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1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站乏燃料水池水下ACFM焊缝缺陷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光耀 张晓春 +2 位作者 朱加雷 李丛伟 田正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1,共9页
目的针对核电站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焊缝缺陷的水下检测需求,开发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的水下缺陷检测系统,以检测和识别焊缝中的微小漏点,进而确保乏燃料水池的结构完整性和运行安全。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研究... 目的针对核电站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焊缝缺陷的水下检测需求,开发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的水下缺陷检测系统,以检测和识别焊缝中的微小漏点,进而确保乏燃料水池的结构完整性和运行安全。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三代核电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的主要材料S32101双向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ACFM的缺陷检测模型,并对激励频率、激励电流进行优化分析。其次,研制了适用于核电水下环境的ACFM缺陷检测设备,并通过水压、电磁干扰、辐照试验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结果当激励频率为1~5 kHz并采用较大的激励电流时,可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辐照水下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检测并识别出直径为0.1 mm的微孔贯穿缺陷及3 mm×0.2 mm×0.5 mm的浅表缺陷。结论综合仿真分析、设备研制和实验验证的结果可知,所开发的水下ACFM缺陷检测系统能够满足核电站乏燃料水池钢覆面焊缝缺陷的水下检测需求,为核设施水下缺陷的早期预警和漏点判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水池 S32101 水下缺陷检测 交流电磁场检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校准系统研究
2
作者 陈少华 余和真 +2 位作者 王书强 金海彬 黄晨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介绍了一种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的校准系统,可解决电流范围最大到2 kA、频率从50 Hz~1 kHz的交流大电流的校准问题。为了保证交流大电流溯源链的完整性,开展了补偿式交流电流比率校准方法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覆盖比率到1000∶1、频率到... 介绍了一种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的校准系统,可解决电流范围最大到2 kA、频率从50 Hz~1 kHz的交流大电流的校准问题。为了保证交流大电流溯源链的完整性,开展了补偿式交流电流比率校准方法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覆盖比率到1000∶1、频率到1 kHz的交流电流比率校准系统,解决了关键的非工频电流比率标准溯源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以验证交流电流比自校准系统的量传可靠性。通过该校准系统可对被测交流大电流源开展校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约为2.4×10^(-4),满足大部分宽频交流大电流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 电流比率 校准系统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仪研制
3
作者 金海彬 胡志远 +1 位作者 梁晟直 任秀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利用电流比较仪测量微小误差电流的原理,采用嵌入式控制模块,由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回路中电流标准回路的电流信号产生的工作电压,通过程控的电导箱和电容箱产生与工作电压同相和正交的高准确度微差电流,并与被测电流互感器误差电流同时... 利用电流比较仪测量微小误差电流的原理,采用嵌入式控制模块,由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回路中电流标准回路的电流信号产生的工作电压,通过程控的电导箱和电容箱产生与工作电压同相和正交的高准确度微差电流,并与被测电流互感器误差电流同时输入电流比较仪绕组,再通过高分辨力的数字指零仪进行自主平衡测量,实现了0.00001%至10%宽误差范围和50 Hz至1 kHz宽频带电流互感器的比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测量,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相比具有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和测量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误差测量仪 电流互感器 校验仪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石标本宽频带电性参数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付国红 雷泽宁 +1 位作者 程辉 刘阳阳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岩矿石标本电性特征的研究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变频法测量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存在效率低、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逆重复m序列的岩矿石标本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测量系统。系统采用编码恒流信... 岩矿石标本电性特征的研究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变频法测量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存在效率低、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逆重复m序列的岩矿石标本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测量系统。系统采用编码恒流信号激励的方式,利用编码信号源的频点分布特性和多频点数据处理手段,实现发送一组编码矩形波电流便可获得岩矿石标本多个频点响应信息的高效测量。介绍了逆重复m序列的信号特征,给出了多频点阻抗测量算法流程;通过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影响Howland压控电流源性能的重要因素;明晰了实验条件下导致高频段阻抗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校准方案;最后,搭建了测量系统并使用本系统与苏黎世MFIA阻抗分析仪进行了阻抗测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5阶信号时,测量效率相对变频法提高2.3倍,通过调整信号编码参数可实现不同频点密度的测量工作;系统测量频率范围覆盖1 mHz~100 kHz,阻容模型阻抗模值测量误差最大约为0.5%,相位误差最大为23 mrad;校准前后结果对比表明了校准方案在高频段测量的有效性。该系统能够实现宽频阻抗谱快速准确测量,为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宽频带快速测量方法与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石标本 宽频带 电性参数 快速测量 逆重复m序列 Howland电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缆出线精细化建模及复杂工况接地电流计算
5
作者 李吉生 顾小龙 +4 位作者 余银辉 梁霄 郑智慧 邓冶强 王羽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90,共10页
核电站中压厂用电系统包含各种型式电缆,数量高达数百根,涉及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概率高,大量电缆的投入会使得系统电容电流超过标准,引起厂用电系统绝缘故障甚至是弧光接地。核电厂中压厂用电系统运行工况高达数... 核电站中压厂用电系统包含各种型式电缆,数量高达数百根,涉及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概率高,大量电缆的投入会使得系统电容电流超过标准,引起厂用电系统绝缘故障甚至是弧光接地。核电厂中压厂用电系统运行工况高达数百种,实际中并不能针对所有工况进行接地电流试验测试。首先,文中根据国内某核电站厂用电系统接线图,搭建电缆数量超过600条的多电缆出线的精细化接地电流仿真计算模型,电缆电容仿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最大为5.5%,基于此模型计算中压厂用电系统数百种工况下的接地电流以及系统过电压,得到接地电流超过标准的运行工况,可用于指导实际核电站运行工作。其次,对接地电流超标的运行工况进行真型试验测量,并和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中金属性接地最大误差不超过4%,高阻接地最大误差不超过12%。最后,对接地电流超标的运行工况提出抑制措施,为核电站厂用电系统的电缆维护与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厂用电系统 接地电流 电缆绝缘故障 真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金属表面非导电覆盖层厚度非接触测量技术
6
作者 王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99,108,共5页
采用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金属表面腐蚀产物厚度测量时,由于腐蚀一般为非均匀腐蚀,被测对象基底将成为粗糙表面,接触式测量探头与被测表面间的空气隙将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综合电涡流测距和电容测距2种非接触测量原理,求解... 采用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金属表面腐蚀产物厚度测量时,由于腐蚀一般为非均匀腐蚀,被测对象基底将成为粗糙表面,接触式测量探头与被测表面间的空气隙将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综合电涡流测距和电容测距2种非接触测量原理,求解探头悬空提离高度和非导电覆盖层厚度,仿真及实测研究了不同加工表面粗糙度下对于非导电覆盖层厚度的测量误差,综合电容测距和电涡流测距的粗糙金属表面非导电层厚度非接触无损测量技术大幅改善了粗糙表面空气隙带来的影响。实测表明,在常见粗糙度范围内,对于6μm厚度聚酰亚胺覆盖层的测量误差在±0.5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电涡流测距 电容测距 非导电覆盖层 厚度测量 非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急流跨海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研究
7
作者 李有为 肖苡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位测量3种手段进行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分析了各阶段的冲刷特性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桩基施工阶段期间,粉砂层已被冲刷掉,当前泥面主要由更难以被冲刷的淤泥质土构成;在大桥基础冲刷过程中,70%的冲刷深度出现在冲刷初期的30%时间内;围堰减小了床面切应力的整体变化范围,降低了周边水流流速,并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形成了淤积区;围堰安装后,预测将进一步冲刷4 m,使冲刷深度和范围增加约30%,这将超出桩基设计的冲刷深度,影响其承载能力,需采取预防或保护措施以免受进一步冲刷。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跨海大桥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急流 跨海桥梁基础 局部冲刷 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原位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
8
作者 王丹 李勇 +2 位作者 张益 付颖 刘泽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60-3475,共16页
为了在不额外增设一次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监测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中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及接入后的宽频振荡风险,提出一种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所提方法与现有采用单一电压/电流扰... 为了在不额外增设一次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监测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中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及接入后的宽频振荡风险,提出一种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所提方法与现有采用单一电压/电流扰动注入或宽频谐波扰动注入等介入型方法不同,无需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注入谐波扰动,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谐振风险。同时所提方法引入了曲线相似度与动态调整时间步长的采样方案。该文首先阐述了LCC系统接入受端交流系统的交互原理;其次以单极大地回线的拓扑结构作为分析对象,采用谐波状态空间(HSS)理论建立了LCC-HVDC系统的HSS阻抗模型;进而提出非介入型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来观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宽频振荡风险,剖析LCC系统与受端电网的交互与宽频振荡特性;最后,以CIGRE标准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非介入 阻抗宽频测量 谐波状态空间 曲线相似度 动态调整时间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差频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
9
作者 花一鸣 吴帅 +2 位作者 张军 朱建平 吕春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针对传统接触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中存在测量电极被极化、被测溶液易受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效应的非侵入式双线圈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激励频率、线圈几何参数等对测量系统灵敏度... 针对传统接触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中存在测量电极被极化、被测溶液易受污染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效应的非侵入式双线圈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激励频率、线圈几何参数等对测量系统灵敏度的影响,为系统探头设计以及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部分,优化了线圈探头参数,搭建了基于FPGA的双线圈差频式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将电感变化转换为频率变化,实现数字信号输出。双线圈由检测线圈和参考线圈组成,其中检测线圈用于测量被测溶液,参考线圈远离被测溶液且仅受环境影响,二者信号实现差动输出,可消除外界干扰。对比实验显示,该系统能有效测量不同电导率溶液,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的温度和抗干扰实验表明,双线圈差动结构在确保测量精度的同时,显著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整体误差控制在1.2%以内,展现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 电涡流 双线圈 差频 电导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
10
作者 杨鸿滟 翁婉莹 +2 位作者 王云峰 吴建德 何湘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传感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系统等效阻抗实部与金属温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进而将无法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系统阻抗值,为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构建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等效模型,并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验证,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出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涡流传感器用于温度测量。其中,多线圈耦合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更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提出了基于多线圈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建模分析和实物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绝对温度偏差<2℃,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能够在没有直接可视路径的情况下稳定工作,克服了对可视路径的依赖,提升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适用性,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金属温度的实时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耦合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电涡流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设计
11
作者 王朝祚 汪友华 +2 位作者 刘成成 武仕朴 任于展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准确测量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并进行退磁,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该系统的剩磁测量部分基于暂态电流法,利用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对变压器绕组施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通过A/D转换器... 为准确测量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并进行退磁,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该系统的剩磁测量部分基于暂态电流法,利用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对变压器绕组施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通过A/D转换器采集回路中的暂态电流,利用剩磁和暂态电流所对应电荷量的关系实现剩磁的间接计算。利用DSP进行数据处理、暂态电流波形拟合、电荷量计算和剩磁计算。根据测量结果,基于直流退磁法进行退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量剩磁并进行退磁,测量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退磁后的剩磁控制在0.1 T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剩磁测量 退磁 暂态电流 电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角度测量传感器原理和解码研究
12
作者 程亚博 王新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基于电涡流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角度测量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调制解调原理、角度解算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最大跟踪速率能达10000 r/min,静态角精度达±20″。该型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作... 基于电涡流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角度测量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调制解调原理、角度解算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最大跟踪速率能达10000 r/min,静态角精度达±20″。该型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作,传感部分仅由2块PCB组成,且解算电路不需要专用RDC解码芯片,只需要常规的微处理器即可实现,具有生产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环境适应性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角度测量 PCB 电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R阵列的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及方法
13
作者 谭文锴 唐欣 +1 位作者 杨豪杰 柴金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2,209,共9页
提出一种由隧穿磁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TMR)传感器阵列组成的无需磁芯结构、非接触式的电流检测传感系统。为墙体内暗敷导线的电流测量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适用于漏电流检测与故障定位。分析了通电导线产生磁场的特征,研究... 提出一种由隧穿磁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TMR)传感器阵列组成的无需磁芯结构、非接触式的电流检测传感系统。为墙体内暗敷导线的电流测量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适用于漏电流检测与故障定位。分析了通电导线产生磁场的特征,研究了通电导线与传感阵列不同相对位置时的数学模型,提出不同工况下同轴传感器间距的取值方法。同时还分析了无软磁屏蔽装置的信号干扰主要来源以及信号误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信号检测的数学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误差,提出了误差校正方法。最后,对不同工况展开实验,结果证明研制的非接触式电流检测装置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线性度,验证了电流测量装置的实用性和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磁电阻 传感器阵列 非接触测量 电流测量 误差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监测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杨会敏 刘伟达 +7 位作者 李伟 王俊龙 袁新安 严宇 徐喆 彭炎 刘子淇 国兆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1,共10页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测能力。建立正交激励仿真模型,优化监测激励频率与传感器布局,设计并验证了硬件系统,最终构建分叉裂纹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正交监测方法可准确识别分叉裂纹特征,显著提高监测的可靠性与精度。在不同尺寸裂纹的扩展过程监测中,确定裂纹最大偏离距离为12mm;对于垂直分叉裂纹、45°分叉裂纹和45°折弯裂纹,测得裂纹长度的最大误差为14%,倾斜角的最大误差为6.67%。研究为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监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分叉裂纹 交流电磁场检测 监测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光纤电流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静芬 曾非同 +4 位作者 孟静 李琪林 岑炜 蔡君懿 段永贤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电流传感测量在电力系统的计量、保护、控制等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纲要提出并且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增长,电流传感器面临着宽频带、高动态、小型化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电磁互感器,基于法拉第效应、磁致伸... 电流传感测量在电力系统的计量、保护、控制等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纲要提出并且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增长,电流传感器面临着宽频带、高动态、小型化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电磁互感器,基于法拉第效应、磁致伸缩、磁流体、热效应等原理的先进电流测量技术在宽幅值、宽频带、电磁免疫上各有优势;另一方面,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未来场景需求,传感器的部署、精度要求和可靠运行面临重大挑战。从电流测量机制方面,分别介绍了基于法拉第效应、热光效应、磁流体和磁致伸缩效应的电流传感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电流传感技术在传感方式、频率特性、环境适应性、直流测量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新的传感材料以及拓扑结构提升其测量性能。之后,提出光纤电流测量发展趋势建议,为准确度高、适应性好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测量 法拉第效应 热光效应 磁流体 磁致伸缩 光纤电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设计及抗干扰研究
16
作者 李海青 张文斌 朱琳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针对罗氏线圈的带宽与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之间存在权衡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带宽、高抗干扰、高灵敏度的有回线组合型PCB差分罗氏线圈。根据组合型PCB罗氏线圈的测量原理以及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影响测量带宽的关键因素... 针对罗氏线圈的带宽与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之间存在权衡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带宽、高抗干扰、高灵敏度的有回线组合型PCB差分罗氏线圈。根据组合型PCB罗氏线圈的测量原理以及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影响测量带宽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组合型PCB罗氏线圈采用差分设计,并分析其抗干扰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不同电磁场环境下的干扰情况,验证了有回线组合型PCB差分罗氏线圈具有高抗干扰特性。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1~100 A工频电流测量时,所设计的有回线组合型PCB差分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灵敏度为3.46 mV/A,线性度为0.56%。在10~100A工频电流测量时,最大相对误差为1.73%。抗干扰能力测试中,该传感器显示出的最大相对误差变化为-0.39%,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比实验可知该线圈能有效抵抗电场和磁场干扰,并扩展测量带宽而不降低其灵敏度。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高罗氏线圈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罗氏线圈 线圈设计 带宽 抗干扰 电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高精度交直流混合剩余电流保护方法
17
作者 杨成 马伏军 +1 位作者 孟庭瑞 范锐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13-3224,共12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剩余电流的精确保护需求。首先,基于电压型磁调制原理,构建激磁电流动态变化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剩余电流精确保护的校准方法;其次,基于触发角建立了一种可以分离脉动直流分量和高频分量的触发角模型,并采用基于偏... 针对交直流混合剩余电流的精确保护需求。首先,基于电压型磁调制原理,构建激磁电流动态变化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剩余电流精确保护的校准方法;其次,基于触发角建立了一种可以分离脉动直流分量和高频分量的触发角模型,并采用基于偏度的触发角计算方法,精确表征了触发角与剩余电流保护阈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提出了有效值和瞬时值两种保护方式相互配合使用的保护算法;最后,进行了不同幅值、不同直流偏置情况下的试验验证。运用所提方法,可以将开环磁通门剩余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提升至1.5%以内,量程可以拓展30%以上;触发角计算误差可以控制在1.3%以内。提出的基于偏度的触发角计算方法能够实时根据检测得到的触发角来调整剩余电流保护阈值,进而实现交直流混合剩余电流的精确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传感器 剩余电流保护 智能传感器 交直流混合 电流测量 触发角模型 偏度 直流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厚度高频涡流测量方法
18
作者 李伸宏 邓为权 +2 位作者 包俊 赵成俊 严贵元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5-313,共9页
热障涂层制造成本较低且隔热效果优良,定量评估热障涂层厚度对确保涡轮叶片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热障涂层厚度的高效定量测量,基于高频涡流提出了一种直接表征的厚度测量方法。针对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建... 热障涂层制造成本较低且隔热效果优良,定量评估热障涂层厚度对确保涡轮叶片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热障涂层厚度的高效定量测量,基于高频涡流提出了一种直接表征的厚度测量方法。针对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建立了检测理论模型和仿真实验模型分析涡流测量的阻抗特性和厚度耦合。通过分析热障涂层的高频涡流检测信号,分别通过线性拟合和解耦算法实现陶瓷层和粘接层厚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00~500μm陶瓷层厚度计算的相对误差为±1.4%,对100~200μm粘接层厚度计算的相对误差为±2.1%,并且提离距离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小。该方法为热障涂层厚度的定量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高频涡流 厚度测量 阻抗分析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电流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武旭 黄海宏 +2 位作者 窦盛 王林森 彭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6,共6页
霍尔电流传感器所使用的磁场测量元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等都是温度的函数,这会导致霍尔电势、灵敏度系数、内阻等参数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进而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并联式温... 霍尔电流传感器所使用的磁场测量元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等都是温度的函数,这会导致霍尔电势、灵敏度系数、内阻等参数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进而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并联式温度补偿法对温度变化的低阶项进行了完全补偿,但却引入了温度变化的高阶项误差,这是一种不完全补偿,不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工况环境。在上述补偿法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一种反馈式温度补偿法。该方法通过将补偿后的输出电压与温度补偿输出信号相乘,再将所得乘积与霍尔元件输出信号进行求和运算,进一步改善霍尔元件的温度特性,提高霍尔电流传感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反馈式温度补偿法可以消除温度变化对霍尔元件参数的影响,从而提高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使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控制在0.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电流传感器 霍尔元件 并联式温度补偿法 反馈式温度补偿法 测量精度 完全补偿 求和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甘肃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之刍议
20
作者 马中森 安莹娟 +5 位作者 郑海霞 潘丽娟 张志明 李喜香 黄清杰 刘效瑞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由于甘肃省位居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造就了量多质优的中药材种类及品牌。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但是在资源保护、品质提升和市场竞争力、在产地趁鲜切制和GAP基地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针对甘肃... 由于甘肃省位居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造就了量多质优的中药材种类及品牌。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但是在资源保护、品质提升和市场竞争力、在产地趁鲜切制和GAP基地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针对甘肃省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从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再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水平,督导企业主体责任制的落实,提高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助推产业技术体系持续升级,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而提出了提高中药材产地加工片及切片加工的规范化程度,提倡对国家鼓励中药材GAP种植配套相应激励政策,积极响应自觉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中药材 产业 持续发展 现状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