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的檀香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预测 被引量:61
1
作者 胡秀 吴福川 +1 位作者 郭微 刘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3,共7页
依据某物种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环境因子数据,MaxEnt生态学模型可预测该物种在目标区域可能的分布范围,这一功能正符合植物潜在种植区预测的需要.以温度、降雨及海拔为环境因子指标,收集文献中檀香野生和栽培适生区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Ma... 依据某物种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环境因子数据,MaxEnt生态学模型可预测该物种在目标区域可能的分布范围,这一功能正符合植物潜在种植区预测的需要.以温度、降雨及海拔为环境因子指标,收集文献中檀香野生和栽培适生区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MaxEnt模型软件进行建模并对檀香在中国的潜在种植区进行预测.ROC曲线分析检验表明所建立的檀香MaxEnt预测模型有效性高;各环境因子的刀切法分析表明,对预测结果贡献值较大的环境因子是与低温相关的年平均温度、最冷月的最低温度、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其各自的响应曲线显示,适宜的取值区间分别是25~30℃,8~17℃和13 ~23℃.进一步将檀香在中国各地的引种栽培表现与预测图进行比对,将预测图划分为0~1的5级时,区划等级为0~0.4的区域为不适宜区,区划等级为0.4 ~0.8的区域为适宜区,区划等级为0.8~1.0的区域为最适区.最适区除传统认为的海南西部的丘陵山地、广东的雷州半岛外,还包括广东和福建的东南沿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生态学模型 檀香 种植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的毛姜花潜在园林引种区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秀 吴福川 郭微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温度和降雨为环境因子指标,采用MaxEnt模型软件对毛姜花Hedychium villosum wall.进行潜在引种区预测。模型的评价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进行,区划图的判读采用引种栽培数据进行辅助。ROC曲线检验显示... 以温度和降雨为环境因子指标,采用MaxEnt模型软件对毛姜花Hedychium villosum wall.进行潜在引种区预测。模型的评价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进行,区划图的判读采用引种栽培数据进行辅助。ROC曲线检验显示,所建立的毛姜花MaxEnt预测模型可靠性高;经引种栽培数据与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在适生性被划分为0-1的13级时,大于0.08的区域内即可成功引种。本方法适用于以近自然林为营建目标的引种区预测,且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区预测 毛姜花 maxent生态学模型 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学模型对普洱姜花潜在的园林引种区进行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秀 杨剑文 +1 位作者 高丽霞 刘念 《广东园林》 2014年第3期65-68,共4页
MaxEnt生态学模型可根据物种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物种在分布区域和目标区域的环境因子数据,预测该物种在目标区域可能的分布范围,这一特点正符合野生植物园林栽培引种区预测的需要。本研究以温度、降雨和海拔为环境因子指标,采用MaxEnt... MaxEnt生态学模型可根据物种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物种在分布区域和目标区域的环境因子数据,预测该物种在目标区域可能的分布范围,这一特点正符合野生植物园林栽培引种区预测的需要。本研究以温度、降雨和海拔为环境因子指标,采用MaxEnt模型软件对普洱姜花Hedychium puerense Y.Y.Qian的潜在引种区进行预测。模型的评价采用ROC曲线进行,区划图的判读采用引种栽培数据进行辅助。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检验显示,所建立的普洱姜花MaxEnt预测模型有效性高;经引种栽培数据与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在适生性被划分为0-1的13级时,区划图中等级为0.15以上的区域可成功引种,在等级为0.08-0.15区域可以试种,在等级为0.08以下的区域不建议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 生态学模型 普洱姜花 引种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
4
作者 张瑞芹 孙俊俊 +3 位作者 聂丽 张会敏 朱丽丽 孙翠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44.85%(453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睡眠质量、抑郁、婚姻状况、隔代抚养、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社会参与情况、所在农村资源、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是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比例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中的5个层面,应从多维度、多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健康生态学模型 农村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滢 姜欣彤 王萍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95-1600,共6页
背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抑郁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 背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抑郁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的抑郁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4年1月提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调查数据,选取≥60岁女性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n=4594)。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征层、行为特征层、人际网络层、生活和工作条件层、政策环境层5个层面,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8.06%(2208/4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0.601,95%CI=0.449~0.804)、睡眠时间≥6 h(OR=0.561,95%CI=0.493~0.639)、对生活满意(OR=0.256,95%CI=0.199~0.330)、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好(OR=0.459,95%CI=0.395~0.533)、城市户口(OR=0.717,95%CI=0.603~0.853)、对子女满意(OR=0.666,95%CI=0.472~0.940)、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712,95%CI=0.582~0.871)、家庭收入>5万元(OR=0.822,95%CI=0.704~0.959)、所在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万~10万元(OR=0.841,95%CI=0.730~0.970)是中国女性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已失能(OR=1.786,95%CI=1.556~2.050)、患慢性病(OR=1.159,95%CI=1.014~1.324)、中部地区(OR=1.298,95%CI=1.107~1.522)和西部地区(OR=1.407,95%CI=1.183~1.675)是中国女性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个人特征层的年龄,行为特征层的睡眠时间、对生活满意度、自评身体健康情况、失能情况、慢性病情况,人际网络层的户口类型、对子女满意度、地理分布,生活和工作条件层的受教育情况、家庭收入,政策环境层的所在城市人均GDP。应从各个层面,针对重点人群,联合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健康生态学模型 老年人 女性 患病率 影响因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识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士红 葛怀举 +5 位作者 苏文钰 官为民 于晴 柳言 齐元涛 马桂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追踪数据库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根据IADL量表测定≥60岁老年人失能状况,依据CESD-10...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追踪数据库中年龄≥60岁的老年人,根据IADL量表测定≥60岁老年人失能状况,依据CESD-10量表检出抑郁症状,最终纳入样本2207名。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回顾文献纳入自变量,用stata17.0进行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60岁失能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65.02%(1435/22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特质中男性(OR=0.564, 95%CI:0.407,0.782)、80岁及以上(OR=0.605,95%CI:0.417,0.782),行为特征中夜晚睡眠时间6~8小时(OR=0.507,95%CI:0.399,0.644)和8小时及以上(OR=0.448,95%CI:0.339,0.592),生活和工作条件中收入在5万元以上(OR=0.356,95%CI:0.145,0.877)、居住在非农村(OR=0.754,95%CI:0.592,0.962)是失能老年人抑郁发生的低风险因素;行为特征层中度失能(OR=1.364,95%CI:1.042,1.785)、重度失能(OR=2.342,95%CI:1.481,3.704)、对生活比较满意(OR=1.539,95%CI:1.210,1.958)和不太满意(OR=5.465,95%CI:3.535,8.449)、自评健康不好(OR=2.514,95%CI:1.738,3.638),人际网络层对子女比较满意(OR=1.529,95%CI:1.207,1.937)和不太满意(OR=1.808,95%CI:1.084,3.017),生活和工作条件层未受过正规教育(OR=1.761,95%CI:1.007,3.079)是抑郁发生的高风险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抑郁影响因素在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各个维度都有涉及,建议从多维度、多层次对失能老年人抑郁提供科学干预措施,提升失能老年人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抑郁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
7
作者 姜欣彤 张滢 王萍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识别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比例为74.84%,大部分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影响... 目的:识别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比例为74.84%,大部分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因素较多,根据个人特质、行为特征、人际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政策环境5个维度,构建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健康生态学模型。结论:根据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健康生态学模型,应重点关注健康状况差、有抑郁症状、有不良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差、农村地区、健康意识薄弱的老年人,从相应维度实施有效干预,更好满足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自评健康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罗金萍 孙嘉颖 +5 位作者 张宝轩 牟艺帆 耿铭慧 尹文强 陈钟鸣 马东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了解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及自制人口学...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HEM)了解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共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选取调查对象,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及自制人口学问卷进行调查,使用中国人群建立的EQ-5D-5L健康效用值积分体系进行计算,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Tobit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029例慢性病共病患者,其健康效用值为0.942(0.783,1.000),在EQ-5D-5L量表的五个维度中,存在困难占比最高的是疼痛/不舒服(57.8%)。Tobit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慢性病共病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是慢性病共病患者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当前山东省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状态进行关注。应当从个人、环境和政策等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慢性病发生率,优化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慢性病共病 健康生态学模型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顶羽菊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婷 胡诗遥 +5 位作者 杜伟 陆占军 杨明进 陈炜 张伟 徐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顶羽菊在我国农田和草地区域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影响顶羽菊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干月份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热月最高温度以及最干季度降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顶羽菊在我国36°N-48°N,75°E-108°E范围高度适生,包括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及周边地区;新疆东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大部分地区、云南、西藏、四川、辽宁、黑龙江少许地区为中适生区。此外,顶羽菊对我国农田潜在危害面积达4.536万km^(2),占我国农田总面积的25.34%,对我国草地潜在危害面积达8.875万km^(2),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29.05%。综上所述,建议将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列为顶羽菊高风险重点监测区,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羽菊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农田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对泰顺县多花黄精适生区的预测及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武 张立华 +1 位作者 刘雷雷 章书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6-223,共8页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季度降水量、pH值、8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多花黄精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对多花黄精4个适生区在泰顺县19个乡镇的分布面积进行重分类,发现泰顺县内多花黄精的高适生面积为63.01 km^(2),其中罗阳镇、龟湖镇、司前镇、泗溪镇和竹里镇排行前列。该模型结果可靠,建议在多花黄精高适生区做好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态适生性 maxent模型 刀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省高原鼠兔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11
作者 张绪校 李其 +6 位作者 鲁岩 李国和 贾玉珍 杨廷勇 姚建民 袁小情 陈丽丽 《草学》 2025年第3期59-65,共7页
分析了2022—2024年四川省高原鼠兔调查数据,使用Max Ent模型分析了四川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潜在分布区并划分了适生区,建立了高原鼠兔分布概率与夹捕率指数模型,计算了各夹捕率区间的分布面积。结果显示:全省高原鼠兔分布... 分析了2022—2024年四川省高原鼠兔调查数据,使用Max Ent模型分析了四川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潜在分布区并划分了适生区,建立了高原鼠兔分布概率与夹捕率指数模型,计算了各夹捕率区间的分布面积。结果显示:全省高原鼠兔分布于海拔3208~4786 m之间,平均海拔4044.0±10.7 m。Max Ent模型精度AUC值达到0.936。高原鼠兔夹捕率小于10%的县为21个,面积748.1×10^(4) hm^(2),占总分布面积的81.7%;夹捕率大于10%的县共10个,面积共167.1×10^(4) hm^(2),占总分布面积的18.3%。本文首次运用生态位模型在四川省针对高原鼠兔进行了潜在分布区划分和面积计算,并建立了夹捕率计算模型,分析结果与历年高原鼠兔的调查情况吻合度较高。本文为高原鼠兔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为高原鼠兔及其他草原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maxent模型 夹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云南香料烟气候适生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含文 张云贵 +5 位作者 李光西 李志宏 甄安忠 刘青丽 唐旭兵 王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目的】研究香料烟在云南的气候适生区,为其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rcGIS将气候数据结合地形校正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香料烟分布的气象因子,最后使用ArcGIS对云南省香料... 【目的】研究香料烟在云南的气候适生区,为其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rcGIS将气候数据结合地形校正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香料烟分布的气象因子,最后使用ArcGIS对云南省香料烟的气候适生区进行评价。【结果】MaxEn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93,可精准预测云南省香料烟的气候适生区。影响香料烟在云南省分布的气象因子为2月降雨量、1月日照时间、3月日照时间、3月平均气温、3月降雨量、4月降雨量、1月降雨量、2月日照时间和4月最高气温。香料烟在云南省的最适宜种植区(四级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保山、德宏和临沧;适宜种植区(三级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保山、德宏、临沧、玉溪、楚雄和大理。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香料烟种植区拟合度较高,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四级和三级适生区,极少数分布在二级和一级适生区。【结论】云南省适合种植香料烟的地区主要在西南部,适宜种植区主要为沿怒江、澜沧江、黑惠江及其支流的干热河谷地区。2月降雨量、1月日照时间、3月日照时间和3月平均气温是影响香料烟在云南种植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烟 最大熵模型(maxent) 气候 适生区 潜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瑶 陈雪荣 +2 位作者 谢洪芳 田艳丽 胡白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122,共10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适生性,根据其在全球的最新分布数据,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AUC)值均大于0.9,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适生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以及部分华北、东北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7.36%。影响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潜在分布区域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月平均昼夜温差、最干月份降水量和最干季平均温度。未来气候情景无论是低环境强迫还是高环境强迫,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随着气候的变化,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建议应加强检疫监测和防控,严防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沅陵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云 资锋 +3 位作者 曹运江 成湘伟 韩用顺 唐龙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 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域。以沅陵县为研究区,基于342处滑坡灾害点数据和9个环境变量,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和MaxEnt模型对沅陵县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预测。同时采用刀切法(Jackknife)检验环境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确定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MaxEnt模型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27、0.803、0.911,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且MaxEnt模型精度最高,表现较好;河流是影响研究区滑坡灾害发生贡献程度最高的环境因子;滑坡灾害主要发育在以河流为中心向外延伸100 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沅江、深溪和兰溪附近。研究能为沅陵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maxent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榴莲在中国适生区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伟康 秦伟红 +4 位作者 贾静静 吉训聪 林珠凤 冯学杰 冯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为了研究榴莲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及其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榴莲试种与扩种提供参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我国榴莲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通过分布点位去自相关、气候因子筛...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为了研究榴莲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及其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榴莲试种与扩种提供参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我国榴莲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通过分布点位去自相关、气候因子筛选优化模型,使用刀切法及环境变量响应曲线对影响榴莲分布的气候因子进行评估,确定其适生区。结果表明,在我国影响榴莲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贡献率高达47.67%;其次为年降水,贡献率为19.44%;影响最小的环境变量为最热季降水量,贡献率仅为3.68%。我国99.54%地区均不适宜种植榴莲;0.40%地区低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地区、福建省沿海一带、台湾岛东面沿海地区,累计面积3.8万km^(2);0.06%地区中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部地区的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保亭县,累计面积0.5万km^(2);仅0.001%地区高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部分岛屿,面积仅0.01万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气候因子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朱顶红花叶病毒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静远 杨宇超 +7 位作者 于子祥 田沂民 何坤林 汪莹 秦誉嘉 滕凯 余慧 于翠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的潜在地理分布。MaxEnt模型的测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0,预测结果可靠性高。对HiMV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是:最干季均温(bio 9)、最湿月降水量(bio 13)、最干月降水量(bio 14)、最湿季均温(bio 8)和月平均昼夜温差(bio 2)。在历史气候条件下,HiMV在欧洲、中美洲及南美洲中南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中部广泛适生;在我国除新疆、青海、甘肃西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藏及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适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HiMV分布在欧洲呈现向东扩的趋势,在我国的适生区可向北延伸至吉林、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花叶病毒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及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小倩 沈金祥 +1 位作者 和春兰 黄志旁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明确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及保护空缺,对科学合理地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滇金丝猴物种分布点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估其生境适宜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环境因子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并对照当... 明确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及保护空缺,对科学合理地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滇金丝猴物种分布点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估其生境适宜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环境因子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并对照当前保护区范围分析尚存的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滇金丝猴高、中适宜生境面积为3788.65 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93%),主要分布在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迪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2)基于滇金丝猴生活习性和人类干扰,影响该物种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有土地利用类型、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距居民点距离、距水系距离和距道路距离等;(3)现已建立的保护区覆盖了1730.05 km^(2)(45.66%)的适宜生境,还有2058.60 km^(2)(54.34%)的适宜生境存在保护空缺,其中,迪庆州的保护空缺面积(794.52 km^(2))最大,其后依次为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和昌都市,保护空缺面积分别为442.82、420.88、378.14、22.24 km^(2)。研究结果可为滇金丝猴保护区体系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生境适宜性 保护空缺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网络分析
18
作者 高玲玲 韩蓉蓉 张舒寒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0-835,共6页
目的: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通过网络分析技术构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同时挖掘核心因素,为开发孕妇身体活动促进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行常规产检的60... 目的: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通过网络分析技术构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同时挖掘核心因素,为开发孕妇身体活动促进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行常规产检的602名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和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网络分析法构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结果:孕妇身体活动的总当量为(106.68±92.80)MET·h/周。59.4%的孕妇未达到指南推荐的身体活动标准。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孕妇身体活动影响因素中的个体、人际和环境因素分别形成3个集群,但彼此紧密联系,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其中“我对妊娠期健康的重视程度”具有最大的强度、紧密度和中介度。结论:半数以上的孕妇身体活动不足,孕妇对妊娠期健康的重视程度是网络中最核心的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从孕妇个体、人际和环境因素多角度出发,开展以提高孕妇对妊娠期健康重视程度为核心的身体活动促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学模型 孕妇 身体活动 影响因素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Ent 生态学模型在野生植物近自然林引种区划中的应用--以红姜花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秀 郭微 +1 位作者 吴福川 刘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近自然林的营建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待引种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且缺少引种栽培实践,如何在仅有野生分布数据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的引种区划具有重要意义.MaxEnt(Maximum entropy method)的原理是基于物种分布与气候相适应,... 近自然林的营建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待引种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且缺少引种栽培实践,如何在仅有野生分布数据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的引种区划具有重要意义.MaxEnt(Maximum entropy method)的原理是基于物种分布与气候相适应,以物种野生分布数据为基础,寻找物种的潜在分布区,与近自然林条件下野生植物引种区划的需要一致.该文以红姜花为例采用理论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Max-Ent 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收集红姜花的野生地理分布数据基础上,选择温度、降雨、海拔为环境因子,以75%的数据进行建模,25%的分布数据作为检验作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ROC 曲线下面积 AUC 值为0.991,评价结果优秀,表明预测模型可靠性高;进一步以全部分布数据在 MaxEnt 中制作区划图,将引种栽培数据的分布位置与区划预测图进行比对,划分适生性等级;在适生性被划分为0~1的11级时,区划图中大于0.01的区域内红姜花即可成功引种.结果证明对于缺少引种栽培实践、拟采用近自然林模式栽培的野生植物,可采用 MaxEnt 生态学模型制作引种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区划 红姜花 maxent 生态学模型 近自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小叶桦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20
作者 刘佳敏 杜珍珠 +4 位作者 王玉霞 徐文斌 马占仓 阎平 黄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小叶桦(Betula microphylla Bunge)为中国仅新疆分布种,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珍贵本土树种资源。本研究基于筛选后的小叶桦现有国内的39条有效分布记录和6个环境因子变量,选择低中浓度排放路径(SSP1-26、SSP2-45),利用Maxent模型... 小叶桦(Betula microphylla Bunge)为中国仅新疆分布种,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珍贵本土树种资源。本研究基于筛选后的小叶桦现有国内的39条有效分布记录和6个环境因子变量,选择低中浓度排放路径(SSP1-26、SSP2-45),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当前和未来2030s、2050s、2070s、2090s四个时期潜在的地理分布格局及适生区变化。结果表明:(1)模型优化正规化系数(RM)为1.5,特征类组合(FC)=Q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69,预测结果优秀,说明当前模拟的潜在适生区与现有分布范围吻合度较高;(2)影响小叶桦地理分布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湿月降雨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海拔等;(3)小叶桦当前高适生区面积为1.28×10^(5)km^(2),高适生区主要稳定在新疆阿勒泰西北部、塔城西北部、博州、伊犁河谷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等;(4)从当前到2090s,在SSP1-26情景下2030s后小叶桦潜在适生面积将呈持续收缩趋势,在SSP2-45情景下呈“增-减-增-减”的波浪式递减趋势;(5)小叶桦当前至未来2090s的质心将以新疆吐鲁番盆地为主分布,但整体仍有持续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小叶桦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桦 中国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