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局生境模拟法的滦河生态流量研究
1
作者 王仲梅 王博欣 +2 位作者 许丹 吴承君 刘鸿鑫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2-64,共3页
针对现有生境模拟法主要以鱼类作为指示性生物,对其他水生生物考虑较少的问题,统筹考虑河流游泳动物、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等全要素水生物,提出河道生态流量计算的全局生境模拟法。以滦河下游为研究对象,根据2023年7月、8月对滦河下游... 针对现有生境模拟法主要以鱼类作为指示性生物,对其他水生生物考虑较少的问题,统筹考虑河流游泳动物、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等全要素水生物,提出河道生态流量计算的全局生境模拟法。以滦河下游为研究对象,根据2023年7月、8月对滦河下游两次水文和水生物监测结果,筛选鱼类(麦穗鱼、鲫鱼)、浮游植物(硅藻)、浮游动物(轮虫)、底栖动物(东方蜉)作为指示性生物,通过二维水动力模拟,结果表明全局生境模拟法计算的河道生态基流为6 m^(3)/s,与以鱼类作为指示性生物的计算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仅以鱼类作为指示性生物进行生境模拟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生境模拟法 生态流量 二维水动力模拟 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及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小倩 沈金祥 +1 位作者 和春兰 黄志旁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明确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及保护空缺,对科学合理地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滇金丝猴物种分布点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估其生境适宜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环境因子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并对照当... 明确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及保护空缺,对科学合理地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滇金丝猴物种分布点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估其生境适宜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环境因子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并对照当前保护区范围分析尚存的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滇金丝猴高、中适宜生境面积为3788.65 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93%),主要分布在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迪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2)基于滇金丝猴生活习性和人类干扰,影响该物种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有土地利用类型、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距居民点距离、距水系距离和距道路距离等;(3)现已建立的保护区覆盖了1730.05 km^(2)(45.66%)的适宜生境,还有2058.60 km^(2)(54.34%)的适宜生境存在保护空缺,其中,迪庆州的保护空缺面积(794.52 km^(2))最大,其后依次为大理州、丽江市、怒江州和昌都市,保护空缺面积分别为442.82、420.88、378.14、22.24 km^(2)。研究结果可为滇金丝猴保护区体系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生境适宜性 保护空缺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
3
作者 杨莹 岳彩荣 +2 位作者 和鑫明 孙庆蕾 格桑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滇金丝猴作为横断山脉重要的保护物种,研究其生境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科学合理地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根据以往的监测与观察,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种群出现了数量饱和及跨域行为,为进一步了解滇金丝猴在白马雪山自然... 滇金丝猴作为横断山脉重要的保护物种,研究其生境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科学合理地保护该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根据以往的监测与观察,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种群出现了数量饱和及跨域行为,为进一步了解滇金丝猴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生境适宜性分布,评估各类环境因素对该物种的影响,利用保护区及周边滇金丝猴野外调查数据,基于MaxEnt模型对其生境适宜性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环境因素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滇金丝猴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 156.2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3%,高适宜生境集中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位于康普乡东部、白济汛乡东北部及攀天阁乡西北部;(2)影响贡献度较高的生境因素依次为降水量季节性变化、年降水量、海拔和距道路距离;(3)与非人为干扰情况相比,滇金丝猴适宜生境的面积减少约13.9%、垂直活动范围收缩至海拔2 900~3 850 m,人为干扰因素限制了该物种的分布范围,道路是影响滇金丝猴适宜生境分布的最主要的人类干扰因子。在距离道路8.0 km之外,其后负面影响有所缓和,在未来滇金丝猴保护工作中,可将此作为道路建设的参考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和MaxEnt模型的长沙市银杏古树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汉周 陈存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7,共11页
【目的】城市中的银杏古树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景观和经济价值。然而,快速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急剧变化,已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城市中银杏古树的生长和保护问题,研究以期实现对银杏古... 【目的】城市中的银杏古树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景观和经济价值。然而,快速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急剧变化,已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城市中银杏古树的生长和保护问题,研究以期实现对银杏古树的胸径、树高以及生境适宜度的评估,为长沙市银杏古树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湖南省长沙市范围内树龄100年以上的160株银杏古树为研究对象,以省市级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勘测数据,采集160株银杏古树的树龄、海拔、坡向、坡度、年均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平均冠幅等为建模参数并按照训练∶验证=4∶1的比例对数据分类,采用Pearson相关性筛选及重要性排序对参数处理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及随机森林回归方法建立了银杏古树的胸径、树高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熵权模型评估了银杏古树的生境适宜性,并进行长沙市银杏种植适宜区制图。【结果】研究表明:银杏的胸径、树高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皆为最优,其中胸径随机森林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2.67,高于支持向量机回归(R^(2)为0.72)以及多元线性回归(R^(2)为0.79);树高随机森林模型的R^(2)最高为0.82,RMSE为13.09,高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R^(2)为0.59)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R^(2)为0.78)。【结论】胸径的生长主要受海拔、坡度及年均降水量的影响,而树高受树龄、海拔及年均降水量的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长沙市种植银杏、补充银杏名木数量、保持银杏名木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古树 生境适宜度 随机森林 maxent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模拟法在黑水河鱼类栖息地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傅菁菁 黄滨 +2 位作者 芮建良 谭升魁 赵爽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了解黑水河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状况,研究行之有效的栖息地保护方案,采用基于河道内流量增加法(IFIM)原理的栖息地模拟方法,使用RIVER2D二维水动力学及栖息地模拟软件,以黑水河干流苏家湾水电站坝址至公德房水电站坝址河段为例,进行水动... 为了解黑水河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状况,研究行之有效的栖息地保护方案,采用基于河道内流量增加法(IFIM)原理的栖息地模拟方法,使用RIVER2D二维水动力学及栖息地模拟软件,以黑水河干流苏家湾水电站坝址至公德房水电站坝址河段为例,进行水动力模拟和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模拟,通过加权有效栖息地面积(WUA),分析适宜物理栖息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评估研究河段的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状况并探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公德房库区河段水域面积较大,大部分河段适宜性指数较高,有效栖息地面积较大;减水河段河道内流量较小,大部分河段水深较浅,有效栖息地面积小,需要开展河道生境修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增加生态流量(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的10%、12.5%、15%)条件下的改善效果,以及固定生态流量(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0%)条件下进行河道整理的改善效果。经比较分析,提出了黑水河生境修复可采取河道整理为主,结合优化生态流量的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模拟法 鱼类栖息地 黑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干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生境模拟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春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生态需水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雅砻江干流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与保护目标,选择了包括水文和生物两方面信息的方法―生境模拟法,以达到满足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境目标,维持调水河... 生态需水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雅砻江干流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与保护目标,选择了包括水文和生物两方面信息的方法―生境模拟法,以达到满足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境目标,维持调水河流良好的生态功能的目的。结果表明,生境模拟法计算的各站各年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基本上处于或接近Tennant法所设定的最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之间,而Tennant法设定的计算标准主要考虑当地的水生生物生活习性及气候特点,符合当地的河流生态与环境条件。可见应用生境模拟法来计算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干流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生境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分析与生境网络构建
7
作者 朱颖 马奥 +2 位作者 冯育青 李欣 吴燕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2-812,共11页
【目的】受胁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构建受胁水鸟生境网络,有助于保护区域水鸟多样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方法】以苏州市域为研究区,选取2022年受胁水鸟分布点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价受胁水鸟生境适... 【目的】受胁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构建受胁水鸟生境网络,有助于保护区域水鸟多样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方法】以苏州市域为研究区,选取2022年受胁水鸟分布点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评价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斑块重要性指数识别生境源地,利用电路理论确定廊道并判定生境夹点和生境障碍点,构建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网络。【结果】①2022年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良好,其中高适宜生境呈显著破碎化。②受胁水鸟生境源地31处,总面积为196.55km^(2),空间分布呈现组团特征,分别聚集在长江、阳澄湖、澄湖和太湖沿岸。③受胁水鸟生境廊道62条,总长为705.55km,其中高阻力廊道9条,低阻力廊道53条,廊道适宜宽度为600m。④50处生境夹点和28处生境障碍点对受胁水鸟的迁移扩散产生重要影响。【结论】研究期间苏州市受胁水鸟生境适宜性良好。探索了生境网络定量构建方法,提出了生境网络优化建议,为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应对地区生境变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胁水鸟 生境网络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分析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亚洲黑熊适宜生境研究
8
作者 张留栓 刘芳 +5 位作者 姬云瑞 陈静 李迪强 余辉亮 马国飞 杨敬元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评估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结合亚洲黑熊野外调研工作结果和亚洲黑熊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亚洲黑熊栖息地适宜性。【方法】基于201...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评估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结合亚洲黑熊野外调研工作结果和亚洲黑熊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亚洲黑熊栖息地适宜性。【方法】基于2018—2021年神农架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中107个亚洲黑熊的分布位点、19个生物气候变量和其它环境变量,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建立MaxEnt模型,预测亚洲黑熊生境适宜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环境因子的百分比贡献率、Jackknife检验预测结果,探讨神农架国家公园亚洲黑熊适宜生境的分布。通过该模型AUC均值验证估测精度,对比预测结果、居民分布区域、亚洲黑熊损害肇事信息位点及实际分布位点,对人熊重叠高风险区域进行验证。【结果】研究表明,温度季节性变化、降水季节性变化、居民点密度是影响神农架国家公园亚洲黑熊生境质量的重要因子。神农架国家公园的亚洲黑熊最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西部区域的C1大九湖管护中心中部、C2坪堑管护中心中部;中部区域的C6温水管护中心、C7神农顶管护中心、C8板桥管护中心中部、C9下谷坪管护中心中部、C10官门山管护中心、C13木鱼管护中心、C14麂子沟管护中心、C15云盘管护中心南部和C17老君山管护中心西部交界处区域;东部区域的C17老君山管护中心中部区域。【结论】神农架国家公园的亚洲黑熊在坪堑、板桥、下谷坪、木鱼、云盘等管护中心的适宜生境分布区与人类生活区域重叠度高,是当地居民遭受亚洲黑熊损害较多的区域,也是需要对亚洲黑熊分布现状加以保护的重要生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神农架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唐古拉山以北区域藏野驴生境适宜性
9
作者 安峥旭 吴佳忆 +7 位作者 路晓平 王静 扎西 桑珠扎西 耿硕 朱印酒 李宁 孟秀祥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1-2629,共9页
三江源唐古拉山以北区域(三江源唐北区域)地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环境条件极端、相对缺乏前期工作基础及行政划分导致的管理职责不明等原因,唐北区域的濒危动物种群及生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及保... 三江源唐古拉山以北区域(三江源唐北区域)地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环境条件极端、相对缺乏前期工作基础及行政划分导致的管理职责不明等原因,唐北区域的濒危动物种群及生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及保育实践还需加强。藏野驴(Equus kiang)是唐北区域的重要旗舰物种,已极度濒危。要提升对濒危藏野驴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其前提和基础是深入了解其生境的适宜性、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三江源唐北区域的实地调查、红外相机监测以及查询已有的网络数据库,获取藏野驴的分布点位,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 model),结合区域内生态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对唐北区域的藏野驴生境进行了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唐北区域藏野驴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面积为28335 km^(2),占总面积的41.8%,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东南部,有超过30%的藏野驴适宜区未被列入国家公园范围。影响三江源唐北区域藏野驴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季节降水量变化、海拔、温度季节变动及最干季降水量。区域内的居民点对藏野驴的生境适宜性也有较大影响,藏野驴偏好利用距离居民点1000—3000 m范围的生境,这与藏野驴对该区域较好的草地资源和水源的正向选择有关。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的勘界和界桩布设,修复藏野驴非适宜生境,优化其生境保护。青海和西藏两省应加强协作,共同保护唐北区域的藏野驴。同时,提高当地社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发展替代生计,完善生态补偿,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唐北区域 藏野驴(Equus kiang) 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对全国巨柏潜在分布的预测
10
作者 曾伟英 王德智 +3 位作者 叶琛 龚宇 王昱熙 张全发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2,共11页
巨柏(Cupressus gigantea W.C.Cheng&L.K.Fu)是西藏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研究基于R软件“kuenm”包优化模型参数,建立最优MaxEnt模型,预测了全国范围内巨柏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并结合贡献率和折刀测验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主导... 巨柏(Cupressus gigantea W.C.Cheng&L.K.Fu)是西藏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研究基于R软件“kuenm”包优化模型参数,建立最优MaxEnt模型,预测了全国范围内巨柏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并结合贡献率和折刀测验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结果显示,优化模型的表现效果较好,相比默认参数模型,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高了模拟预测精度。与河流的距离、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等温性、坡度、最冷季度降水量是影响巨柏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巨柏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区集中在西藏和四川,西藏的林芝、山南、拉萨和日喀则占据了全部中适宜区(2298 km^(2))和高适宜区(746 km^(2)),其中高适宜区只分布在林芝(563 km^(2))和山南(183 km^(2)),约占西藏总面积的0.062%。朗县-米林市的高适宜区为巨柏潜在生境分布的核心地段,建议于此区域优先开展巨柏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生境 潜在分布区 maxent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天鹅冬季适宜生境预测与保护空缺分析
11
作者 严晗 孙刚 +3 位作者 马雪君 王克春 杨维康 徐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87-4999,共13页
大天鹅是大中型迁徙水鸟的代表物种,开展新疆大天鹅冬季适宜生境预测和保护空缺分析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23年新疆大天鹅冬季分布数据,结合气候、人为干扰、土地利用等因素,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 大天鹅是大中型迁徙水鸟的代表物种,开展新疆大天鹅冬季适宜生境预测和保护空缺分析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23年新疆大天鹅冬季分布数据,结合气候、人为干扰、土地利用等因素,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大天鹅冬季适宜生境,并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探讨现有保护地体系对新疆越冬大天鹅的保护成效。结果表明:大天鹅在新疆冬季适宜生境共有65359 km^(2),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巴州和北部的塔城、阿勒泰,伊犁等地;影响大天鹅冬季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距水体距离、bio7(气温年范围)、距耕地距离、bio3(等温性)和距河道距离。目前以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等为主的保护地体系共覆盖大天鹅越冬适宜生境10304 km^(2),占适宜生境总面积的15.77%,存在较大保护空缺,且主要集中在保护区难以覆盖的人口密度集中的区域。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建议在加强对现有保护体系内的大天鹅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尽量减少人为干扰,适当补充食物等方式对保护体系外的越冬大天鹅进行有效保护管理,以便大天鹅等珍稀濒危鸟类能在新疆顺利过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鹅 生境适宜性 最大熵(maxent)模型 土地利用 保护空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境网络构建
12
作者 刘梦瑶 杨荣华 周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7,共9页
重庆三峡库区物种资源丰富、生境类型多样,构建生境网络将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物种迁徙与交流,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应用MSPA-InVEST模型、MaxEnt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和优化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境网络并提出保护... 重庆三峡库区物种资源丰富、生境类型多样,构建生境网络将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物种迁徙与交流,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应用MSPA-InVEST模型、MaxEnt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和优化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境网络并提出保护策略。首先,利用MaxEnt模型识别鸟类适生关键区域,并确定影响鸟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等温性、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随后,结合MSPA-InVEST模型分析生境源地空间形态特征,最后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鸟类生境网络,优化廊道布局。研究结果显示:重庆三峡库区生境网络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区域的鸟类生境质量和连通性差异明显。基于此,提出分区保护措施,旨在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鸟类生境网络 MSPA-InVEST maxent 重庆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藏嵩草潜在适宜生境评价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
作者 张亮 魏彦强 +1 位作者 李小刚 支泽民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该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重要建群种西藏嵩草为研究对象,运用MaxEnt模型,基于83个西藏嵩草样本点数据和6个环境因子构建模型,模拟预测当前和2050年、2070年分别在RCP2.6、RCP4.5、RCP8.5等3种不同情景下西藏嵩草生境范围,并通过ArcGIS1... 该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重要建群种西藏嵩草为研究对象,运用MaxEnt模型,基于83个西藏嵩草样本点数据和6个环境因子构建模型,模拟预测当前和2050年、2070年分别在RCP2.6、RCP4.5、RCP8.5等3种不同情景下西藏嵩草生境范围,并通过ArcGIS10.5对其潜在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能准确模拟预测西藏嵩草生境范围;海拔和年均温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海拔3500~4000 m、年均温4.5℃左右的地区是潜在适宜生境分布区;当前基准期西藏嵩草潜在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及东南部区域,总面积126.656×10~4km^(2),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8.71%;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潜在适宜生境分布范围大于当前适宜生境范围,并且不同等级适宜生境呈现时空差异性。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且脆弱,西藏嵩草时空分布主要向西部、西北方向的青藏高原腹地扩张,不同气候情景下未来潜在适宜生境存在一定退化区域,西藏那曲、日喀则等地区退化较为严重。建议对西藏嵩草集中退化敏感区域加强关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西藏嵩草 maxent模型 潜在适宜生境 未来气候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4种常见兽类生境适宜性研究
14
作者 刘薛杰 谢纯 +3 位作者 林一焕 张姣 廖吉祥 赵晴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62-67,74,共7页
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到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常见兽类,分别为野猪、豹猫、花面狸和鼬獾,使用MaxEnt模型对其生境适宜性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野猪、豹猫、花面狸的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对鼬獾的预测可信度尚可。海... 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到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常见兽类,分别为野猪、豹猫、花面狸和鼬獾,使用MaxEnt模型对其生境适宜性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野猪、豹猫、花面狸的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对鼬獾的预测可信度尚可。海拔是影响野猪、豹猫、花面狸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其次是距居民区距离;距河流距离是影响鼬獾分布最主要关键因子,其次是海拔。野猪、豹猫、花面狸和鼬獾在保护区内的适宜生境位于坪山区坪葵路东侧偏南的高海拔区域,面积分别为11.81、11.75、12.73、19.26 km^(2)。建议构建基于城市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 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城市自然保护地 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分析:以盐城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曹铭昌 孙孝平 +3 位作者 乐志芳 崔鹏 龚溪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4-970,共7页
盐城保护区是全球野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迁徙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显著。应用MAXENT模型,结合丹顶鹤野外调查数据和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对2000—2013年盐城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和主要原因进行... 盐城保护区是全球野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迁徙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显著。应用MAXENT模型,结合丹顶鹤野外调查数据和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对2000—2013年盐城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和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到道路距离、到养殖塘距离和到米草滩距离,以及到芦苇滩距离和到碱蓬滩距离分别是2000和2013年影响丹顶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000—2013年期间,盐城保护区内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持续减少,由94 571 hm2减少为22 365 hm2;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分布格局由连续分布变为集中分布在核心区周围区域。丹顶鹤适宜生境丧失与保护区内碱蓬滩、泥滩、盐田面积大幅减少,养殖塘面积大幅增加有关。建议保护区在丹顶鹤越冬生境保护中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核心区湿地生境保护和恢复;(2)加强实验区和缓冲区人工湿地管护;(3)加强对保护区内人为干扰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maxent模型 越冬生境 适宜生境 盐城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以扎龙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07
16
作者 吴庆明 王磊 +3 位作者 朱瑞萍 杨宇博 金洪阳 邹红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58-3764,共7页
明确物种繁殖栖息地的潜在分布对于受胁物种的保护与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扎龙保护区是国际濒危物种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的主要繁殖地之一,近年来繁殖种群数量波动较大。通过GIS空间技术平台,利用MAXENT模型,结合2012—2013年丹... 明确物种繁殖栖息地的潜在分布对于受胁物种的保护与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扎龙保护区是国际濒危物种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的主要繁殖地之一,近年来繁殖种群数量波动较大。通过GIS空间技术平台,利用MAXENT模型,结合2012—2013年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营巢分布点和环境特征变量,对扎龙保护区丹顶鹤营巢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AUC=0.901);绿度(34.9%)、距道路距离(17.1%)、土壤湿度(16.3%)、海拔(15.7%)是丹顶鹤营巢生境的主要环境特征变量;核心区中部和南部是丹顶鹤主要的适宜营巢分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有少量的适宜营巢区分布,丹顶鹤适宜营巢生境面积为35857.3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07%。建议在重点管理核心区的同时,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小面积芦苇沼泽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营巢生境适宜性 maxent模型 扎龙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山羊生境评估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龙 王亮 +2 位作者 温阿敏 闫世伟 姚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32-9940,共9页
明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北山羊的分布格局,并阐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山羊的影响,对今后北山羊生境管理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山羊实测分布点记录和环境变量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 明晰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北山羊的分布格局,并阐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山羊的影响,对今后北山羊生境管理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山羊实测分布点记录和环境变量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CMIP6的8个气候模式均值预测中度发展路径(SSP2-4.5)下,基准期(1970—2000年)和未来气候(2041—2060年、2081—2100年)变化情景下,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山羊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及变化,并综合贡献率和置换重要性值对北山羊生境选择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三种气候条件下RO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0.97,且真实技巧统计(TSS,True Skill Statistic)>0.90,模拟结果可靠。(2)影响北山羊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气候条件(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和等温性)、海拔和人为干扰(距泉和居名点距离)。水是保护区北山羊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气候条件共同控制北山羊生境条件。此外,北山羊习性决定其生境宜选择高海拔和远离人类活动影响地区。(3)基准期保护区北山羊主要分布在北片和南片高海拔山区,面积365.77 km;(占整个保护区的4.31%),北山羊适生区面积北片>南片、中高等适生区主要位于保护区北片。(4)CMIP6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改善和濒危物种保护措施的实施,北山羊潜在适生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受北山羊近亲繁殖的影响,整体上北山羊数量和适生区面积增加并不显著且有向南部及高海拔地区转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羊 maxent模型 生境评估 环境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ENT模型在秦岭川金丝猴生境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8
作者 徐卫华 罗翀 《森林工程》 2010年第2期1-3,26,共4页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秦岭山系是其分布区之一。本文在生境模型MAXENT的支持下,利用物种痕迹点、自然环境及人类干扰空间数据,评价秦岭山系川金丝猴的生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偏好在远离人类活动干扰,海拔1 300 m以上,...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秦岭山系是其分布区之一。本文在生境模型MAXENT的支持下,利用物种痕迹点、自然环境及人类干扰空间数据,评价秦岭山系川金丝猴的生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偏好在远离人类活动干扰,海拔1 300 m以上,靠近河流的山地森林中活动。川金丝猴生境主要分布在秦岭的中西部地区,面积达8 853.8 km2,占秦岭山系总面积的15.3%。现有保护区保护了31.6%的川金丝猴生境,为更有效保护秦岭川金丝猴及其生境,有必要新建或扩建保护区,使生境集中分布区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提高生境之间的连通性,促进金丝猴种群的交流与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maxent 生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适宜生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裕冬 罗艳 +2 位作者 赵海涛 王程亮 杜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5-591,共7页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重点保护物种,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其分布区之一。利用MaxEnt模型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生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 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训练集受试者工作...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重点保护物种,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其分布区之一。利用MaxEnt模型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生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 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到0. 981±0. 011;(2)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适宜生境面积为7 519. 6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 7%,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林地中;(3)根据贡献率、置换重要值和Jackknife检验,影响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和距公路距离,植被型、坡向和距步道距离的影响次之,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4)川金丝猴适宜生境的海拔为2 100~3 500 m,距公路和步道距离分别为700~5 000 m和150~3 500 m,位于南坡、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的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中。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减少人类活动对川金丝猴的干扰,加强对保护区边缘地域的生境保护,确保川金丝猴适宜生境与周边地区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适宜生境 maxent模型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鄱阳湖白鹤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志勇 孔凡前 +3 位作者 缪泸君 严员英 刘鹏 余定坤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0-74,共5页
利用MaxEnt模型对鄱阳湖白鹤5个越冬期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ROC检测的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或者良好水平。不同年份主要的环境特征变量对MaxEnt模型的贡献率有差异,影响白鹤生境适宜性的因子主要为亮度指数、湿度指数、... 利用MaxEnt模型对鄱阳湖白鹤5个越冬期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ROC检测的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达到优秀或者良好水平。不同年份主要的环境特征变量对MaxEnt模型的贡献率有差异,影响白鹤生境适宜性的因子主要为亮度指数、湿度指数、绿度指数和海拔,这4项环境特征因子对模型预测的平均累积贡献率超过90%。白鹤的适宜生境划分为最适宜、适宜、不适宜3个等级,模型对最适宜生境的预测十分准确,白鹤栖息热点湖泊如大汊湖、大湖池、蚕豆湖、林充湖、企湖多次预测为最适宜生境。适宜生境面积广泛,多与最适宜生境呈连续分布。历年最适宜生境面积的比例均小于3%,但对白鹤栖息意义重大,2017年最适宜生境的缺失是当年大量白鹤转移到周边农田觅食栖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白鹤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