盘转速对粳稻籽粒离散程度和供种性能影响显著,转盘直径对总排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各供种口排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先减后增;在转盘直径为220 mm、转盘转速为80 r/min和进种口开度为10 mm时,模拟总排量为263粒/s,各供种口排量标准差变异系数为14.37%;供种性能验证试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供种性能与进种口开度仿真与试验变化趋势一致,试验结果比仿真结果分别高13粒/s和1.19%。播种性能对比试验表明:增设供种机构后,粳稻定向精量播种装置在低播量时播种性能稳定,作业效率提高25%。该研究为粳稻定向精量播种装置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作物 试验 粳稻 定向精量播种 供种机构 供种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播种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梁琨 罗汉亚 +2 位作者 沈明霞 何瑞银 张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257,共5页
水稻种植主要分直播和机械插秧两种方式,根据播种质量检测技术的特点,从方法上可分为排种器性能的动态监测和育秧盘内播种情况的静态检测。直播方式的播种质量主要采用动态监测方法,机插秧种植方式播种质量主要采用静态检测方法。文章... 水稻种植主要分直播和机械插秧两种方式,根据播种质量检测技术的特点,从方法上可分为排种器性能的动态监测和育秧盘内播种情况的静态检测。直播方式的播种质量主要采用动态监测方法,机插秧种植方式播种质量主要采用静态检测方法。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稻播种质量动态和静态检测的方法,讨论播种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水稻育秧播种质量检测处于人工检测阶段,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机械高速作业要求等问题,提出水稻机插秧种植方式的育秧播种质量检测研究的方向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种质量 直播 机械插秧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