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模化屋顶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建设决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晋铭 欧阳森 +2 位作者 张杰宁 郭一帆 彭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294,共8页
围绕规模化屋顶光伏的选优建设问题,提出一种规模化屋顶光伏建设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屋顶光伏建设的相关方分析,从供电影响侧、环保侧、经济侧、市场侧角度构建一套适用于屋顶光伏建设决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供电影响侧考虑并网... 围绕规模化屋顶光伏的选优建设问题,提出一种规模化屋顶光伏建设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屋顶光伏建设的相关方分析,从供电影响侧、环保侧、经济侧、市场侧角度构建一套适用于屋顶光伏建设决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供电影响侧考虑并网运行质量与匹配度,环保侧体现绿色低碳效益,经济侧关注投资建设效益,市场侧反映应用参与度与接受度;采用层次分析-G1结合赋权法、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分别求解指标主、客观权重,并通过改进的最小偏差组合赋权模型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采用优劣解距离法完成方案的评价与决策。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光伏 综合决策 层次分析-G1 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 改进的最小偏差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顶级马拉松赛事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昆仑 刘小琼 +1 位作者 严清 张旭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3-480,共8页
高水平体育赛事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助推手段和城市软实力展示的重要媒介,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面对频繁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其竞争力评价对城市、主办者、参与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价我国体育赛事的竞争力水平,从基础竞争... 高水平体育赛事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助推手段和城市软实力展示的重要媒介,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面对频繁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其竞争力评价对城市、主办者、参与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价我国体育赛事的竞争力水平,从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两个子系统出发构建马拉松赛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熵权法和均方差决策法进行主客观联合赋权,并以我国13个顶级马拉松赛事为例,完成其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经本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所得出的我国顶级马拉松赛事竞争力排序与Ga WC(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组织的世界城市排名结果具有较高匹配度,且这一结果较好契合现状认知,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为其他同类体育赛事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提供借鉴。(2)实证中马拉松赛事的基础竞争力与举办城市本身的社会经济实力密切相关,香港、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国际一流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基础竞争力远远高于衡水等欠发达城市。(3)总体上第三方参度与和赛事水平在马拉松赛事核心竞争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台北、厦门、兰州等经济总量不大或中等偏上的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核心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4)我国顶级马拉松赛事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从高到低为:香港、北京、广州、台北、上海、杭州、兰州、重庆、厦门、太原、深圳、东营和衡水。(5)我国顶级马拉松赛事竞争力可分为五个等级:香港、北京、广州和上海的马拉松赛事为高水平均衡型;台北和兰州的马拉松赛事为高水平单一型;杭州、重庆、太原和深圳的马拉松赛事为中等水平均衡型;厦门和东营的马拉松赛事为中等水平单一型;衡水马拉松赛事为低水平单一型。等级划分基础上还针对政府、组织者和参与者提出了发展运营、赛事组织、参与选择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 马拉松 竞争力评价 结构熵权法 均方差决策法 IA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客观权重确定方法在粮虫可拓分类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红涛 毛罕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储粮害虫的数字特征多,特征之间混合度比较大,可用可拓决策分析来解决其分类问题。在粮虫的可拓分类中,需要自动确定特征的客观权重,以避免传统的专家经验法在确定权重方面所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模糊决策矩阵和均值决策矩... 储粮害虫的数字特征多,特征之间混合度比较大,可用可拓决策分析来解决其分类问题。在粮虫的可拓分类中,需要自动确定特征的客观权重,以避免传统的专家经验法在确定权重方面所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模糊决策矩阵和均值决策矩阵2种构建决策矩阵的方法。将最大离差法、类间标准差法、CRITIC法和熵值法4种确定客观权重的方法分别应用到粮虫的分类中,并通过基于经典域和节域不同构建方法的2种可拓分类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粮仓中危害严重的9类粮虫进行了自动分类,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最大离差法权重是粮虫可拓分类的最佳方案,识别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可拓理论 特征权重 决策矩阵 最大离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犹豫模糊双边匹配决策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杨 黎元生 王应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68-2273,共6页
针对基于犹豫模糊属性(HFV)信息且权重完全未知的双边匹配(TSM)问题,提出一种多属性匹配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双方主体给出的犹豫模糊多属性评价值,通过最大化各属性之间的离差和从而确定属性权重;然后,由犹豫模糊有序加权平均算子集结... 针对基于犹豫模糊属性(HFV)信息且权重完全未知的双边匹配(TSM)问题,提出一种多属性匹配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双方主体给出的犹豫模糊多属性评价值,通过最大化各属性之间的离差和从而确定属性权重;然后,由犹豫模糊有序加权平均算子集结多属性及权重信息获得双方的匹配度;进而建立一种基于匹配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极大极小法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匹配方案;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和对比,所提方法得到目标函数值分别为1.689和1.575,且匹配解唯一。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避免因主观确定目标函数权重而产生不唯一匹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决策 犹豫模糊集 多属性离差 权重 极大极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差异研究——以宿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海强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欠发达地区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制约了其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以宿迁市为研究样本并构建模型,研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 欠发达地区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制约了其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以宿迁市为研究样本并构建模型,研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分析原因,提出通过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新型工业化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和谐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潜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助力的应对策略,以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型工业化 均方差权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的灰色模糊可变决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柴乃杰 贾鼎元 曾小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70-76,共7页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模糊性因素影响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首先提出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可变决策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权向量可以调整与变化,有效地降低了评价结果的误差。其次,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对目标重要性的...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模糊性因素影响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首先提出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可变决策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权向量可以调整与变化,有效地降低了评价结果的误差。其次,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对目标重要性的不同,运用博弈论法将指标熵权与最大离差法权值进行集成,以确定水资源承载力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将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用于甘肃省2006-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06-2015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灰色模糊可变决策模型的这一评价结果不仅准确性高,而且区分效果明显;同时也可为其他局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 最大离差法 博弈论 模糊可变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反潜巡逻机搜潜决策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少伟 鞠建波 郁红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在反潜巡逻机搜潜过程中,需要使用搜索雷达、红外搜索仪、磁探仪以及声纳浮标系统等多种方式进行搜潜,不同的搜潜方式决定反潜巡逻机的搜潜效能。针对反潜巡逻机搜潜过程中的搜潜方式决策问题,构建了巡逻机搜潜方案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分... 在反潜巡逻机搜潜过程中,需要使用搜索雷达、红外搜索仪、磁探仪以及声纳浮标系统等多种方式进行搜潜,不同的搜潜方式决定反潜巡逻机的搜潜效能。针对反潜巡逻机搜潜过程中的搜潜方式决策问题,构建了巡逻机搜潜方案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分别利用均衡三角模糊数法求主观权重和改进的CRITIC法求取搜潜方式的组合权重和客观权重,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实现组合权重,使用离差最大法对反潜巡逻机搜潜方案进行辅助决策,找出最佳搜潜方案,提高反潜巡逻机的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潜巡逻机 三角模糊数 主观权重 客观权重 离差最大法 搜潜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