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rnel- based Maximum Entropy Clustering
1
作者 JIANG Wei QU Jiao LI Benxi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期152-153,156,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畅销书及意见领袖的图书推荐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成胤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104,共8页
在读者向图书馆借阅图书或从书店购买图书的过程中,名人推荐及畅销书榜单对读者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影响力分析和主题模型提出新的图书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算法结合最大熵和最大方差来选择评分矩阵的影响力用户和影... 在读者向图书馆借阅图书或从书店购买图书的过程中,名人推荐及畅销书榜单对读者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影响力分析和主题模型提出新的图书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算法结合最大熵和最大方差来选择评分矩阵的影响力用户和影响力项目,基于建立的密集矩阵预测未知评分。运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对词向量进行聚类处理,建立主题。在公开的数据集上完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图书推荐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推荐系统 主题模型 球面k均值聚类 最大熵 协同过滤 意见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自表达与最大熵原理的深度子空间聚类算法
3
作者 李猛 刘姿邑 宋宇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5-1692,共8页
深度子空间聚类算法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将原始输入数据映射至潜在空间,并利用数据的自表达性作为数据相似程度的度量,从而实现对高维数据的有效聚类。然而,这类算法仅关注潜在空间中的自表达关系,导致其性能严重依赖于深度神经网络所提取... 深度子空间聚类算法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将原始输入数据映射至潜在空间,并利用数据的自表达性作为数据相似程度的度量,从而实现对高维数据的有效聚类。然而,这类算法仅关注潜在空间中的自表达关系,导致其性能严重依赖于深度神经网络所提取特征的质量。此外,正则化过程忽略各空间内的连通性,影响谱聚类算法的性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自表达与最大熵原理的深度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同时学习潜在空间与输入空间的自表达关系,以引导深度神经网络获得适合于子空间聚类的数据表示。通过最大化相似度矩阵的熵,确保同一子空间的元素分布均匀且密集,从而提升数据聚类性能。在5个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聚类 自表达 深度神经网络 最大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性分布距离度量:一种鲁棒的域适应学习方法
4
作者 但雨芳 陶剑文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92,共19页
领域适应(DA)学习旨在解决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分布不一致问题而广受关注,现有方法大多采用最小化领域间最大均值差(MMD)或其变体来解决域分布不一致问题。然而,领域中存在的噪声数据将会导致领域均值发生明显漂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 领域适应(DA)学习旨在解决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分布不一致问题而广受关注,现有方法大多采用最小化领域间最大均值差(MMD)或其变体来解决域分布不一致问题。然而,领域中存在的噪声数据将会导致领域均值发生明显漂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于MMD及其变体的学习方法的适应性能。故此,提出了可能性分布距离度量下的一种鲁棒的域适应学习方法:首先,将传统MMD准则变换为新颖的可能性聚类模型来削弱噪声数据所带来的影响,以此构建一种鲁棒的可能性分布距离度量(P-DDM)准则,并通过引入模糊熵正则项来进一步提升领域分布配准的鲁棒有效性。其次,基于P-DDM准则,提出一种鲁棒的域适应视觉分类机(C-PDDM),其引入图拉普拉斯矩阵来保留源域与目标域内部数据间的几何结构一致性,以提升标签传播性能,同时通过最大化利用源域判别信息进行最小化领域判别误差,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模型的泛化性能。理论分析证实,在一定条件下,所提P-DDM是传统分布距离度量方法MMD准则的一个上界,因而通过最小化P-DDM能有效优化MMD目标。最后,与几个代表性的领域适应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在6个视觉基准数据集(Office31、Office-Caltech、Office-Home、PIE、MNIST-UPS和COIL20)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泛化性能上平均提升了5%左右,在鲁棒性能上平均提升了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适应(DA) 可能性聚类 最大均值差(MMD)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糊聚类简化的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
5
作者 韩继辉 高龙 +2 位作者 黄子奇 黄道颖 张安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7,76,共7页
针对杂波环境下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joint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JPDA)计算复杂度较高、实时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熵模糊聚类的JPDA算法。基于目标轨迹和量测之间的关联规则,采用最大熵模糊聚类算法实现量测与目... 针对杂波环境下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joint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JPDA)计算复杂度较高、实时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熵模糊聚类的JPDA算法。基于目标轨迹和量测之间的关联规则,采用最大熵模糊聚类算法实现量测与目标的初步数据关联,分析了公共量测对目标跟踪的影响,并引入了公共量测影响系数来修正关联概率,最后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的状态估计进行预测,从而更新各个目标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解决了在密集杂波环境中JPDA算法组合爆炸问题,极大缩短计算时间,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 最大熵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源聚类的最大熵加权信任分析算法 被引量:40
6
作者 侯森 罗兴国 宋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3-999,共7页
在信息网络中,不同的信息源以不同的可信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为了预测这些信息反映事实的真实度,学者们提出了一些信任分析算法来迭代地计算信息源的信任度及其提供事实的准确度.然而这些算法往往忽略了信息源和事实描述对... 在信息网络中,不同的信息源以不同的可信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为了预测这些信息反映事实的真实度,学者们提出了一些信任分析算法来迭代地计算信息源的信任度及其提供事实的准确度.然而这些算法往往忽略了信息源和事实描述对象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源聚类的最大熵加权信任分析算法,该算法使我们能够在进行信任分析时有效地融合诸如描述对象属性、信息源关联性等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明显的提高分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 最大熵 信任分析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的灰度阈值选取方法 被引量:36
7
作者 吴谨 李娟 +1 位作者 刘成云 夏贝贝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一致性准则法的基础上,运用最大熵原理来选择灰度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确定的阈值具有更佳的分割效果。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最大熵 阈值 最大类间方差 一致性准则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确定性退火技术的聚类模型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广文 王鼎兴 +1 位作者 郑纬民 李晓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63-667,共5页
针对传统聚类模型的缺陷,文章利用确定性退火技术,提出一种聚类模型及聚类算法.该模型考虑了聚类的交互作用,以前提出的一些聚类模型是它的特例.引入温度参数,把聚类问题看成一个物理系统,把求解聚类问题的最优解转化为模拟随温... 针对传统聚类模型的缺陷,文章利用确定性退火技术,提出一种聚类模型及聚类算法.该模型考虑了聚类的交互作用,以前提出的一些聚类模型是它的特例.引入温度参数,把聚类问题看成一个物理系统,把求解聚类问题的最优解转化为模拟随温度变化的物理系统的平衡态.通过求解一系列随温度变化的物理系统的自由能函数的局部极小来模拟物理系统的平衡态,最终达到物理系统的基态,即聚类问题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退火 聚类 算法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均匀性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石欣 李剑南 +1 位作者 熊庆宇 袁宇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8-1945,共8页
为研究微波加热中物料受热非均匀现象,分析了微波加热谐振腔内物料温度的分布特性,并建立基于最大熵和谱聚类算法的均匀性评价模型(SEU模型).谐振腔模型长度为446 mm,宽度为400 mm,高度为297 mm.仿真实验分析得到:SEU模型指标越小表... 为研究微波加热中物料受热非均匀现象,分析了微波加热谐振腔内物料温度的分布特性,并建立基于最大熵和谱聚类算法的均匀性评价模型(SEU模型).谐振腔模型长度为446 mm,宽度为400 mm,高度为297 mm.仿真实验分析得到:SEU模型指标越小表征物料受热的均匀性越好;腔体温度值分布在305 ~320 K范围时,物料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好;当改变外部因素(如物料位置),质心坐标为(312.2,100)时,总评价指标(JSEU=0.035 82)最小,此时物料受热均匀性最好,物料位置局部最优.最后,通过微波加热实验数据验证了SEU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局部最优加热位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均匀性 谱聚类 最大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中心间隔的缩放型η-极大熵聚类算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爱国 蒋亦樟 钱鹏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6,123,共5页
为了调控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一般化的处理方式是对数据简单地进行按比例缩放,而此类做法本身对于数据的信息是不存在任何破坏的。但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大部分算法对于按比缩放的数据都是很敏感的,其中较典型的算法有极大熵聚类(MEC)算法... 为了调控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一般化的处理方式是对数据简单地进行按比例缩放,而此类做法本身对于数据的信息是不存在任何破坏的。但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大部分算法对于按比缩放的数据都是很敏感的,其中较典型的算法有极大熵聚类(MEC)算法。大量的实验表明,当缩放尺度位于10-3数量级以下时,极大熵聚类算法已经失效,通过该算法得到的聚类中心趋于一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MEC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最大中心间隔项与缩放因子η,构造出了全新的目标函数,称为η型最大中心间隔极大熵聚类(η-MCS-MEC)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控中心点间的距离使之达到最大,并有效利用缩放因子η对各类划分进行调控,从而避免了聚类中心趋于一致。通过在模拟数据集以及UCI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均显示出算法对变化的数据不再敏感而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中心间隔 数据缩放 极大熵聚类 中心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划分融合与视角加权的极大熵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丹丹 邓赵红 +1 位作者 蒋亦樟 王士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4-189,196,共7页
针对极大熵聚类算法在处理多视角聚类任务时存在的局限性,引入划分融合和视角加权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极大熵聚类算法。通过对视角分配权重体现其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每个视角进行单独划分,利用融合权重矩阵实现视角划分的融合,并采... 针对极大熵聚类算法在处理多视角聚类任务时存在的局限性,引入划分融合和视角加权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极大熵聚类算法。通过对视角分配权重体现其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每个视角进行单独划分,利用融合权重矩阵实现视角划分的融合,并采用新的集成策略得到全局聚类结果。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极大熵聚类算法、基于多任务的组合K-means算法等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多视角聚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熵聚类 多视角聚类 划分融合 视角加权 权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空间相关性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 被引量:9
12
作者 贺建峰 符增 +2 位作者 相艳 易三莉 崔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0-286,共7页
一维最大类间方差1D-Otsu和二维最大类间方差2D-Otsu在目标和背景比较模糊时,图像分割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空间相关性(GLSC)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使用各像素的灰度值与其邻域内相似像素的数目构建直方... 一维最大类间方差1D-Otsu和二维最大类间方差2D-Otsu在目标和背景比较模糊时,图像分割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空间相关性(GLSC)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使用各像素的灰度值与其邻域内相似像素的数目构建直方图,通过计算GLSC直方图的最大类间方差得到分割阈值,应用积分图的思想将运算复杂度由O((N2×L)2)降到O(N2×L),节省了运算时间。针对5幅大小不同和直方图类型不同的真实图像,与1DOtsu、2D-Otsu和灰度空间相关性熵算法进行分割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类间方差 灰度空间相关性 直方图 积分图 图像分割 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大熵聚类的工程项目风险预警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葆君 刘小龙 邱菀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2-815,共4页
该方法针对当前大部分工程风险预警模型只能报警,不能预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熵最优化的工程项目风险预警方法.利用判别熵最小化选取项目风险预警指标值,通过特征选取找出那些最有效的特征,研究出一种新的聚类算法——极大熵聚类算法,极... 该方法针对当前大部分工程风险预警模型只能报警,不能预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熵最优化的工程项目风险预警方法.利用判别熵最小化选取项目风险预警指标值,通过特征选取找出那些最有效的特征,研究出一种新的聚类算法——极大熵聚类算法,极大熵聚类算法是以概率为比例将任一指标向量分配给所有码向量,而不是仅仅只分配给与之最近的码向量,该算法是C-均值算法的一种推广.最后用实例验证该模型,用此算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分类,判断项目的风险状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估计工程项目风险快捷有效,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以应用于工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熵聚类 判别熵 特征提取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与密度聚类相融合的毛羽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鹏飞 严凯 +1 位作者 张缓缓 景军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162,共5页
为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出纱线毛羽的根数及毛羽长度,基于最大熵与密度聚类相融合对纱线毛羽的长度及根数进行检测。该方法首先利用双边滤波对采集到的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滤除图像中的噪声,同时增强纱线毛羽特征;然后利用最大熵对预处理... 为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出纱线毛羽的根数及毛羽长度,基于最大熵与密度聚类相融合对纱线毛羽的长度及根数进行检测。该方法首先利用双边滤波对采集到的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滤除图像中的噪声,同时增强纱线毛羽特征;然后利用最大熵对预处理后的纱线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去除条干提取毛羽,并对毛羽进行细化;最后利用密度聚类算法(DBSCAN聚类)对细化后的毛羽进行分类统计,根据所分类的个数以及每类所含像素点的个数计算出毛羽的根数及长度。将实验结果与目测法和基准线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目测方法检测的结果非常接近,结果比基准线法更加精确,检测结果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线毛羽 毛羽检测 最大熵阈值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糊聚类的快速数据关联算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良群 姬红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1-25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快速数据关联算法,减少了滤波中关联概率的计算量.该算法利用多个并行改进的最大熵模糊聚类对各个目标的有效观测进行聚类,采用聚类得到的模糊隶属度来重建滤波中的联合关联概率,并在联合关联概率中引入了比例因子避免...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快速数据关联算法,减少了滤波中关联概率的计算量.该算法利用多个并行改进的最大熵模糊聚类对各个目标的有效观测进行聚类,采用聚类得到的模糊隶属度来重建滤波中的联合关联概率,并在联合关联概率中引入了比例因子避免航迹的合并;此外,分析了算法中差异因子的特性,考虑了杂波密度对它的影响,使得能够有效剔除无效观测,进一步减少计算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数据关联算法,跟踪性能要优于现有的数据关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糊聚类 数据关联 联合关联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迁移的极大熵聚类算法及其在纹理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旸 蒋亦樟 +1 位作者 钱鹏江 王士同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7,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知识迁移的极大熵聚类技术。拟解决两大挑战性问题:1)如何从源域中选择合适的知识对目标域进行迁移学习以最终强化目标域的聚类性能;2)若存在源域聚类数与目标域聚类数不一致的情况时,该如何进行迁移聚类。为...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知识迁移的极大熵聚类技术。拟解决两大挑战性问题:1)如何从源域中选择合适的知识对目标域进行迁移学习以最终强化目标域的聚类性能;2)若存在源域聚类数与目标域聚类数不一致的情况时,该如何进行迁移聚类。为此提出一种全新的迁移聚类机制,即基于聚类中心的中心匹配迁移机制。进一步将该机制与经典极大熵聚类算法相融合提出了基于知识迁移的极大熵聚类算法(KT-MEC)。实验表明,在不同迁移场景下的纹理图像分割应用中,KT-MEC算法较很多现有聚类算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中心迁移匹配 极大熵聚类 纹理图像分割 抗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傅里叶近红外光谱的混合模糊极大熵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傅海军 周树斌 +3 位作者 武小红 武斌 孙俊 戴春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65-3469,共5页
茶作为世界最受欢迎的三大饮料之一,不仅能够提神醒脑,而且还有帮助消化和降低血压等作用。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对不同品种的茶叶实现准确的鉴别分析以防止茶叶市场里茶叶品牌名不副实和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为实... 茶作为世界最受欢迎的三大饮料之一,不仅能够提神醒脑,而且还有帮助消化和降低血压等作用。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对不同品种的茶叶实现准确的鉴别分析以防止茶叶市场里茶叶品牌名不副实和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为实现对茶叶快速精准的鉴别分析,设计了一种综合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和新的模糊极大熵聚类(FEC)分析算法的茶叶品种鉴别系统。传统模糊极大熵聚类分析在聚类含噪声数据时,聚类结果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即FEC对噪声数据敏感。为解决这个问题,在FEC分析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可能C均值聚类分析(PCM),提出了一种混合模糊极大熵聚类(MFEC)分析算法。MFEC可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模糊隶属度值,能实现对含噪声的茶叶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准确聚类分析。首先,使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AntarisⅡ型)采集岳西翠兰、六安瓜片、施集毛峰三种安徽茶叶的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数据,光谱波数范围为10 000~4 000cm^-1。其次,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先用主成分分析(PCA)将光谱数据维数降至10维,然后再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对降维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混合模糊极大熵聚类分析和传统的模糊极大熵聚类分析对三种茶叶的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两种聚类分析算法得到的聚类准确率、收敛速度等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模糊极大熵聚类(MFEC)分析算法与传统的模糊极大熵聚类(FEC)分析算法相比较,在相同的权重指数m下MFEC具有更高的聚类准确率。在m=2条件下,MFEC的聚类准确率达到了100%,而传统的模糊极大熵聚类在相同条件下聚类准确率仅为37.98%。MFEC收敛过程中仅需迭代10次即可达到收敛,而FEC需要迭代100次,因此MFEC可以更高效的进行模糊聚类分析,MFEC相比于FEC聚类性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混合模糊极大熵聚类分析结合PCA与LDA算法构建的茶叶品种鉴别系统能够高效快速的完成对岳西翠兰、六安瓜片、施集毛峰三种茶叶的准确分类,为茶叶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与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茶叶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模糊极大熵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图像分割方法进行木材表面缺陷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重昕 毕剑华 +1 位作者 谢琳 仉俊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5-792,共8页
随着木材加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以及对木材表面加工质量高水平的苛求,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木材产品的加工生产。在了解木材表面缺陷的分类、缺陷产生原因和木材缺陷表面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平均值法、最大值法和加权平... 随着木材加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以及对木材表面加工质量高水平的苛求,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木材产品的加工生产。在了解木材表面缺陷的分类、缺陷产生原因和木材缺陷表面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平均值法、最大值法和加权平均值法3种图像灰度化方法效果,并选定加权平均值法对木材缺陷图像进行灰度化预处理。在Matlab 6.5GUI编程框架下实现木材缺陷检测系统,通过选取Isodata聚类迭代法、Otsu最大方差法、最大熵法和Sobel边缘分割法为基础的4种阈值化图像分割方法对木材缺陷特征的分割效果和分割速率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运用Isodata聚类迭代法的图像分割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分割图像实现木材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木材缺陷 Isodata聚类迭代法 Otsu最大方差法 最大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类敏感度系数的评价指标客观权重极大熵配置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红旗 方志耕 +1 位作者 李维东 陶良彦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7-205,共9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多属性决策问题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既有研究利用评价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指标的客观赋权,往往忽略了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全体及所在系统的重要性。本文基于事物自然本质属性差异,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将评价...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多属性决策问题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既有研究利用评价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指标的客观赋权,往往忽略了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全体及所在系统的重要性。本文基于事物自然本质属性差异,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将评价对象划分到预设的类别;借鉴有无对比分析法的思想,定义了反映指标对全体被评价对象类别影响程度的灰类敏感度系数;根据极大熵准则,建立了基于灰类敏感度系数的客观权重极大熵配置模型,以确定多属性决策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与文献[21,26]中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说明了本模型的有效性与更贴近现实性,为解决多属性决策指标客观赋权问题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灰色关联聚类 灰类敏感度系数 极大熵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沙秀艳 辛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7-188,191,共3页
传统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在数据线性不可分时分类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熵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方法。采用最大熵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分割,求得初始聚类中心;引入Mercer核函数,把输入空间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并... 传统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在数据线性不可分时分类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熵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方法。采用最大熵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分割,求得初始聚类中心;引入Mercer核函数,把输入空间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并在特征空间中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迭代次数,使分类结果更稳定,从而较好地把目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核聚类 最大熵 特征空间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