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Diameter in Large-Scale Part Processing
1
作者 ZHANG Guo-yu, XU Xi-ping, FU Xiu-hua, YANG Lin, LI Cheng -zhi (The Development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44-145,共2页
Based on laser-scanned measuring technology, a met ho d of on-line dynamic non-contact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control of processin g dimension, i.e. the double edges laser-scanned large diameter on-line dynami c mea... Based on laser-scanned measuring technology, a met ho d of on-line dynamic non-contact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control of processin g dimension, i.e. the double edges laser-scanned large diameter on-line dynami c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is presented, which can be used to measure diam eter in large-scale machine part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the working princip le, overall structure and microcomputer real-time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s ystem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method of double edges scanned large diameter dimens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its possibility has been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of lathing large diameters machine parts by a vertical lathe. The system adopts the measuring scheme of double edge s laser-scanned combined with grating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The two edges c 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of the measured diameter is given by the double edges laser-scanned measuring system, the non-contact measurement of large diameter dimension is realized to combine with the grating displacement measuring systems . The main controller gives out feedback control signal by means of measured res ults, and controls advance and retreat of lathe tool by the servo-control syste m of a vertical lathe to realize on-line dynamic non-contact measurement and c ontrol in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edges laser-scanned on-line dynamic mea surement diameter grating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feedback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TENTIAL'S FLUCTUATION OF RUST PREVENTING OIL FILM DURING ITS DEGRAD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Jiang Hanying Zhong Qingdong Shu Yude(Institute of Metallurgical Physicochemistry and Materials, Central South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Potential’s fluctuation of rust preventing oil film during its degradation was studied using wirebeam electrode. Being non-destructive and simple, potential measurement is a very repetitive method. Otherelectrochemic... Potential’s fluctuation of rust preventing oil film during its degradation was studied using wirebeam electrode. Being non-destructive and simple, potential measurement is a very repetitive method. Otherelectrochemical testing method, e. g.,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can breakdown the integrity of oil coating byDC current; EIS is time consuming. As a special electrochemical sensor, wire beam electrode contains 101wires of mild steel wires,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reproducibility of electrochemical test evidently.Using this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hich was related to under filmcorrosion process are measured directly so as to describe potential’s fluctuation of rust preventing oil film. It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potential’s fluctuation on rust preventing oil film during its degradation, and thischaracteristic has direct effect on the self-repairing ability of rust preventing oil film. However, for the uncoated metal electrode and base oil film, there is no such behavior.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inhibitors in theoil film have direct effect on its self-repairing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T preventing oil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wire beam ELECTRODE POTENTIaLS FLUCT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us-DP的钢丝主缆内部状态测控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孝锋 缪小平 +1 位作者 江丰 张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3,110,共4页
由于钢丝主缆内部状态测控具有位置分散性与参数多样性的特点,将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引入测控系统,设计了基于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测控系统,主要实现对主缆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存储、监测报警,以及对除湿... 由于钢丝主缆内部状态测控具有位置分散性与参数多样性的特点,将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引入测控系统,设计了基于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测控系统,主要实现对主缆内部温度、相对湿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存储、监测报警,以及对除湿机、变频风机等设备的连锁、极值和均值控制等。上位机使用组态进行操作,可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显示信息,为主缆干燥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测控系统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BUS-DP 工业以太网 PLC 测控系统 钢丝主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bCut的钢索直径检测方法
4
作者 何胡海 孙长敬 +2 位作者 陈家焱 谷小红 王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9-144,共6页
针对钢丝绳直径检测过程中由于光线背景干扰导致图像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GrabCut轮廓增强方法进行钢丝绳直径检测。首先,利用已知尺寸的标定物对图像进行标定;采用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同时针对光线背景复杂的情况,... 针对钢丝绳直径检测过程中由于光线背景干扰导致图像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GrabCut轮廓增强方法进行钢丝绳直径检测。首先,利用已知尺寸的标定物对图像进行标定;采用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同时针对光线背景复杂的情况,通过对输入图像进行RGB通道分离的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提升图像对比度,并利用图像梯度幅度增强轮廓的改进GrabCut算法对钢丝绳区域进行提取,用加权平均值法对提取后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经过Canny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得到钢丝绳的边缘轮廓图像;最后通过计算边缘外切线之间的像素距离得到钢丝绳的真实直径,完成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进行钢丝绳直径检测,可以达到较好的精度且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GRaBCUT 直径检测 轮廓增强 轮廓提取 CaN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FM的压力容器小接管缺陷检测仿真与实验
5
作者 吴明畅 孙明 +2 位作者 郑贤英 徐航 刘景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1-147,共7页
为了解决因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结构特殊性而易发生失效的问题,减轻小口径接管在作业过程中与压力容器焊接的焊缝周围极易产生裂纹、腐蚀等严重缺陷的极大安全隐患,研究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适用于压力容器小接管焊缝裂纹... 为了解决因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结构特殊性而易发生失效的问题,减轻小口径接管在作业过程中与压力容器焊接的焊缝周围极易产生裂纹、腐蚀等严重缺陷的极大安全隐患,研究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适用于压力容器小接管焊缝裂纹缺陷检测的新型探头;利用SolidWorks建立压力容器小接管几何模型;进行COMSOL Multiphysics缺陷检测仿真分析;重点探讨磁芯尺寸、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提离高度等参数对检测的影响,基于以上优化后的参数开发小接管缺陷检测系统,搭建实验平台,实现集缺陷检测-信号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的ACFM缺陷检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磁芯高度14 mm、长度24 mm、厚度5 mm;拔模度0.5°;激励电流1.5 A;线圈匝数28匝;提离高度0.6 mm的参数下,检测尺寸为长4 mm,宽0.2 mm,深0.8 mm的横向裂纹缺陷,缺陷长度仿真结果为3.9 mm,相对误差为2.5%;缺陷实验检测长度为4.14 mm,相对误差为3.5%。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在其他金属结构的损伤检测中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aCFM) 压力容器小口径接管 角焊缝 缺陷检测 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视觉中阶梯轴轴径测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勇 曾勃乔 +1 位作者 饶承剑 薛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3,共4页
为实现工业中对零件的非接触测量,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原理的阶梯轴轴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分割和灰度值梯度变化提取零件边缘,有效保证了零件边缘的连续性;使用线性回归求出轴类零件两端的旋转点,通过旋转点和轮廓上一点... 为实现工业中对零件的非接触测量,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立体匹配原理的阶梯轴轴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分割和灰度值梯度变化提取零件边缘,有效保证了零件边缘的连续性;使用线性回归求出轴类零件两端的旋转点,通过旋转点和轮廓上一点求出轴截面上的圆心三维坐标,最后使用空间距离公式求出轴段的半径。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求出的直径并非真实直径并且检测速度快,实验结果与理论半径对比,当阶梯轴半径在(7.5~15)mm之间时,该方法平均误差在0.2mm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轴径 非接触测量 零件边缘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膜冷却孔孔径的影像测量方法研究
7
作者 毕超 徐微雨 +2 位作者 李迪 张超 庞长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0,共6页
针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孔径的高精高效测量难题,以研制的气膜冷却孔五轴影像测量系统为载体,开展基于景深合成与局部动态阈值分割的孔径影像测量方法研究。采集被测孔的对焦图像序列并通过景深合成技术生成一幅全清晰图像,将不规则的... 针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孔径的高精高效测量难题,以研制的气膜冷却孔五轴影像测量系统为载体,开展基于景深合成与局部动态阈值分割的孔径影像测量方法研究。采集被测孔的对焦图像序列并通过景深合成技术生成一幅全清晰图像,将不规则的空间孔口曲线转化为成像平面内的规则圆周曲线。然后,采用局部动态阈值分割法消除全清晰图像中背景亮度分布不均的影响,以实现孔区域的完全、有效分割。最后,通过数学形态学开运算、亚像素级边缘提取和最小二乘圆拟合等步骤解算出孔口直径。为了验证文中算法的可行性及精度水平,选取某个涡轮导向叶片试验件上的冷却孔作为被测对象,对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孔径的重复性测量精度为0.006 mm,可以满足此类冷却孔特征的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孔 影像测量 孔径 景深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径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
8
作者 姚囝 杨运盛 +3 位作者 刘洋 叶义成 冯杰 陶潜顺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1,共10页
针对现有矿用钢丝绳质量检测设备操作过程复杂、检测直径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矿用钢丝绳的在线智能无损检测仪,其主要包括开环永磁磁化系统、硬件外设、应用软件及滤波算法等。根据永磁漏磁检测的物理特性,通过... 针对现有矿用钢丝绳质量检测设备操作过程复杂、检测直径范围有限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直径矿用钢丝绳的在线智能无损检测仪,其主要包括开环永磁磁化系统、硬件外设、应用软件及滤波算法等。根据永磁漏磁检测的物理特性,通过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了具有开环磁路特征的永磁磁化系统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提离值下磁化钢丝绳的损伤特征曲线,确定了最佳提离值。为提高降噪效果,提出了基于差值极限滤波算法的信号波形平滑处理方法。多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直径矿用钢丝绳无损检测仪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直径钢丝绳的断丝损伤,损伤位置检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径矿用钢丝绳 无损检测仪 漏磁检测 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径向持续测量装置的研制及试验
9
作者 王杰 方陆明 +3 位作者 孙渊敬 李尚阳 赵科杰 孙林豪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9-1525,共7页
树木胸径是树木生长模型建立中最基本的因子,树木生长过程持续精准测量一直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难点。基于传感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等技术,研制了一款可实时、持续、精准获取树木胸径生长量的测量装置,适用于树木胸径50 mm~380 mm范围... 树木胸径是树木生长模型建立中最基本的因子,树木生长过程持续精准测量一直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难点。基于传感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等技术,研制了一款可实时、持续、精准获取树木胸径生长量的测量装置,适用于树木胸径50 mm~380 mm范围内的测量,测量精度可达0.001 mm,误差在0.1%以内。采用一天24次的自动测量(整点采样),实现了树木胸径实时远程测量与数据的无线传输。通过对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冷杉胸径生长量持续一年的测量,初步揭示了试验地区该树木胸径一年内的变化规律以及生长期与休眠期;初步反映温度变化对树木胸径生长特殊影响与极端情况下树木胸径出现收缩和停止生长的可能性。为相应树木生长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胸径生长量测量装置 持续测量 胸径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测温技术的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张英 江勇 +1 位作者 林一凡 祁梅芳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线缆起火过程中通常带有一定的电压并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应的电场,从而影响火焰蔓延行为。固相传热在导线火蔓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通电导线,传统接触式测温方式不再适用。开展了不同电压下近地极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 线缆起火过程中通常带有一定的电压并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应的电场,从而影响火焰蔓延行为。固相传热在导线火蔓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通电导线,传统接触式测温方式不再适用。开展了不同电压下近地极通电导线火蔓延特性实验研究,基于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通电导线火蔓延过程中火焰形态、气固相温度分布及固相传热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电场对火蔓延行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场的作用下,火焰尺寸随着电压的增大出现减小,并逐渐从导线上方拉至导线下方,火蔓延速率降低,在10 kV电压条件下出现熄灭;火蔓延速率主要受火焰宽度和线芯温度的影响,随着电压的增大火焰宽度减小,火蔓延速率不断降低,同时线芯在高电压下由热源转变为热汇,从而抑制火焰蔓延,并促进火焰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电导线 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 火蔓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雷达测距下的车辆线控转向稳定性模糊控制
11
作者 范珍珍 樊富起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解决视觉传感器盲区导致的距离检测失真问题,提升混沌性因素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的模糊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超声波雷达测量安全距离,并且在测距时校正超声波速度和时间;以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配... 为解决视觉传感器盲区导致的距离检测失真问题,提升混沌性因素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的模糊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超声波雷达测量安全距离,并且在测距时校正超声波速度和时间;以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配合二自由度模型估算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确定了当前线控转向系统响应状态;使用模糊控制器将雷达监测的车辆安全距离、横摆角度和质心偏移角度理想值与实际值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作为输入数据,通过模糊规则实时调整转向系统的控制参数,以完成超声波雷达测距下的线控转向稳定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参数校正后的超声波雷达测量距离结果更加准确;所提方法控制线控转向系统后,具有极低的超调量和响应时间;车辆稳定控制的难度随车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方法能够跟随速度改变车辆转向的传动比,保证了车辆的转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雷达 线控转向 稳定性 模糊控制 安全距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直径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钻测方法
12
作者 赵同彬 赵志刚 +3 位作者 齐炎山 尹延春 牛旭 李淇凡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得到煤矿井下大量煤体应力数据。本文根据煤体钻削破坏特征,对钻头破煤进行了力学分析,以钻头钻削力为纽带,研究了钻头受力与煤体应力关系,建立了煤体钻削力学模型,给出了包含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反演方程;开展不同强度和煤体应力的原煤室内钻进实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自主研制了大直径卸压钻机配套的随钻测量装置,开展煤矿井下实测实验,获取钻头位移、转速、转矩随时间变化数据,计算得到不同钻孔深度的煤体应力,给出了卸压孔区应力场分布形态,并与钻进能量和钻进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室内钻进实验加载应力与钻削力学模型计算应力平均误差为4.9%、最大误差为15.7%;现场实测煤体应力随孔深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煤壁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一致,同一钻孔的煤体应力、钻进时间和钻进能量随孔深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表明高应力区钻孔消耗能量较多,所需钻进时间也较长;对比相邻钻孔应力发现,先施工钻孔的应力峰值较高,后施工钻孔应力峰值较低,且峰值位置向深部转移,表明先施工钻孔起到明显的卸压作用。通过建立钻进多参量和煤体应力的定量关系,进行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原位测量,将大直径卸压钻孔从卸压工程孔拓展为应力测量孔,实现钻孔卸压与应力测量评估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卸压钻孔 钻削力学模型 煤体应力 钻进多参量 钻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大直径烟囱可溯源烟气流量测量方法
13
作者 卢志民 谢子立 +5 位作者 卢伟业 陈小玄 黄泳如 刘泽明 田学军 姚顺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示踪气体稀释法能解决电厂大直径烟囱流场复杂导致的烟气流量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且其测量原理与常规速度面积法不同,因此具有作为流量测量现场校准方法的潜力。为此,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示踪气体稀释法在... 示踪气体稀释法能解决电厂大直径烟囱流场复杂导致的烟气流量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且其测量原理与常规速度面积法不同,因此具有作为流量测量现场校准方法的潜力。为此,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示踪气体稀释法在火电厂烟囱烟气流量测量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示踪剂稀释比例、示踪剂注入截面对测量的影响,同时还设计不同示踪剂取样方案来评估测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约9D(D为烟囱直径)高度处,示踪剂与烟气实现充分混合;示踪剂稀释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示踪剂与烟气的混合效率;示踪剂在烟道处注入能有效减小流量测量误差。在负荷率80%下,采取烟囱注入时,各取样方案的误差波动范围较大,但3点取样具有较稳定且良好的测量效果,在3D、8D、12D截面上的测量误差分别仅为-3.59%、-0.69%、-1.05%;水平烟道注入时,各取样方案的流量测量误差均不超过±10%,且3点取样时,在3D、8D、12D截面上的测量误差分别仅为0.98%、-0.52%、0.21%,均在±1%以内。该研究证明了示踪气体稀释法在大直径烟囱烟气流量测量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烟囱 烟气流场 流量测量 溯源 示踪气体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激光传感器尺寸测量的角度安装误差研究
14
作者 郑艳萍 张榕花 张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0,59,共6页
多个线激光传感器组合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产品几何尺寸检测过程中,以梯形钢丝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个线激光传感器尺寸测量系统的角度误差补偿方法。利用坐标系投影原理和空间几何关系,分析了由线激光传感器的安装误差... 多个线激光传感器组合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产品几何尺寸检测过程中,以梯形钢丝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个线激光传感器尺寸测量系统的角度误差补偿方法。利用坐标系投影原理和空间几何关系,分析了由线激光传感器的安装误差导致的坐标轴夹角α、β与工件尺寸测量坐标值x、y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基于α、β的坐标值误差补偿模型。利用标准件尺寸值对传感器安装角度误差进行计算,同时完成传感器的标定。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并对测量精度、标定精度对α、β计算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梯形钢丝最佳的测量系统方案设计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安装误差 线激光传感器 梯形钢丝尺寸测量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丝型像质计测定射线照相检测系统性能
15
作者 阳庆国 谭伯仲 +6 位作者 何小中 唐若 杨柳 廖树清 孙云飞 马超凡 邓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064,共14页
针对当前国际标准对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局限于测定基本空间分辨率,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的现状,为了拓展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提出利用其测定射线照相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构建双丝型像质计射线理论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对比度传递函... 针对当前国际标准对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局限于测定基本空间分辨率,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的现状,为了拓展双丝型像质计的应用,提出利用其测定射线照相系统性能的方法。首先构建双丝型像质计射线理论成像模型,推导出图像对比度传递函数(CTF)的计算公式,并深入分析像质计摆放位置、射线能量以及线扩散函数(LSF)的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CTF值,进而计算LSF和调制传递函数(MTF),结合改进的Akima插值方法,更精确地测定射线照相系统的基本空间分辨率。最后,利用双丝型像质计标定探测器与射线源焦斑形状,并实现对系统任意成像放大比下LSF和MTF的预测。该方法在我国自主研发的9 MeV微焦点花瓣CT系统和300 kV微焦点工业CT系统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双丝型像质计不仅可用于测定图像基本空间分辨率,还在射线源、探测器和照相系统的CTF,LSF和MTF的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射线照相系统性能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照相检测 双丝型像质计 对比度传递函数 线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焦斑测量 花瓣C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工件外径测量与颜色识别软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晓玉 谢路生 +1 位作者 陈文芗 曾念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为了能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测或分拣,对不同颜色的工件进行颜色识别和分拣;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工件外径测量和颜色识别软件系统。应用USB相机采集图像并保存;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包括彩图转灰度图,对比度亮度调整,... 为了能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测或分拣,对不同颜色的工件进行颜色识别和分拣;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工件外径测量和颜色识别软件系统。应用USB相机采集图像并保存;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包括彩图转灰度图,对比度亮度调整,各种滤波等功能;实现工件外径测量及颜色识别等,可筛选出外径不同于样本的工件;通过分析样本及测试体颜色的红绿蓝直方图,计算综合色差,进行颜色识别。以螺丝为例的工件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快速测量工件的外径,精度较高,识别率准确,同时对工农业生产中物体大小和颜色的分拣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件 外径测量 颜色识别 软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安全风险管理 被引量:17
17
作者 骆建军 姚宣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2,共8页
如何有效地对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后管道结构的安全进行合理地评价,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维修措施,是减少南水北调大口径PCCP管道运营期间断丝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PCCP管道安全风险层次分析数学评价模型,对... 如何有效地对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后管道结构的安全进行合理地评价,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维修措施,是减少南水北调大口径PCCP管道运营期间断丝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PCCP管道安全风险层次分析数学评价模型,对影响南水北调地下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专家打分,同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建立PCCP管道安全失效的判断准则及判断标准,实现大口径PCCP管道安全风险评价的定量化。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款专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PCCP管道工程安全运行风险实时监测的管理软件。该软件系统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测技术和基于Web-GIS的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完成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以及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与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大口径PCCP 管道 断丝 安全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exRay的车载网络系统开发 被引量:17
18
作者 罗峰 陈智琦 +1 位作者 刘矗 孙泽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S1期289-295,共7页
分析了使用于车内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关系统的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并以线控转向模型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在开发FlexRay总线通信集群过程中的三个步骤:通信模型仿真,节点ECU软硬件设计和系统整合。最后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将开发的FlexRay... 分析了使用于车内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关系统的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并以线控转向模型的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在开发FlexRay总线通信集群过程中的三个步骤:通信模型仿真,节点ECU软硬件设计和系统整合。最后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将开发的FlexRay节点替换掉通信模型中的仿真节点,利用CANoe.FlexRay和具有FlexRay协议分析功能示波器对通信的时序和波形物理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以此验证本文所设计的FlexRay通信集群满足设计需求并符合FlexRay通信协议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RaY 时间触发总线 线控系统 CaNoe.Flex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inn和Rife-Jane算法用于振弦式传感器频率的精确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孟祥儒 李静 +1 位作者 陶陶 胡耿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136-139,共4页
利用DSP高速、内存较大的特点,对振弦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过采样处理,以提高信噪比。提出了将Quinn和Rife-Jane算法结合起来对经过FFT变换后的信号进行精确频率计算。实验证明频率测量误差不大于1%,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关键词 振弦式传感器 Quinn和Rife—Jane算法 频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线制4~20mA环路供电流量显示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湘 彭黎辉 +1 位作者 姚丹亚 张宝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646-648,共3页
现场应用的流量变送器目前一般都采用两线制4~20mA环路供电,这就给仪表设计提出了低功耗的要求。文章叙述了基于PIC单片机的两线制低功耗流量显示表的设计方法。对两线制、低功耗流量显示表研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流量测量 PIC单片机 低功耗 两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