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区最大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7
1
作者 王式功 姜大膀 +2 位作者 杨德保 尚可政 祁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3-370,共8页
根据Holzworth干绝热曲线法求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两种计算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和逐步逼近法。利用此方法和兰州市气象站1 988~ 1 992年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兰州市城区最大混合... 根据Holzworth干绝热曲线法求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两种计算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和逐步逼近法。利用此方法和兰州市气象站1 988~ 1 992年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兰州市城区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其月平均值的年变化呈单周期型 ,即 1 2月最低 ( 71 6m) ,5月份最高 ( 2 0 74m) ;旬平均值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月平均值的年变化一致 ,只是在 4月下旬和 6月下旬分别出现两个峰值。冬季兰州地区处于不同天气系统控制时 ,其最大混合层厚度也有一定变化 ,其中冷锋过境前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最低 ( 735m) ;冷锋过境后受蒙古高压前部控制时 ,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最高为 ( 946m)。兰州城区SO2 、CO和NOX 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值的年变化也呈单周期型 ,但与月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年变化曲线的位相几乎相反 ,即 1 2月份的浓度峰值对应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的谷值 ,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 ;其旬平均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774、- 0 .82 7和 - 0 .743,这表明最大混合层厚度是影响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混合层厚度 兰州市 边界边 大气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河长的一种半经验新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范世香 高雁 程银才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特征河长(CRL)是根据水文学方法进行河道洪水演算的一个较为常用的概念,利用谢才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中提出了采用断面最大水深代替断面平均水深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精算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精度理想,并在河道洪水特征河长连续... 特征河长(CRL)是根据水文学方法进行河道洪水演算的一个较为常用的概念,利用谢才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中提出了采用断面最大水深代替断面平均水深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精算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精度理想,并在河道洪水特征河长连续演算法中可作为特征河长的实际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河长 计算方法 断面最大水深 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入膨胀剂的挤扩支护桩试验研究
3
作者 李启民 唐业清 何满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39-3143,共5页
挤扩支护桩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支护桩。通过掺入膨胀剂的钢筋混凝土扇形挤扩支护桩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工作特性以及桩周土体挤密效应等,探讨了该桩在支护高度、桩身内力分配、内力计算等方面的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扇形挤扩支护桩相比较,... 挤扩支护桩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支护桩。通过掺入膨胀剂的钢筋混凝土扇形挤扩支护桩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工作特性以及桩周土体挤密效应等,探讨了该桩在支护高度、桩身内力分配、内力计算等方面的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扇形挤扩支护桩相比较,掺入膨胀剂的扇形挤扩支护桩弯矩最大值可减少20%~30%,桩顶位移平均减小33.5%,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地面荷载提高13%。掺入膨胀剂的挤扩支护桩克服了普通挤扩支护桩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缺点,有效地加固了桩周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入膨胀剂的扇形挤扩支护桩 工作特性 试验分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30
4
作者 尤焕苓 刘伟东 谭江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大气混合层厚度是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中所需的重要参数。应用Holzworth干绝热法计算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采用王式功等提出的逐步逼近法计算了北京观象台站1970—2007年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分析了最大混合层厚度38年的变化和月平... 大气混合层厚度是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中所需的重要参数。应用Holzworth干绝热法计算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基本原理,采用王式功等提出的逐步逼近法计算了北京观象台站1970—2007年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分析了最大混合层厚度38年的变化和月平均值的年变化特征,同时应用2004—2007年同期的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等级与同期大气混合层厚度逐月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京观象台的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自1970—1998年有逐年减小趋势,1998年达到最小值,而从1998—2007年有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与年降水日数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年变化表现出冬季低和夏季高的特征,且在夏季的7月和8月出现一个相对的低谷。空气质量等级与同期大气混合层厚度逐月分布频率表明,较高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出现频率较大的月,空气质量等级为1级和2级出现的频率高,而较低的最大混合层厚度出现频率较大的月,其空气质量等级为3级和4级出现的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混合层厚度 大气污染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