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光合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理 被引量:20
1
作者 曾伟 蒋延玲 +1 位作者 李峰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04-2510,共7页
针对当前植物光合机理模型中植物光合参数没有考虑干旱胁迫影响的不足,以东北地区蒙古栎为研究对象,基于蒙古栎对不同水分响应的植物生理生态模拟试验,探讨了蒙古栎光合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定量响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严重影响蒙古栎叶片... 针对当前植物光合机理模型中植物光合参数没有考虑干旱胁迫影响的不足,以东北地区蒙古栎为研究对象,基于蒙古栎对不同水分响应的植物生理生态模拟试验,探讨了蒙古栎光合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定量响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严重影响蒙古栎叶片的光合参数。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与土壤含水量呈抛物线关系(P<0.01),且在土壤体积含水量35.45%(相当于土壤质量含水量23.63%)接近田间持水量(27.4%)时达到最大值。蒙古栎幼苗叶片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与土壤水分呈抛物线关系(P<0.01),即Vcmax、Jmax、TPU对土壤水分具有相同的响应趋势,但各光合参数达到最大时的土壤水分阈值却不相同。同时,基于蒙古栎光合作用参数对水分变化响应的定量分析,建立了水热因子协同影响的植物光合参数模型,为最终建立适用于所有植物的水热因子协同影响的光合参数模型提供了依据与技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最大净光合速率 最大羧化速率 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磷酸丙糖利用率 光合参数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兰属5树种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傅大立 李芳东 +2 位作者 赵天榜 靳三恒 高俊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9,共6页
对玉兰属 (Yulania) 5树种 ,即望春玉兰 [Y .biondii (Pamp .)D .L.Fu]、紫玉兰 [Y.liliiflora (Desr.)D .L .Fu]、玉兰 [Y.denudata (Desr.)D .L.Fu]、腋花玉兰 [Y .axilliflora (T .B .Zhaoetal.)D .L .Fu]和舞钢玉兰 [Y .wugangensis... 对玉兰属 (Yulania) 5树种 ,即望春玉兰 [Y .biondii (Pamp .)D .L.Fu]、紫玉兰 [Y.liliiflora (Desr.)D .L .Fu]、玉兰 [Y.denudata (Desr.)D .L.Fu]、腋花玉兰 [Y .axilliflora (T .B .Zhaoetal.)D .L .Fu]和舞钢玉兰 [Y .wugangensis (T .B .Zhaoetal.)D .L .Fu]的生理指标作了测定 ,结果表明 ,5树种光合曲线较为相似 ,其光补偿点约 1 0 .0 μmol·m- 2 s- 1 ,饱和光合有效辐射约 1 0 0 0 μmol·m- 2 s- 1 ,光呼吸平均为 2 .1 μmol·m- 2s- 1 。 5树种光合曲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大光合速率pmax这一指标上 ,分别为 :望春玉兰 8.2 μmol·m- 2 s- 1 、紫玉兰 8.0 μmol·m- 2 s- 1 、玉兰 1 4.4μmol·m- 2 s- 1 、腋花玉兰 1 1 μmol·m- 2 s- 1 、舞钢玉兰 1 5 .3 μmol·m- 2 s- 1 。 5树种的CO2 补偿点分别为 :望春玉兰 1 2 7μmol·mol- 1 、紫玉兰 62 μmol·mol- 1 、玉兰 5 2 μmol·mol- 1 、腋花玉兰 1 0 6μmol·mol- 1 、舞钢玉兰 5 1 μmol·mol- 1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 :望春玉兰 0 1 4%、紫玉兰 0 2 9%、玉兰 0 1 6%、腋花玉兰 0 2 0 %、舞钢玉兰 0 2 4% [molCO2 ·(molH2 O) - 1 ]。望春玉兰是辛夷的主要原植物 ,其水分利用效率较小、CO2 补偿点高 ,因此 ,丰产栽培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指标 玉兰属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最大光合速率 二氧化碳补偿点 木兰科植物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 被引量:76
3
作者 陆佩玲 罗毅 +1 位作者 刘建栋 于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6-241,共6页
在冬小麦各生育期测定了田间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及其相应的气象要素 ,拟合了各生育期的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得出它们的几个特征参数 :初始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和凸度 .在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 ,初始量子效率大多在 0 .0 50~ ... 在冬小麦各生育期测定了田间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及其相应的气象要素 ,拟合了各生育期的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得出它们的几个特征参数 :初始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和凸度 .在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 ,初始量子效率大多在 0 .0 50~ 0 .0 75之间变化 ,最大光合速率在 5~ 2 5μmol· m- 2 ·s- 1之间变化 .表明初始量子效率随生育期的变化不大 ,最大光合速率在营养生长期较高 ,为 2 0~ 2 5μmol· m- 2 · s- 1,在生殖生长期 ,随着叶片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下降 ,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显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量子通量密度 光响应曲线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和CO_2响应新模型在丹参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4
作者 叶子飘 高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目的】利用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光响应数据和CO2响应数据验证植物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新模型,为新模型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器控制光强、CO2浓度等因素,测量丹参在生长盛期叶... 【目的】利用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光响应数据和CO2响应数据验证植物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新模型,为新模型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器控制光强、CO2浓度等因素,测量丹参在生长盛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光和CO2的响应数据。利用所构建的光合作用对光和CO2响应新模型拟合丹参的光和CO2响应数据,并将其与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拟合的丹参光和CO2响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丹参生长盛期,用新模型拟合的丹参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930.41和11.28μmol/(m2.s),丹参的饱和CO2浓度和光合能力分别为1 040.54μmol/moL和16.21μmol/(m2.s),均与实测值非常接近,2个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拟合效果优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结论】光合作用对光和CO2响应新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丹参的光和CO2响应数据,且可以直接计算出丹参的主要光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净光合速率 饱和光强 光合能力 饱和C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人工植被区藻结皮光合固碳的时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苏延桂 李新荣 +2 位作者 张志山 陈应武 鲁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0-577,共8页
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建植年限(16、21、27、44和52a)人工植被区中发育藻结皮的净光合速率、年固碳量和累计固碳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结皮生物学参数(盖度和生物量)和土壤表层0-3 cm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 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建植年限(16、21、27、44和52a)人工植被区中发育藻结皮的净光合速率、年固碳量和累计固碳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结皮生物学参数(盖度和生物量)和土壤表层0-3 cm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增加,藻结皮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从植被建植16a藻结皮的1.63μmol m^-2s^-1增加至植被建植52a的2.81μmol m^-2s^-1;藻结皮的最大光合速率与结皮生物量和结皮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藻结皮的年固碳量随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延长呈指数增加,随着人工植被区建植年限的增加,藻结皮的年固碳量显著增加,从建植16a藻结皮的C 0.2 g m^-2a^-1增加到52a的C 2.78 g m^-2a^-1;3)植被区建植后,藻结皮的固碳总量经历两个阶段的变化,建植16a到27a,藻结皮固碳总量在C 2.2-6.2 g m^-2,建植44a后,固碳总量增加到C 23.9 g m^-2;并且,藻结皮的固碳总量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随着人工植被固沙区的演替,藻结皮发育成熟度逐渐提高,其光合固碳能力显著提高,有利于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的累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结皮 最大净光合速率 年固碳量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萌 陈国强 +5 位作者 金海燕 韩晨光 臧凤艳 李子芳 王金龙 吴锡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探明夏玉米适宜种植方式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9.3万,8.1万,6.9万,5.7万株/hm^2)、空间布局(等行距1穴1株,等行距1穴3株和宽窄行1穴3株)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郑单958开花后不同生育时期(开花期、抽丝... 为探明夏玉米适宜种植方式的光合生理机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9.3万,8.1万,6.9万,5.7万株/hm^2)、空间布局(等行距1穴1株,等行距1穴3株和宽窄行1穴3株)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夏玉米郑单958开花后不同生育时期(开花期、抽丝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和完熟期)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1穴3株能显著降低夏玉米开花期和完熟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而8.1万株/hm^2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受空间布局的影响;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下,种植密度不会显著影响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种植密度、空间布局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等行距1穴3株空间布局下,9.3万株/hm^2种植密度显著降低前3个观测时期类胡萝卜素含量,而6.9万株/hm^2在宽窄行1穴3株以及5.7万株/hm^2在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下显著降低完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种植密度、空间布局及其交互作用均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8.1万株/hm^2种植密度不受空间布局的显著影响,而等行距1穴1株空间布局不受种植密度的显著影响,均能保证夏玉米郑单958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及其相关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也为从光合物质基础和光合水分生理基础方面(色素含量、荧光特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解释种植方式-光合产物源-产量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净光合速率 类胡萝卜素 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种植密度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废渣场26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差异 被引量:9
7
作者 孔国辉 刘世忠 +4 位作者 吴彤 黄娟 林植芳 陈志东 张进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7-476,共10页
比较了生长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油页岩废渣场4 a多的26种木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和生长特征。测定了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株高、胸径(DBH),并计算了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 比较了生长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油页岩废渣场4 a多的26种木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和生长特征。测定了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株高、胸径(DBH),并计算了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利用效率(ILUE)。根据上述参数的不同,参试植物被分成3级:速生种平均DBH为9.44±2.23 cm,其相应的平均Pmax为18.44±1.38μmol m-2s-1,ILUE为1.11±0.68%和AQY为0.0474±0.007μmol CO2μmol-1 quantum。中速生长植物则分别为5.09±0.90 cm、11.54±1.01μmol m-2s-1、0.75±0.12%和0.0406±0.004μmol CO2μmol-1 quantum。慢速生长的植物中,各参数则只有2.03±0.65 cm、6.71±2.82μmol m-2s-1、0.47±0.12%和0.0318±0.006μmol CO2μmol-1 quantum。统计分析显示I,LUE和Pmax或DBH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DBH和总叶面积(TLA)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光能利用效率能有效地评价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从树种对光能的利用、生长的优势和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提出了对油页岩废渣场生态恢复应用较适宜的树种有:大叶相思、木棉、刺桐、油榄仁、红胶木、海南红豆、铁刀木、雨树、红荷木和乌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废渣场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能利用率 木本植物 生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常见造林树种光合蒸腾特征 被引量:44
8
作者 靳甜甜 刘国华 +2 位作者 胡婵娟 苏常红 刘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8-5765,共8页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杏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坡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SP较其它两个树种占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上坡位Pmax、LSP分别达到了22.8μmol·m-·2s-1、520μmol·m-·2s-1,具有较高的同化代谢能力,该物种较适应该地区的强光环境,适宜种植于阳坡或坡顶;山杏LSP相对较低,而表观量子效率α明显高于沙棘、刺槐,并在下坡位达到最大值0.069,说明它主要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种植于阴坡或坡脚等弱光环境中,但由于山杏水分利用效率WUE较低,可能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山杏叶片含水量为65.1%,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树种,而叶绿素含量仅为0.94mg/g与刺槐沙棘的2.34mg/g和2.00mg/g相差很大,这可能是导致其WUE较低的一个原因;刺槐在上坡位的光合生理参数与山杏相差不大,但是随坡位下降其α、净光合速率Pn较山杏明显偏低各个坡位受限明显,容易形成老头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暗呼吸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不同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瑞显 王晓婧 +5 位作者 杨长琴 张国伟 沈一 刘永惠 沈悦 陈志德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59,65,共6页
为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拟合花生光合—光响应曲线,本文比较分析了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以及指数改进模型在模拟2个花生品种"泰花5号"和"中花16"的光合—光响应曲线中... 为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拟合花生光合—光响应曲线,本文比较分析了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以及指数改进模型在模拟2个花生品种"泰花5号"和"中花16"的光合—光响应曲线中的拟合度。结果表明,5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均可对花生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模拟,决定系数均达0.99以上。由计算的光合参数可知,不同模型拟合两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实测值,但以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改进模型的计算值最为接近实测值。由指数函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与指数改进模型求解的饱和光强与实测值差异较小,而由直角双曲线与非直角双曲线求解得到的饱和光强与实测值差异较大。5个模型拟合的光补偿点均在实测值范围内且差异较小。泰花5号以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改进模型拟合的暗呼吸速率较为接近实测值,而中花16的暗呼吸速率以非直角双曲线的拟合值最为接近实测值。综合分析,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改进模型比较适合用于拟合花生的光响应曲线,尤其是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直接拟合光抑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光响应曲线 模型 最大净光合速率 饱和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条件罗汉果组培苗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满莲 蒋水元 +4 位作者 李锋 韦霄 李虹 覃喜军 戴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7-512,共6页
比较了三种不同立地条件罗汉果组培苗的光合光响应特性以及主要环境因子和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探讨影响罗汉果组培苗生长的关健生态因子。结果显示:罗汉果组培苗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丘陵的最大... 比较了三种不同立地条件罗汉果组培苗的光合光响应特性以及主要环境因子和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探讨影响罗汉果组培苗生长的关健生态因子。结果显示:罗汉果组培苗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丘陵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山地最低。丘陵和山地罗汉果组培苗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在12:30~13:30时出现轻微的非气孔限制,平地受云层遮挡,无第二峰出现;9:00~15:30时之间的罗汉果组培苗Pn与气孔导度(Gs)正相关,而Pn和Gs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PFD)、叶温(TL)和叶片内外水汽压差(VPD)负相关,并随TL和VPD的增大下降幅度更大。丘陵环境条件最适合罗汉果组培苗的生长,中午前后Pn的下降与此时的强光、高温和低湿度有关,是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同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光合日变化 最大净光合速率 组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97
11
作者 叶子飘 于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1-775,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如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中光合速率虽沿着渐进曲线响应光照强度的增加,但拟合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却远大于实测值,且无法给出光饱和点等问题。在对传统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进行认真分析,... 为了解决传统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如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中光合速率虽沿着渐进曲线响应光照强度的增加,但拟合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却远大于实测值,且无法给出光饱和点等问题。在对传统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关键在于未考虑光呼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主要特性,并与传统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用这3个模型拟合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结果表明:新模型较传统的模型更好地模拟不同温度及CO2浓度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包括低光强条件下和光抑制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且可求得最大光合速率、饱和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等。此外,新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植物叶片的光抑制,因此新模型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 内禀量子效率 最大光合速率 饱和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刨花楠不同种源主要光响应指标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钟全林 胡松竹 +1 位作者 贺利中 唐承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123,共6页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Pn) were measured in 18-month-old seedlings of Machilus pauhoi from two provenances of Suichuan in Jiangxi and Jian’ou in Fujian using a LiCor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LiCor Inc...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Pn) were measured in 18-month-old seedlings of Machilus pauhoi from two provenances of Suichuan in Jiangxi and Jian’ou in Fujian using a LiCor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LiCor Inc.,Lincoln,NE,USA) with a LED light source. The other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including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max),apparent quantum yield(AQY),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were also detected in response to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verage P max,AQY,LSP and LCP of the seedlings from the two provinces were 12.65 μmolCO2.m -2 s -1,0.052 7 μmolCO2.μmol -1 photons,1 120.99 μmol.m -2 s -1 and 18.03 μmol.m -2 s -1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rovenances in the all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except for AQY. The provenance of Suichuan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at from Jian’ou with higher P max,AQY and LSP of 30.48%,4.66% and 25.70% respectively,though the LCP of Suichuan provenance was higher and needed stronger illumination. There was more variation in P max,AQY,LSP and LCP between the two provenances than that within the two provena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crown layers with higher P max and AQY in the upper crown,whil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CP and LSP between the two crown layers due to the integrated influence of the shape of seedling crowns and the photosensitivity of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 最大净光合速率 表观量子产额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刨花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光合特性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辅燕 陈卫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2,共4页
樟树(Cinnamonum campora)春、夏、秋季净光合速率日动态均呈现"双峰型"曲线,而冬季为"单峰型"曲线,其日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日均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由大到小的排序均为夏季(9.06、7.03μmol·m-2·s-1)、... 樟树(Cinnamonum campora)春、夏、秋季净光合速率日动态均呈现"双峰型"曲线,而冬季为"单峰型"曲线,其日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日均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由大到小的排序均为夏季(9.06、7.03μmol·m-2·s-1)、秋季(7.23、5.96μmol·m-2·s-1)、春季(6.91、5.58μmol·m-2·s-1)、冬季(5.60、4.32μmol·m-2·s-1)。基于指数改进模型估算的樟树不同季节光合参数分析得出,樟树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夏季樟树光补偿点(63.44μmol·m-2·s-1)最大,春、秋、冬季(均约为52.3μmol·m-2·s-1)没有显著差异;夏季的光饱和点(1625.7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9.19μmol·m-2·s-1)最大,春季(1519.39、6.80μmol·m-2·s-1)和秋季(1509.53、7.71μmol·m-2·s-1)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冬季最小(1267.31、5.31μmol·m-2·s-1);樟树夏季暗呼吸速率(2.53μmol·m-2·s-1)最大,春、秋、冬季(均约为1.4μmol·m-2·s-1)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樟树为强阳性树种,一年四季均具有较好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指数改进模型 光合特性季节动态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环氧丙酸钾对大豆光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其德 郭宗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0-56,共7页
光呼吸抑制剂2,3-环氧丙酸钾对大豆的光合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它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光呼吸速率,提高从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到光系统Ⅱ的光能传递能力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对叶肉细胞中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它提高叶绿... 光呼吸抑制剂2,3-环氧丙酸钾对大豆的光合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它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光呼吸速率,提高从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到光系统Ⅱ的光能传递能力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对叶肉细胞中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它提高叶绿体的光系统Ⅱ(PSII)、光系统Ⅰ(PSI)和全链的电子传递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镁离子(Mg^(2+))对两个光系统之间光能分配的调节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光呼吸抑制剂在大豆生产上将有可能作为一种增产的辅助措施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环氧丙酸钾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和成龄锯叶竹节树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惠凌 韦记青 +2 位作者 王满莲 李虹 蒋水元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51-54,共4页
比较研究了幼龄和成龄锯叶竹节树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性及主要生理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程。结果表明,成龄树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836、6.18、9.52和0.047μmol.m-2.s-1... 比较研究了幼龄和成龄锯叶竹节树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特性及主要生理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程。结果表明,成龄树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光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836、6.18、9.52和0.047μmol.m-2.s-1;幼树的LSP、LCP、Pmax和AQY分别为359、2.79、5.05和0.036μmol.m-2.s-1。成龄树的Pmax和LSP较高,LCP较低,对强光和弱光的适应性均较强;幼树的Pmax、LSP、LCP和AQY均较低,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但较低的光合能力和量子效率延长了锯叶竹节树的幼龄期。幼树和成龄树的环境最大光强均低于其LSP,其净光合速率日进程也均为单峰曲线,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也均基本与Pn一致。在迁地保护时,应选择较为荫蔽的环境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叶竹节树 光响应曲线 光合日变化 最大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青素型甘薯不同生长时期光合光响应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磊 刘维正 +4 位作者 辛国胜 韩俊杰 商丽丽 邱鹏飞 林祖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试验对花青素型甘薯烟紫薯2号(Y2)、烟紫薯3号(Y3)和日本紫薯(RZ)不同生长时期的光合光响应变化和光合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青素型甘薯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以块根膨大初期最大,其次是块根盛长期,块根膨大末期小,各时期间差异... 本试验对花青素型甘薯烟紫薯2号(Y2)、烟紫薯3号(Y3)和日本紫薯(RZ)不同生长时期的光合光响应变化和光合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青素型甘薯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以块根膨大初期最大,其次是块根盛长期,块根膨大末期小,各时期间差异均显著(P<0.05);块根膨大末期的初始量子效率(α)远高于膨大初期值,而光饱和点(Isat)却相反,不同生长时期的光补偿点(Ic)和暗呼吸速率(Rd)无明显差异。对不同品种光合特性比较表明,块根盛长期的α和Rd以RZ为最高,其次是Y2,Y3最低,但Y3的Isat最高;块根膨大末期RZ的Pnmax和Isat均显著高于Y2和Y3,而RZ的Rd则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型甘薯 不同生长时期 光合光响应 最大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剔除和添加凋落物对樟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陈婷 郑雨超 +4 位作者 朱凡 宿少锋 洪湘琦 赵文滔 高吉权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1期53-60,共8页
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樟树林分,2010年4月设置了剔除凋落物、加倍凋落物和对照3个处理,1年后(2011年4月—10月)研究了凋落物处理下樟树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水势和营养元素(N、P、K、Mg)含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水势和营养... 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樟树林分,2010年4月设置了剔除凋落物、加倍凋落物和对照3个处理,1年后(2011年4月—10月)研究了凋落物处理下樟树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水势和营养元素(N、P、K、Mg)含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水势和营养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剔除凋落物处理下樟树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4%,加倍凋落物处理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上升了12.3%;剔除和加倍凋落物处理下叶片水势小于对照;剔除和加倍凋落物处理下4种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和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的剔除和加倍处理对最大净光合速率产生影响较大,其中剔除凋落物处理对叶片水势和营养元素的影响较大。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叶片P、Mg元素间存在显著地指数关系和二元回归关系(P<0.05),叶片水势和土壤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二元回归关系(P<0.05)。这证明了凋落物输入变化对樟树叶片生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最大净光合速率 叶片水势 营养元素 加倍凋落物 剔除凋落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蒿叶片氮分配对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洪贤 张洋军 +5 位作者 徐铭泽 卫腾宙 毛军 雒宇 贾昕 查天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156-7166,共11页
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异性及其氮调控机制是近年来植物生理生态领域研究热点,对荒漠植物光合最大净光合速率季节动态及其叶氮影响,特别是叶氮分配对最大净光合速率调控机制的了解仍非常有限。2018年5—10月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 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异性及其氮调控机制是近年来植物生理生态领域研究热点,对荒漠植物光合最大净光合速率季节动态及其叶氮影响,特别是叶氮分配对最大净光合速率调控机制的了解仍非常有限。2018年5—10月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对当地主要建群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进行生长季原位观测,测定其叶光合光响应曲线(A-PAR)、CO_(2)响应曲线(A-Ci)和叶氮含量,结合环境观测数据,分析A-PAR关键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的季节变异和叶片氮分配相关参数对A_(max)的调控。结果表明,油蒿叶片A_(max)在生长期季节变异系数(Cv)为14%,在完全展叶中期,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有最大值11.82μmolCO_(2) gN^(-1) s^(-1),此时叶片氮素在光合系统中的分配比例最大,A_(max)有最大值29.48μmol CO_(2) m^(-2)s^(-1),油蒿光合能力较强。在完全展叶末期,油蒿叶片氮在光合系统中的分配比例(P_(p))有最小值0.21,此时叶氮分配更倾向于非光合系统,A_(max)较小,光合能力较弱,有利于油蒿延长叶片寿命。A_(max)与单位干重叶片氮含量(Nmass)、氮在捕光系统中分配比例(P_(L))、氮在生物力能系统中分配比例(P_(b))正相关(P<0.05),其中,P_(L)对A_(max)产生了最大的直接正向影响,氮在羧化系统中分配比例(P_(c))主要通过P_(b)对A_(max)的产生了间接的正向影响,P_(b)对A_(max)季节动态的解释度最大(R^(2)=0.49,P<0.01)。A_(max)与比叶重(LMA)负相关(P<0.05),即当有较高LMA时油蒿具有较低的光合速率,此时叶片光合能力较弱,叶片机械韧性较强。不同物候时期,油蒿叶片氮素分配的变化及叶片光合能力与结构性状之间的权衡关系,标志着荒漠植物对其生境的适应性调节。研究结果不但可提高荒漠灌木油蒿生态系统生产力预测的准确性,也是对植物光合适应机理认识的补充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合参数 光合响应曲线 氮分配 油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冬小麦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遥感估算 被引量:8
19
作者 苗梦珂 王宝山 +6 位作者 李长春 龙慧灵 杨贵军 冯海宽 翟丽婷 刘明星 吴智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4-552,共9页
已有研究发现,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决定了其潜在的光合能力。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2018年4-6月获取的拔节期、挑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4个重要生育期的不同叶位叶片的原始光谱(350~1350 nm)与气体交换数据为基础,旨在建... 已有研究发现,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决定了其潜在的光合能力。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2018年4-6月获取的拔节期、挑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4个重要生育期的不同叶位叶片的原始光谱(350~1350 nm)与气体交换数据为基础,旨在建立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冬小麦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方法估算的模型,2017年、2018年的建模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2、0.77,验证R2分别为0.65、0.77,其估算模型的精度远高于基于植被指数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植被指数与高光谱数据对最大净光合速率的估算结果发现,植被指数对小麦叶片Amax的解释能力较低,无法对光合能力作出正确且精确的估算。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冬小麦叶片Amax的估算精度较高,可以作为预估冬小麦生长状况、产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小波变换 最大净光合速率 植被指数 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有机肥对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高云晓 庞元湘 +4 位作者 毛培利 李业宇 祁琳 郭龙梅 曹帮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3,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盐胁迫下添加黄腐酸有机肥对刺槐1年生幼苗成活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盐胁迫相比,高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的成活率降低35%,相对生长速率平均降低9.6%...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盐胁迫下添加黄腐酸有机肥对刺槐1年生幼苗成活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盐胁迫相比,高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的成活率降低35%,相对生长速率平均降低9.6%,叶生物量比降低7.2%,比根表面积平均降低5.4%,茎生物量比增加3.8%。添加黄腐酸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含水量先增加再降低,在4.67 g/盆达到最大值,在低盐胁迫下最大值分别为4.12×10^(-3) mg/(g·d)、11.47μmol/(m^2·s)和69.7%,高盐胁迫下最大值分别为2.21×10^(-3) mg/(g·d)、10.01μmol/(m^2·s)和67.7%;而比根长则逐渐增加。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生物量比、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成显著正相关,与茎生物量比成显著负相关,叶片含水量与最大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因此,添加黄腐酸有机肥通过可以缓解盐胁迫下的生理干旱,通过提高叶片含水量进而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改善了刺槐幼苗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腐酸 有机肥 最大净光合速率 生物量分配 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